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出口退税稽查应对及退税筹划.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326458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退税稽查应对及退税筹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出口退税稽查应对及退税筹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出口退税稽查应对及退税筹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出口退税稽查应对及退税筹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出口退税稽查应对及退税筹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出口退税稽查应对及退税筹划,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一、出口退(免)税的基本含义: 1.出口退税:国家对于报关离境的货物退还其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依法缴纳的增值税或消费税。 2.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零税率,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没有销项税额 3.对为生产出口产品所购进的项目已经缴纳的税款,即进项税额退还给出口企业等纳税人 【说明】出口退税不是退销项税额 而是退还进项税,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二、出口退(免)税的企业类型: 1.【第一类】是经国家商务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 2.【第二类】是经国家商务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自营生产企业和生产型集团

2、公司。 3.【第三类】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工贸企业、集生产与贸易为一体的集团贸易公司等。 4.【第四类】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企业。 5.【第五类】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外合资企业和合资连锁企业。 6.【第六类】是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企业。 7.【第七类】是其他形式的企业,包括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其他组织和注册登记为个人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的个人(包括外国人)等。,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三、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1、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 (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2)必须是报关离境

3、的货物。 (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 (4)必须是出口收汇的货物。 (5)必须提供退税申报所要求的有关单证。 出口货物只有在同时具备上述五个条件情况下,才能向税务部门申报办理退税。否则,不予办理退税。 特准退(免)税货物范围 在出口货物中,有一些虽然不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货物,但由于这些货物销售方式、消费环节、结算办法的特殊性,以及国际间的特殊情况,国家特准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和消费税。 上述两点均属于“既免税、又退税”的范围。,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三、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2、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对一些企业,虽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但出口的货物如属税法规定

4、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不予办理出口退税。 (1)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2)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 (3)有出口卷烟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国家出口卷烟计划内的卷烟。 (4)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 出口享受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其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支付的进项税额,包括准予抵扣的运输费用所含的进项税额,不能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应计入产品成本处理。,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三、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2、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 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未按规定申报或未补齐增值税退(免)税凭证的出口货物劳务。 具体是指: (1)未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期限内申

5、报增值税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劳务。 (2)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出口货物劳务。 (3)已申报增值税退(免)税,却未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增值税退(免)税凭证的出口货物劳务。上述内容属于“只免税、不退税”的范围。,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三、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3、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出口企业出口的一些特定货物,虽然已经征收了增值税、消费税,但现行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规定,不予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1)出口企业出口或视同出口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决定明 确的取消出口退(免)税的货

6、物。 (2)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提供虚假备案单证的货物。 (3)“四自三不见”的业务。 以上货物还要视同内销征税。 上述一点属于”不免税、不退税”的范围。,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四、货物出口退(免)税的方法:现行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办法主要有3种: 【1是】免,对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小规模纳税人出口的货物、有出口卷烟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国家计划以内的卷烟,以及计算机软件出口,还有国家统一规定免税的货物(如军品、古旧图书等)。 【2是】免、退,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外贸企业和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

7、企业集团等。,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四、货物出口退(免)税的方法: 【2是】免、退,举例 外贸企业收购产品A共100吨,每吨10元,价税合计1170元,(发票价款1000元,进项170元),全部出口,价款1500元。A产品退税率13%。 免税:外贸企业出口价款1500元不纳增值税 退税:国家退还外贸企业税款100 1013%=130元 征、退差:1000(17%-13%)=40元 外贸企业计成本 外贸企业收益:1500-1000-40元=460元,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四、货物出口退(免)税的方法:【3是】免、抵、退,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

8、税额中抵扣,不足抵扣的部分实行退税。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包括有进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和无进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五、货物出口“免、抵、退”退税筹划:1.免、抵、退含义:免: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出口时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五、货物出口“免、抵、退”退税筹划: 2.计算公式: 当期应

9、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五、货物出口“免、抵、退”退税筹划: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

10、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五、货物出口“免、抵、退”退税筹划: 4.进项税额筹划法(一般贸易): 次月进项=本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期认证进项税额+四小票 次月销项(按照合同、订单及仓库记录最大限额预估) 次月销项 - 【次月进项 次月不得免征抵扣税额(和次月外销收入结合体现)】以此来确认本月对下月报送关单情况: A.如果预测交税,关单压一压,暂时不报送; B.如果预测留抵,相应关单报送; 免抵退税额=单证齐全且信息齐全的销售额*退税率,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五、货物出口“免、抵、退”退税筹划:5.进项税额筹划法(案例): 某生产

11、型企业既有内销也有外销,2013年10月发生如下业务: 进:2013年9月期末留抵5万,当期认证进项发票5万,取得海关完税凭证税额8万,不得免征抵扣税额5万。 销:现有出口报关单人民币销售额为100万,退税率13%;国内销售待定 第一种情况(10月无内销) 本期期末留抵=5万+5万+8万-5万=13万 免抵退税额=100万X13%=13万 不得免征抵扣税额=100万X(17% - 13%)=4万 特别注意:这里的4万“不得免征抵扣税额”在本月退税汇总表上也是要参与“计算期末留抵税额”计算的。,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五、货物出口“免、抵、退”退税筹划: 5.进项税额筹划法(案例): 某生

12、产型企业既有内销也有外销,2013年10月发生如下业务: 进:2013年9月期末留抵5万,当期认证进项发票5万,取得海关完税凭证税额8万,不得免征抵扣税额5万。 销:现有出口报关单人民币销售额为100万,退税率13%;国内销售额200万。 第二种情况(10月预估内销当期进项) 老企业建议退税零申报,新企业建议零申报或全额单证不齐申报。 本期进项=5万+5万+8万-5万=13万 本期销项=200万X17%=34万 总结:本期预估内销销项大于当期进项,故退税暂缓,既不存在当月“免抵退税额”和“不得免征抵扣税额”;即使预估内销销项失误,从退税角度对企业没有任何影响。,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五

13、、货物出口“免、抵、退”退税筹划: 5.进项税额筹划法(案例): 某生产型企业既有内销也有外销,2013年10月发生如下业务: 进:2013年9月期末留抵5万,当期认证进项发票5万,取得海关完税凭证税额8万,不得免征抵扣税额5万。 销:现有出口报关单人民币销售额为100万,退税率13%;国内销售额40万。 第三种情况(10月预估内销当期进项) 本期进项=5万+5万+8万-5万=13万 本期销项=40万X17%=6.8万 免抵退税额=100万X13%=13万 不得免征税额=100万X(17% - 13%)=4万 【说明】选择相应关单报送【报关单销售金额 X 13% = 6.2万】,第一部分:出口

14、退税业务筹划篇 五、货物出口“免、抵、退”退税筹划: 6.免抵退的筹划(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属单边贸易,包含单边购进及单边定售; 加工贸易属双边贸易,一般包含来料及进料; 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较: 【详见讲义】【总结】从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加工 贸易的最大益处来源于其纳税暂缓的特征;但监管力度大,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资金占用率: 1.案例:某企业进口原料的CIF USD 12000000,该原材料的关税税率为12%,消费税率为10%,增值税率为17%,兑换率1美元=7.0人民币。计算该批货物的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第一部分:出口退税

15、业务筹划篇 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资金占用率: 2.案例计算: 关税=完税价格(CIF) 关税税率=12000000 7.0 12%=10080000元 消费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84000000+10080000)(1-10%)10%=10453333.3元,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资金占用率: 2.案例计算: 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 】增值税税率=(84000000+10080000+10453333.3)17%=17770666.7元 关税+消费税+增值税=10080000+104533

16、33.3+17770666.7=38304000元,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资金占用率: 2.案例计算: 资金占用比:(84000000+38304000)84000000 = 1.456 3.案例总结:如上所述,如果企业按一般贸易进口原材料,较之采取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多投入38304000元的流动资金,投入的流动资金是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的1.456倍。,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随着市场环境的多样化,加贸企业将结合自身情况,对不同订单的贸易方式、加工方式进行统筹,同一家企业同时从事来料和进料,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1.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

17、税收政策 (1)来料加工的税收政策:国家对进口料件实行报税(暂不征收进口环节税和关税),加工增值部分免税,采用的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金转入成本。 (2)进料加工的税收政策:国家对进口料件实行报税(暂不征收进口环节税和关税),对加工增值及采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免抵退。出口退税额=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进口料件保税额,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2.习惯上,一般采取税务统筹的方法对来料加工和进料加 工进行选择,从“净利润增加额”的角度对加工贸易进行取舍。“净利润增加额”方法主要依据以下两个公司对具体业务进行分析: (1)进料加工利润=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得抵扣或参与退

18、税的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率+教育附加费率) (2)来料加工利润=加工费-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的进项税额,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3.案例:XX公司从事对外加工业务及国内销售业务,2010年年初接到一个对外加工甲产品的订单,经了解,甲产品国内成本构成总计:材料成本2000万元,其他成本8000万元(工资、折旧等无进项税金)。在具体的加工方式上游进料和来料两种,如采取进料,可取得销售收入34000万元元,如采取来料,可取得加工费13000万元,那么该公司应采取那种方式?,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3. 案例 方案一:采取进料甲产品当

19、年销售收入34000万元,加工甲产品进口料件成本(进口免税组成计税价格)20000万元,当年应退税额300万元。适用“免抵退”出口退税政策,进料加工的免、抵税额不征收附加税,甲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城建税率为7%,教育附加税率为3%。 进料加工效益计算: 成本:30560万元,其中 进口材料成本20000万元, 国内材料成本2000万元, 其他成本8000万元, 不免抵扣税额=340004% -200004% =560万元,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3.案例 方案一:采取进料销售税金及附加=(出口收入-料件成本)退税率应退税额 附加税率=(34000-

20、20000) 13%-300 10%=152万元利润=销售收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34000-30560-(-152)=3592万元,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3.案例 方案二:采取来料加工费免征国内增值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采购进项税金不得抵扣,应计入成本,甲产品当年取得加工费13000万元。 进料加工效益计算: 成本:10340万元,其中 国内材料成本2000万元, 其他成本8000万元, 耗用国内进项税额340万元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13000-10340-0=2660万元,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4.“净利

21、润增加额”分析企业行为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因此,一项经济业务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操作方式,并且要在其中做出选择的话,就要看其中哪一种操作方式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下面我们作进一步分析:利润=销售收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进料加工成本=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免抵扣税额销售税金及附加=免抵税额附加税率进料加工利润=收入-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免抵扣税额+免抵税额附加税率来料加工成本=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销售税金及附加=0来料加工利润=加工费-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4.“净利润增加额”分析 对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所组成的利

22、润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我 们不难发现:在一般情况下,进料与来料发生的“国内成本”是相同的,进料与来料哪个产生的利润比较大,只需比较进料加工“收入-进口料件成本-不免抵扣税额+免抵税额附加税率”差额与来料加工“加工费-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差额大小,差额大的加工方式所产生的利润也大。 本例中,进料加工差额为13592万元,来料加工差额为12660万元,进料加工的差额大于来料加工的差额932万元,这也就是采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所形成的利润相差932万元,因此从“净利润增加额”角度考虑,选择进料加工方式。,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4.“净利润增加额”分析 上述筹划方法采

23、用“净利润增加额”指标,不仅直观,而且也涵盖了税负和盈利等诸因素的变化结果,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该指标尚不能全面反映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忽略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资金投入的回报。 进料加工方式虽然获利较多,不过要以投入数额较大的流动资金为代价。譬如:加工甲产品的料件成本12000万元,按流动资金周转2次/年计算,约需配备6000万元流动资金。公司是否有这笔资金?即使有,是否有资金收益率更高的项目可投?,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5.“资金利润率”统筹分析方法鉴于“净利润增加额”指标方法的局限性,有专家提出引进“资金利润率”指标。仍按案列的

24、情况,假设按年周转两次、以成本来计算流动资金需求量。 (1)采取来料加工方式流动资金=103402=5170万元资金利润率=26605170100%=51.45% (2)采取进料加工方式流动资金=305602=15280万元资金利润率=359215280100%=23.5%从以上分析来看,采取来料加工方式比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可获得更高的资金收益。,第一部分:出口退税业务筹划篇 七、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5.“资金利润率”统筹分析方法结合“净利润增加额”和“资金利润率”可做如下考虑: (1)如公司资金不足,选择来料加工方式是一种适宜的方式; (2)如公司资金充足,但有计划投向资金利润率大于23.5%

25、的新项目,则仍可考虑选择来料加工方式; (3)如公司资金充足,目前没有资金利润率大于23.5%的项目可投,则选择进料加工方式。,第二部分:出口退税评估及稽查 一、退税评估出口货物退(免)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一定 时期内的退(免)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系统的分析、估计、评价,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监控,并为采取进一步加强管理措施提供依据的管理行为。原则上在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核审批之后,根据已审结的相关历史数据及时进行评估,必要时可结合退(免)税审核同时进行。,第二部分:出口退税评估及稽查 一、退税评估退税评估是纳税评估整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退税评估工

26、作应注重各环节的控制点以及全过程的链条管理,特别强调执行环节的涉税调整。退税评估应建立评估综合档案,退税评估综合档案是税收征管系统一户式管理档案信息的有效补充。目前退税评估综合档案的来源除企业征退税基本信息外,还包括预警企业的档案信息、评估档案信息和涉税调整档案信息等。退税评估应有完整的工作底稿,主要有企业基本情况表、评估指标分析表、明细分析表、评估报告等。,第二部分:出口退税评估及稽查 一、退税评估退税评估流程:整个退税评估流程共分预警分析、评估选户、评估实施、评估执行、评估总结五个环节。1.预警分析环节分局税政部门根据市局定期发布的预警信息(名单)进行预警分析,并建立分局预警企业的档案信息

27、,纳入退税评估综合档案。2.评估选户环节分局根据预警分析结果,结合日常征退税部门提供的管理信息以及各评估指标异常情况确定评估企业名单。“五类情形”之一的容易被筛选为评估对象。 评估指标 (具体内容见讲义),第二部分:出口退税评估及稽查 一、退税评估3.评估实施环节(三种情况) (1)评估人员对被评估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案头分析复核,对排除疑点的企业,完成各评估指标的工作底稿,并形成退税评估报告。 (2)通过案头分析复核,发现有明显偷、骗税嫌疑的,评估人员将相关资料移送检察部门启动税务稽查程序,待税务稽查结果反馈后,完成各评估指标的工作底稿,并形成退税评估报告 (3)评估人员对被评估企业的相关资料

28、进行案头分析复核,必要时可通过税务约谈或实地查验程序进行排疑。对排除疑点的企业,完成各评估指标的工作底稿,并形成退税评估报告。对存有疑点的企业,评估人员将相关资料移送检察部门启动税务稽查程序,待税务稽查结果反馈后,完成各评估指标的工作底稿,并形成退税评估报告。,第二部分:出口退税评估及稽查 一、退税评估4.评估执行环节税政部门审核退税评估报告,就户形成评估结论。评估人员建立评估档案信息并纳入退税评估综合档案。税政部门将退税评估结论反馈日常征退税部门,由征退税部门按评估结论督促被评估企业进行涉税调整,建立评估涉税调整档案信息并纳入退税评估综合档案。5.评估总结环节税政部门按市局要求定期汇总上报评

29、估小结。,第二部分:出口退税评估及稽查 二、生产企业退税常见异常情况1.生产型出口企业是否将不符合规定的非自产货物也申报办理了退(免)税或擅自扩大国家规定视同自产产品的内涵与外延的问题;2.有无以到岸价(CIF)入账而虚增外销收入的情况;3.对以内销为主的纳税人,有无不将出口部分计收入而虚减外销收入的情况;4.有无随意变换出口货物记账汇率的情况;5.增值税报表上退税部分填错或漏填(外销销售额、不得免征抵扣税额、应退税额);,第二部分:出口退税评估及稽查 二、生产企业退税常见异常情况6.对各种主客观原因未申报(或逾期申报)的出口货物是否及时作出补征税款处理;7.对退关、退运货物,是否按退关、退运

30、货物数量、金额核减“免、抵、退”税申报;8.是否存在将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按“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申报办理了 “免、抵、退”税的问题。,第二部分:出口退税评估及稽查 三、退税稽查 如果说退税评估是对退税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 ,那么退税稽查就是对退税企业偷、骗税深度检查和处理、决定的总称。 税务稽查包括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专案稽查等。 稽查主要表单: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清单、税务处理决定书。 稽查实地检查项目:单证备案情况;账务处理情况发票、货款、货物三者的一致性检查,第三部分: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一、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

31、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说明:如果发票出口销售额(CIF价),则运保费冲减收入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作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第三部分: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一、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3.月末,根据上期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的“当期应退税额”作账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上期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的“当期免抵税额”作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2、(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第三部分: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一、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作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第三部分: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1.应退增值税的计算: (1)按出口货物离岸价作为销售收入处理。 (2)按购进货物价格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3)按购进货物价格乘以退税率(出口相关单证齐全,并已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三部分: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2.自营出口会计处理: (1)商品托运出口借:应收账款客户名称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贷:库存商品,第三部分: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2.自营出口会计处理: (2)出口收汇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汇兑损益(汇兑损益时记红字)贷:应收账款客户名称 (3)退税核算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说明:按购进货物价格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第三部分: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处理 2.自营出口会计处理: (3)退税核算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说明:按购进货物价格乘以退税率 (4)收到出口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