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第一节 文献法概述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概述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的设计模式和评价,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含义:共同点:区别:,第一节 文献法概述,一、文献的概念和特点 (一)文献:指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道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二)种类:1、零次文献2、一次文献3、二次文献4、三次文献,二、文献法的概念和过程(一)文献法: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不能将文献法等同于历史研究。 文献法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二)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1、提出课题或假设。2、研究设
2、计。3、搜集文献。4、整理文献。5、进行文献综述。,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一、文献的搜集 (一)搜集渠道: 1、图书馆。 2、档案馆。 3、博物馆。 4、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 5、学术会议和个人交往。 6、计算机网络。,(二)搜集方式:1、检索工具查找方式: (1)目录卡片; (2)目录索引; (3)文献; (4)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2、参考文献查找方式:,(三)积累方式:1、基本要求:充实丰富;明确指向;全面。2、一般过程:先近、易,后散、难。3、具体方式:(1)做卡片;(2)写读书摘要;(3)作笔记等。,二、文献的整理 五个环节的内容 (一)文献的阅读: 1、原则:计划性;
3、顺序性;批判性;同时性。2、方法:浏览;粗读;精读(研读),(二)文献的记录: 1、标记与批语式。2、抄录式。3、提要式。4、札记式5、综述式,(三)文献的鉴别: 1、文献失真的原因:2、外审方法:3、内审方法:,(四)文献的分类整理: 1、定性分类整理:2、定量分类整理:3、分类整理的要求:,(五)文献综述: 1、概念、意义、特征: (1)文献综述:在全面搜集资料基础上,经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 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合性与专题性。(2)作用:依据分析,指出现状、问题、方向,提出观点、意见和建议。起总结过去、指导提出新课题、推动理论与实践新发展
4、、提供重要参考的作用。(3)特点:浓缩化;集中化;系统化,2、形式与结构: (1)绪言(2)历史发展(3)现状分析(4)趋向预测和建议(5)参考文献目录,3、基本要求: (1)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2)材料与评论要协调、一致(3)针对性强(4)提纲挈领、突出重点(5)适当使用统计图表(6)不能文献中的观点与作者个人的思想,4、步骤与方式: (1)确定综述的选题(2)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3)整理文献(4)撰写综述初稿(5)修改综述初稿,完成综述,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概述,一、概念 (一)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5、二)与文献法的比较:,二、特征 1、客观2、系统3、量化三、应用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但要求:适于它的内容一般应具有能重复操作被人的感观体验、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等特征。,四、一般过程 六个步骤 (一)建立研究目标: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二)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确定总体;选择分析单位。,(三)设计分析维度及体系: 1、分析的维度:分析的类目和标准。 2、设计分析维度过程的基本原则:完全彻底;同一标准;层次明确;评判记录前确定;预先如何定量分析。(四)抽取分析材料:来源取样;日期取样;分析单位取样。,(五)量化处理: 1、评判记录:注意事项 2、信度分析:基本过程(六)统计处理:使用次数分布、各类百分率或比例、相关系数、差异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的设计模式和评价,一、适用于: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二、四种设计模式: 1、AXT模式:适用于声势趋势分析 2、AXS模式:适用于意向和特征分析 3、AXY模式:适用于意向和特征分析 4、ABX模式:适用于比较分析,三、评价 (一)优点:客观可靠;易于统计分析;适用难以采用其它方法的情景;研究者对分析材料影响较小;比较节省经费。(二)局限:受材料限制大;以描述为主,解释能力差;分析工作费时费力、枯枯燥乏味;对评判者要求高;对新事情、突发事件难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