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压缩机产品供需情况和发展目标压缩机应用范围很广,有时也称为通用机械。自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化工大发展之后,形成了与之配套的专用压缩机,如大化肥专用压缩机、乙烯工业用“三机”等。化工专用压缩机还包括传统的化工用压缩机,如氯气压缩机、特殊稀有气体压缩机等,这些压缩机通常对材料、密封、工艺,特别是真实气体的适应性有特殊的要求。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压缩机产品的供需情况是,一般的动力用往复式活塞压缩机和微型压缩机产品的生产能力大于市场的需要,微型压缩机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出口为主的生产模式,工艺用压缩机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技术水平、制造能力,特别是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可靠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
2、平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十一五”期间石化工业、化学工业、煤电油工业、轻纺工业、冶金工业等各大领域内成套设备的加大国产化为我国压缩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尤其要指出的是许多重大规划项目如“十一五”期间要加快核电的发展,大约要增建 20 余座核电站,这无疑也给压缩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同时也为压缩机行业加快提升压缩机的品质、赶超世界水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预计“十一五”期间对大中型压缩机的总量需求会比“九五” 、 “十五”期间的需求增幅较大,尤其是是超大型及特种工艺压缩机更是如此。 石化产业压缩机需求预测 乙烯工业 预计 2005 年,我国乙烯总需求量为 1
3、000 万吨,若国内自给率按 60计, “十五”期间将新增年产力 257 万吨。国家计划利用外资或通过合资等方式新建扬子、福建、天津年产 60 万吨及上海年产 65万吨大型乙烯工程,同时对已有的燕山、扬子、上海、齐鲁、茂名等大中型乙烯工程进行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乙烯装置多为成套进口,设备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高。面对国际激烈竞争,我国乙烯生产企业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包括在乙烯工程改造中尽量提高设备国产化率,这为压缩机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炼油工业,国际上炼油与化工通常是一体化的。如将 40 万吨年乙烯装置与 750 万吨年炼油装置一体化后,每年
4、可降低生产成本 2500 万3500 万美元,每吨乙烯总成本可下降 50125 美元。 “十五”期间,我国新建的扬子、福建、天津、上海大型乙烯装置也需要配套新建一体化炼油装置,另外还要对现有炼油厂进行加氢技术改造,这都为压缩机产品提供了市场。预计“十五”期间,我国需要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约 200 台,年需求量为 40 台。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2005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 450 亿550 亿立方米。开采天然气和沙漠石油及伴生的石油气、天然气,以及对石油气、天然气进行收集、运输、贮存、处理等,都需要以天然气为动力的石油气、天然气压缩机。预计“十五”期间,我国共需这类压缩机 200 台,年需 40 台;还需要负压螺杆压缩机和油气混输螺杆压缩机,预计共需 200 台,年需 40 台;油田、气田的天然气、石油气的集输还需往复式活塞压缩机 150 台,年需 30 台。现有的油气田已拥有石油气、天然气压缩机 2000 余台,这些压缩机有的已使用多年,尤其是东部油田的石油气压缩机都陆续进入更换期,年更新量约为 160 台。化肥工业,化肥行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以减轻国外化肥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为此,我国要采用国产化的关键设备,新建一批大型化肥装置,其中共需大型动力用往复式活塞压缩机 450 台。此外,年需螺杆式压缩机 6000 台,微型压缩机 10万20 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