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多地破冰.doc

上传人:sjmd695 文档编号:7331471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多地破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多地破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多地破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多地破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多地破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多地破冰1 月 31 日,2012 年北京市民政工作会召开。北京市民政局首次提出,今年,将探索研究推动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向业务指导单位转变,公益慈善四类社会组织在北京登记注册,有望无须再找业务主管单位,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这一转变意味着,北京市将继广东“破冰”之后,探索突破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壁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登记。早在去年 2 月,北京市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四类社会组织试点向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从操作层面降低社会组织的登记门槛。当时,有社会组织误认为,今后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审批。但北京市社团办相关负责人此后多次表示

2、,北京对于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并未真正破冰,只是作出一些尝试,提高社会组织登记的可能性和成功率。譬如民政部门可代为寻找、协调业务主管单位,或“一手托两家”,既做业务主管单位,也做登记主管单位。不久后,以工商注册身份运行了 3 年多的瓷娃娃关怀协会(以下简称瓷娃娃)成功注册成为“民非”,为诸多尚无身份或绕道工商注册的草根 NGO 带来了希望。而更重要的是,瓷娃娃成功注册背后释放出的政策信号。2011 年 3 月 10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接受中央电视台全国两会“直通大会堂”节目采访并与瓷娃娃项目负责人王奕鸥连线探讨“如何让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随后,立即批示民政部有关司局和北京市民政局到瓷娃娃

3、项目处了解情况和研究帮助支持措施。3 月 29 日,李立国部长到瓷娃娃关怀协会办公地点考察工作,当日,瓷娃娃关怀协会获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正式更名为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和“瓷娃娃”相比,红丹丹的等待注册之路更长一些。虽然手续还没有走完,但郑晓洁依然感觉如释重负,“期待着能够听到可以登记的消息,可真的听到的那一刻,却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心中虽有些许苦涩,但郑晓洁也感到无限希望,因为她知道,政策暖春已经到来。2011 年 3 月 29 日,瓷娃娃关怀协会的新家,广安门外一处居民楼,第一次来了这么多人。其中有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和其他民政部官员,还有北京市民政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北京市

4、民政局现场办公,在写有“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的注册证书上盖章。2008 年 5 月,王奕鸥和黄如方共同发起创立瓷娃娃关怀协会。近三年里,他们在谋求“合法”身份时屡屡碰壁,也因此在接受捐赠或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时遇阻。天赐良机“瓷娃娃” 转机源于一场与民政部部长的隔空对话。3 月 10 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参加“两会”期间央视一档访谈节目,节目现场连线中,王奕鸥和李立国共同探讨民间慈善组织的困境与发展。身穿白色套装的王奕鸥向李立国道出苦衷就在去年底,“瓷娃娃”因其工商注册身份,失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而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两年多来,瓷娃娃关怀协会共筹集到捐款 200 多万元,帮助了 200 多

5、名脆骨病患者。但王奕鸥在直播中透露,瓷娃娃的资金 50%是公众个人支持,另外则是企业和基金会的资助,资金来源并不稳定。王奕鸥请求李立国:能否让在工商注册的民间组织,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中,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李立国当即回答:奕鸥谈的两个问题,民政部门应该支持也可以支持。“成骨不全症患者自愿集合到一起,精神可嘉,而且开展活动,显示出相当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管理水平,且现在依托在民政部登记的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下面,(在瓷娃娃注册上)我们是应该帮助的。”在资金上,李立国说,民政部门可从两方面逐步帮助,一方面是动员社会力量,有专门项目的慈善爱心机构增加爱心捐赠投入。另外,在发展大病和

6、罕见病的医疗救助上,争取制度化。3 月 29 日,瓷娃娃关怀协会的新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一行亲临考察。北京市民政局现场在写有“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的注册证书上盖章。同一天,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公示显示,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成立,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瓷娃娃”们的困境“瓷娃娃”,是对成骨不全症(俗称脆骨病)患者的称呼,这是一种发病概率在万分之一到一万五千分之一的罕见病,他们像瓷娃娃一样,不小心摔一跤,甚至打个喷嚏,就可能造成骨折。29 岁的王奕鸥是名轻度脆骨病患者,身高只有 120 厘米,骨折过 6 次。两年多来,“瓷娃娃”搬了 7 次家,“想搬,是因为想换个更大的环境,可以有更多病

7、友过来,我们要开设康复服务。不想搬,是希望有一个固定的场所。”王奕鸥曾表达无奈。学法律的王奕鸥一直希望谋求一个合法身份,但在现有管理体制下,他们需要先为协会找个挂靠部门接管,然后到民政部门注册。很多民间组织将这一双重管理模式称为“两个婆婆”,对一个民间关爱组织来说,找齐“两个婆婆”非常难。2008 年 5 月,王奕鸥开始找挂靠单位的旅程。从市残联到各区残联,他们一个一个地问,但毫无结果。“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一直是申请筹备成立三类社会组织的必备文件之一。众多社会组织在民政部门的注册尝试,都在“寻找婆婆”的过程中夭折。“瓷娃娃”只能走上另一条路。他们向工商局提出工商注册申请,成立文化中心,“

8、我们总需要有一个合法身份,工商注册有好几种形式,其中成立文化中心的注册资金是最少的。”王奕鸥说。到 2009 年 8 月,“瓷娃娃”在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名下正式设立“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这也让“瓷娃娃”获得公募基金的机会。但并非所有民间组织都会像“瓷娃娃”一样幸运,据了解,多数只能选择工商注册的民间慈善组织,在申请资金支持时,会和大型基金会合作开展项目,大型基金会则负责项目监管和政治把关。而这种工商注册的身份,让民间组织无法在税收上享受针对社会组织的优惠政策。北京调整登记“门槛”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种形式。在北京,注册为“民非”的社会组织

9、居多。按规定,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可申请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团的登记“门槛”规定了会员数量下限和活动经费要求;基金会的“门槛”最低为非公募基金会,要求原始基金 200 万元。相比之下,“民非”的登记条件最为宽泛。年初,北京市民政局发布消息称,今年,包括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等四大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到北京民政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这也是近两年来,北京对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整。去年 5 月,北京市民政部门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站式”登记服务工作机制,即在登记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在此之前,去年 2 月的中关村国家

10、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草案)显示,中关村园区的社会组织设立可以直接向民政局登记,不再需要挂靠。这是北京首次明确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试点。随后,东城区也提出,由政府授权东城区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统一作为小型、中小型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娘家”,这些类型的社会组织无须自找“婆婆”,登记难度明显降低。“瓷娃娃”正是通过“绿色通道”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截至目前,已有 20 余家社会组织,通过这种新办法完成了注册登记的过程。”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通道”包括三项承诺: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登记许可事项和为当事人联系业务主管单位。涉及民生的社会组织,如公益类、慈善类等被纳入服务范

11、围,而且如果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民政部门还可“兼职”主管单位。“直接登记”被误读北京这种“直接登记”的做法,在坊间多有误读。“实际上双重管理的体制并没改变。”北京市社团办工作人员的语气颇有些无奈。这名工作人员说,一些社会组织误以为今后不再需要主管部门,但按规定,社会组织仍需要对口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北京市社团办相关负责人证实,目前北京对于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并未真正破冰,但北京作出一些尝试,提高了社会组织完成注册登记的可能性和成功率。该负责人说,一方面,由民政部门为社会组织“寻找婆婆”的难度肯定小于社会组织自行寻找;另外,对于一些慈善公益类型的社会组织,民政部门也可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由民政部

12、门寻找“婆婆”难度如何?对此,市社团办负责人未直接回答,表示“会通过协调方式解决”。民间组织“入门”后,社会组织的业务活动,并非脱离政府指导。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近日表示,今后社会组织的登记审批将按照“一口审批、分类管理、政府监督、扶持发展”的方针。他明确提出将“宽审批、严监管”。此做法得到李立国肯定。3 月 29 日,在瓷娃娃办公室里,李立国说,目前北京市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在现行政策法规范围内,从民政部门支持慈善事业的角度,在作为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同时,也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予以登记注册,这种做法有利于培育扶持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应在全国提倡和推广。- 政策

13、展望民非机构管理制度有望变革公开报道称,截至 2010 年底,我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为 44 万个,未纳入登记的组织则数倍于已登记的数量。他们活跃在与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生活相关的极为广泛的领域里。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有关人士向本报透露,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修改稿已于去年底上报国务院法制办。他透露,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修改稿中,对双重管理体制有所突破,比如学校、医院等按照现行法律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民非单位就要前置审批,对于不需前置审批的民非机构,则进行直接登记。“这与挂靠单位有本质不同”。但最终稿需由国务院公布。另据财经报道,民政部提交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也显示,民政部门可能成为唯一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基金会的注册登记和日常监管。如无意外,新条例今年内即将颁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