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资源缺水论文节水灌溉论文水资源缺水论文节水灌溉论文水资源缺水论文节水灌溉论文原州区高效节水灌溉规划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规划思路摘要: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是制约原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是促进原州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关键词:水资源;缺水;节水;灌溉1 节水灌溉现状原州区自 2000 年以来,共建成各类高效节水工程 0.36 万 hm2,其中设施农业园区配套 0.08 万 hm2,井灌区低压管道配套0.12 万 hm2,骨干坝扬水管道配套 0.03 万 hm2,南城拐子二级扬水节水补灌工程 0.12 万 hm2。随着库井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和补灌、喷灌、微
2、喷灌、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一批抗旱水源工程的建成,增加水资源调控力度,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结合调整作物种植比例和作物种植结构,建立起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作物种植体系,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库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为建立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原州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山川差距和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2 高效节水灌溉规划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2.1 水资源概况原州区区域总面积为 2 748.30 km
3、2,多年平均降水深度为 458 mm,降水量为 13.044 亿 m3,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601)为 1 061 mm,陆地蒸发量为 419 mm,干旱指数为 2.3。多年平均径流深42.30 mm。地表水资源量 1.21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为 0.41 亿 m3,重复计算量为 0.41 亿 m3,水资源总量为 1.21 亿 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0.23 亿 m3。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始水权分配给原州区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0.78 亿 m3,黄河水为 0.48 亿 m3。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1.26 亿 m3。2.2 现状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原州区现有中小型水库共计 34 座
4、,中型水库 3 座,小(1)型水库 20 座,小(2)型水库 11 座;现状总库容 2.88 亿 m3,骨干坝 65座,现总有效库容 1.04 亿 m3。现状年蓄水量为 0.276 亿 m3,机井 655 眼(其中农用机井 538 眼),现状供水量为 0.129 亿 m3。黄河水 0.17 亿 m3。2.3 现状用水量根据原州区用水现状,现状年城镇人口用水指标为 70 l/人d,农村人口用水指标采用 40 l/人d,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 95 m3/万元,农田灌溉定额为 240 m3/667 m2(灌溉保证率p=90 %) ,计算现状年生活用水量 755.18 万 m3,工业用水量845.90
5、 万 m3,农业灌溉用水 4 562.40 万 m3,生态与环境 6.52万 m3,林、牧、渔等其他用水量 204.39 万 m3。原州区现状总用水量 6 374 万 m3。2.4 供需平衡分析在现状水资源条件下,规划在 2015 年使原州区的灌溉面积达到1.62 万 hm2,在偏枯年 p=75 %原州区总需水量为 9 094.65 万 m3,其中生活用水为 874.13 万 m3,工业用水 2 924 万 m3,灌溉用水量为5 268.45 万 m3,其它用水量 28.07 万 m3,在枯水年份,在保证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灌区灌溉保证率要达到 p=90 %,缺水量为 2 708 万 m3。实施
6、高效节水改造工程,至 2015 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1.35万 hm2,在90 %,高效节水灌溉需水量为 2 717.28 万 m3。可节约用水量 1 230.90 万 m3。规划在 2020 年使原州区的灌溉面积达到 2.57 万 hm2,在偏枯年 p=75 %原州区总需水量为 10 063.40 万 m3,其中生活用水为 1 114.71 万 m3,工业用水 3 131.50 万 m3,灌溉用水量为 5 775 万m3,其它用水量 42.19 万 m3,在枯水年份,在保证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灌区灌溉保证率要达到 p=90 %,缺水量为 3 358 万 m3。实施高效节水改造工程,至 20
7、20 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2.57万 hm2,在90 %,高效节水灌溉需水量为 4 776.48 万 m3。可节约用水量 2 321.90 万 m3。3 规划思路立足于原州区水资源的实际,统筹考虑清水河流域、茹河流域、葫芦河流域的特点,按照原州区的地理环境,将原州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划分为“清水河河谷平原区,东部干旱黄土丘陵区,南部半阴湿土石山区”三大片区,确立东部干旱区以充分利用地表水,建设集雨工程,大力推广微灌技术,实施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南部以水源涵养为重心,以农业的整体转型为目标,以喷灌、滴灌为主,建设开发型涵养水源高效节水利用工程;清水河河谷(包括扬黄灌区)以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地
8、表水、地下水和黄河水为重点,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目标,以滴灌、管灌为主要灌溉方式,基本解决清水河流域的缺水形势,建设高科技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工作和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情系广大农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同时高效节灌工程建设又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高效节水灌溉是关系到我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社会问题,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快富的重要途径。在目前水资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提高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率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