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学案_年级 _班 姓名 _课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总课时 授课时间课型 主备人 授课人重点 1.理解诗人感情 。2. 体会诗歌意境。难点 诗人描绘边塞风光的艺术手法一.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岑参,_代“_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_齐名,并称“高岑” 。因官至兵曹参军、嘉州刺史,又被世人称为“”_ “_”2. 字音岑参( ) ( ) 瀚海( ) 掣( ) 阑干( ) 琵琶( ) ( ) 裘( ) 白草折( )3.重点字词解释瀚海阑干百丈冰 将军角弓不得控风掣红旗冻不翻 狐裘不暖锦衾薄4.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二自主探究.5.作者笔下的边塞雪景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
2、说说你的理解。6.诗歌两部分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合作交流7.先自己考虑,再小组间探讨,说说下面诗句好在哪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百丈”“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红旗”与“白雪” 构成了怎样一副画面?)8.诗歌写雪、写雪带来的酷寒,写边地的风光和送别有关系吗?四、练习1.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诗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绘了一幅红白映衬,色彩艳丽的画面的诗句是_,_。2.有人认为“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两句,场面太过热闹,与诗歌所表达的送别的惆怅之情不和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重点赏析名句“忽开”: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比喻新颖贴切?4. 赏析名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 赏析名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学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