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民族关系理论,教学内容及设计,民族关系的概念 民族关系的特点 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民族关系的概念,民族关系及其基本表现形式 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 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民族关系具有广泛性和有限性的特点。 民族关系的性质与民族的性质相联系。 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也叫基本特征。,一、民族关系及其基本表现形式,1、民族关系的内涵 1)定义:民族关系是一种在人们的交往联系中,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力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社会关系问题。 2)特点: (1)广泛性; (2)有限性。,一、民
2、族关系及其基本表现形式,2、民族关系的基本形式 1)以民族群体出现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2)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中表现的民族关系; 3)以曲折的方式表现某种民族关系。,二、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1、民族关系的性质是与民族的性质相联系的。它是由发生联系的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及阶级构成等方面的条件所决定的,也受当时社会总问题的民族问题情况的影响。,二、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2、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是不同的。 1)私有制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不同民族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这一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2)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民族关系的基
3、本内容,1、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也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制约的,也是与当时解决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方式相联系。,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2、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各民族之间在政治方面的压迫与被压迫、在经济方面的剥削与被剥削、在文化方面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上。,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3、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这个社会政治制度之上的各民族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包括民族之间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关系。 1)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4、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趋势。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主要的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联系中所处的地位和状态以及权利和义务。,第二节 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关系发展的中心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民族利益、权利、发展和法制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中心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和新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关系的深化。,一、民族关系发展的中心内容,1、民族利益民族关系发展的焦点 2、民族权利民族关系发展的测量表 3、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主题 4、民族法制民族关系发展的调节
5、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2)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3)民族间互相合作的有限性; 4)民族间相互帮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5)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初步性。,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新现象和新趋势 1)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激烈冲突中,有民族观念更新、民族的竞争意识加强的趋势; 2)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各民族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有进一步团结合作的要求和趋势; 3)在商品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完善过程中,有民族意识加强的趋势,各民族对民族利益、对本民族发
6、展十分注重; 4)在新世纪,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拉大的趋势将有所控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的影响,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族间的交往联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和竞争机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3、协调竞争与协作、互助的关系,促进民族关系发展; 4、少数民族应逐步运用和逐步适应竞争机制,第三节 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传统、发展基础等。 掌握民族关系理论,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一、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1、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2、民族团结的
7、大趋势与民族主义(包括民族分裂主义)思想有所滋长并存;3、民族间互助合作的发展与民族间(经济领域)竞争增强并存;4、民族共同发展的趋势与民族间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并存,5、民族联系交往增多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内聚力增强并存。,二、研究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1、研究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必须在方针、政策等方面制定出正确的总的原则。 1)必须科学地分析和预测民族关系发展的总的或主要的趋势,这是前提。 2)合理确定民族工作的根本方针,这是关键。 3)以优惠或特殊、灵活政策创造有利于民族发展和有利于协调民族关系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尽可能地满足或照顾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发展利益,这是基础。 4)把依法
8、调控或协调民族关系作为基本原则,这是协调好民族关系的重要保证。,二、研究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2、研究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必须注意掌握民族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个方面。 1)在思想观念方面,注意民族意识的发展轨迹; 2)在实际工作方面,注意民族利益、民族权利的公平合理和民族发展的相对均衡; 3)在人的方面,也是在民族关系的载体方面,注意各民族的知识分子、民族干部(特别是离退休民族干部)和民族上层人物的作用。,二、研究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3、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一些具体对策。 1)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宣传; 2)采取特殊、优惠的政策
9、和有效措施,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3)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是协调、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调整民族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4)加强民族理论的研究和民族政策的分析,是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依据; 5)大力培养和大胆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巩固民族关系的有效措施。,思考题,什么是民族关系及其基本表现形式? 民族关系发展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论述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和对策。,第五章 民 族 观,教学内容及设计,两种民族观的产生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第一节 两
10、种民族观的产生,民族观 两种不同民族观的形成 两种民族观的对比,民族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 民族观分为资产阶级民族观和无产阶级民族观 两种民族观的特征、内容及表现不同,一、民族观,1、民族观的定义: 民族观指的是世界观中的一部分,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思想体系;是一个阶级的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表现。,一、民族观,2、民族观的内容: (1)对民族的看法,即人们对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规律的认识; (2)对民族问题的看法,即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成因、发展规律的理解; (3)人们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即居于什么立场,处于什么角度,采纳什么方式,达到什么
11、目的。,二、两种不同民族观的形成,1、类型: (1)资产阶级民族观; (2)无产阶级民族观。,二、两种不同民族观的形成,2、社会条件: (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是零散的,处理民族问题的观念是局部的,因此,未形成有系统而完整的民族理论观点。 (2)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系统化和理论化,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国家意志化,至此,才形成资产阶级民族观。 (3)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诞生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民族观。,二、两种不同民族观的形成,3、根本原因: (1)社会地位不同: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剥削地位;无产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 (
12、2)生产目的不同:资产阶级生产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生产的目的则是为了得到生命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3)阶级本质不同:资产阶级是损人利己、强肉弱食、不择手段的;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 (4)阶级理想不同:资产阶级以维护剥削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为理想;无产阶级则是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5)民族政策不同:资产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无产阶级提倡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三、两种民族观的对比,1、资产阶级民族观 (1)核心: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属于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历史作用: 1)在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民族主义作为积
13、极的思潮,以“平等、自由、博爱”的观念为思想,激发了民族的意识和斗志,推动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2)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民族主义开始表现出其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惰性,对待异民族采取歧视、剥削和压迫的政策; 3)到帝国主义时代,民族主义完全走向反动,成为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旗帜,并以其来掩盖资产阶级剥削异民族,政府不同民族国家的事实。,三、两种民族观的对比,1、资产阶级民族观 (2)内容和特征: 1)大肆宣扬“民族优劣论”; A、民族生来就有优劣之分; B、优等民族对劣等民族的压迫、剥削是天经地义。 2)极力鼓吹“民族至上论”。 A、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14、 B、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三、两种民族观的对比,1、资产阶级民族观 (3)纲领和政策:倡导民族不平等,实行民族压迫。 1)实行强迫同化; 2)实行强迫迁徙; 3)实行分而治之; 4)实行种族隔离和民族灭绝; 5)实施经济封锁; 6)实施文化侵略; 7)实施军事镇压; 8)实施政治颠覆。 (4)实质:是利己主义的表现。,三、两种民族观的对比,2、无产阶级民族观 (1)核心: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 1)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人民和民族所积奠而形成的一种浓厚的感情,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 2)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有关人类社会团结、联合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
15、义、霸权主义,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表现为热爱祖国的人民,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维护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在祖国处于危难时刻,为拯救祖国而英勇斗争甚至为果而无私捐躯,对祖国的前途和民运充满强烈责任感,为国家民族德才强盛而甘愿献身的崇高感情。 它包括世界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主张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联合,相互帮助与支援,支持与尊重等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三、两种民族观的对比,2、无产阶级民族观 (2)内容和特征: 1)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民族有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A、世界上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 B、每个民
16、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都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拥有着不可否认的价值; C、民族的先进和落后不时绝对的,也没有天生的“优劣”之分,民族的差距会随社会的发展逐步减小,最后消失。 2)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在与其它民族复杂的关系之中。 3)各民族人民都是历史的主人。 4)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2、无产阶级民族观,(3)纲领和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民族平等原则的含义: A、民族平等是指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平等; B、民族平等是指全世界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的平等; C、要求原先处于压迫和统治地位的民族的无产阶级,
17、不仅要遵循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给予照顾和帮助仍在受剥削和压迫的民族,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保证和实现少数民族事实上的平等。,2、无产阶级民族观,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A、坚持民族的平等是为了达到民族的接近和团结; B、实现民族的团结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民族平等。 3)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A、各民族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每个民族都应该是平等的。 B、是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C、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阶级性质和阶级利益决定的。 D、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求的。 (4)实质:是公而忘私的奉献
18、精神表现。,第二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理论 中国近代民族问题,一、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1、从经济方面看,其相互联系和创造活动很早就开始存在和发展。 (1)相互交流和学习生产技术; (2)自然的经济分工和相互交换; (3)生产技术上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一、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2、从文化方面看,中国各民族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和共同创造,源远流长。 (1)汉族的古老、先进文化对各民族产生了极大影响; (2)各民族的科技、艺术也促进了汉族的发展; (3)中华民族的文明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
19、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3、从政治发展看,中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相联系的基础上,早已建立和长期保持着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并为反对国内外反动统治而共同斗争,捍卫和巩固了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战乱纷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汉的分离、三国战乱、魏晋南北朝的对歭,直到随朝一统天下,再次实现了中国的第二次统一,随唐封建制的繁荣,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与融合; (3)宋辽金元时期,宋的灭亡、辽金的争雄到元的兴盛,中国实现了新的统一,中华民族得到了再次的融合,也由
20、此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从此的团结、协作与共同的斗争、建设与发展; (4)清朝的发展直到新中国的建立,维护和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深厚感情,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必须实现更稳定的统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更加证明中国统一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规律。,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理论,1、费孝通先生的主要思路与观点 2、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体的多层次性 3、历史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三个阶段 1)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时期; 2)多元一体格局的危机时期:鸦片战争的爆发,帝国主义的侵略。 3)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国的重建时期:1949年今,三、中国近代民族问题,1、中国近代民族问题的根源 1)
21、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2)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剥削。 2、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 1)世界民族问题范围不断扩大; 2)民族问题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三、中国近代民族问题,3、新中国社会主义建立时期的民族问题 1)民族和民族特点仍然存在; 2)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3)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偏见、民族隔阂仍然存在;各种民族主义思想残余还存在; 4)在民主改革中,民族关系还会产生新的问题。,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两种民族主义 二、中国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种 民族主义,1、大汉族主义 (
22、1)历史根源:历史上占封建统治地位的汉族所形成的思想 (2)现阶段的表现: 1)以先进民族自居,忽视少数民族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自以为是,包办代替,不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特点,甚至否认民族差别的存在,搞一刀切; 3)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甚至出现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的现象; 4)漠视少数民族困难和疾苦,甚至侵犯少数民族的权益。 (3)实质: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的反动思想。,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中民族主义,2、地方民族主义 (1)历史根源:各民族各占地盘,各自为政,实行封建割局的思想体现 (2)现阶段的表现: 1)过分强调本民族的特殊性,只注重本民族局部的、暂
23、时的利益,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同本民族利益的一致性; 2)不支持和乐意,甚至反对国家对本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3)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和学习其他民族有益的经验和帮助; 4)对外来干部表示不欢迎,甚至有排挤的情绪; 5)对历史上遗留下的民族问题耿耿于怀,不愿意化解 (3)实质:是少数民族剥削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的反动思想。,二、中国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1、两种民族主义的危害: (1)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面推行和建设; (2)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3)影响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4)妨碍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进步与繁荣。,二、中国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2、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 (1)汉族人口众多,分布面积广泛; (2)汉族文化、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生产力程度较高; (3)汉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的统治时间长,并主要占据主导地位,其思想的影响深远。,思考题:,1、什么是民族观?民族观有何特点? 2、资产阶级民族观与无产阶级民族观有何区别? 3、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含义是什么? 4、在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