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物教案北师八年级上)第 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思考、练习板书设计第 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动物的运动方式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漂浮)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 爬行 奔跑 跳跃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 (滑翔)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三、动物运动的意义1、有利于
2、个体生存2、有利于种族繁衍学生学校情况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教学过程“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标题
3、 收集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4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讨论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2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3、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动速度。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
4、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燃料。4、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可以主动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有利于寻找和摄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中,有利于有效躲避天敌的危害。“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先鼓励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活动问题展开讨论。有条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学习。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完成运动的器官、运动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相的适应。标题 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4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1、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足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2、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
5、速度较慢?四肢不发达,不能完全将身体抬离地面。3、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缓慢跑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一条腿举起而离开地面时,它就不再承担体重,身体重心落在其余三条腿组成的三角形内。漫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伸和后推;缓慢跑动时,这种交替加快;快速奔跑时,交替更为加快,甚至跨步时脚不着地而身体腾起。讨论4、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的后腿较长,能跳到自身长度的 12倍;袋鼠的后肢很发达,能够连续跳跃,最多能跳到自身长度的 5倍远。“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以列
6、举鸟类、昆虫和蝙蝠等实例为主,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课堂作业 (讲评) P9 思考与练习 1、2、3 题3(1)(2)草履虫游泳 乌贼游泳 野鸭游泳、行走、飞行 游蛇游泳、爬行 青蛙游泳、跳跃 蝗虫爬行、跳跃、飞行(3)裁判员用眼观察,如果运动员的两腿出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规。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教学反思通过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合作第 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
7、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4、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教学重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性;3、躯体运动的形成。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2、躯体运动的形成。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方法探索、讨论、阅读板书设计第 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一、骨1、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2、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二、骨连结关节活动“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三、骨骼1、中轴骨2、四肢骨四、骨骼肌五、躯体运动的形成学生学校情况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没办法每个人
8、拥有一套,只能几人共用,这正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过程学生来自农村,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多,特别是对家禽家畜,更是不陌生。第一课时以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则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起4动手来认识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为主,认识骨的成分。因此,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骨教学的基本保证。此外,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特别是要保护骨膜。要重视联系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标题 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10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1、 长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重要功能是什么?三部分。骨膜骨的形成和骨折后的愈合;骨质,骨密质抗压
9、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身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讨论2、 为什么说长骨既坚固又轻便?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标题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1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等,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2、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有机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3、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展示实验处理材料。讨论4、怎样检验实验结论是
10、否正确?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能够溶解于盐酸。第二课时 关节结合关节的剖面模式图和演示材料的观察,学生容易辨认关节的结构,活动“体验关节转动方向”有助于学生领会关节结构的牢固性和灵活性。骨骼借助于有关的图解和模型,帮助学生识别部分骨的名称。骨骼肌借助于有关的图解和模型,力争让学生观察到各部分的形态和部位,理解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利用有关挂图引导学生识别人体骨骼肌的三大肌群。标题 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 14方法步骤 51、上述各个关节活动的方向是否相同,你认为这种特征与人的运动功能有什么关系?不同。大腿运动依靠髋关节,小腿运动关节依靠膝关节。这是与人直立行走和下肢要承受体重相适应。讨论2、
11、思考关节有哪些结构与其灵活性及牢固性相适应。第三课时 课前组织学生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教学时动员学生表演:右臂裸露而自然下垂;手中抓握石块;开始缓慢屈肘时,手掌将石块托起,直至屈肘 90度。同学注意观察和记录完成每一步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变化,进而引导屈肘运动的原理,再将物理杠杆的工作原理与屈肘运动的原理加以比较。标题 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18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1、你们制作的模型能否很好地演示伸肘和屈肘运动的形成?如果不能,提出改进的建议。讨论3、 在伸肘和屈肘的运动形成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而肱三头肌收缩;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
12、张。课堂作业 (讲评)P20 思考与练习 1、2、3 题(1) (2)骨干由骨密质构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 (3)骨组织中的有机物较多,弹性大而硬度小,更容易变形。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教学反思本节活动较多,学生的自我体验得到满足,对自己身体有一定的认识。第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第 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一、教学目标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二、教学策略1、本节知识结构: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2、本节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
13、习行为3、本节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课时安排:1 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录像: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精彩画面。6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点拨:实验者作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2、活动: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进行讨论。讨论:实验中,涡虫的行为中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步骤 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 4中反应是收缩
14、身体,是后天学习来的行为。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点拨: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是和其他行为一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等建立起来的一些行为。议一议:举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说说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什么作用?点拨:动物的行为得它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灵活运用,巩固提高例 1人工包头的野马从不懂得去水坑饮水到会去水坑饮水,说明野马具备了什么能力?例 2资料分析:年幼的黑猩猩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的妈妈,学习生存的本领,利用一块地衣从石缝中汲取水液,还能学会利用一根沾水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
15、大山雀偷饮牛奶。成年黑猩猩会从树上摘下宽大的树叶当伞用。可以拿到高处的食品。试分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年幼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大山雀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在学习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时,通过分析知道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生活中通过各种经验而具备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建立的过程,以及动物的某些学习行为会消失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开放探究。第 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2、举例
16、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二、提前准备提前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收集有关的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三、教学策略:1、教材分析:本节的知识结构:取食行为(举例、意义) 领域行为(举例、意义)攻击行为(举例、意义) 防御行为(举例、意义)繁殖行为(举例、意义) 节律行为(举例、意义)7社群行为(举例、意义)本节教学重点:各种上行为类型的意义。本节教学难点: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课时安排:2 个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 1课时: 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录像: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
17、等精彩画面。雌狮追捕斑马,两只公鸡争斗、乌贼喷墨汁等动物行为片断。不论是动物的本能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本节我们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去研究和学习动物的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自身而言有什么意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取食行为课件演示:多媒体录像播放:蛇的取食、水螅的取食、鹰的取食、狮子的捕食等多种动物的取食行为。议一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如何取食的?描述一下取食的过程。哪些动物有贮藏食物的习惯?动物的取食行为与动物生存有什么关系。点拨:动物的不同捕食方式和各种捕食行为得动物获得食物,并且贮食行为有利于动物度过食物稀少时期,有利于动
18、物的生存。2、领域行为:讨论:观看课本插图狗的习惯,联系实际生活说说,狗的这种行为表示什么?点拨:狗撒尿做标记是在保卫自己的领地。议一议:你还知道动物哪些行为是它占领和保卫领域的行为?点拨:动物发出声音、散发气味、排放排泄废弃物等方式占领领地。讨论:动物的领域行为有什么意义?点拨:动物占有一定的领域后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它的资源,如食物、配偶等,给动物的繁殖和抚育下一代提供一个安全的区域,避免与同类的其他成员竞争。3、攻击行为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几种动物攻击行为的录像。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同种的动物之间的争斗现象?什么是动物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有什么特点?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点拨:同种动物个体
19、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称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特点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攻击行为在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4、防御行为:议一议:老鹰追捕野兔,时钟迅速逃跑,对老鹰而言这是它的攻击行为吗?时钟迅速逃跑又是什么行为呢?占拨:老鹰追捕野兔,不是攻击行为,而是老鹰的取食行为。对野兔而言迅速逃跑是它的防御行为。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壁虎断尾、拟态等几种动物的防御行为的录像。讨论:什么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你知道哪些动物的防御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8点拨: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就是动物的防御行为。动物的防御行为利于动物躲避敌害,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应
20、用联想,巩固提高例 1老鼠将食物支回洞穴中贮藏起来,这是老鼠的什么行为?对老鼠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例 2在一群狮子静下来享受食物前,每只狮子通过猛咬、抓、和咆哮的方式决定是谁优先享用食物,狮子的这一系列表现是什么行为?例 3雄性犀牛总是不断在他活动的周围排出一些粪便,这是它的什么行为?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例 4枯叶蝶形如枯黄的树叶,食虫鸟难在枯叶中发现它,从而避免了枯叶蝶被食虫鸟吃了,有拟态行为的动物行为称为什么行为?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在学习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中,知道无论是什么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开放探究。第 2课时 动物
21、和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的录像:如鸟的筑巢、求偶、孵卵等行为,鳄鱼的产卵、哺乳动物的哺乳等行为。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繁殖行为想想议议:观察书中插图,动物和繁殖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表现?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繁殖行为?点拨:动物的繁殖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育以及对后代的哺育等。2、节律行为: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蝙蝠、老鼠、蟑螂等夜间出没动物的活动,鸟、狗、兔等到白天活动的动物,招潮蟹等海边活动的动物行为。讨论:随着地球、日、月的运转,动物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有节律和行为是什么行为类型?这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
22、么意义?点拨:随着地球、日、月的运转,动物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有节律和行为是节律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利于动物的生存。3、社群行为说一说:哪些同学可以说出蜜蜂的一些特点?点拨:蜜蜂是群体生活的,有工蜂、雄蜂、蜂王。三种成员。工蜂数量最多,雄蜂较少。蜂王只有一只。他们各自的职责不同。讨论:蚂蚁的群体和蜜蜂的群体相似,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点拨:蚂蚁的群体和蜜蜂的群体成员一样,有明显的分工,共同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有利于种族的延续。想想议议:你还知道哪些群体生活的动物的一些特征?迁移:狼王、狮王、猴王等。9灵活运用,巩固提高例 1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
2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说的是什么行为?例 2青蛙等动物在温暖的季节活动,冬天则冬眠,这种行为属于哪种动物行为?它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例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什么特点?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我们学习了动物和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时,知道各种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开放探究。第 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二、提前准备1、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相关材料。2、 “探究蚂蚁的行为”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器具等。三、教学策略1、教材分析本节知识结构:
24、科学家的案例,探究蚂蚁的行为教学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和联系。课时安排:1 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和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雄性三刺鱼在繁殖期间的相互攻击等行为的录像。议一议:雄性三刺鱼在繁殖期间有哪些行为表现?科学家是怎么知道三刺鱼的这些行为的?可能采用哪些方法?点拨: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等方法。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读读想想阅读课文“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点拨: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过观察的方法获得的。读读想想阅读课文“
25、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 “廷伯根对银鸥雏鸟求食行为的研究”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材料,想想这三位科学家中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点拨:这三位科学家中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阅读:读“细腰蜂运送食物哺育幼虫的行为研究”和“雄性三刺鱼生殖行为的研究”资料。讨论比较: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10共同学习,填写下列表格类别 主要目标 方法程序 材料处理 联系观察法 描述行为表现 直接观察 不施加影响 实验法以实验法 说明行为发生 实验观察 施加影响 观察法为基础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 1雄狮鬃毛综黑色和黄褐色的研究。制作一只仿真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
26、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性狮到身旁来。这种研究行为的方法属于:观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例 2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就是利用动物行为来获得结果。这种探究使用的研究方法最好是:查阅资料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在学习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时,知道了多名科学家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实例,并认训到观察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二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开放探究第十七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 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通过“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27、;3、通过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3、动物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学难点1、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2、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方法活动、讨论、讲授板书设计第 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三、动物对环境的影响1、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2、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能简单地写和数食物链。联系学生已知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促使他们思考动物是生物圈中的作用如何
28、,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然后,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对主题进行研究。11首先设问:动物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动物获得营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进一步设问: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吗?从动物的食性上,引导学生区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在学生进行“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逐渐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认识到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设计的问题有: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如果没有某一种动物,食物网回如何?人类的食物结构回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标题 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 41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
29、步骤 1、分析说明不同食物链之间的关系。不同食物链之间通过特殊生物联结在一起,形成食物网。2、找出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这条食物链有几个环节?讨论3、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只剩下植物,使得人类的食物结构变得简单营养获得不全面。第二课时学习动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内容,同样地, “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实验前,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除捕食和被食关系外,动物与植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本实验受条件限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在课堂上交流实验结果和结论。标题 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 42提出
30、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1、在探究动物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积极作用的过程中,你组是怎样追踪观察对象的?2、动物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互惠互利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蜂与蝶的取食与有花植物的传粉,动物活动与种子果实的传播等。得出结论3、绿色开花植物离开动物能否传宗接代?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引来动物传粉,它们离开动物不能传宗接代,还有一部分绿色开花植物不依赖动物,它们离开动物依然能传宗接代。课堂作业 P44 思考与练习题12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预习作业教学反思本节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过程中,辅以探究、讲授等方法,特别是展示学生的探究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
31、行。第二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教学目标: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说出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体验对动物尊重的认识,树立动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教学重点: 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说出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教学难点: 体验对动物尊重的认识.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方法:探索.讨论教学过程:一.活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讨论动物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提供食物 提供药材 预报地震 供人观赏 动物与仿生 伴侣动物宠物 美化衣着的原料 实验动物为人类的健康而献身 动物在现代生物学中的贡献 引出: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
32、能有人类。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二.阅读课本, 回答问题1.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如何?2.我国有哪些特产的珍稀动物?三.简介我国几种典型的珍稀动物(图片出示)1. 中国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的少数地区,目前仅有 1000 只左右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 。2. 食盐兽扭角羚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不足 1 万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西藏、陕西等地。雌雄均具角,成年期角形呈扭曲状,因此得名。雌
33、牛在孕期有个特点,爱到有盐碱的岩洞舔食天然盐碱,所以也叫它“食盐兽” 。3. 鸟中斗士褐马鸡13褐马鸡为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目前约有 2000 只。褐马鸡性情粗暴、健勇善斗,有“鸟中斗士”之美誉。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和河北部山地。4. 长江特产扬子鳄扬子鳄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爬行动物,有 7 千万年的历史,生活在我国长江下游一些地区,目前已不到 500 条。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进化,都有重要意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四其他图片(金丝猴 白鳍豚 朱鹮 中华鲟 丹顶鹤 黑颈鹤 白唇鹿 大鲵思考:1. 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
34、动物? 2. 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数量越来越稀少呢? (随着人类无节制地对大自然的开发,已经使世界上 300多种鸟类、100 多种两栖、爬行类和近 200种兽类灭绝。濒临灭绝的鸟类有 6000多种,兽类有 4000多种,两栖、爬行类有 3000多种,比自然淘汰的速度快 2000倍。 )五小结:动物资源种类繁多,但有许多濒临灭绝请同学们写出一句宣传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语句。反思:第三节“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教学目标:1.能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2.能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3.树立起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 1.动物多样性的含义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教学难点1.动物
35、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教学策略:以讨论法为主,辅之以自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1 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并提问:既然我国的动物已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么现在有没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资源呢?有怎样去保护呢?用问题导入新课,认识本节的学习目标.142新课学习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就需要从动物多样性入手,那什么是动物的多样性呢?我们怎样去理解动物的多样性?(1)动物多样性包括几个要素?(2)为什么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3)如何理解这几个要素的保护与动物资源保护的关系?3.进一步提出思考题:要
36、保护动物资源,就是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吗?看书讨论(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如:建立动物保护区,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建立法律,禁止人们捕杀动物等. 直接引入动物多样性,让学生先入为主,然后再理解.联系问题,结合资料进行有兴趣的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4.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6.总结: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7.提问:保护动物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保护区,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8展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录像和
37、图片,介绍它们的概况,以实例说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9提问:在保护动物资源中除了建立保护区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措施加强动物保护呢?10我国在保护动物资源方面的法律有哪些呢?11归纳几种相关的法律,做简单的介绍。最后归纳我国法制教育和管理的意看书回答(略)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通过法律手段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等通过实例进一步加深对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15板书设计:第三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一、动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平衡多样生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
38、础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课堂练习:1、动物多样性包括: 、 、 。2、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有 、 、 。3、动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措施中,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异同点是什么?教学反思:学生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认识本节问题上有很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课外的资料,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本节是多以问题的形式引导,更是要加强学生的思考、讨论能力的培养。在介绍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多展示一些感官性的资料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二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材分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 18章第 1
39、节。本节内容包括 3个方面:1、微生物的种类;2、微生物的特点; 3、微生物的生活。 主要阐述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由于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和繁殖速度极快,使其成为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微生物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真正准确认识的学生并不多。而本节知识涉及的都是微观生物,对于学生的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抽象的理解有困难,但是形象的理解相对则比较容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平时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足够实践,虽
40、然有探究的积极性,但探究的科学性把握不到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义。12总结:知识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法制教育和管理。解决学生疑问:自我总结,提出疑问,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师生共同进行。16(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能力、收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和重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教学难点难点
41、: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的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特别是图片) ,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1) 学生课前预习。(2) 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3) 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4) 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5) 自主学习:课后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活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具准备提前准备课堂教学的细菌、真菌、病
42、毒等的图片和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的主导活动 学生的主体活动新课导入展示一组常见的微生物的图片: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从而引出本章本节内容: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观察思考提出问题:1. 什么是微生物?2. 微生物有哪些种类?3微生物的生活环境怎样?阅读课本有关部分内容,分析,归纳出三个问题的答案。微生物及其种类和分布归纳:1.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2. 根据细胞结构特点,分别介绍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微生物。3. 微生物主要生活在土壤,动植物体体内或体表及一些恶劣环境
43、,因此微生物分布极广。 倾听理解记忆既然微生物分布广泛,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呢?看课本 53页活动内容。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探究我们身边的微17物生活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就会在培养基上迅速繁殖和生长,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微生物菌落。少量的微生物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大量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了。 我们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呢?请学生分组谈论并设计实验方案。生物”为主题充分讨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预测。最后全班交流。探究活动: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分析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并提出最合理最可行的实验方
44、案,要求学生课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整个研究活动。倾听 思考倾听 思考微生物的生活1问题引入:微生物作为生物应该有着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生长,繁殖等,微生物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 2. 展示相关图片,重点介绍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其在生物圈充当分解者的作用。对比大多数动物,简介充当消费者的微生物,特别提示病毒这类微生物,过着寄生生活,充当消费者。对比绿色植物,简介充可以自行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生产者。最后简介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归纳: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代谢类型多微生物的繁殖特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56页第 1自然段,由学生自行比较人和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肉牛和酵母菌合成蛋白质的速度
45、。自学阅读。得出结论:微生物繁殖速度极快。总结 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倾听知识迁移 夏天,鱼的内脏埋在土壤里,一段时间后内脏不见了,什么原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设计第 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什么是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二微生物的种类1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 放线菌 蓝藻 等2多细胞微生物: 霉菌 蘑菇 等3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等三微生物的生活1腐生微生物:分解者、作用2寄生微生物:消费者183自养:生产者4固氮作用四微生物繁殖特点:繁殖速度极快作业:1.导学园地2. 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微
46、生物”活动教学反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并结合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 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4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5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二设计思路:微生物平常肉眼看不到,却时刻存在我们的周围,虽然不好
47、理解,但前面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知识,且同学们对此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学习这节课,既复习旧知识又可以较容易接受新知识。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复习相关知识,情景引入,引导观察,提出问题第二布置任务,合作学习,激发兴趣第三生动讲解,组织讨论,归纳总结三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师:什么是生物?生: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师:微生物的种类分成哪几种?生:答(略)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微生物有关呢?生: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微生物。引入新课:师: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微生物,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生 1:酵母菌可用来发酵,我们家经常用来蒸馒头。
48、生 2:我们的食物放几天可能就腐烂了。生 3:酒放久了会变酸。师:是的,微生物一直存在我们周围,而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微生物与食品。一、 微生物与食品师:我们生活中,很多食品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哪位同学来举例?生:我们家有做蘑菇,它是真菌,还有木耳、山上的野蘑菇都是真菌,可直接食用。生:酵母菌可用来做馒头。使它们松软。生:我们酿红酒也要用酵母。19师:课前我请同学们阅读了活动中泡菜的制作,七年级时,活动课有自制酸奶,哪位同学来介绍酸奶的制作方法。生:答(略)师:制作泡菜和酸牛奶主要是哪种微生物起作用?说出这种微生物的来源? 生:制作泡菜时主要是乳酸菌起作用,主要来源于用过
49、的泡菜坛、料液中。师:制作酸牛奶时,为什么要将接种后的牛奶置于 3035摄氏度的环境中。生:有利于乳酸菌的快速繁殖。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之前就学过任何生物都有一定适于生存的温度。太低、太高都不行。平常还有利用温度来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吗?生:有,夏天太热,温度适合微生物的繁殖,把食物放在冰箱,可以减慢繁殖速度,维持食物新鲜,食物就不容易发霉,变馊。生:在学习合理膳食后,我们知道隔顿饭菜和熟食必须加热才能食用。就是用高温杀死细菌。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某些细菌和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使食物腐败或腐烂。这些食物又会影响身体健康。如霉花生、过期食物。所以很多要长期贮存的食物都要放防腐剂或放冰箱里。有些细菌能使食物腐败,有没有细菌能使人生病呢?引入:(二)微生物与疾病生甲:有,病毒使人生病,比如,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