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节 世界重要国家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日本(对应学生用书第 209页)识记基础梳理读日本简图,回答问题。1范围:由 A北海道岛、B 本州岛、C 四国岛、D 九州岛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和周围的海域组成。2地形特点3气候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A岛 和 B岛 北 部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B岛 南 部 、 C岛 和 D岛 )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规模、产量最大。26工业(1)主要分布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五大工业区:a 京滨工业区、b 名古屋工业区、c 阪神工业区、d 北九州工业区、濑
2、户内工业区。特别提醒 日本四面环海,再加上日本暖流的影响,其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与中国东部季风区相比,降水量多、年较差小。运用考向对练考向 日本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分析(2018石家庄模拟)下图是日本几种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图中的几种农作物中,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大和最小的是( )A水稻和苹果 B水稻和亚麻C甘薯和茶 D柑桔和亚麻2日本冬季( )A南部海域多台风 B西岸降水较东岸多C受西风带控制 D北部森林郁郁葱葱【思维流程】1B 2.B 第 1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水稻生长,分布范围最大;亚麻只能生长在日本的北部,分布范围最小。第 2题,日本
3、冬季盛行西北风,陆地西岸为西北风的迎风坡,因而降水多;日本夏季多台风;北部为温带气候类型,森林为落叶林。考点二| 印度(对应学生用书第 210页)3识记基础梳理读印度简图,回答问题。1主要地形区:A 喜马拉雅山脉、B 恒河平原、C 德干高原。2主要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69 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0月次年 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3主要农作物种类 分布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种类 分布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茶 东北部山坡黄麻 恒河三角洲4.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1)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2)
4、涉及领域: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3)产业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5四大城市 新 德 里 首 都a加 尔 各 答 麻 纺 织 工 业 中 心b孟 买 棉 纺 织 工 业 中 心c班 加 罗 尔 电 子 工 业 中 心 )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具体4原因分析如下:(1)地理位置的影响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2)地形地势的影响南亚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
5、到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3)气候特点的影响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 69 月,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 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4)河流状况的影响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又不足。其中孟加拉国洪涝问题最为严重,其原因主要有: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运用考向对练考向 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影响下图中左图是某国示意图,右图是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 13 题
6、。 1关于该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D东北部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2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A水稻 B小麦 C黄麻 D甜菜3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A东南信风北移 B东北信风南移C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副热带高压带南移51D 2.B 3.A 第 1题,该国为印度,地形北部为山地、中间为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西部降水量较少,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第 2题,印度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水稻,该农作物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应为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
7、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三角洲;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印度没有分布。故 B项正确。第 3题,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甲地位于印度西海岸,受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故 A项正确。考点三| 俄罗斯(对应学生用书第 211页)识记基础梳理读俄罗斯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四大地形区A东欧平原,B 西西伯利亚平原,C 中西伯利亚高原,D 东西伯利亚山地。2水文(1)河流:E 伏尔加河,F 鄂毕河,G 叶尼塞河,H 勒拿河。(2)湖泊:I 贝加尔湖。3气候(1)总体特点: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长而
8、寒冷,夏季短而温暖。(2)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4农业(1)生产条件优势:耕地面积广大。劣势: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2)主要农业地带:东欧平原、南部顿河流域。(3)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向日葵、亚麻。5资源与工业(1)自然资源:森林、水能、矿产资源丰富。6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2)四大工业区 圣 彼 得 堡 工 业 区莫 斯 科 工 业 区乌 拉 尔 工 业 区新 西 伯 利 亚 工 业 区 )6交通(1)以铁路为主,主要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
9、2)三大港口: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形成原因位于高纬地区,大部分地区在 50N以北,太阳高度角小,接受的太阳光照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地处亚欧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尤其是冬季,气候更加寒冷。东部、南部地势较高,有一系列山地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更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的寒冷程度。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些地方,如奥伊米亚康和维尔霍扬斯克等地,均位于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很多,又有从山上滑下来的新
10、鲜冷空气的补充,使得这里成为酷寒之地,成为“北半球的寒极”所在地。运用考向对练考向 俄罗斯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 13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地广人稀 气候宜人 交通便捷 矿产丰富A B7C D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气温较为适宜 位于平原地带 开发历史较长 经济相对发达A BC D3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B北部沿岸冰封期长,无不冻港C西部海岸线较短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需经他国海域1D 2.C 3.B 第 1
11、题,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故 D项正确。第 2题,西伯利亚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主要是因为纬度稍低、气温适宜、开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而地形上,北部平原面积更大,故选 C项。第 3题,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有不冻港摩尔曼斯克。考点四| 澳大利亚(对应学生用书第 211页)识记基础梳理读澳大利亚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位置和范围(1)位置:主要位于 10S与 40S之间,及 115E与 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穿过本区中部。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2)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2地形与河流8(1)三大地形区:
12、方位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东部 A大分水岭 纵贯南北,一般海拔在 8001 000 m 以上中部 B大自流盆地 地形平坦,海拔在 200 m以下,多自流井西部 广阔的低矮高原 海拔在 8001 000 m,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2)河流、湖泊:C 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D 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3气候与植被(1)特点: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2)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自然带 形成原因东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
13、干季广大内陆和西北沿海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东部沿海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4.经济发展状况(1)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2)发达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5人口和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轻巧记忆 关联图记忆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运用考向对练9考向 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1)判
14、断 A、B 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2)阐述图中 B、C、D 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3)以 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析 第(1)题,A、B 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导致的热量不同。 第 (2)题,B、C、D 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 B在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 在背风坡,而 D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 第(3)题,C 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所以自然带为热带稀疏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答案 (1)类型:A 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 地所在自然带为亚
15、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2)水分差异:B、C、D 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 地处于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 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 B地;D 地位于西海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及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少。(3)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考点五| 美国(对应学生用书第 213页)识记基础梳理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0图 1 图 21主要地形区:图 1中 a阿巴拉契亚山脉,b 中央大
16、平原,c 落基山脉。2气候:图 1中 d温带大陆性气候,e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f 温带海洋性气候,g地中海气候。3农业生产专业化图 2中农业带:a 玉米带,b 小麦区,c 棉花带,d 乳畜带。4三大工业区工业区 发展条件 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中心东北部地区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港口优良钢铁、汽车、化学等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芝加哥(中部地区最大城市、交通中心)南部地区石油资源丰富;“阳光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休斯敦(石化工业、宇航研究与发展中心)西部地区矿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知识密集;交通便捷(机场、高速公路)宇航、电子、飞机制造等旧金山(附近“硅谷”是微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矶(西部最大城市和港口)5.城市:图 2中 e纽约,f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g 休斯敦。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美国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美国大陆横剖面示意图(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两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景象。(2)东部山地的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