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与社会管理创新,李 俊 清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一、中国转型:成就与问题,1、中国:巨变的年代 2、转型期的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3、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与挑战,1、中国:巨变的年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 从意识形态至上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单一社会价值到多元价值共存 从统治型国家到治理型国家,2、转型期的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1)经济快速发展(2)社会事业日新月异(3)社会活力不断释放,(1)经济快速发展,(2)社会事业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最大贸易出口国,世界第一大互联网用户国。20
2、11年原煤、粗钢、钢材、水泥产量分别达到35.2亿吨、6. 95亿吨、8.8亿吨、20.6亿吨,均居世界首位。汽车产量已达1841万辆,超过日本美国居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电脑、手机、彩电等电子产品生产规模全球第一。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工业产品已超过200多种。,2011年世界各国GDP排名(单位:万亿美元),世界总计:70 欧盟:17.91、 美国 15,92 2、 中国 7,43 3、 日本 5,97 4、 德国 3,31 5、 法国 2,56 6、 英国 2,26 7、 意大利 2,0 2 8、 巴西 2,0 9、 加拿大 1,56 10 俄罗斯 1,476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数据),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韩国最近根据基础国力(国土、人口等)、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实力、教育实力、信息实力、环境管理能力等七个硬实力领域和国政管理能力、政治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社会资本实力、宏观变化应对能力等六个软实力领域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实现工业化的20个国家(G20)进行综合国力评价,中国第二位。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根据每个国家的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健康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成熟性、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商务成熟性、创新等12项要素综合测评,公布
4、了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全球133个参评经济体中排名第29位。,融入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全球和地区性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入WTO以后,中国正在全方位地融入世界(与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多个国际多边条约,11年出入境人员达411亿人次)。 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中国。 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已在全球102个国家建立了349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50余万人。全世界有109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所高等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人数已经超过了5
5、000万人。),(3)社会活力不断释放,我们坚信,个人的自由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比尔克林顿 经济自由:从计划管制到市场调节; 政治自由:从政府垄断一切权力到社会逐步自治; 个体自由:从单位的附属物到自主的个人; 思想自由:从单一意识形态支配社会到思想多元; 生活自由:从被安排的到自我选择生活方式转化。,3、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与挑战,(1)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2)社会分化与矛盾日趋激烈 (3)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4)民族关系与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 (5)社会公共安全体系有待完善,经济结构畸形: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8.1%、27.8%和34.1% 。这表
6、明,我国从事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过高,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很低,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仅相当于美国 工业化初期即18701910年的水平;第三产业则比发达国家的比重低了一半。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与外贸,关系民众生活水平的消费持续疲软。 增长方式粗放:我国GDP占世界的10%,却消耗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美国GDP占世界的24.3%,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占15.2%和21.7%;日本GDP占8.7%,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只占3.3%和5.1%。,(1)经济发展发展方式不可持续,(1)经济发展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低:我国仅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7、,99%的企业没有专利.在世界上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下属的1566个二级组织中,中国科学家参与领导层的仅占2.26%.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为36,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1.83,对外技术依存度为5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1)经济发展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发展空间制约: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有180余万平方公里,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他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资源匮乏:人均谷物产量相当于美国的26.5
8、%、俄罗斯的54%;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则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10 ,主要金属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4。 劳动生产率低: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仅相当于美国的5.9%(116),日本的7.7%(113),俄罗斯 的24.8% (14)。,(2)社会分化与矛盾日趋激烈,人均GDP 5450美元,排名全球第100位左右。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8%,最高收入10%的人群组可支配收入增加额是最低收入10%人群组的23倍。 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3.1:1。 2011年富裕省市和贫困
9、省区人均GDP比: 上海人均12784美元,贵州为2495美元,二者之比为5.12:1。 近年来中国慈善榜排名前100位慈善家一年总共捐款不到1亿多美元,而美国排名前50位富豪每年捐款超过130亿美元。,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23800元,人均收入为9800元,比例为41.2。日本为69.4,美国为79 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27名;中国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转型期社
10、会矛盾突出,社会结构变化与利益分化引发的问题(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状况为: 1978年第一产业70.5,第二产业17.3,第三产业12.2。2008年分别为39.6,27.2,33.2。2008年第一产业创造的财富只占GDP的11.3, 39.6的劳动力、54.3的农村常住人口只有11.3的财富,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传统的两个阶级转变为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失业半失业人员等等。结构分化必然导致利益分化。,社会流动性增强引发的问题(1978年城市化率为17.98,城市人口1.6亿,2008年为45.7,城市人
11、口超过6亿,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平均每年有1600万人进入城市) 社会诉求增多及新媒体的放大效应(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5.13亿,手机网民规模为3.56亿 ) 主体社会价值淡漠引致社会行为失范(炫富、冷漠、欺诈、暴力极端),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民生问题日益突出。 官民关系、劳资关系、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显化。 贪污腐败等大案要案频发,房价高企、股市低迷,由于土地征用、拆迁、改制、非法集资、地下传销、欠薪、宗教纠纷等引发的矛盾冲突增多。 1978年全国刑事犯罪55
12、.7万起,2008年为488.5万起,增长了8.77倍。 1978年社会治安事件123.5万件,2008年为741.2万件,增长6倍。 1993年全国发生群体性事件还只有0.87万起,而2005年上升至8.7万起,2006年超过9万起,12年增加11倍。,(3)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11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6,约2 .82万亿元 。据世界银行估算, 中国每年由于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约1200亿元, 每年有17.8万人因此致病死亡;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1/4的河流不能达到灌溉要求,75%的湖泊被污染,每年排放污水620亿吨,人均40余吨。 据国际经合组
13、织(OECD)发布的中国环境报告:中国有1/3的河流、75%的主要湖泊、25%的沿海水域遭受“严重污染”。每天有3亿人饮用被污染的水,每年有1.9亿人受到与水有关的疾病折磨。水污染每年导致3万名儿童死于腹泻。中国超过1.7万个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近10亿人的排泄物几乎没有经过搜集和处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15年内,中国的空气污染会导致60万城市人口过早死亡,每年发生2000万例呼吸系统疾病。,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内蒙、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省区。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以上,西部省区有亿
14、多人受到荒漠化威胁。,水土流失:长江从源头开始浑浊,沙漠化:太空中的黄色中国,蓝藻:让太湖水变得如此粘稠,空气污染:黑色气体笼罩临汾,(4)民族关系与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民族分离运动有所抬头 “三股势力”威胁边疆稳定 “台独”阴影似散未散 激爆冲突的火药桶环绕中国 资源依赖=美国海军依赖 “中国威胁论”不需要任何逻辑,民族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中国民族分布图,民族间发展差距仍然比较严重,民族交往与民族分布格局的新变化与新问题,目前,我国城市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个增加到个,城市化水平由提高到51.27% 。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到5860之间,城市人口将达到89亿。截止2010年,
15、主要由于城市化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其中大部分都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经商、求学。在最近几年发生的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中,80%都发生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城镇中。这种情况表明,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我国民族交往与民族分布格局已经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相应地民族关系发展和民族工作开展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存在障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东部城市的融入困难,经济融入困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学历一般都不高、缺乏工作技能、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普遍存在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种类单一,社会保障缺失,居住场所环境恶劣且相对隔绝等问题,在经济上处于相对边缘化
16、状态。 目前,大多数流入东部发达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都集中于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或与民族地区相关联的餐饮、运输和中介服务行业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则以在街边经营小摊小贩为业。例如上海的一份调查显示,当地流动少数民族31.4%都是经营小生意的商贩,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人分别占29.1%和20.3%,自主创业者仅4%左右。就业层次低,收入微薄且不稳定,是他们面临的共同困难。,社会融入困难:目前流入东部发达城市的许多少数民族成员,除与本族、本地一同流入的人保持了较紧密的关系之外,与当地人的社会关系几乎都处于空白状态。而与当地人的社会关系的空位,使他们事实上与当地社会处于某种程度的隔绝状态,不能有效地参与到
17、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 我国许多城市都有因历史或现实因素形成的特定少数民族聚居而形成的特殊社区,这些社区与城市中其他社区在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差异明显,在城市中显得非常独特。这类社区一方面固然为进入城市生活的少数民族提供了生活方面的便利,但也普遍存在着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方面相对封闭、隔绝的特征。,城市认同困难:由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都信仰特定宗教,宗教生活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少数民族在其他生活习俗与信仰方面,也与东部地区汉族群众明显不同。而东部发达地区缺乏满足少数民族宗教、饮食、居住、文化、娱乐及其他特殊要求的生活设施,使许多少数民族成员流动到东部地区之后
18、,在日常生活上遭遇了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加上前述的经济、社会融入的困难,进一步导致少数民族在心理上无法融入当地社会,不能形成对所住城市的认同与归属感。,分裂势力威胁国家统一和安全,外蒙古的“民族自决”,使中国失去了近160万平方公里领土;达赖喇嘛主张“大藏区”高度自治,事实上是要将总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中国领土分裂出去;疆独势力试图将中国新疆160万平方公里领土分裂,在“双泛”基础上建立一个伊斯兰政教合一国家,并逐渐将中国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聚居区纳入其范围之内。“三蒙统一“势力试图以蒙古国为核心,建立一个包括前苏联境内布里亚特、图瓦、卡尔梅克等自治共和国,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博尔塔拉
19、、巴音郭勒两个自治州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在内的 “大蒙古国”,涉及中国领土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满独组织声称满州(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分地区)是被中国侵占的满族人故国,应该建立由满族人统治的国家;朝鲜族独立组织主张东北延边、丹东等朝鲜族聚居区应从中国独立出去,并与未来统一的朝鲜国合并。,小布什会见达赖喇嘛,热比娅在美国宣扬疆独,热比娅与达赖喇嘛在境外会面,东突嫌犯被多个西方国家收容保护,民族地区维护稳定工作面临国际势力干扰,维护稳定任重道远,藏独分子焚烧国旗,疆独组织自制的各种类型武器弹药,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在民族地区活动频繁,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
20、重威胁。,西藏反藏独斗争中,批达赖与反藏独之间关系需要进一步厘清,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度的把握考验政府智慧,NGO组织的发展给西藏治理带来复杂影响,国际反华势力对西藏安全影响始终存在。,生活安全: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玩具,有什么是安全的! 生产安全:目前全国每天发生近1000起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因事故死亡人数将近200人,平均5天就有一起重大以上事故发生。煤矿、公路、建筑工地、生产车间,那个地方是安全的! 社会保障:生老病死,孤独废疾听天由命! 精神家园:信仰缺失、归属迷茫、没有精神家园,我们都是挣钱和消费的机器。 企业竞争力:五百大还是五百强?,(5)社会公共安全体系有待完善,二、转型期社会管
21、理创新领域与措施,1、政府公共管理创新2、社会治理创新,1、政府公共管理创新,(1)政府的回应性与感召力(2)行政成本与权力的约束(3)政府治理结构变革动力与方向(4)公共管理方式创新,(1)政府的回应性与感召力,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之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For we must consider that we shall be as a city upon a hill. The eyes of all people are upon us.John Winthrop,回应性和感召力是政府获取合法性的关键,当局对社会问题的漠视
22、,会严重损害社会成员对其认同 公民对典则与共同体的认同,与当局行为直接相关 回应性影响因素:公共服务效果、成本、方式,戴维伊斯顿:认同的三个层次共同体、典则、当局 政府(当局)的存在,源于公共体成员的公共服务需求 正确回应社会问题,是当局获得认同(感召力)的前提,回应性:经济增长与幸福感下降,富裕精英掀移民浪潮:2009年度,中国移民加拿大共2.5万人;移民美国约6.5万人;2008年度移民澳大利亚约1.6万人。”而 “规范的法律、孩子的教育、高福利、低征税点、低遗产征税、健康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免签多国护照”这样一些因素成为吸引精英阶层移民的关键因素,中产阶级伪幸福:调查显示,中国70%的白
23、领处于亚健康状态。住房难、子女教育难、物价高、城市生活压力令他们身心俱疲。,感召力:人民公仆的“雷人官话”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这事你应该向着政府说话” “没有利益触动,我为什么会帮你呢?”“一楼二楼别去啊,要去就去跳五楼。” “跟政府作对就是恶” “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当面拒贿,是人民的罪人” “受贿是为了经济发展。” “全部按法不如没法!”,雷人回应,(2)行政成本与权力的约束,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政府行政成本节节攀升
24、,三公经费:2011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94.28亿元。,维稳成本:2012年我国公共安全经费支出预算数是7017.63亿元 ,与军费相当。一方面是政府花钱买平安,另一方面是威胁社会稳定因素不断增加。,腐败:2007年,世界银行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败造成的损失超过1.5万亿美元。 据估计,我国腐败导致的损失约占GDP的8%,这意味着2010年腐败使我国社会损失约3万亿元财富。,政府大楼攀比奢华,(3)政府治理结构变革动力与方向,花自己钱给自己办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钱给别人办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 ;花别人钱给自己办事,不讲节约只讲效果;花别人钱给别人办事,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
25、。改革动力 政治家的激情 社会压力 外部竞争 财政约束 信任危机,改革方向 扁平化政府划小省区、省直管县、乡财县代管、乡镇存废、强镇扩权、缩编副职 透明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门户信息网、官方微博、新闻发言人 参与型政府听证会、开放式决策、绩效-目标管理、政府采购与公共服务民营化,电子化政府智能办公、视频会议、网上互动 有限型政府精简规模、有限职能、淡化管制、法治化、公共伦理、社会自治 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偏好的平衡、亲和力、供应主体多元化,温总理与网民互动,(4)准确定位政府在社会治理结构中的角色,精细化:“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标准化、个性需求、细节关怀。市场化:合同外包、特许经营
26、、BOT、补助、内部市场、凭单制、用者付费。社会化:非营利组织、社区、志愿者,公共管理方式创新,2、社会治理创新,人们长期来被剥夺了自治的福址。现在,就要完全看我们自己如何在安泰与和谐中享受这些福址:用实例表明,人类具有充分的理性管理人类的事务,每个社会的自然规律乃是人类权利唯一的可靠监护者。托马斯杰斐逊,(1)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充分调动社会主体自治的积极性公民权利保护和改善民生导向建立长效维稳机制,充分调动社会主体自治的积极性,基层自治组织: 四个民主与公信力 农村空心化与村两委能力 基层自治组织与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关系 基层自治组织资源、人才与管理水平,社会团体: 公信力郭美美事件与红十字
27、会 执行力资金、人才与内部管理的困境 独立性政府笼罩下的社会组织,强化公民自我管理与监督 重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社会小悦悦事件、不敢扶摔倒的老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让诚信回归社会三鹿奶粉、地沟油、化学火锅 拾回内心信仰拜金女、剌母案、殴打辱骂父母的公务员、火热的算命一条街,注重保护公民权利和改善民生,公民权利是现代国家的基石 强拆、自焚与公民的物权 虐工企业、公民劳动权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三公经费”与公民知情权,民生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个国家两重天地:农村-城市、东部-西部、大城-小镇、现代化社区-城中村 同工不同价、同命不同酬的公民“平等”现实 聚焦阻碍民生改善的“N座大山”:住房、教育、
28、医疗、养老.,民生与公共服务个性化 公共服务内容个性化:公民的选择权 公共服务供应方式个性化:居家养老、健康顾问、定单式农民工培训、社区菜篮子 公共服务供应主体多样化:政府、企业、社区、社团,建立长效维稳机制,阻断粗暴执法-暴力抗法恶性循环,认清“花钱买稳定”的危害,推动维稳机制多样化,增强政府-公民互动与理解,从根本上铲除维稳压力背后的社会土壤,(2)社会管理重点问题应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与管理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贫穷与愚昧的代际传承、跨区域犯罪 高危人群的帮扶、服务、管制与引导:深州越狱事件、黄赌毒泛滥、艾滋村,治安重点区域治理创新: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特殊经营场所 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创新:阿拉伯之春、占领美国运动 社会团体管理与服务创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