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发展 新跨越 新篇章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薄弱环节和薄弱领域明显加强四、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五、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六、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七、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总之,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
2、新的巨大成就。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
3、家园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三 明 全 境 总 面 积 22959 平 方 公 里 ; 辖 1 个 县 级 市 ( 永 安 市 ) 、 2 个 市 辖 区 ( 梅 列 区 ,三 元 区 ) 、 9 个 县 。 三 明 是 一 座 新 兴 的 工 业 城 市 , 是 全 国 创 建 精 神 文 明 先 进 城 市 和 国家 卫 生 城 、 园 林 城 及 中 国 优 秀 旅 游 城 市 。 三 明 人 口 270 万 。做 大 做 强 区 域 中 心 城 市 是 加 快 三 明 区 域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迫 切 需 要 , 城
4、 市 发 展 方 向 :以“北 扩 为 主 , 适 度 南 拓 , 合 理 西 进 ”, 在 空 间 上 向 沙 县 跳 跃 发 展 。三 明 城 市 发 展 目 标 : 城 市 功 能 完 善 、 产 业 重 点 突 出 、 生 态 环 境 良 好 、 人 与 社 会 和自 然 和 谐 的 现 代 化 中 型 城 市 。 到 2020 年 ,三 明 市 区 面 积 将 达 80 平 方 公 里 , 中 心 城 市人 口 达 60 万 人 , 城 市 化 水 平 达 80%以 上 。 将 成 为 福 建 著 名 的 制 造 业 基 地 , 旅 游 名 城 ,全 国 绿 色 生 态 旅 游 名
5、城 , 海 峡 西 岸 内 陆 经 济 带 区 域 性 中 心 城 市 和 新 兴 的 交 通 枢 纽 中心 城 市 , 把 三 明 建 成 “连 接 沿 海 、 辐 射 内 陆 、 联 动 周 边 经 济 协 作 区 ”的 重 要 区 域 中 心 城市 。在 上 世 纪 80 年 代 初 , 三 明 市 就 以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成 效 显 著 而 闻 名 全 国 。 20 多 年 来 不断 深 化 精 神 文 明 创 建 活 动 , 连 续 四 次 荣 获 全 国 创 建 文 明 城 市 工 作 先 进 城 市 称 号 , 同 时 荣获 国 家 卫 生 城 市 、 国 家 园 林 城
6、 市 、 全 国 双 拥 模 范 城 、 中 国 优 秀 旅 游 城 市 等 称 号 。三明市 2010 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2010 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 满意在三明” 为主题,以“讲文明、树新风” 为主线,以“三明(开明、清明、文明) 、三创(创业、创新、创优)、三促(促先行、促发展、促和谐) ”为抓手,坚持和发展“ 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创建经验,为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弘扬“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突出“创业、创新、创优”,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三、深化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文明和谐四、拓展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促进先行先试五、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科学发展六、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五大战役”分别是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