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题:,本课为普通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的第一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影响。,一、教材地位,学习本课,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二战 后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而且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形成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高尚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说教材,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 关系发展的影响,二、课标要求,说教材,1、了解“冷战”的形成背景和措施表现,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三、教学目标,说教材
2、,2、能够利用课本中的图表等附件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的能力。,3、认识到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高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重点:美、苏“冷战”的形成背景和措施表现,四、教学重难点,说教材,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依据:根据课标要求、考试大纲要求制定的。,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同初中阶段相比,他们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说学情,而且本课在初中阶段已有学习,学生对 “冷战”的形成原因和措施表现有浅层次的了 解。,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会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深入讲解
3、“冷战”的形成原因、措施表现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参与学习法,说学法,活动探究法,直观演示法,说教法,问题教学法,一、导入,说教学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同盟瓦解,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美苏两国为什么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对立的格局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这一课。,二、讲授新课,说教学过程,在讲授“冷战”的背景之前,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回答“冷战”的概念。,说教学过程,1、“冷战”兴起的背景,雅尔塔会议,结合以上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
4、,得出第一个背景:由于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被打败,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本课的重点之一。,在第一个背景之上,引用20世纪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时期的一句话:“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向学生讲解,正因为共同的利益战时同盟基础的失去,使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还由于双方的社会制度不同,有着不同的国家战略利益,更导致了双方的针锋相对。,由此得出第二个背景:美苏双方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说教学过程,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国别,年份,2、19391945年间,各主要资本主义
5、国家钢和石油总产量(亿吨),国别,工业种类,说教学过程,3.美国武装力量总数在1939年只有33.5万人,1941年参战前增至200万人,1945年时已达到1217.1万人。战前的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仅居第16位,排在南斯拉夫和波兰之后,但战后却一跃而为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力量。此外,它还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以上资料均来源于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下卷现代史编,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得出第三个背景:美国拥有的强大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说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方框内的小字部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6、,得出第四个背景:英国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以上讲解背景的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材料的能力。,说教学过程,以上是“冷战”兴起的背景,那么直到什么时候,才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呢?请看课本最后一段。直到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也就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说教学过程,2、“冷战”的表现,这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我首先会引导学生考虑,为了能在冷战中与对方抗衡,你们会从哪些方面提出什么样的政策制约对方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找出相应的答案。随后我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探究法,让学生分别从美国、苏联这两个国家入手,说出
7、本国为了制约对方所采取的措施。,目的:检验同学们自学的能力,说教学过程,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对抗。,杜鲁门主义,共产党与工人 党的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阵营,领域,说教学过程,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冷战”内容的理解,在完成表格后,让同学们阅读教材,把以下的内容画出来。,1、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马歇尔计划”。 2、美国策动成立北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3、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 。,说教学过程,3、“冷战”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难点,我打算利用刚才所完成的表格内容,先归纳出“冷战”其中的两个影响,具体做
8、法如下:,通过表格可以看出,美苏是各成一派的,而从双方的经济、军事措施可以知道,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影响一: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说教学过程,影响二: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美苏各自成立了北约和华约,二者为了能在更大程度上与对方抗衡,分别进行了军备竞赛,大力发展核武器,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说教学过程,简单讲述一下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经过、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这两场战争的时间处于美苏两国冷战期间,且这两次战争是由美苏发动或参与的局部“热战”,使得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所以,这也是美苏“冷战”的影响之一。,影响三: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9、,说教学过程,接着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除了以上的消极影响,美苏“冷战”还有积极影响的。因为,美苏各自领导的军事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积极影响: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恐怖平衡),说教学过程,(1)让同学们看板书设计,重温“冷战”兴起的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使学生认清全文的主线。(2)强调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从而起到点题的作用。,4、教学总结,说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1 、“冷战”兴起的背景 (1)美苏战时合作基础的丧失。 (2)美苏战略目标尖锐对立。 (3)美苏双方的根本对立。 (4)铁幕演说为冷战的兴起推波
10、助澜。2、“冷战”的具体表现美: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冷战”正式开始) 对抗 对抗 苏:“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3、“冷战”的影响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2)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局部战争“热战”。 (4)核恐怖下的“和平”。,说教学过程,6、练习,1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极格局形成情况的掌握。其中C项表述错误,应是华
11、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A、B、D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说教学过程,2“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选A。二战后美苏关系彻底破裂的标志就是“杜鲁门主义”,同时也成为美国对苏联正式“冷战”的开始,说教学过程,3二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 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支持联邦德国的崛起 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北约组织 A B C D 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均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而是美国在亚洲发动的“热战”,它不属于“冷战”的范畴。,说教学过程,4、自主完成课本中解析与探究中的大题,目的:针对高一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减负”和拔尖的目的。,说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