收藏 分享(赏)

暗时间-刘未鹏.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362101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41 大小:38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暗时间-刘未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暗时间-刘未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暗时间-刘未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暗时间-刘未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暗时间-刘未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篇 暗时间 .- 2 -一、暗时间 .- 2 -二、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 4 -三、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 7 -四、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 14 -五、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 16 -(一)学习与思考 - 16 -(二)时间管理 - 19 -(三)阅读方法 - 21 -(四)知识结构 - 23 -六、我在南大的七年 .- 26 -第二篇 思维改变生活 - 31 -七、逃出你的肖申克 .- 31 -(一)为什么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 31 -(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 - 38 -(三)遇见 20 万年前的自己 - 47 -(四)理智与情

2、感 - 51 -八、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 58 -九、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 60 -十、我不想与我不能 .- 66 -十一、遇到问题为什么应该自己动手 .- 69 -十二、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 71 -第三篇 跟波利亚学解题 - 72 -十三、跟波利亚学解题 .- 72 -十四、锤子和钉子 .- 89 -十五、鱼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 92 -十六、知其所以然 .- 94 -十七、为什么有必要知其所以然 .- 99 -十八、康托尔、哥德尔、图灵 永恒的金色对角线 .- 104 -十九、数学之美番外篇:快排为什么那样快 .- 120 -二十、数学之

3、美番外篇:平凡而又神奇的贝叶斯方法 .- 125 - 1 -第一篇 暗时间一、暗时间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你装了一个系统之后就整天把它搁置在那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因 为 CPU 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 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 CPU 来说 同样的一天,价 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大脑也是如此。善于利用思 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 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我们经 常听说“心理年龄”这个词,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 龄更大。有人用 10 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是被动领悟只有在现实撞到他脸上的时候才感到疼,疼完了

4、之后还是不 记得时时提醒自己, 结果很快时过境迁抛之脑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个坑的时候早忘了曾经跌过跟头了,像这样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里,否 则遗忘的效率总是大过吃亏长的记性。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 的记忆变成硬编码 的行为习惯。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 计算。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呆在一个为他特殊建造的无菌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度过了 18 年,你会不会认为 他成年了?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5、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会产生一种 错觉, 认为投入了不少 时间,然而其 实,“投入时间” 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可以“ 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 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你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做梦的时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这件事情,你的 CPU 总是分配给它,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你投入的 时间就真正等于了实际流逝的时间,因 为你的 CPU 是满载的。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你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建

6、议千万不要粗略地去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 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 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 ”,你走路、买菜、洗 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 觉,所有 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 暗时间” ,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 2 -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 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能 够充

7、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比如我就经常发现一些国外的牛人们为什么不仅学习牛逼,连“ 业余”玩儿的东东也都搞得特牛逼,一点都不业余(上次在How We Decide上看到斯坦福的一个牛人,理论物理学博士,同时是世界扑克大赛的前六名保持者,迄今累计奖金拿了六百多万刀),你会奇怪,这些家伙到底哪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通俗地来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

8、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时间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任务切换的暗时间看似非常不明显,甚至很多人认为“ 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 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另外,大 脑开始一件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时间来“热身” ,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并且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书之后,忽然感到一阵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十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理想的状态,却需要一段时间来努力去集中精力,把 记忆中相关的知识全都激活起来,从而

9、才能进入“状态”,因为你上了十分钟网之后这些记忆已经被抑制了。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十分钟的上网闲逛其实就花费了二十五分钟。如果阅读的例子还不够生动, 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实有更好的例子:你写程序写得正high,忽然被叫去开了一通会,写到一半的代码搁在那儿。等你开完会回来你需要多久能够重新进入状态?又或者,你正在调试程序,你已 经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把与这个 bug 可能相关的代码前前后后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构建了一个大致的地图,就在这时,呃,你又被叫去开了个会(:D) ,开完会回来,可想而知,得花上一些时间来回想一下刚刚弄清的东西了。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10、,至少可以缩短到 3-5 分钟。但要想完全进入状态,却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的。所谓完全进入状态, 举个例子:你看了 3个小时的书,或者调试了半个小时的程序之后,往往满脑子都是相关的东西,所有 这些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要达到这样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 沉浸” 状 态(心理学上叫做“流体验”),不是三两分 钟的事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间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倾向于创造大块的时间来阅读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样有利于“沉浸”进去,使得新知识可以和大脑中与其相关的各种既有的- 3 -知识充分融合,关联起来,后者对于深刻的记忆非常有帮助。

11、要充分利用暗 时间,不仅要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另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能够保持状态多久(思维体力)。T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上有一段关于庞加莱的思考习惯的介绍,很有代表性。庞加莱经常在去海边休假或者在路上走的时候在脑海中思索数学问题,很多时候解答就在这些时候忽然闪现。虽然我和庞加莱是没法比的,但是常常也在路上想出答案,这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能 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 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包括我自己),工作了之后,要 处理的事情一下多出了很多,不像在校园,环境简单,

12、生活单纯 ,能够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而不被打扰。工作之后的状况就是,首先需要处理的事情变多,导致时不时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忽然想起另一件事还没做的焦虑来,因为没做完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 隐藏的进程”,时不时地发个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断你正在做的事情。因此这里就涉及到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种种暗时间。抗干扰能力也是可以练习出来的,上本科那会经常坐车,所以我就常常拿着本大部头在车上看,坐着看或者站着看都可,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是非常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

13、办法:D 另外,经常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记得很久以前 Top Language 上大伙曾经有次饶有兴趣地讨论“马桶时间” 的利用,包括在卫生间放个小书柜。(估计很多同学心有戚戚焉吧:D)二、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进度条的设计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同样的耗时,如果不给任何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后才弹出一个完成消息,中间没有任何动态变化,那么整个 过程就会让人等得非常焦急, 导致一些人干脆把程序关了了事。如果有进度不断更新,那么 对整个过程耗时的心理感受就会远低于实际值,用户也不会郁闷到把程序关了。(你有多少次在银行处理手续的时候

14、,看着工作人员把一堆材料不停地倒腾来去,心里多希望他们可以在柜台小窗口上投影一个进度条?)这里的原因在于,没有进度提示的话,我们无法判断这个等待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如果有不断增长的进度条,那么我们对于什么时候会达到 100%就会有一个粗略的估计,这个估 计是一剂定心丸, 让我 们知道这事情总会并且会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善于规划的人,会将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的里程碑,再将里- 4 -程碑分割成 TODO 列表。前阵子流行的 GTD 方法学,核心的理念就在于,如果你把任务分割了,你就有了进度条,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断的 进 展,你总会完成任务或到达你的目标,你会有一个时间估计。反之如

15、果没有这个分割,整个的任务或目标对你来说就只有两种状态“完成 ”和“未完成”,如果不幸是一个比 较漫长的目标,那么你会发现你的进度条总是“未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未果会耗尽你的耐心,让你下意识的产生“这事什么时候才能完呢?”的疑惑,没有分而治之,你就不知道未来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目的,这就会让你心生怯意,不敢进一步投入时间,免得血本无归。在 这样的心理下,不少人就会选择保守策略退出,以免到头来花了时间还一事无成。而所谓的规划其实就是针对这种心理弱点的做事方法。如果你对整个目标的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能够对每个步骤的耗时作出靠谱的上界估计,你就不会被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时间投入感到

16、恐惧,就不会被这种不确定感压迫到过早退出。不要过早退出循环我们在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同的人会在碰壁不同的次数之后退出。用程序员喜欢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都在 for 循环,区别在于你是什么情况下 break;的。有的人退出 阈值高,这是能坚持的一类人,有的人退出阈值低, 这类人很可能遇到一些障碍就退出了。 过早退出的原因往往在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时间最终无法收到回报的恐惧,感受到的困难越大, 这种恐惧越大,因为越大的困难往往暗示着这个任务需要投资的时间越大。所以其实我们都是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

17、济学意义。然而,我们的情绪大脑毕竟比较原始, 仅根据碰壁的次数或硬度来判断事情的难易并不一定靠谱,如果你遇到困难,不妨用一用互联网,用一用群体的智慧,看看别人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办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面尽是前人的脚印,不要仅仅因为一时摸不着头绪,找不着出路就退出, 这不是 informed decision,问一问自己作出退出的决策是否基于足 够的信息,我是否进行了足够的调查,至少,是否去简单用了用搜索引擎。模仿高德 纳先生的名言: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很多人看了 书中的故事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兴趣最

18、重要。然而,我觉得区别他们和其他人的,并不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兴趣,而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毅力。其实人天生就对新事物怀有好奇心, 难以找出谁没有对任何事物或领域产生过兴趣,然而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兴趣只能持续几天,当遇到第一个困难,第一道坎的时候,他们就熄灭了,然而另一些人的兴趣火花会变成火苗,火苗会变成火种,一直稳定的燃烧很多年。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 们的性格里面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一个人有专注和持之以恒的性格,即便在一个没有- 5 -多大兴趣的领域也能成为专家(更何况,兴趣的很大一类来源就是“ 我擅长做这件事情”);反之就算有兴趣也很快会被一些冷水泼灭。生活

19、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唐雅薇同学的故事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当时她正在找工作阶段,对女生在 IT 行业的发展很迷茫,恰逢微软的郭蓓菁女士到他们学校演讲,演讲完了之后她立即就奔上讲台拦住郭女士询问女生与 IT 的问题。 这是一个细节,但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上去拦住名人问普通问题的,我们会给自己找很多很多的理由和接口,我想最常见的应该是两个原因:1. 如果被批评 了自尊心会受到打击。2.认为问了也问不出特别的信息。然而事实却是相反:1. 自尊心受到打击算不上实质性的损失。 2. 你想不出能问出什么特别的信息并不代表就真的问不到重要的信息。别把不

20、知道当成没有。一个小小的思维差异,可能导致很多人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原地打转,冲突不出,而另一些人 则取经得到宝贵的经验,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越过了障碍。唐雅薇从郭女士那儿得到了最宝贵的信息:女生在 IT 行业也能有很好的 发展。信心,是这样一种奇怪的东西,就算你没有确切的证明未来会更好,你也会坚持下去,你不会过早退出循环;而来源于过来人的信息则是信心最靠谱的保障。你是不是意识到,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所作出的 选择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呢?有没有想过有一些看似细小的选择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想想看,试一下,是不是真的没什么损失,还有可能得到巨大的回报呢?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它需要的只是你在一个领

21、域坚持不懈地专注下去,只需要选择一个不算太不靠谱的方向,然后专心致志的专下去,最后必然能成为高手或者绝顶高手。世上有很多成功带有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或出身环境,但至少这一样,被无数人复制了无数遍,否 则就不会存在学校和教育了。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很多人在成年之后甚至未及成年,性格就难以再发生大的变化。性格是这样一种自我实现和强化的陷阱:如果你是不容易专注的人,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你的思维难以在一个事情上停留半小时,于是你的时间变得琐碎,你很 难在一个领域有长久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 这样的现实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后者让你更加无法专心, 这样的现实可能会让

22、你感到焦虑, 为了避开焦虑你又会去寻求其他的刺激,结果是恶性循环。反思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我们常常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别人的错误,却 难以发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因为我们 很少会把自己的思维当成目标去思考。作为程序员,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能修改自身的程序,而能修改自身的程序的前提就是,首先这个程序必须有法子能够指向自身。饿死在干草堆之间的驴子- 6 -有很多在迷茫期的同学,迷茫都是相似的:面前有两条路,到底选哪一条?“ 转行还是不转行?”“学 C+还是学 Java。?“做管理还是做程序 员?”有些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比如“学 C+还是学 Java。”答案是都学而且还不仅学两个。有些问题不是一个泛泛的答

23、案能够适合的,比如转行还是不转 行,需要考 虑很多自身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有人会因为无法作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 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 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任何一条路上的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 A 还是 B 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 A 上还是 B 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所以,不管有多纠结,也不要从纠结中逃离,试图 推延决定,既然终究是个痛苦的决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调查之后作出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只要不是太不靠谱的行业(相信也没谁会在纠结了之后却选了一个不靠谱的行业

24、的),经过你的积累 总会成为高手。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 码占 90%你会在这本书当中看到的一个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自学,大规模的自学,逃课自学,上网找 书自学,程序员行业是最适合自学的行业,网络是程序员的天堂,需要的资源、工具,比 课堂上的多出何止百倍,如果说还有一个学科,并不需要传统的教育就可以成才,估计非程序员莫属了。作为程序员如果没有查过 wikipedia,没有看过几本原版电子书,没有在国内外主要邮件列表里面提过问题吵过架,没有用技术博客记录学习的独特体会,没有订阅技术牛人们的博客,怎么好意思说身在这个行 业呢?最后,看完了 书还 是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怪自己,不怪书。三、

25、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让我稍微说得更详细一点: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脑海中“蹦”出来,最起码能否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它们提取出来。这可不像它听上去那么简单,否 则 就不会有“ 掉书袋”、“ 读死书”这种修辞手法了。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一点,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关于学习与记忆机制的实验:找寻逝去的自我上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假设这样一个任务:给你一个单词(如 brain),要你寻找它的押韵单

26、词(如 train)。一段时间之后问你记不记得当 时给你的单词是什么了。你可能会不大- 7 -记得了。现在,如果当时不是要你寻找押韵单词,而是要你联想该单词的含义或功能(如brain 的功能),那么你事后回忆起来当时是什么单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对此一个靠谱的解释是:后一种记忆编码方式(称为精细编码)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线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都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鱼记忆来。一个非常类似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这是 Craik&Tulving 于 1975 年做的一个关于记忆的浅层深层加工的经典实验,参考这里(http:/ http:/ ):给出同样一组单词,让一组被试 数一数

27、每个单词有多少个音节,让另一组被试阅读单词的含义(或者设想单词可以被使用在哪些场景中),之后让两组被试回忆列表上的单词,猜哪一组能够回 忆出更多?这是一个被广为认可的记忆机制,即: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 言环境、空 间位置)一并 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 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原则上,在上面提到的两个实验中,两 组被试都接触到了同样的单词,都记忆了同样的知识,但取决于在记忆的时候将哪些线索,多少线索和该记忆进行了挂钩,就决定了事后回忆(提取)该记忆的成功与否。联系我们日常的经验,不难注意到,

28、死板的 记忆方式和我们常说的“ 理解记忆”正对应了不同的编码方式。书呆子记忆 就是死记硬背,到最后如果你问他某书某章节讲了什么内容他能倒背如流,问他哪个例 题怎么解也能倒背如流,但遇到具体的问题或问题的变种就傻眼了,因为他记忆的时候根本没有深入理解知识,在他眼中的解题过程其实和电话号码簿也没啥区别,也许他唯一编码 了的提取线索就是这个答案来自哪一章、哪一节或者哪一个问题。然而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 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 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当然,众所周知理解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则是记住一般性

29、原理之后,其他细节即便遗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导出来,从而无需费力去记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数学牛人们的轶事(荣耀属于 ukim)里面讲了希尔伯特的一个故事:一次在 Hilbert 的讨论 班上,一个年 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Hilbert 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 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 那个年轻人茫然的站了很- 8 -久,对 Hilbert 说:“是你.”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 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古希腊(或者古罗马)有一种著名的记忆法就是利用空间位置线索来辅助记忆,我曾经用过类似的手

30、法,在小规模 临时记忆任务中似乎相当好用,具体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习惯,经常跑到实体书店看看有没有新书,浏览之后觉得不错的再考虑从网店购买。有时候我会一下看到好几本书,手头又没有带纸笔,怎么有效地记住几本书的书名呢?我发现要记 4本书以上就比较困难了(具体数目可能因人而异),至少回头要想好久才可能想全。但我发现通过回忆当时手拿这本书翻看时所站的位置、面朝的方向等信息能够有效地帮助将记忆“拉出来”。事实上,不仅是位置,有研究表明就连当时的环境、味道、声音都被作为提取线索和记忆编码在一块了。例如,考试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致可能会影响发挥(记忆的提取)。科学松鼠会上有一篇科普气味与记忆非一般的亲密中提到

31、:我们的回忆很多都是和气味连接在一起的。当 闻到某一种味道时会突然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比如端起一杯香热的巧克力饮料,想起了最初品尝巧克力的情景,将一块黑褐色的糖放入嘴中, 浓浓的滑滑的,有一些甜蜜和温馨;再比如,夏天在暴雨来临 之前, 浓郁的泥土和小草味道,会不会让你回忆起小时候因为没有拿伞被大雨淋透的感觉,甚至串联起回家挨揍的记忆,屁股上还有点火辣辣的痛。而当我们 想起过年,鼻腔里是不是也会有厚厚的爆竹烟火味道,仿佛立 马置身于热闹的大年夜。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我 们经 常会因为某一种味道想起一个熟悉的人,甚至是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的确如此,我有时候会在看小说的时候放上一段背景音乐,之后每当

32、听到这段音乐就想到当时看到的那段情节。我们甚至会把语言背景作为线索编码进记忆。一项有趣的研究使用双语询问有多个答案的问题,例如:“说出一个举起一只手并遥望远方的雕像 ”(“name a statue of someone standing with a raised arm while looking into the distance”),或者“在一个著名的悲剧爱情故事中,双方因为家庭不同意最 终双双殉情,故事的主角是?” (“In a famous love story, what were the names of two lovers who died because of famil

33、y disapproval?”),被询问的人皆是熟练的双语使用者。结果显示提问所用的语言能够影响答案,例如第一个答案可能是“ 毛泽东雕像”或者“自由女神像”,第二个的答案则可能是“梁山伯和祝英台” 或者“ 罗密欧与朱丽叶”。用英语询问- 9 -能够导致被试更可能给出英文环境中的答案,中文同理当然,是相对于基线而言,而非绝对,具体可参考这篇(PDF Paper)。另一方面,在回忆的时候如果不能呈现当初记忆的时候某些关键线索,就可能导致所谓的线索依赖性遗忘( cue-dependent forgetting ),在 线索依赖性遗忘中,你的大脑中并非没有存放目标记忆,只是线索不 对,无法提取出来而已

34、。对此有一个生动的比方是:你要到图书馆去找书,如果你不知道索引号、作者名、书名等信息,你是无法找到你要的那本书的,尽管 书就大 摇大摆地站在图书馆里的某排书架上(注:严格来说你是可以找到的一本一本翻看,看到那本书你自然会注意到是你想要的,不过很可惜对于我们的记忆系统来说似乎并没有这么一个方便的线性遍历机制如果我问你,“ 对于数学你都记得哪些东西?”你能有次序地一个不漏地告诉我吗?)。我有记笔记的习惯,我的电子笔记本里面有大量的文本片段,我按照主题组织他们,方便检索。然而总有那么一些 时候,我 记得有某段材料,记得它的主题和大致说什么,但是缺乏某个关键字,结果就是遍 寻不着,往往只能到 处翻,同

35、时提醒自己下次在上面多加几个自己熟悉的关键字,比如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主旨,因为自己的习惯用词和作者的习惯用词往往不一样,在阅读作者的文字的时候,你也 许下意 识里会用自己的习惯词汇来重新表述这段文本,并存放在记忆 中, 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当要 寻找的时候大脑中只记得自己的说法,却不记得作者原话了,然而为了检索到原始文本你必须要知道作者是用什么词汇来表述的。为 了弥补这个问题,可以在存放文本的时候加上自己的一段概述,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我们平时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也经常听到类似的提倡: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

36、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这也是另一个好处(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另一个经典实验则是关于抽象在知识的学习和提取中的作用的:(其实这个实验我已经在博客里用过两次了)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事实上这个例子的本质是对一个点的同时的弱攻击能够集聚成强大的力量。然后被试被要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医生想要用 X 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 这个肿瘤只可以通过高强度的 X 射线杀死,然而那样的话就会伤及周 围的良好组织。医生 应该 怎么办呢?在没有给出先前的军队的例子的被

37、试中只有 10%想到答案,这是控制基线。然后,在先前学习了军队例子的被试中,这个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 30%,也就是说只有额外 20%的人“自动” 地将知识进行了转移- 10 -(自己就能触类旁通)。最后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达到了 75%,即比 “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需要别人提醒)。这个实验说明,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推广),在这个例子中,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上是不相似的,但本 质上是一样的。然而就是因为表面上不相似,而我们的记忆提取又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表象上的线索来提取的,因此这些表面不相似性便阻碍了我们在问题之间进行的类比,阻碍了我们将在一个情

38、境下掌握的道理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下。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方面,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 ,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 识。通俗的来说,这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解释。前文 说的是记忆的机制、为何记忆的质量有高低、什么样的记忆和学 习是更有效的。下文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 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没有头绪。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

39、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老生长谈了):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 顾你可能已经因为新的知识学习从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2.创造回忆的机会:我知道第一条不顶用,没有人(好吧,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坚持执行。所以有了第二条创造回忆既有知识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通过:(1)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 经常和朋友讨论交流, 说说一段时间总结的东西,这样别 人也学到新东西,你也从别人那里学到新 东西,并且彼此在表达的 过程中都强化了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双赢 的事情。除了面 对面的交流之外,一个好的邮件列表和 BBS 也是不错的途径。(详细解

40、释 可以参考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第三节:” 教是最好的学“)(2)整理笔记:经常整理你的笔记如果你没有做笔记,现在就开始整理之前的笔记,一来巩固已经淡化的 记忆,二来 给你重新审视 知识的机会。我常常 发现对知识的首次记忆往往是有偏颇的,或者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或者只关注了一个点,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看往往能够和这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新思考和知识结合起来,得到更多的东西。留心一下你会发现记忆实际上是很脆弱的东西,而且我们对事物的首次理解几乎肯定是不深入的。- 11 -Tip:我知道你懒(我也是),所以为了更好地创造整理笔记的机会,你可以使用一个不整理就难以检索的电子笔记软件,这虽然乍看上

41、去是麻烦了一点,但他迫使你对知识隔一段时间就进行重读,并分类你的记忆同样如此:良好分类的信息更容易提取。 (3)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 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我经常做这个事情, 这 个博客上的文章几乎都是此类文章,例如我始终关注一个主题:学习思维相关的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等)如何能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判断、决策、学习、记忆和生活,我将这个大的主题分为一些小的主题,例如“逃出你的肖申克 ”主要是 总结思维中的盲点,以及如何避免这些盲点从而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作出更好的判断与决策。“BetterExplained ”系列则是按

42、照小主题总结一些思维相关的知识,目的仍然是如何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对事物进行更理性的判断;这些小主题都归结在“ 思维改变生活 ”这个大的主题之下。(关于书写的好处,详细解释可参考书写是更好的思考)3.设身处地地“ 虚拟经历” 别 人经历过的事情:我们的自 传式记忆似乎是有某种单独存储机制的,一个证据是一些因基因上其他缺陷而导致所谓“ 天才综合症”的家伙具有超强的自传式记忆(注意,不是超强 的一般记忆,而是自 传式 记忆)。另外我 们在日常经验中也知道,我们的记忆中关于哪些是自己的性格或做事方式,哪些是我们所了解的朋友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我们可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可以在不同场 景中非常快速地揣

43、测“ 某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 (这被称为 theory of mind ),却不会将其与“我自己会怎么想” 混淆起来,证明在我们的记忆中,关于自己的知识和关于别人的知识是泾渭分明的。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是看着别人做或者听着别人说还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结果就是你虽然学到了知识,它却不会在恰当的时候从你大脑中蹦出来,属于“死”的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一个关 键的原因也许是“ 别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大脑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样的,别人撞墙你也许不仅不疼还会幸灾乐祸,自己擦破皮就龇牙咧嘴了;别人的糟糕事情似乎永远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所以我们总是难以从别人的

44、经验中获得自己的教训。一个弥补的办法在于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经历别 人所经历的事情,感受它们,使它们和你的情 绪记忆挂钩(进化赋予我们的情绪是提取的绝佳线索,也是强 化记忆的最佳催化剂),虽然仍然不够亲身经历那么深刻,但似乎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办法了。由于我们真切地设想了自己处于这些场景中,在我们设想的场景中我们是第一人称视角,所以当以后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就更容易回忆起当时的感受。- 12 -当然,另一个经常被号召的方法就是实践,比起 刚才提到的“ 虚拟实践”而言,实际实践的印象自然要深刻得多。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实际实践都是必须或者可能的。例如你并不需要自己去倾家荡产一次才能领会

45、到什么是金融市场中正确的风险控制你甚至只需要在纸上演算一番就有数了。有证据表明非洲的一种鱼甚至都能使用简单的推理来替代实际经历,例如,如果它和鱼 B 有过一次冲突并失败 了,如果它 观察到鱼 B 和鱼 C 有一次冲突,鱼 B 失败了,它就能直接意识到它自己不是鱼 C 的对手,从而避免所谓“直接去经历一下”而可能导 致的灾难性后果( 这里的进化价值是显 而易见的)。此外,很多时候你也无法真正遍历每条人生路径看看会发生什么,你没有这样的时间资源,取而代之的是你只能通过别人的“替代经验”,自己的“虚拟经历” ,来获得尽量多的信息。4.抽象和推广: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学习到“

46、未来”的知识,结果就是每堵墙都要去自己撞一遍试试硬度。人类大脑最杰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强大的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或者我 们常说的:泛化、推广、举一反三、抽象。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将特例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前面关于激光杀死肿瘤的那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抽象的价值所在,不加抽象的 话,知 识总是会和无关 紧要(irrelevant )的细节挂钩,被约束在狭窄的一个特定场景中,无法 传播,抽象使其在知 识树 (for non-geeks:设想一颗倒长的树,根在上)上上升一个或多个层次,从而能够被运用到更多的分枝上。同样,在遇到具体 问题的时候也别忘了将问题也抽象一下,剔除

47、不相关细节,使问题也从一个特定的分枝往上抽象,从而碰到之前泛化过的 结论。以上这段介绍本身就有点抽象,不妨举一个例子:我们从大量的经济决策中得到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规律经济决策可以抽象为对投入/ 回报比例的考量。这是知识获取阶段的抽象;而在问题求解阶段,我 们遇到决策问题就可以从投入/回报这个维度上来考量,而不是没头苍蝇一样这边看着想想也对,一忽儿又觉得那个选项看看也对。如果不懂得看到问题的本质(如:经济决策),便很 难利用之前推广出来的结论(如:投入/回报,风险估计等等),而是会被我们的原始大脑的一些可预期的非理性所控制(例如从众、从权威、甚至最可怕的行为陷阱“ 推迟决策”),成 为正常的傻瓜

48、。5.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别人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 和观察得来的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 “观察” 和“比较” 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我之前做过某件事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失败了;有一天我看到或阅读到某个人做类似或同样的事情,他成功了。我通过比较两人的差别,可以比 较靠谱地推测到底是什- 13 -么导致了我们的成功概率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1)样本大小很关键:比较的个体样本越少越容易产生错误归因,最好多多观察,多多比较和总结。(2)警惕“沉默的 证据” 、事后偏见、自利归因:读他人的传记的时候,不管传记是本人写的还是传记作家通过访谈写的,都会有

49、意无意地犯事后偏见,例如最常见的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因素。将偶然看作必然。有一天我在书店看巴菲特的那本最近很火的自传滚雪球,开篇就提到巴菲特小时候第一次滚雪球的场景,“1939 午的冬天,9 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 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 的整个世界 ” (虽 然你可以说这只是一种修辞或衬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归因倾向)这种手法读来令人倍感深沉,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条强大而确定的因果之线,穿越 60 年光阴,将人一生所有的事情穿在一起。令人肃然起敬。然而这并不是事 实,从一个 单个个体的 观察角度来说,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 实在太多了,机缘巧合的事情太多了。然而无 论是作者本人还是“ 客观”作家都很难抵抗这种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