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神经外科护生每日一学.doc

上传人:jmydc 文档编号:7348912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外科护生每日一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神经外科护生每日一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神经外科护生每日一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神经外科护生每日一学1 日:甘露醇的给药速度:一般成人 8-12ml/min,即 120-200 滴/min,输注 250ml 甘露醇用时约 25min;小儿 5-7ml/min,即 80-120 滴/min。2 日:3 日:4 日:颅内压: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主要考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一般以脑脊液静水压代表颅内压,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穿刺脑室测定。成人正常颅内压为 70-200mmH2O(0.7-2.0KPa ) ,儿童正常颅内压为50-100mmmH2O(0.5-1.0KPa) 。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禁忌腰穿,以免诱发脑疝)5 日:颅内

2、压增高:是由颅脑疾病导致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 200mmH2O(2.0KPa ) ,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3 个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三主征) 。6 日:库欣反应:当颅内压增高至 35mmHg 以上,脑灌注压在 40mmHg 以下时,脑处于严重缺血缺氧状态。为保持必须的脑血流量,机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使全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搏出量增加,以提高脑灌注压,同时呼吸减慢加深,以提高血氧饱和度。这种以升高动脉压并伴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和呼吸深慢的三联反应,即为全身加压反应,或库欣反应。7 日:颅内压增高一般护理:体位:床头摇高

3、15-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给氧:持续或间断给药,降低PaCO2,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饮食与补液:不能进食者,成人每日补液量控制在 1500-2000ml,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 500ml。保持尿量不少于 600ml。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重脑水肿。神志清醒者给予普通饮食,但需适当限盐。维持正常体温和防止感染,高热可使机体代谢率增高,加重脑缺氧,故应及时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生活护理:适当保护病人,避免意外损伤。8 日:颅内压增高药物治疗的护理:脱水治疗:最常用的高

4、渗性脱水剂是 20%甘露醇,成人每次 250ml,15-30 分钟内滴完,每日 2-4 次,滴注后 10-20 分钟颅内压开始下降,约维持 4-6 小时,可重复使用。使用脱水剂可使钠、钾等排出过多,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至期间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合理输液。使用后,血容量突然增加,可加重循环系统负担,有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的危险,尤其是儿童、老人机心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停药前应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防止颅内压反跳现象。激素治疗:常用地塞米松 5-10mg 静脉或肌肉注射,每日 2-3 次,或氢化可的松 100mg 静脉注射,每日 1-2 次。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

5、激性溃疡和感染等不良反应。9 日:如何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诱发脑疝: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清醒病人不要突然坐起。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血压骤升,增加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大便干结,鼓励多吃蔬菜和水果;便秘者,切勿用力屏气排便,可用开塞露。缓泻剂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禁忌高压灌肠。控制癫痫的发作:发作可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躁动:可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10 日:神经外科病情观察五大点之一:意识障碍:是重要的护理指征,反应病情的轻重。意识障碍可分为:嗜睡(唤醒后,意识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朦胧(能叫醒,但意识不清。)浅昏迷(意识不清,对外界

6、反应明显减弱)深昏迷(意识不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11 日:神经外科病情观察五大点之二:瞳孔变化:瞳孔直径 2-5mm,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严重颅内压增高时出现脑疝,表现为一侧瞳孔明显散大,光反射消失,同时出现昏迷。但两侧瞳孔散大伴有病例呼吸和脑膜刺激征,表示为脑疝晚期。12 日:神经外科病情观察五大点之三:生命体征监测:危重或者术后患者,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颅内压增高常出现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此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下丘脑损伤,体温常明显升高。13 日:神经外科病情观察五大点之四、五: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盘水肿,颅内压增高三主征。躁动不安常是颅内压增高

7、、脑疝发生前的症状;肢体活动:如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往往表示占位病变扩大或为小脑幕切迹疝的一个症状。14 日:肌力分级:0 级:完全瘫痪;1 级:肌肉可收缩,担不能产生动作;2 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3 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 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正常;5 级:正常肌力。15 日:脑疝的定义:是指任何颅内占位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均可推压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其中某一部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压迫脑干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最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16 日: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

8、:(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2)瞳孔改变。(3)运动障碍。(4)意识改变。(5) 生命体征改变。17 日: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1)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2)颈项强直,强迫头位。(3)生命体征紊乱。(4)意识障碍。(5)瞳孔改变。(6) 可突发呼吸、心跳骤停。18 日:脑疝急救:1、脱水、利尿:20%甘露醇 250ml 快速静脉滴注或推注,速尿 20mg-40mg 静脉推注;2、高流量吸氧; 3、立即采取正确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4、出现呼吸变化或呼吸停止时立即用加压面罩给氧,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必要时过度通气。(准备脑室穿刺包行脑室穿刺放液);5、有外引流的放低引流管加快引流;6、病

9、因治疗,作好急诊检查和手术的准备工作,送手术室。19 日:颅底骨折的分类及临床表现:依骨折部位分: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位 脑脊液漏 瘀斑部位 肯损伤的脑神经颅前窝 鼻漏 眶周、球结膜下(“熊猫眼”征)嗅神经、视神经颅中窝 鼻漏和耳漏 乳突区 面神经、听神经颅后窝 无 乳突部、枕下部、咽喉壁 第-对脑神经20 日: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1.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每日 2 次,紫外线消毒,每次 30 分;2.卧位:颅前窝骨折,清醒患者,给予半卧位。昏迷患者,床头抬高 30,患侧卧位;3.加强耳鼻道的护理,防止颅内感染:及时清除鼻外耳道的血迹,防止感染。避免擤鼻、打

10、喷嚏、用力咳嗽。禁止抠鼻、挖耳、滴药;4.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防止便秘,使颅内压增高;5.当大量脑脊液外漏时,可导致低颅内压。应平卧,减少脑积液的流失,同时静脉补液。21 日:脑震荡:是原发性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伤后有短暂的意识障碍,逆行性遗忘。神经系统检查和脑脊液化验阴性。头颅 CT 检查正常。22 日:原发性脑干损伤:指受伤当时即出现的由外力所致的脑干损伤。常见临床症状为:严重的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的变化;交叉性瘫痪和去大脑强直;生命体征紊乱。23 日:23 日: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是:(1)头痛、呕吐。 (2)意识障碍。(3)瞳孔改变:早期,患侧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随后,患侧瞳孔进行性扩大,光反应消失;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4)锥体束征:血肿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晚期去大脑强直。(5)生命体征改变:进行性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减慢。6.中间清醒期:伤后短暂昏迷后清醒,随后出现颅高压症状并再次发生昏迷,或有脑疝表现。常见于急性硬膜外血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