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症状学1.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7333431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症状学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症状学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症状学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篇 发热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时,使机体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体温一般为 3637,一天内下午较早晨稍高,运动、劳动和餐后体温可略升,但波动范围不超过 1。妇女在月经期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稍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中体温也可略升。一、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均可引起发热,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2、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坏死物质吸收:如大面积烧伤、内出血或大手术;血管栓塞或血栓使心、肺或脾梗死;以及恶性肿瘤、溶血反应所致的组织坏死和细胞破坏。(2)抗原-抗体(变态)

2、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3)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如甲亢时产热增加,严重脱水病人散热减少。(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常见于中暑,安眠药中毒,颅脑损伤,其产生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有关,高热无汗为其主要特点。(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属功能性发热,如精神紧张性发热或妊娠初期发热,常伴有其他表现。(6)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由于心输出量降低,尿量及皮肤散热减少,以及水肿组织隔热作用,使体温升高。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也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但多为低热。二、临床表现正常体温的临床分度为:(1)低热 37.338 ;(2)中等热 38.139;(3)高热 39.140

3、.9;(4)超高热 41以上。1、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如果在数小时内达到3940或以上,常伴寒战,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感,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如果缓慢升高,多不伴寒战,见于伤寒,结核病。2、高热持续期: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深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无力;如疟疾可持续几个小时,流感可持续几天,伤寒则可以持续几个星期。3、体温下降期:产热散热,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如果在几个小时内降至正常,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输液反应等;如果是在几天内将至正常,见于伤寒

4、,风湿热。高热可导致谵语,幻觉等意 识改变,小儿高 热容易出现惊厥。发热时因为肠胃功能异常,多有食欲低下或伴有恶心、呕吐。持续发热使机体物质消耗明显增加,如果营养物质摄取不足可导致体重下降。体温下降期由于出汗、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增多,如果饮水不足,可引起脱水。三、热型及其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持续几天或几周在 3940左右,24 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 1。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等。2、驰张热:体温在 39以上,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但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感染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骤降,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反复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

5、不规则热:体温变化无特定规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见于流感,癌性发热,结核病和支气管肺炎等。第二篇 疼痛疼痛(pain)是指各种有害刺激作用于机体后,受损组织释放致痛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然后由痛觉感受器经脊髓后根将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痛觉感受区,引起痛觉。一、分类(一)头痛:指额、枕、颞、顶部的疼痛。常见病因有:(1)颅内病变:如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高血压脑病,颅内压降低,脑肿瘤,脑震荡,偏头痛等(感染、脑血管、占位性、外伤) 。(2)颅外病变:如颈椎病,三叉神经、吞咽神经及枕神经痛,眼、耳、鼻、齿疾病引起的牵涉性头痛。(3)全身性疾病:如流感,伤寒,原发性高血压,酒精中毒,贫血,尿毒

6、症,中暑等。(4)神经官能症:如癔症性头痛等。(二)胸痛:主要有胸部疾病引起,常见病因有:(1)胸壁疾病:如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骨骨折及带状疱疹等。(2)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炎,支气管肺癌等。(3)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非梗死,心脏神经官能症等。(4)纵隔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纵隔炎、纵隔肿瘤等。(三) 、腹痛:腹腔内外的疾病均可引起,常见分类有:1急性腹痛(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统结石梗阻等。

7、(3)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胃肠穿孔、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和门静脉血栓形成。(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皮肤带状疱疹。(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胸椎结核。(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等。2慢性腹痛(1)腹腔脏器慢性炎症: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慢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Crohn 病等。(2)消化道运动障碍: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及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等。(3)胃、十二指肠溃疡。(4)腹腔脏器扭转或梗阻:如慢性胃、肠扭转,十二指肠壅滞,慢性肠梗阻。(5)脏器包膜的牵张:实质性器官因病变肿胀,导致包膜张力增加而发生的腹痛,如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等。(6)中毒与代谓| 障碍:如铅中毒、尿毒症等。(7)肿瘤压迫及浸润:以恶性肿瘤居多,与肿瘤不断生长、压迫和侵犯感觉神经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