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7 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与地位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数轴和有序数对后安排的一次概念性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79 年级的学段内容标准中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求是:(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因此,本章内容的学习是今后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个基
2、础,它在整个初中数学教材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教学三维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遵循这一理念,结合课程标准中对该部分的要求与本节课在这一章节中的作用,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理解并掌握横轴、纵轴、原点及点的坐标,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能准确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和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
3、用数轴表示直线的点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用“坐标”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观察、实践、归纳等方法,积淀学生的数学文化涵养,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由点的位置写出坐标,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2教学难点:知道点的坐标描点,认识点与坐标的对应。并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意识和点与坐标相对应的数学思想。二、说学生(一)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正处于独立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数学的
4、求知欲较强,具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对数轴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建立较为容易理解。(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使用数轴的经验,了解了直线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三)学生的认知困惑与教学预设平面内点的坐标概念以及由坐标描点和由点写出坐标。由于“对应”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认识点与坐标的对应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具体的例子对该问题进行说明,加深学生的理解。三、说教法与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教师的责任
5、是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开放地思考、讨论、探究的氛围。教法: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情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激趣、自主学习尝试、合作探究交流等教学方法。学法:主要采用学生活动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合作交流意识等学法并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畅言软件教学。并且采用坐标纸等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学具:练习本、直尺、三角板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回顾1.如何表示直线上的点?【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数轴表示直线上的点的方法,由于本节内容是数轴的延续与深入拓展,所以先对数轴进行复习是必要的,注意突出数轴的三要素。32. 实数与数轴
6、上的点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数轴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和通过直角坐标系,使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开辟了一条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的途径。(二)情境引入3.利用类比,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平面内的点呢?教师介绍笛卡儿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笛卡儿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经过,使他们了解数学家追求真理、善于观察、热爱思考的事迹,体现了第三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相关数学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4.认识概念 :教师展示平面直角坐
7、标系师生说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征。 (两条数轴互相垂直原点重合单位长度一致)学生活动:每位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5.深化概念将学生画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展示。【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自画、自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6.对平面直角坐标的概念出示一个判断题目(三)例题讲解(由于例题都比较简单,所以让学生自己先做,教师巡视指导)例 1、写出图中 A、B、C、D、E 各点的坐标。例 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4,5) ,B(0,-3)C(-3,-4) ,D(5,0) ,E(2. 5,-2)根据例 2 填空:点的坐标 横坐标 点到 y
8、 轴距离 纵坐标 点到 x 轴距离A(4,5) B(0,-3) C(-3,-4) 4D(5,0) E(2. 5,-2) 结论:点(x,y)到 x 轴的距离是_,到 y 轴的距离是_【设计意图】:例 1 的目的是给出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例 1 处理完,给学生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写出坐标轴上的点,总结归纳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例 2 的目的是给出点的坐标,描出点。结合例 2 让学生填空,总结归纳点(x,y)到两轴的距离。两个例题的设置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完概念之后,马上对概念进行应用,达到巩固的目的。师生活动:教师播放两个 flash,已知一个点找到它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反过来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就
9、可以找到它在坐标平面的位置。【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一一对应的关系。(四)象限的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符号点的位置 横坐标符号 纵坐标符号在第一象限 在第二象限 在第三象限 在第四象限 在正半轴上 在 x 轴上在负半轴上 在正半轴上 在 y 轴上在负半轴上 原点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归纳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为解决相关的题目做更好的铺垫。(五)小结谈谈你学习本节课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六)课堂小测1、点(3,-2)在第_象限; 点(-1.5,-1)在第_象限;点(,)在第 象 限; 点(0,3)在_轴上;52、已知 P 点坐标为(2a+1,a-3)点 P 在
10、 x 轴上,则 a=_; 点 P 在 y 轴上,则 a=_;3、若点 P(x,y)在第三象限,|x|=5,|y|=4,则 P 点的坐标为_.4、已知坐标平面内点在第四象限,那么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点的坐标满足 xy=0,点 A 在( )Ax 轴上 By 轴上 C坐标轴上 D无法确定6.已知点 P(3,a) ,并且 P 点到 x 轴的距离是 2 个单位长度,求 P 点的坐标探究题: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6,如果以点 A 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那么 y 轴是哪条线?写出正方形 ABCD 的顶点的坐标.请另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时正方形 ABCD 的顶点的坐标又分别是多少?与同学交流一下.【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激发他们思考。 (七)作业本节习题 1、2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