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盐碱地上发展富民产业大有可为.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7332291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碱地上发展富民产业大有可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盐碱地上发展富民产业大有可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盐碱地上发展富民产业大有可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盐碱地上发展富民产业大有可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盐碱地上发展富民产业大有可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盐碱地上发展富民产业大有可为大庆市大同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十年九旱,盐碱沙化问题突出,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效益差,农业增效慢,农民增收难。近年来,他们突破思维定势,转换资源观念,根据气候、土壤特点,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耐旱喜碱的板蓝根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强区富民之路。2011 年,大同区板蓝根种植面积达 15 万亩、产量达 2.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 60%和 70%,成为国内最大的板蓝根种植基地,被国家认定为“中国板蓝根之乡”。 发展板蓝根产业的主要做法:一是注重引导扶持,激发农民积极性。土地上保障,统筹规划辖区适宜发展板蓝根地块,通过转包、互换、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 12 万亩,建

2、立种植基地 10 个,部分村屯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 80%的农户都种植板蓝根。资金上支持,协调金融机构为种植户提供贷款,并由区政府出资每亩贴息 200 元,补助 50 元,对带动作用突出的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累计投资达 1200万元。政策上推动,制定落实板蓝根种植户种子款乡镇垫付、优先承包机动地、优先使用喷灌设备、优先打抗旱机电井等优惠政策。二是注重开拓市场,解除农民后顾忧。组织专人跑市场、搞调查、找公司、去药厂,与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大中药材专业市场药材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安徽亳州药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哈尔滨制药总厂等全国各大药厂签订长期产销合同,对板蓝根实行保护价收购,努

3、力让农民种得放心、卖得称心。组织成立中药材协会,经纪人队伍发展到 50 余人,承担种子供应、收购和销售任务,为产品销售提供保障。三是注重科技培训,教给农民真本领。坚持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请专家开办培训班,邀大户进行现场辅导,派服务队深入村屯讲课,让农民切实掌握板蓝根种植、生长、收获、储藏等各个环节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与省农科院大庆分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先后投入资金 1000 多万元,建设板蓝根示范种植基地 5 万亩,成功通过国家道地中药材地理标识认证验收,成为农民接受优良品种、掌握先进技术和学习管理经验的可靠平台,有力地提升了板蓝根标准化种植水平。发展板

4、蓝根产业的明显成效:一是富裕一方百姓。据测算,板蓝根亩效益比玉米高出 50300 元,并且种植管理简单,省工省力。目前,大同区板蓝根种植户达 1.3 万,促农增收 2.4 亿元,户均增收 1.8万元。二是带动一个产业。受大同区的示范影响,齐齐哈尔、黑河、鸡西等地也相继搞起板蓝根种植,发展面积超过 5 万亩,均由大同区负责种子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保障工作。三是兴起一个市场。随着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品质提升,大同区靠小小板蓝根引来八方来客,各地药厂、药商集中到当地采购,初步形成了全国性板蓝根集散地,当地价格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全国市场。发展板蓝根产业的对策建议;大同区板蓝根产业发展仍处

5、于基础阶段,虽然初具规模,但种植、经营、管理粗放,完整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产业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若想真正做强板蓝根产业,单靠一区之力,一市之力远远不够,需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应以“六化”为牵动,扶持壮大板蓝根产业,使其成为富民兴业的“良药”。应抓好组织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大同区板蓝根种植主要是靠一家一户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现已组建的 9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充当中间收购商角色,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作用发挥有限。应由政府牵头,整合资源,把各合作社联合起来,组织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联社,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登记注册,健全组织规章,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

6、营,壮大生产经营主体,确保药农利益最大化。必要时省里可投入部分扶持资金,帮助其走向正轨。应抓好产业化,加快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板蓝根不但具备重要的药用价值,而且具有广阔的保健品开发空间。在东南亚一带,板蓝根是大众普遍饮用的清热解毒茶饮料。经国家检验,大同区生产的板蓝根有效成分高达 47%,远远高出国家 25%的标准,超群品质功效为精深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目前大同区板蓝根生产还处于卖原料阶段,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应尽快改变这一状况,大力发展板蓝根深加工,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可在大同区建立以板蓝根深加工为主导的省级中药材加工园区,大力引进哈药集团、广州白云山等实力较强的大型制药企业,开发板蓝根冲剂

7、、板蓝根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全面提升板蓝根经济效益。应抓好科技化,提升专业研发能力水平。近年,流感、禽流感、非典、手足口病等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大肆流行,各国正加紧课题研究。我国中药材在抗病毒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板蓝根抗病毒效果举世公认。可在大同区成立省级板蓝根科研机构,对板蓝根深度研发给予专门立项和专项科研资金支持。依托省中医药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力量,自主研发品质好、产量高、适合当地种植的板蓝根种子,深入研究提升板蓝根品质的种植方法,加快研发板蓝根系列药品、保健品。应抓好仓储化,增强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可由省财政投资 1000 万,地方匹配相应资金,建立 12 个面积在

8、1 万平方米左右的板蓝根药材仓储基地,使储藏量达到年总产量一半以上,维护板蓝根市场供需平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防止药贱伤农现象发生。同时,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政策,建立国家级疫情防疫中药材储备基地,应对日益频繁的各种突发性病毒疫情。应该抓好标准化,扩大地理标识认证面积。普通地块生产的板蓝根每公斤只能卖到 3.74 元,而通过地理标识认证的基地出产板蓝根每公斤则能卖到 8 元甚至更多。通过地理标识认证的药材,不仅身价倍增,而且能够名正言顺地迈进大型制药企业大门,使种植户实现较高收益。应对大同板蓝根标准化生产在立项资金上予以支持,相关部门积极协助办理地理标识认证手续,扩大大同区国家级道地中药材地理标识认证面积。应抓好品牌化,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我省作为全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基地,应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宣传载体,加大对板蓝根产业、产品、产地宣传力度,叫响“大庆大同中国板蓝根之乡”地标品牌,扩大“全国最大板蓝根生产基地”影响力,提高龙江板蓝根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发展板蓝根产业,实现基地规模和品牌效益同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