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教缺失对孩子影响深远(图)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表时间: 2010-06-21 15:36:14 父教缺失对孩子影响深远昨天是父亲节,在感恩父爱的同时,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话题,也引起社会关注。心理专家指出,社会传统赋予男女角色的差异、 “高成就激励”的社会环境,导致一些父亲很少参与孩子的教养,这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深远,需要警惕。许多父亲从家庭教育中“消失”世界杯开始以来,11岁的小江就对爸爸很有意见。爸爸下班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锁定央视5套,或者干脆与朋友相约酒吧看球;半夜12点时赶紧睡一觉,等待闹钟叫醒自己,以便看2点半的球赛。妈妈非常生气,怪他平时见不到人、回家后还影响家人,球
2、迷的情绪容易激动,于是爸爸妈妈吵架。现在正是小江复习功课、准备期末考试的关键时期,听到爸爸在电视机前压低嗓子的叫声,他心痒痒地希望能跟爸爸一起看球,可是爸爸挥挥手要他“好好学习、好好休息”,不懂的地方“问妈妈、或者打电话问老师”。小江很不满:平时爸爸都不管自己,家长会也都是妈妈去开,却有时间看世界杯。深圳市康宁医院副院长、亚洲家庭研究联盟副主席胡赤怡告诉记者,在孩子的生活照顾和情感发展方面,父亲普遍缺位,而世界杯使这个问题更为凸显。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洪也注意到心理门诊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带孩子来咨询心理医生的,十之八九是母亲,很少看到父亲的身影。国内一项调查也显示:八成家长认为教育子女最主要
3、的是家庭的责任,但有六成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一成。父亲,似乎正在从家庭教育中消失。“忙”不应成为推脱教育责任的借口为什么父亲疏于教养孩子?他们的回答不约而同:“忙。 ”环顾身边不难发现,大多数父亲确实很忙,忙工作、忙8小时以外的应酬、忙赚更多的钱。但真的忙到一点参与教养的时间都没有吗?专家认为, “忙”其实是一个借口。杨洪分析,这与社会传统有关:“大多数父亲对孩子不闻不问、态度粗暴、缺少耐心,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有关,传统性别角色的差异,让人们认为女人更懂得照顾孩子,而男人就该在外打拼干事业,因此父亲们多以忙为借口,将教
4、育孩子的阵地拱手相让,由母亲全盘接收。 ”胡赤怡认为, “忙” 确实是父亲们的现状,而背后有更深的社会背景。 “目前社会处于 高成就激励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取得高成就 就是好 的,因此人人都特别追求成功,这在深圳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当然,这会带来一些好处,比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在增加;但坏处之一,就是导致父亲们普遍从家庭中缺失,因为人人都有很大的成功愿望,他们会认为与家庭在一起是浪费时间、会妨碍成功。 ”父亲的缺失导致“第三性”管教孩子时父亲让出阵地、母亲付出很多,效果会理想吗?专家们都说不见得,甚至后果严重。“它破坏了正常的家庭结构和关系。一旦父亲缺位,母亲就会
5、用高度的热情去填补,这是一种错位与颠倒,甚至出现不恰当的严母慈父 格局,使孩子的发展偏离正常轨道、甚至心灵扭曲。”杨洪告诉记者。有位女大学生快毕业了,但她不知道自己今后该与男人还是女人在一起生活,而她并不是双性恋者。杨洪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于她在家庭中没有建立起性别认同感,因此难以建立身份认同、并适应社会。事实上, “严母慈父” 很多时候是“ 严母缺父”,而父亲的缺失让孩子缺少了性别的模板,胡赤怡认为,这也是当前社会上越来越多地出现所谓“第三性”的一大原因。世界由男女两个性别组成,所谓“第三性”是对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的一种“ 戏说” 。 “男孩子如果没有了父亲的榜样,在女性的环境下长
6、大,容易胆小、不够勇敢、缺乏担当、娘娘腔,举手投足、衣着装扮都带有浓厚的女性色彩。要知道,母亲养育的是男孩 ,父亲培养的才是 男人。另外,父亲教育的缺失也会影响女孩的成长,因为正常的家庭结构里需要一个男性化的人,慢慢地,女孩会在无形中承担起一部分男性的角色。 ”胡赤怡指出,父亲缺失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为父亲的缺失,导致婚姻关系、夫妻关系没有一个模板,孩子不知道心目中的父亲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只是拼命地工作、赚钱,这对孩子将来婚姻的影响是致命的,因为他/她会不知道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妻子/ 丈夫,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妻子。 ”意识到责任才有行动有位父亲很伤心地对杨洪说:“孩子
7、上高中了,一年多没叫我爸爸,只有在要钱时才叫,我有时想讨好他,主动跟他说放学后陪他打球,儿子说累了不去,可是吃饭的时候,他却拿着拍子说下去打球,真是故意跟我过不去,我工作这样辛苦、对他是这样地爱”这份伤心表明,父亲必须花时间与家庭共处、共同参与教养孩子,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胡赤怡指出,现代社会里, “父亲”不再单纯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只有意识到这责任,才会有相应的行动。 “其实工作未必是父亲缺失的罪魁祸首,很多母亲也很忙,孩子却愿意向她们倾诉心事,而很多父亲很忙,却有时间看世界杯,如果他们把孩子都当成世界杯去看, 父亲 可能就不缺失了。 ”他建议,父亲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养,不
8、如就从眼下开始:“世界杯是个契机,父亲不要单独看球,不妨跟孩子一道看一场球赛,这时你会发现,跟孩子的交流容易多了,孩子会跟自己更亲密。 ”心理专家支招父亲教育忙碌的父亲们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养、参与到孩子的情感发展中?胡赤怡提醒父亲们,作为男人确实需要放松,但不要像二三十年前的日本人那样下班后就与一帮同事去酒馆喝酒发泄或解愁、几乎大醉了才回家。不妨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或者允许的话带上家人一起参与。而最简单可行、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家人每周有一次运动,既锻炼和放松了自己,又有了家庭聚会、相互交流、促进感情的好机会,同时也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和榜样。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但在
9、单亲或者分居的状况下,孩子可能会缺乏来自父亲的教育,这时该怎么办?杨洪认为,这种状况下的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母亲千万不要去乱填补,而应宁缺毋滥,否则母亲的过度补偿会让孩子出现问题。再则,孩子对男性的学习,并非只能一定来自父亲,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或者替代父亲的榜样,可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男性亲属,逐渐学习。而社会更是一个广阔天地,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男性榜样和学习机会。要知道,父亲教育并不是说教,更多的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儿子二十美元买爸爸一小时黄春宇花甲之年的母亲虽只有高小文化水平,但喜欢读书看报。母亲节前夕,我趁一家人围成一桌的时候问妈:“您觉得幸福吗?”妈沉思了一会说:“我
10、觉得幸福是一种缘分,可遇而不可求;也是一种心态,你觉得你幸福,你就幸福。 ”我耸耸肩表示不甚理解。饭后,母亲推荐了一篇二十美元的价值的文章给我,她说对身为人父的男人加深对幸福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文章的简要内容如下:一位父亲很晚才下班回家,又累又烦。刚进门,发现5岁的儿子正倚在门边等他。 “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父亲很不耐烦。 “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小孩问。“假如你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可以赚20美元。 ”父亲道。 “哦, ”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 “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借钱,只是想要去买那些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滚回你的房间。好好想
11、一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了门。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父亲平静了下来。他想:“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他平时也很少要钱啊。 ”他走进孩子的房间:“孩子,你睡了吗?”“爸,还没,我还醒着。 ”小孩回答。 “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 ”父亲说, “这是你要的10美元。 ”“谢谢你,爸爸!”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皱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你不是已经有钱了吗,为什么还要?”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这些钱不够啊,但现在够了。 ”小孩回答。 “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晚上请早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父亲无言以对。在现代人的生活当
12、中,我们真的是太忙了,几乎忘记了吃饭、睡觉,忘了与人赴约、要办的事。更可悲的是,竟然忘记了幸福的涵义。幸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只要用真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幸福在哪里,就会懂得幸福是什么。小时候,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当时我觉得很幸福,我对自己说,要记住这一刻。在成家立业之后,我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我也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同样要靠双手去创造,靠努力去追求。我希望,当我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我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
13、;甚至当我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爸爸对于我来说只是一周只见一次的亲人“爸爸对于我来说只是一周只见一次的亲人。每次见到爸爸他就会问我的成绩、问学习,爸爸在我心目中永远都是严肃的。我是否换了发型,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他从来不知道,而我也不想刻意去告诉他。 ”小玫(今年读五年级,她对爸爸的记忆只有那辆每周只来一次的黑色轿车与几乎每15分钟就响一次的手提电话铃声。 )69.2%的人认为父教缺失的原因是“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 ”。3月27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专访 “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 ,在读者
14、和网友中引起巨大反响。孙云晓的博客上,该文3天之内点击量就达到18万,留言800多条。 你认为中国父教缺失了吗?调查显示:天津50%以上子女教育 父亲“缺位”政协委员:中国父母教育孩子要进行 “反恐战争“缺乏家庭教育经验:谁来教80后父母当爸妈父亲给死刑犯儿子下跪磕头 称没有将其教育好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跟进了一项调查(1988人参加)。结果显示,60.7%的网友认同孙云晓的观点,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26.3%的人觉得不好说;仅13.0% 的人认为父教并不缺失。“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都缺钙”“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男孩是爸爸生的,女孩是妈妈生的。昨天我的小姨在医院里生下了一个小弟弟,我才
15、明白:原来男孩也是妈妈生的。那么,要爸爸干啥呢?”这是一名小学生的作文开头。她在文中说:爸爸每天早出晚归,一回家就懒洋洋地靠在沙发上看电视。他看到扫帚倒地也不会去扶一下。可他对我们说一定要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时一点也不脸红。什么原因导致了父教缺失?调查显示, “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排在第一位,69.2% 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50.9%);40.1%的人认为是观念问题;31.8%的人认为是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父亲管你多,还是母亲管你多?孙云晓的博客上,一位匿名网友的话引起不少共鸣:“现实生活根本就不会给男人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而且随着生活压力的
16、加大,连女人也无法对孩子进行更多的教育。试问一个出租司机和一个教育学者的时间、精力、学识能对等吗?”还有一名自称“苦恼父亲” 的网友说:“ 现在的孩子都被学校的课程淹没了,爸爸想和孩子玩都没时间啊。我这几年就苦恼无比,因为孩子没时间和我去远足,去旅行,去和大自然亲近。 ”“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都缺钙。 ”孙云晓说,关注孩子不在时间长短,首先是要有责任意识。在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都应该有所作为。 “教育方式很多,首先就是陪伴。比如说父亲应该经常回家和孩子一起吃晚饭。有父亲在,孩子就会感到安全、稳定、有人关爱。 ”娶了日本妻子并育有一子的北京文艺网总编辑、日本东洋
17、美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杨佴旻,对中日两国的教育差异感受颇深。杨佴旻参加过日本小学的开学典礼,校长的讲话让他很有感触。那个校长讲了三点:第一是要玩好,玩得开心;第二是好好吃饭;第三才是学习。 “事实确如孙教授所说,中国的教育是让孩子做非凡的人,日本的教育是鼓励孩子做普通人。日本孩子没有那么大升学压力,反而是高中生的就业率最高,因为他们的企业非常理性,可以用高中生的绝不用大学生。所以未来怎么样完全能由孩子自己决定。 ”他说。“对于男人来说,做父亲也应该是事业的一部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调查中46.9%的人选择了母亲,28.7% 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其他,仅有
18、13.0%的人表示是父亲。孙云晓说到这样一件事,在某未成年人犯管教所,每到母亲节,这些未成年人犯都争着领贺卡给母亲送祝福。转眼到了父亲节,贺卡却没有一个人去领。他们对母亲还抱有感激,对父亲却无话可说,很多都没什么好感。 中国为何会父教缺失?“父亲会给孩子权威感、纪律感、约束感。没有父教的孩子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的机会。 ”但他同时强调,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亲的合作。孙云晓说,母亲抱孩子往往会抱得比较紧,而父亲会给孩子很大的空间,这就是天然的差异。所以孩子一给父亲抱就会特兴奋,会往上窜,活动半径就很大。这就是父母的差异,这种差异一直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我想做个好父亲,可我该怎么办?”河北一家通信公
19、司职员赵耀初为人父,如何教育孩子,规划孩子的成长,成了他最拿不准的事。教育孩子的书那么多,不知道该看哪一本,别人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也说不好。调查显示,40.0%的人表示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是不知怎样教育孩子。开设父亲学校也许是个好办法。孙云晓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应该学习的。现在全国已经有43万所家长学校。今后应该更有针对性,可以设立专门的父亲学校。现在苏州已经开了家长学校的网校,父教课程也可以网上学习。“对于男人来说,做父亲也应该是事业的一部分。 ”今年68岁的蔡笑晚有6个孩子,这已够奇。更奇的是他以当父亲为事业,而且把这个事业做得很精彩。他的孩子,一个是科大硕士,5个
20、是美国博士,每人工作都挺牛。目前,蔡笑晚正在全国各地讲课,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做爸爸。他说:“教育不能靠运气,我的经验并非不可复制。我的三个关键词:早期教育、培养励志、自学能力,都是可以复制的。 ”父亲会让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会让女孩更有自立精神父亲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排在首位的是“以身作则,言行处处做表率”,79.5% 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还包括:多跟孩子聊天,跟孩子做朋友(76.6%);多跟孩子相处,和孩子一起玩(66.2%) ;带孩子去运动锻炼(63.4%) ;指导教育孩子的礼仪、道德 (62.7%);干预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思想(58.7%);带孩子去旅游 (48.7%);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
21、 (43.4%)。28岁的小薛现在是北京一家公关公司的主管。小的时候他父亲经常出差,被母亲宠多了,就变得有点胆小。 “当时还在上幼儿园,有次和爸爸一起走过一条胡同,有两个大孩子在那里玩,我怕他们欺负我,就悄悄躲到父亲的身后。父亲发现了,他就带着我在这个胡同来回走了几十趟。”小薛至今还记得爸爸当时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男人需要勇气和担当”。调查中,48.8%的人认为现在的男孩子女性化倾向明显,勇敢担当的精神几乎没有;48.5% 的人说中国孩子真正缺少的就是男性教育。杨佴旻的儿子今年10岁,在日本上小学四年级。他也担心儿子性格不够坚强、不够爷们儿。从东京回北京,坐飞机只要3个多小时,但他去年硬是带
22、着儿子在海上坐了3天的轮船,就是想让儿子体验一下漂洋过海和在大海里的感觉。杨佴旻觉得,母亲更多是要“言传”,告诉孩子一些事,而父亲更多在于“身教”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做法。对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85.3%的人表示是“让孩子勇敢,有魄力和勇于承担责任 ”;80.7%的人认为是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85.6% 的人认为孩子优秀人格的形成需要父母共同培养;46.6%的人认同父亲在孩子人格培养上的作用比母亲更大。同时,53.8%的人认为父亲会让男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44.1% 的人认为会让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父母别无选择地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最早是从父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么做男人,从母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么做女人。 ”孙云晓说,现在有些母亲经常在孩子面前贬损丈夫“窝囊、没本事”。对于孩子来说,父亲的权威性就没有了,榜样就倒塌了。儿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学习是观察学习。有教育意识的母亲应该在孩子面前尽量维护父亲的形象,引导孩子尊重父亲。相互尊重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 (记者 黄冲 韩妹)(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