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主语、谓语 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主语 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这种句子可以叫做名词主语句。例如: 大伙都散了。 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2、谓语 谓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充当,这跟主语的构成材料正好相反。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用做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等通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中心,因此认
2、准谓语中心以及它跟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就十分重要。 (1)动词经常做谓语。 例如: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2)形容词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 今天很热。 (3)主谓短语做谓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二、宾语 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宾语跟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和谓词性宾语两种。 (1)名词性宾语。这种情况较普遍,例如:政府没有接受他的意见。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他感到很痛苦(形容词作宾语),三、定语、状语、补语 1、定语 用来限定、修饰名词或代词的。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在
3、有多层定语或状语的偏正短语里,每一层定语或状语所修饰的中心成分都是中心语,因此有的中心语是短语,有的是词。中补短语里的中心语也是如此。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描写性定语:主要是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 风平浪静的港湾。,(2)限制性定语:主要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野生动物。 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双音节形容
4、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充当,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 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 他 的 家 里 有 一 只 小 花 狗。,2、状语 在句子里状语(主要由副词充当,还可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及其他一些短语充当)一般放在主语后面,一些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情态、条件、关涉对象或者语气的状语有时还可以出现在主语前面,特别是有的介词短语(如由“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只能出现在句子前头。
5、例如: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指向名词性成分。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她的身上净是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
6、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现 在 已 经 深 秋 了 。 有 的 同 学 上 课 时 在 下 面 悄 悄 地 讲 话 。,3、补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 那位学生昏倒过去了。 我们的校园打扮得真漂亮。 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练习,他终于露出了笑容。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见燕使者咸阳宫使毕使于前具告以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得复见将军于此,籍何以至此?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