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生技微生物试题.doc

  • 上传人:hskm5268
  • 文档编号:7345795
  • 上传时间:2019-05-15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0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生技微生物试题.doc
    资源描述:

    1、(一)填空题1. 根据碳源分,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根据能源分,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型 和化能营养型;以氢供体分,可分为无机营养型 和有机营养型。2. 培养基按所含成分可分为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按对微生物的功能可分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3. 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即 DNA 或 RNA,植物病毒多为 RNA 病毒,噬菌体多为 DNA 病毒。4.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成一级生长曲线,因为它可反映每种噬菌体的 3 个重要特征参数,即潜伏期,裂解期 和平稳期。5. 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以光作为能源,以无机物作为氢供体,以二氧化碳作为基

    2、本碳源。6.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类。7.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基因移位。8. EMB 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两种苯胺染料可抑制 G+细菌和一些难培养的 G-细菌,在低酸度下,这两种染料会结合并形成沉淀,起着产酸指示剂的作用。9. 衣壳是病毒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体成分,有保护功能等。10.病毒,细菌,真菌这 3 类生物的直径比约为1:10:100。11.噬菌体的繁殖分 5 个阶段:吸附,侵入,繁殖,成熟,裂解。12.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的具侵染性噬菌体粒子数。13.T 偶数双链 DNA 噬菌体是按早期,次

    3、早期,晚期基因的顺序来进行转录,翻译,复制的。14.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15.微生物的 6 类生长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16.微生物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培养基德种类,按培养基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 3 类,按培养基外观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脱水培养基 4 类,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可分为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2 类。1. 病毒可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 2 大类。2. 病毒粒的基本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有些病毒有包膜,包膜中类脂来自宿主的细胞膜。3. 病毒直径多数在

    4、100nm 左右,病毒,细菌,真菌这3 类生物的直径比约为 1:10:1004. 溶源菌的检测中,用少量溶源菌与大量指示菌混合,加琼脂倒平板,培养可演示出特殊的噬菌斑。5. 能在宿主细胞内迅速繁殖的噬菌体我们称之为烈性噬菌体;噬菌体进入细胞后整合到宿主 DNA 上,和宿主同步复制,这种噬菌体叫温和性噬菌体,含这种噬菌体的菌叫溶源菌。6. 实验室常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高氏1 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麦芽汁培养基培养酵母菌,查氏培养基培养霉菌。7.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 4 个原则目的明确,营养协调,营养适宜,经济节约。培养基按其对微生物的功能可分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1. 亚病毒可分

    5、为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2. 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3. 病毒粒的对称方式只有两种,即螺旋对称和二十面体对称。4. 凡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其繁殖的五个阶段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5. 昆虫病毒的主要种类有核型多角体病毒、质性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6. 营养是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7. 微生物在元素水平上都需 20 种左右,且以碳、氢、氧、氮、硫、磷六种元素为主。8. 在选用和设计培养基时的四种方法,即生态模拟、参阅文献、精心设计、试验比较。9. 核算是最病毒粒重要的成分,具有遗传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体的作用。 10.

    6、在染色体组上整合有温和噬菌体并能进行正常繁殖的宿主,称为溶源菌。这种现象即为溶源性。11.类支原体、类立克次氏体和少量真菌等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12.除原生动物为吞噬营养型外,其他细胞构造的微生物其营养方式都是渗透营养型。13.基因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输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输前后发生分子机构变化,因此不同于主送运输。14.病毒的群体形态,例如由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叫做(噬菌斑) ;由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的(空斑) ;以及由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枯斑/病斑) 。15.大肠杆菌的 T 偶数噬菌体是(复合)对称的代表。16.每一个

    7、敏感细胞所能吸附噬菌体的数量称为(感染复数) 。17.处于平稳期的每一宿主细胞释放的平均噬菌体粒子数称为裂解量。裂解量=(平稳期的平均噬菌斑数)/(潜伏期的平均噬菌斑数) 。18.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分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 。EMB 培养基是最常见的(鉴别性培养基) 。19.人类的传染病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其核酸类型主要是线状 dsRNA 和 ssRNA。20.测定噬菌体的效价有很多方法,结果比较精确并且为人们所常用的是双层平板法。这种方法所用培养基,根据外观的物理状态分类属于半固体培养基。2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若以所需碳源和氮源的性质来划分,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化能异养型微生

    8、物。22.配置微生物培养基时,需要加入适量无机盐,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其中 Na+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渗透压;Mg 2+的作用是可作为酶的激活剂。23.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有 4 种方式,其中主要用于糖类、核苷酸、腺嘌呤等物质的是基团移位。24.G+细菌是指死菌在革兰氏染色法中被染成 紫 色的细菌。而最常见用于鉴别 G+、G -活菌主要用伊红美蓝乳糖/EMB 培养基。(二)判断题1 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1、 DNA 病毒一双链为多,而 RNA 病毒以单链为多。2、 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答案:错误,一种细菌可以被多种噬菌体感染。3、 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

    9、遗传的。4、 植物病毒的核算主要是 DNA,而细菌病毒的核算主要是 RNA.答案:错误,植物病毒的核算主要是 RNA,而细菌病毒的核算主要是 DNA。5、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生长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量。6、 水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微生物细胞的膨胀压和作为生化的溶剂。7、 单纯扩散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而促进扩散则能进行逆浓度运输。答案:错误, “单纯扩散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正确,但促进扩散则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而是借助在载蛋白也是顺浓度运输。8、 所有的微生物都以葡萄糖做能源。答案:错误,化能异养微生物就不用葡萄糖做能源,如硝化细菌。9、 氮元素营养物质不仅用来合成细胞中的蛋白质

    10、,还可以为部分微生物提供能量。10、 病毒的本质是一种含有核酸(DNA 或 RNA) 、可利用宿主代谢系统实现自身复制的遗传因子。11、 一步生长曲线是用于描述温和噬菌体生长规律的一种实验曲线。答案:错,一步生长曲线是用于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一种实验曲线。12、 溶原性噬菌体就是温和性噬菌体。13、 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 RNA 一种成分的分子病原体。14、 在六大类营养要素中,碳源是微生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物。答案:错,在六大类营养要素中,水是微生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物。15、 基团移位是营养物从外界输入到细胞内的一种逆浓度梯度、要消耗能量并改变营养物分子基团的运送方法。16、 革兰氏阴性细菌

    11、比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更高的渗透压。答案:错,革兰氏阳性细菌比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更高的渗透压。17、 EMB 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分离大肠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答案:错,EMB 培养基即伊红美蓝培养基,是一种鉴别大肠菌群尤其是大肠杆菌的鉴别性培养基。18、 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答案:错,非细胞型。19、 对厌氧微生物正常生长关系最大的物理化学条件是水活度。答案:错,对厌氧微生物正常生长关系最大的物理化学条件是氧化-还原势。20、 噬菌体是原核生物的病毒。 21、 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和拟病毒。 答案:错,还包括朊病毒。22、 促进扩散在溶质运送过程中不消耗能

    12、量。 23、 类病毒既含 DNA 又含 RNA。 答案:错,只含 RNA。24、 病毒,细菌,真菌这三类生物个体比约为1:10:100。 25、 培养基不必具备微生物所需的六大营养要素。26、 核酸构成了病毒的基因组。 27、 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 DNA 就是 RNA 28、 有的病毒有细胞结构。答案:错,都没有29、 烈性噬菌体拥有游离态,营养态,整合态三种状态。答案:错 没有营养态31、 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单纯扩散,基团移位四种运输方式都有载体饱和状态。答案:错 单纯扩散没有载体饱和状态32、 阮病毒只含有单一蛋白质组分, 且它的遗传物质就是蛋白质。33、 鉴别培养基可用于选择

    13、G+菌。答案:错 用于选择 G-菌。34、 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不涉及个体生长过程,只是基本成分的组合。35、 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有的还有脂类和糖类。36、 用于微生物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及实验室研究的液体培养基可含有微量凝固剂。答案:错 没有凝固剂。37、 因突变而产生了对某种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的突变株叫抗性突变株。38、 细菌基因突变的不对应性是指各种突变独立发生,不会互相影响。答案:错 不对应性是指突变的性状与突变的原因之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39、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 C,N 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40、病毒有许多特点,包括个体微小,专性

    14、寄生,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简单,对抗生素敏感。答案:错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4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42、肿瘤病毒感染单层动物细胞,产生细胞剧增,称为空斑。答案:错 病斑43、腺病毒只能培养在人的组织细胞上,如羊膜细胞和HELA 细胞。44、大肠杆菌的 T 偶数双链 DNA 噬菌体是按早期,次早期和晚期基因的顺序来进行转录,翻译和复制的。45、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所有的噬菌体的粒子数,又称为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答案:错 应该是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46、EMB 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两种苯胺染料可抑制 G细菌和一些难培养的 G+细菌。答案:错 可抑制

    15、G-细菌和一些难培养的 G+细菌47、微生物细胞含硫量约占干重的 50%,所以碳源是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物。答案:错 水48、水可以直接参与蓝细菌的合成反应,是优良的溶剂。49、在基因移位过程中,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50、DNA 病毒以双链为多,而 RNA 病毒以单链为多。51、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52、逆转录病毒 RNA 可以逆转录为 DNA。53、朊病毒是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54、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答案:错误(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是有特异性的,通常一种噬菌体只去侵染某一种细菌。但对于某种细菌来说,可能存在好几种噬菌体能侵染它。55、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要

    16、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放出的化学能量。56、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氨态 N 作为 N 源。答案:错误(能把氨态 N 作为 N 源的只限于固氮菌、某些放线菌和藻类等)57、添加酵母菌膏配制培养基主要是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维生素。58、氮素营养物质不仅用来合成细胞中的蛋白质,还可以为部分微生物提供能源。59、单纯扩散不能逆浓度运输,而促进扩散则能进行逆浓度运输。答案:错误,促进扩散是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运输60、所有昆虫病毒的核酸都是 ssRNA。答案:错,昆虫颗粒状病毒核酸为 dsDNA。61、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62、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

    17、传的。63、逆转录病毒 RNA 可以逆转录为 DNA。64、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 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 RNA。答案:错,植物病毒大多为 ssRNA。65、所有微生物都是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答案:错,有的微生物可以以无机碳源为碳源。66、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之一。答案:错,并不是任一种微生物都需要外界提供生长因子。67、糖运进细菌靠基因转位和主动运输。68、单纯扩散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而促进扩散能逆浓度运输。答案:错,促进扩散也不能能逆浓度运输。69、病毒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答案:错,有的也含有糖类和脂类。(三)选择题1. 至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源体是(

    18、A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原生动物2真菌、细菌、病毒三者直径的大致比例是( D)A10:5:1 B. 10:6:4 C. 100:5:2 D. 100:10:1 3病毒的本质是一种(D )的遗传物质A. 只含 DNA B. 只含 RNA C.含有 DNA 和 RNA D.只含DNA 或 RNA4衣壳包含( B)个衣壳粒A.251 B .252 C.253 D.2545在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中,若人为地用氯仿等破坏宿主细胞,发现培养液呈现复染性,此期称( C )A.潜伏期 B.隐晦期 C.胞内累积期 D.裂解期6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体是( B )A.病毒 B.类病毒 C.

    19、拟病毒 D.阮病毒7在 C、H、O 类化合物中,微生物最适宜的碳源是( A )A糖类 B.有机酸类 C.醇类 D.脂类8高氏一号培养基适合培养( B )A.细菌 B.放线菌 C.酶菌 D.霉菌9以下不属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C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被动扩散 D.主动扩散10植物叶片上的植物病毒群体称作( C )A 噬菌斑 B 空斑 C 枯斑 D 病斑11下列哪一个不是反映噬菌体的最重要的特征参数( B )A 潜伏期 B 增长期 C 裂解期 D 平稳期12只含有单一蛋白质组分的是哪类病毒( D )A 类病毒 B 拟病毒 C 真病毒 D 朊病毒13下列哪一种存在形式是烈性噬菌

    20、体不拥有的( B )A 游离态 B 营养态 C 整合态 D 噬菌斑14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中,哪一类是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物( A )A 水 B 碳源 C 能源 D 生长因子15硝化细菌属于哪种营养类型( C )A 光能无机营养型 B 光能有机营养型 C 化能无机营养型 D 化能有机营养型16从整体上看,各大微生物都有其生长适宜的 PH 范围,放线菌适宜 PH 为( B)A.3.86.0 B7.58.0 C4.05.8 D6.07.017几类典型形态的病毒中,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是( B )A 烟草花叶病毒 B 腺病毒 CT 偶数噬菌体 D 狂犬病毒18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是以其所需碳源和能源的性质来划

    21、分的,共分四类,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 )A 化能异养微生物 B 化能自养微生物 C 光能自养微生物 D 光能异样微生物19现发现一种只含不具侵染性 RNA 成分的分子病原体,它属于(C) 。A.病毒 B.类病毒 C.拟病毒 D.朊病毒20.动物病毒在其宿主的单层细胞培养物上所形成的聚集体,称为(C) 。A.包含体 B.噬菌斑 C.空斑 D.枯斑21.在噬菌体一步生产曲线中,若人为地用氯仿等破坏宿主细胞,发现培养基呈现侵染性,此期成(C) 。A.潜伏期 B.隐晦期 C.胞内累计期 D.裂解期22.腺病毒的核心是(C)A.环状 dsDNA B.环状 ssDNA C.线状 dsDNA D. 线状s

    22、sDNA23.蓝细菌属于(A)微生物。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24.在以下四种氮源营养物中,含氮量最低的是(A) 。A.蛋白质 B.尿素 C.硝酸铵 D.硫酸铵25.培养大肠杆菌的合成培养基是(A) 。A.葡萄糖铵盐培养基 B.淀粉硝酸盐培养基 C.蔗糖硝酸盐培养基 D.葡萄糖硝酸盐培养基2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病毒的特点(D)A 个体微小 B 专性寄生 C 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简单 D 对一般抗生素和干扰素敏感27.少量烈性噬菌体与大量敏感细胞混合后,涂布在培养及平板上,一定温度下培养 10-20 小时后,可见到噬菌的透明小圆斑,为(B)A 空斑 B 噬

    23、菌斑 C 枯斑 D 病斑28.温和型噬菌体 DNA 进入细胞后,在宿主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下,病毒 DNA 整合到宿主的 DNA 上,整合的 DNA 为(C)A 烈性噬菌体 B 温和型噬菌体 C 前噬菌体 D 溶源菌29.(A)可以干扰真病毒对宿主的病害A 拟病毒 B 类病毒 C 朊病毒 D 肿瘤病毒30.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运送前后溶质分子结构改变的是(B)A 单纯扩散 B 集团移位 C 促进扩散 D 主动运送31.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运送过程中不需要特异性载体的是(A)A 单纯扩散 B 集团移位 C 促进扩散 D 主动运送32. 在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中需要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24、的过程是(C)A 吸附 B 侵入 C 增殖 D 装配3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中,能源,供氢体和基本碳源都为有机物的是(D)A 光能无机营养型 B 光能有机营养型 C 化能无机营养型 D 化能有机营养型34. 几类典型形态的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是(C)A 烟草花叶病毒 B 腺病毒 C T 偶数噬菌体 D 痘病毒35. 下列培养基中,成分精确,重现性高的是(B)A 天然培养基 B 组合培养基 C 半组合培养基 D 脱水培养基36适合细菌生长的 C/N 比为( B ) A 5:1 B 25:1 C 40:1 D 80:1 3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 )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

    25、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38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 D )培养基 A 基础培养基 B 加富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鉴别培养基 39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D ) 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维生素 40Ecoli 属于( D )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41培养亚硝酸细菌时,要以( D )为唯一能源,接种少量不含有机质淤泥,加富培养。 A N2 B 亚硝酸盐 C 硝酸盐 D 铵盐 4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C )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26、麦芽汁培养基 43酵母菌适宜的生长 PH 值为( B )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44细菌适宜的生长 PH 值为( B )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45、在谷氨酸发酵用的培养基中,生长因子的主要来源是(D)。 A、牛肉膏 B、蛋白胨 C、醇类 D、玉米浆46、EMB 培养基对大肠菌群有显著的鉴别力,主要是依据了(B)原理。A、发酵蔗糖产酸 B、发酵乳糖产酸C、伊红、美兰分别显色 D、伊红、美蓝结合后显色47、我国用于防治棉铃虫的病毒杀虫剂是一种(A)制剂。A、核型多角体病毒 B、质型多

    27、角体病毒C、颗粒体病毒 D、杆状病毒粒子48、从本质上看,病毒应是一种既可以感染态存在,也可以非感染态方式存在的(C)。A、非细胞生物 B、分子生物 C、遗传因子 D 分子病原体49、E.coli 的 噬菌体属(B)型 DNA 噬菌体。A、A 型(蝌蚪形,收缩长尾)B、B 型(蝌蚪形,非收缩长尾) C、C 型(蝌蚪形,非收缩短尾)D、D 型(球形,大顶衣壳粒)50、T 偶噬菌体的核心是(A)。A、线状 dsDNA B、环状 dsDNA C、线状 ssRNA D、环状 ssRNA51、狂犬病毒的形状为枪弹状,它的对称体质是(A)A螺旋对称 B.二十面体对称 C。复合对称 D 以上都不是 52、对

    28、多数微生物而言,最适宜的碳源是(B) 。A.CHON 类 B.CHO 类 C.CH 类 D.CO 类53、大肠杆菌是典型的(A)微生物A.生长因子自养型 B.生长因子异养型 C.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 D. 生长因子缺陷型54、在 CHO 类化合物中,微生物最适宜的碳源是(A) 。A.糖类 B.有机酸类 C.醇类 D.脂类(四)问答题1什么叫基团位移?简述其分子机制答:基团位移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就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此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基团位移主要用于运送各种糖类(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 N-乙酰葡糖胺等核苷酸、丁酸和腺嘌呤

    29、等物质。其运送机制在 E.coli 中研究的较为清楚,主要靠磷酸转移酶系统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己糖磷酸转移酶系统进行。此系统有 24 种蛋白组成,运送某一具体糖至少有 4 种蛋白参与,其特点是每输入一个葡萄糖分子,就要消耗一个 ATP 的能量。2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答: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3什么叫做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答:当噬菌体 DNA 进入细胞后,在宿主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下,病毒 DNA 整合到宿主的 DNA 上,同宿主 DNA 同步复制,这种噬菌体为温和性噬菌体。这种温和

    30、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4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才能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答:不是。按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与否,可分为三种类型:(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 它们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 它们需要从外界吸收多种生长因子才能维持正常生长(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的微生物 少数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能合成并大量分泌某种维生素等生长因子5什么是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答:类病毒:一种不具有蛋白质外壳、仅由一个裸露的大约由 350 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环状 RNA 病原体。通常通过种子或花粉传播感染高等植物。类病毒 RNA 能

    31、作为自身的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酶进行复制,产物是子代链的多联体,经过自身切割形成新的类病毒 RNA 基因组。拟病毒:也称为类类病毒,它是一种环状单链 RNA。它的侵染对象是植物病毒。被侵染的植物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必须通过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单独的辅助病毒或拟病毒都不能使植物受到感染。阮病毒:可以引起同种或异种蛋白质构象改变而致病或功能改变的蛋白质。最常见的是引起传染性海绵样脑病(疯牛病)的蛋白质。6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以 EMB 培养基为例,分析其作用的原理?答:鉴别性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

    32、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原理:EMB 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两种苯胺染料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难培养的革兰氏阴性菌。在低酸度下,这两种染料会结合并形成沉淀,起着产酸指示剂的作用。因此,试样中多种肠道细菌会在 EMB 培养基平板上产生易于用肉眼识别的多种特征性菌落,尤其是大肠杆菌,因其能强烈的分解乳糖而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表面带有氢离子,故可以染上酸性染料伊红,又因伊红和美蓝结合,故使菌落染上深紫色,且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看到绿色金属闪光, ,其他几种产酸弱的肠道菌的菌落也有相应的棕色。7烈性噬菌体和温性噬菌体的区别?答:烈性噬菌体是侵染宿主细胞后,进入裂解途径,破坏宿主细胞原有遗传物质,

    33、合成大量的自身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并组装成子噬菌体,最后使宿主裂解的一类噬菌体。噬菌体的生活史分成两种途径裂解途径和溶原途径。仅能裂解生长的噬菌体叫烈性噬菌体。溶原反应只存在在双链 DNA 噬菌体中,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它们感染细胞质,并不复制。染色体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此时的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带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当它可导致敏感性细菌裂解,故称“溶原” 。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8亚病毒的种类及概念、组成,请各举一例答: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三种。类病毒是一类只含 RNA 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

    34、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如 PSTD 类病毒。拟病毒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拟病毒极其微小,一般仅由裸露的 RNA 或 DNA 组成,如斑驳病毒。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使宿主治病。朊病毒是一类小型蛋白质颗粒,约有 250 个氨基酸组成,大小仅为最小病毒的 1%,如羊瘙痒病朊病毒蛋白。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答: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四种: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因移位。其中单纯扩散不通过膜上载体蛋白;促进扩散通过膜上载体蛋白但不耗能;主动运送通过膜上载体蛋白,运送过程中耗能且运送前后溶

    35、质分子不变;基因移位通过膜上载体蛋白,运送过程中耗能且运送前后溶质分子改变。10什么叫生长因子?它包括哪几类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有哪几类?答: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广义的生长因子包括维生素,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 的分支或直链脂肪酸,有时还包括营养缺陷突变株所需的氨基酸在内,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根据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与否,可分为三种类型: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过量合成的微生物。11从定义、种类和功能等方面列举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答:碳源:凡可被用来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

    36、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功能:提供合成细胞物质及代谢物的原料;并为整个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源(异养微生物) 。种类:无机含碳化合物:如 CO2 和碳酸盐等。有机含碳化合物:糖与糖的衍生物(多糖:如淀粉、麸皮、米糠等;饴糖;单糖),脂类、醇类。有机酸、烃类、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各种含氮的化合物。氮源:凡用来构成菌体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源。种类:无机氮: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尿素、 氨、N2 等; 有机氮: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如胨、肽、氨基酸等) 、牛肉膏、鱼粉、花生饼粉、黄豆饼粉、玉米浆等功能: 1)提供合成细胞中含氮物,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代谢物等的原料; 2)少数细菌可以铵盐、

    37、硝酸盐等氮源为能源。无机盐 :定义:为微生物细胞生长提供碳、氮源以外的多种重要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物质,多以无机盐的形式共给。大量元素:P、S、K、Mg、Ca、Na、Fe (微生物生长所需浓度在 10-310-4mol/L)微量元素:Cu、Zn、Mn、Mo、Co (微生物生长所需浓度在 10-610-8mol/L)生长因子: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而需要量又不大,但微生物自身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营养物质。不同微生物需求的生长因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广义的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碳四碳六的分支或直链

    38、脂肪酸,同时还包括氨基酸营养缺陷突变菌株所需要的氨基酸在内,而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水:水是地球上整个生命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它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保证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其次它可以维持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的稳定性,并参与某些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此外,它还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诸如,高比热,高气化热,高沸点,固态时的密度小于液态,都是保证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的特性。12简述噬菌体的繁殖所经历的各个步骤吸附:噬菌体尾丝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结合,时间很短。侵入:噬菌体构象发生变化,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增殖: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噬菌体各部分的自装配。裂解

    39、(释放):宿主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被水解,细胞裂解,噬菌体被释放。13亚病毒的定义及其分类并写出各类亚病毒的定义答:定义: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一种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分类:类病毒:是一类只含 RNA 一种成分,专性寄生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拟病毒:又称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有缺陷的类病毒。朊病毒: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14请简述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功能答:基本化学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有包膜的病毒还有脂类和糖类。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40、,有ssDNA,dsDNA,ssRNA,dsRNA 四种类型,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蛋白质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功能有:构成病毒的外壳,保护核酸。决定病毒特异性。具有抗原性。病毒的脂类来源于宿主细胞,存在于包膜,分为磷脂和胆固醇。15请列举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答:四个原则: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适宜,经济节约。四种方法:生态模拟,参阅文献,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16列表比较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营养类型能源氢供体基本碳源 实例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光 无机物 CO2 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光 有机物 CO2 及简单有机物红螺菌科的细

    41、菌(即紫色无硫细菌)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无机物无机物 CO2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硫磺细菌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无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生物17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答: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分为三期: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潜伏期: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成熟噬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分为隐晦期和胞内累积期。裂解期: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平稳期: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的时期。18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有几种方式?特点

    42、个是什么?答: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基团移位。特点:单纯扩散:不通过膜上载体蛋白,并不消耗能量。促进扩散:必须通过膜上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主动运送:通过膜上载体蛋白,运送前后溶质分子不变,并消耗能量。基团移位:通过膜上载体蛋白,运送前后溶质分子改变,并消耗能量。19试述培养基的种类。答: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来分:(1)天然培养基 (2)组合培养基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来分:(1)固体培养基 (2)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4)脱水培养基按培养基的功能来分:(1)种子培养基 (2)发酵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性培养基20病毒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

    43、细菌滤器,故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 DNA 就是 RNA;既无产能酶系,又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组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大量繁殖;在离体条件,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21什么叫朊病毒?它的发病机制及与真病毒的主要区别?答:阮病毒(prion)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它的发病机制是存在于宿主细胞的一些正常形式的细胞阮蛋白发生折叠错误变成了致病朊蛋白而引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生技微生物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3457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