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租界史的再认识(之三)租界与教会的希腊希伯来精神 中国租界史的再认识之三陈明远【内容提要】欧洲文明的两大支柱 希腊文化和希伯来信仰,在四千年华夏文明的土壤上,其传播、嫁接的生命力,注定是艰难曲折的。百年租界文化尽管地区不够广,但影响深远,在现代中国文教事业上的开拓性和示范性,不可抹杀。近现代西方文明与基督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意义上的中学、大学、学院和各种正规学校,首先在租界出现,而最早的现代学校,多由基督教传教士开办或与教会有关。到 20 世纪 20 年代,1922 年全中国共有现代化的大学 24 所,其中教会大学多达 16 所,比重竟占三分之二。租界首创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教会人士培
2、育了我国最早赴美的女留学生。19 世纪 80 年代以来,教会大学(如圣约翰书院)的建立促使中国开始重视高等教育。教会大学建立以前,中国传统教育大约处于西方 16 世纪宗教改革以前的水平,即以古典文史知识为主;到 20 世纪初,在华最好的教会大学的水平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这一飞跃同教会大学是分不开的。特别应注意到:革新的教会学校沪江大学,确立了教会大学中国化的“沪江模式” 。【关键词】希腊理性主义 希伯来宗教信仰 基督教会 教会学校 报纸刊物 译述西学【作者简介】陈明远,原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人文学者。现居北京。西方学者公认:欧洲文明的两大来源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信仰。15、16 世纪
3、西欧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后,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宗教信仰溶汇贯通,构成了西方人的两大精神支柱,不但铸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哺育了、支撑了整个工业化以后的现代文明。希腊精神注重理性、智力和逻辑思维,希伯来精神注重信仰、商务活力和良知伦理。大多数学者认为,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体现了希腊文化和希伯来信仰的交融。英国著名学者阿诺德写道:“我们的世界正是在希腊精神(Hellenism)和希伯来精神(Hebraism)这两种影响之间运动,世界应在两极间完美和谐地实现平衡。 ”*+【注 1】因此近现代欧洲文明也称为“基督教文明” ,与伊斯兰-阿拉伯文明圈、印度教文明圈、华夏-汉字文明圈相对;各大文明之间既联
4、系又冲突,形成全球化的格局。*+【注 1】阿诺德(Matthew Arnold)著、韩敏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 。 (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近现代西方文明与基督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基督教(英语:christianity、希腊语:、拉丁语:Christianismus)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弥赛亚) ,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 ,发源于古希伯来的犹太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 21 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 30 %,迄今西方国家仍然有多数人是基督徒。现代西方人视希腊理性为大脑、视基督福音为心灵。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拉
5、丁语:Ecclesiam catholicam,中文也译为罗马公教) 、东正教(,希腊正教) 、新教(英语:Protestantism 、德语:Protestantismus、法语:Protestantisme、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在 15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到16 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新教。新教在英、法、德、美特别流行,西欧民主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根基,乃是出自宗教信仰。1
6、830 年即中英鸦片战争前不久,法国著名学者托克维尔(18051859)遍访美国各地,他写道:美国人将基督教与自由紧密结合为一体,若没有基督信仰,就没有自由和平等,至少对于美国式的民主来说这一判断是成立的。如果缺少了基督教信仰,永远也不会有自由主义的美国。这些观念,对于中国人说来是闻所未闻的。百多年来,皇权专制、官僚机构、科举制度束缚下“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中国士绅官员们,或被迫或主动地逐步引进“西夷之学” ,即富国强兵之道、洋枪火炮之术,也引进了科技文教即西方精神文明。所谓“西学”是作为“中学” (传统四书五经等)的相对事物出现的。近代西学在中国传播,主要通过基督教士(天主教耶
7、稣会士和新教徒等)的文化活动,也就是希腊-希伯来精神的实践。途径共有三种:一是兴办新式学校(教授西学) ;二是发行报纸刊物(宣传西学) ;三是译述西方书籍(介绍西学) 。 【注 2】【注 2】陈明远:“清代晚期的西学学堂” ,载那时的大学第 23 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1 年。华夏教育历史比希腊罗马及欧洲为早,如各朝代的官学、私塾、国子监等,在两千年前就萌生了。然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学、大学、学院和各种正规学校,首先在租界出现,而最早的现代学校,多由基督教传教士开办或与教会有关。到 20 世纪 20 年代,1922 年全中国共有现代化的大学 24 所,其中教会大学多达 16 所,比重竟达三分
8、之二。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历史真实。来华传教士兴办新式学校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形式,初级阶段是私塾,高级阶段官办的是府学县学、私立的是书院。千百年来传授内容为老一套“四书五经” 、全部学问为“经史子集” ,学习目的为科举取士,晋升功名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文人理想为读书做官。至于自然科学、工程建设、厂矿技术、生产管理、实业财贸,都受到士大夫阶层漠视藐视,不屑一顾且一窍不通。欧洲 15 世纪以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产业革命完全在他们的视野之外,置若罔闻。五口通商后,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创立的、招收华人学生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萌发。著名的有上海租界的徐汇公学(1849 年) 、裨文女塾(18
9、50 年) 、文纪女塾(1851 年) 、清心学校(1860 年) 、圣芳济学堂(1874 年)等。1875 年,教会学校总数达到 800 所,学生 2 万人,初级阶段主要是小学堂。基督教(新教)开办者 350 所,学生 6000 人;其余属罗马天主教。1875-1900 年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大约 2000 所,学生 4 万人,中学堂数量增多,还产生了现代化大学。1865 年美国新教传教士在上海租界设立培雅书院,次年又设度恩书院,两者于 1879年合并为圣约翰书院,后发展为圣约翰大学。1867 年天主教在上海租界设立崇德女校,同年基督教在杭州设立育英女塾。1870 年美国归正会在厦门鼓浪屿租界
10、设立毓德女中,187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汉口租界设立文氏学堂,1891 年改为文华书院,后发展为华中大学。1876 年圣公会在福州创办三一中学,1881 年在上海创立圣玛利亚女塾,同年美监理会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美以美会创办鹤龄英华书院。1885 年美长老会在广州设立格致书院,后发展为岭南大学。1886 年创办天津中西书院、呑纳学院,1889 年美传教士福开森在南京设文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892 年美国基督教南卫理公会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361907)在上海创办中西女塾。1893 年美公理会在河北通县设潞河书院,后发展为燕京大学。1897 年美监理会在
11、苏州设中西书院。1898 年美长老会在厦门鼓浪屿租界设英华中学;基督教伦敦公会在鼓浪屿笔架山麓创设英华书院。教会学校的课程,除了基督教常识和传统的四书读本以外,开创了西方新型的自然科学教科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测绘学、生物学等,也就是后来简称的“数理化、天地生” ,源自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得的科学系统。从教会学校开设的课程,可以鲜明地看出:她充分体现了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宗教信仰的溶汇贯通,构成了西方现代教育的两大支柱。希腊精神注重理性、智力,表现为欧几里得几何学、亚里士多德逻辑(“七艺”即文艺学科教育: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 、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原理、
12、达尔文进化论等等,是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儒家学说最欠缺的实证科学知识;希伯来精神注重信仰活力和良知伦理,表现为中世纪以来修道的宣讲、诵福音、唱圣诗、做礼拜(讲课即来自基督教会的布道仪式) “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等等,是中国传统的道教、佛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除了天主教耶稣会士在极少数信徒中传授拉丁文、希腊文以外,新教传教士起初为迎合一般中国人不喜洋文的心理,很少开设英语课。后因对英语人才需求增加,才逐步重视。学校除采纳传教士所译外国书籍,还有不少自行编译教材。其中不少通过当时美华书馆和傅兰雅创立的格致书室印发。 李鸿章及其得力助手、幕僚盛宣怀(18441916)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
13、乏懂科技、懂外语、懂实业、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千年来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用处,传统教育和科举制度非革新不可。由此下决心着手培养新式人才,他们起初举办一些技术训练班式的学堂,短期内培养了一些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但这些学堂在学制和课程方面都只重实用,数理化的理论和基础知识都不够扎实。于是求助于外国专家如德璀琳(Gustav Derting) 、丁家立(Charles Daniel Tenney)等,初步开始了合作办大学(如天津中西书院)的行动。这是洋务派的业绩之一。1877 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第一次大会”于上海举行,各教派联合组成“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狄考
14、文、韦廉臣、林乐知、丁韪良、傅兰雅、黎力基等为委员。教材还广泛赠送给传教区的民间私塾。1890 年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职能扩展到对整个在华教会教育进行指导。西洋办学第一校 徐汇公学五口通商后,1845 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就在宁波开设崇信义塾,1867 年迁至杭州,改名育英义塾,1910 年升级之江大学。1850 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租界创办圣依纳爵公学,这是天主教在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和英国圣公会都在上海租界开办英华书院。1850 年法国天主教在天津租界开办法汉学堂、诚正小学、淑贞女子小学,等等。以上初级阶段的学校处于草创时期,课程包括宗教故事及日常生活知识、实用性
15、技艺。冯桂芬上海设立同文馆议记载:“英法两国设立义学,广招贫苦童稚,与以衣食而教之。 ”但一开始较难招到学生。*+【注 3】*+【注 3】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设立同文馆议 ,原著于 1861 年,此处据“戊戌变法时期对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评论” ,载文物1978 年第 7 期。1849 年江南发生了大水灾,很多难童无家可归,上海徐家汇圣依纳爵天主堂耶稣会士晁德莅(Angelo Zottoli 18261902)收容难童 12 人,供给食宿衣着,一面教书,一面学外文、学福音书。第二年即 1850 年正式建校,取名圣依纳爵公学 ( College Saint Ignace ), (82 年后即
16、 1932 年改中文名徐汇公学,亦称徐汇中学)校址在法租界漕溪北路徐镇路。1851 年学生 31 人,教员 4 人;学生中人才辈出,先后有教育家马相伯、第一部中文文法书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中国地质学元老翁文灏、翻译家傅雷等。首任院长晁德莅 20 岁就来到中国,博学强记,深通中文,1850 年升为司铎。他在徐汇公学先后任教十多年,用拉丁文编写了中国文学读本 ,为初来中国的传教士们广泛使用。徐汇公学毕业生,均通法文与拉丁文,能读会讲。由此,日后蔡元培等青年曾专门向马相伯讨教拉丁文。徐汇公学又是纪律严明的表率,拉丁文校训:LABORA SICVT BONVS MILES CHRISTI(如基督勇士
17、努力工作)为师生们的言行准则。这也体现了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宗教信仰的溶汇贯通。1914 年,上海县长洪锡范到徐汇公学参观后发表演说,盛赞“徐汇公学为中国学堂之标准” 。徐汇公学被誉为“西洋办学第一校” ,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创了诸多第一:最早划分学科,开设世界历史、泰西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最早进行专业的法语、英语、拉丁语教学;最早拥有自己独创的 60 多门教材课本即“汇学课本” ;最早拥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和外语教学语音室;徐汇公学的图书馆汇学书库,为天主堂藏书楼六大书库之一,珍藏了中国经史子集,也从国外采购了外文版图书,有 1850 年法文版 LANGUE ANGLAISE 等
18、善本书,还有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出版外文书,1949 年前出版的图书有 1 万余册。徐汇公学的西洋管弦乐队是中国第一个学校乐队;它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方话剧演出的学校之一,学生很早就用中外语言排演话剧(文明戏) ;它是全国第一个拥有足球场的学校,徐汇公学足球队享誉沪上,在多次赛事中获得冠军,曾以 8:1 大胜来访的英国海军队。徐汇公学成立以来,累计学生总计 48000 名,校友遍及世界各地,活跃于各个时期的各个领域。 【注 4】徐汇公学的办学理念“古今传承、汇学东西” ,是希腊-希伯来精神在中国的体现。【注 4】以上第一手史料,由上海市徐汇区档案馆提供,特致谢忱。不仅有徐汇公学,基督教传教士还兴办了其
19、他一些新式学校,例如清心书院。1860 年2 月(咸丰十年一月) ,7 名美国新教传教士及家属在上海大南门外陆家浜长老会传教士娄理仁住所,设立上海长老会第一会堂。同年春天,美国差会增派范约翰夫妇来上海租界开办清心书院。创立之初有信徒 200 多人,大多是清心书院的教职员工、家属和学生。1884年(光绪十年)正式成立了清心学校(Lowrie Institute,译名娄离华学堂,今市南中学) ,次年又创办清心女校(the Mary Farnham Girls School,今上海第八中学) 。除清心学校、清心女校外,还办有圣经学院和普益社等等。租界首创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1844 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
20、协进社派遣艾德茜小姐(Miss Alderse)在通商口岸宁波创办女子学塾(经费开支来自艾德茜本人收入) ,此为西方教会在中国大陆创立的最早女学;【注 5】就其性质而论,她是作为福音机构而存在。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基督教传教士在租界和口岸还大力举办女校,开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功不可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公共租界先后创立的裨文女塾、文纪女塾、圣玛利亚女校、中西女塾等;与此同时,在天津租界及一些通商口岸,女子学校也异军突起,冲破层层难关发展起来,这是跟基督教传教士们的艰苦奋斗分不开的。加【注 5】徐敢良:教会女学: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启明星 ,载文教资料2006 年第 21 期。裨
21、文女塾于 1850 年,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夫人格兰德女士(Eliza Gillette)创办,地点在上海西白云观(今方斜路) ,刚开始只有女生 20 人,后改称裨文女子中学。她是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裨文女子中学被接管为上海市第九中学) 。文纪女塾于 1851 年(咸丰元年) ,由美国传教士琼司女士(Emma Jones)创办,地点在公共租界虹口礼拜堂后边,刚开始女生仅 8 人,以后陆续增加。学生除了读浅易 圣经 、一般西学知识和传统四书以外,还学习纺织、缝纫、园艺、烹调等技术。 【注 6】这两所学校于 1881 年(光绪七年)合并,迁入梵皇渡新校舍,更名为
22、圣玛利亚女塾,聘黄素娥为校长,招收女生 40 余名。1923 年扩建后,改名为圣玛利亚女子学校,从而举世闻名;(共产党接管后将其与中西女塾合并为上海市第三女中。 )此外,1853 年天津租界设立淑贞女子小学;1854 年福州设立福州女书院;1859 年福州设立育英女书院女学堂在各租界及通商口岸陆续开办,出现了“教会所至,女塾接轨”的新局面。18471860 年之间,外国传教士创建教会女学 12 所。 【注 7】对比了中西文化和国情以后,一些维新派志士认识到了兴办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如1897 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女学强调指出:“治天下之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
23、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又说:“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国)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弱,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注 8】教会兴办女子学校,从初期以免费饭食招收下层女孩,不多久便克服重重阻力持续发展,更出现了中西、圣玛利亚、贝满等面向“中国有力者”的女子贵族学堂。19 世纪 70年代,中国由南到北都设有教会女校。据 1877 年“基督教在华传教士第一次大会”报告,1876 年教会女校日校 82 所,学生 1307 人,寄宿学校 39 所,学生 794 人。到
24、1902 年,教会女学的学生有 4373 人,占教会学生总数的 43;至 1907 年,天主教会仅在江南地区就设立教会女校 697 所,在校女生超过 1 万多名。这对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有力的促进。基督徒培育了我国最早赴美的女留学生传教士在中国创办女学兴起热潮,随之出现了我国第一批赴美学医的女留学生,对后来的女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示范作用。最早赴美学医的女性是宁波人金雅梅(Dr. Yamei Kin,18641934) 【注 9】又名韵梅、雅妹,祖籍宁波,父亲是宁波教会牧师,3 岁时父母双亡,由在宁波行医传教的美国北长老会医师麦嘉缔(Dr.Me.Cartee)收养。1881 年,义父麦嘉缔
25、医师送她赴美国攻读医学。1885 年,金雅梅从纽约医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毕业,名列第一,成为我国首位获得医学士证书的女生,毕业后仍留在美国从事医学研究;1887 年,她在纽约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显微镜照像机能的研究 ,引起医学界关注。1888 年金雅梅归国,先后在厦门、成都等地行医;1907 年(光绪卅三年)在天津担任中国最早的公立女医院北洋女医院首任院长;1908 年创办北洋(长芦)女医学堂,这是我国第一所公立女子护士学校。她是中国护理教育的开拓者。1934 年春金雅梅在北京病逝。出国留学的第二位女性是福建人许金訇(18651929,译名为何金英) ,其父也是基督教徒。她自幼在基督教美以美会毓英女
26、塾求学,后入福州妇女医院工作。院长见其聪颖过人,即向美国“国外传道会”申请送她赴美留学。1884 年她入俄亥俄州大学,4 年后转入费城女子医科大学学医。1892 年毕业,实习期满后归国主持福州医院。1898 年,李鸿章推荐她出席伦敦世界妇女协会,成为中国出席国际协会的第一位女性代表。江西同乡康爱德(18731931)和石美玉(18731954) ,同在美国传教士侯格女士(Hoag)创办的九江学塾读书 10 年。康爱德曾为童养媳,被侯格女士收养。1892 年,该校教师侯威女士(Howe)返美,携她俩同到美国密执根大学学医,1896 年毕业后携手归国。康爱德先后在九江、南昌行医,1907 年一年内
27、就收诊病人 8000 人。对此,梁启超曾著文赞赏:“西人本侮中国甚,谓与土番若。于是二子者进,结束翅超异于众,所须执据,又为头等,彼中所最重也。彼校教习,若他校之教习;其地之有司,若他国之有司;睹此异禀,则皆肃然而起,违住而鞠躬也以为礼。门内门外,十余国之学徒以千计,观者如堵墙,则皆拍手赞叹。 ”【注 10】【注 10】梁启超:记江西康女士 载时务报1897 年 3 月 23 日。转引自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 3 月。医术精湛的康爱德,曾被推举代表中国妇女出席“世界妇女协会” 。她还在南昌修建了一所新型医院。石美玉归国后在九江行医
28、,遐迩知名,于 1900 年创办福德医院(后为九江妇幼医院) ;1915 年,石美玉与伍连德、颜福庆等筹组中华医学会,曾担任副会长。19181919 年,她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进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修。1920 年她又在上海创办伯特利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前身) ,和护士学校、两所药房,还兴办了小学、孤儿院。她笃信基督新教,是著名的女布道家。金雅梅、许金訇(何金英) 、康爱德和石美玉等女士,是中国现代医学的先驱者,她们最早赴美留学,学成归国后报效社会,以亲身经历破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为女子高等教育和出国留学深造,树立了样板。圣芳济学堂圣芳济学堂(St. Fran
29、cis Xaviers College) ,又称圣芳济学院或书院,是 1874 年(清同治十三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公共租界上海公馆马路孟斗班路(Rue Montauban)路口(今金陵东路四川南路)正式成立。 【注 11】建校十周年时,迁入虹口南浔路新址。 (今名北虹高级中学。 )【注 11】徐雪筠,张仲礼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海关报告(1882-1931)译编 ,第 166 页、第 221 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年。学生来自各地,亦具不同宗教背景。1882 年入学的 112 名学生里面“天主教友 70 人,信奉基督教者 22 人,犹太教与回教徒 2 人,波斯教徒 2
30、人,非教友者 15 人” ;1884 年,196 名学生中, “信奉天主教者 123 人,基督教 35 人,犹太教 6 人,回教 3 人,外教者 24人。 ”【注 12】【注 12】圣芳济书院华人部:圣芳济书院 60 周年纪念特刊 ,学生张宏道、周斌章、张宏远、史元麟口述。1874-1934 ,上海。允许持有不同信仰或异端的学生入学,是对不同文化传统的默认,这种开明度超越了宗派立场的约束,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与自主。在宗教活动上,学校亦实行了自愿自主的方针。例如一些学生在当年的口述中指出:“作为一个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人士,奥斯汀先生(作者按:口述中的澳斯汀先生是指当时的院长)从不试图将他的宗教
31、信仰强加给他的学生。他宽容大度地主张,对于上帝的信仰主要地发自内心。 ”【同上注 12】这种新教主张,是将基督教义与自由主义结为一体,将宗教信仰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合而为一,体现了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交融。到 1921 年,学校已不是以宗教课程为主导。教学以英语、数学类及其他西方科目为主,例如绘画、物理及地理。只有第 1 至第 3 班的学生需要修读宗教科,年长的学生则完全不需要修读宗教科目。初中的宗教课,是以讲授宗教历史故事为主,一般学生只当是一般西史科看待。相比起同期的基督教教学,圣芳济书院的宗教教育是最小规模的。课程安排中比例很小的宗教历史科目并没有发挥宗教作用,反而丰富了学生们的世
32、界历史知识,开阔了眼界。学校在学业与纪律管理方面采取了相当严格的精英教育。在每周考试、升留级淘汰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高比例的升班淘汰制体现了精英管理理念。圣芳济书院的招生历来并不太多,1874 年至 1895 年,学院共计录取数为 1060 名,1893 年学生总数达到 286 人,平均每年录取 88 人左右,中国学生也与日俱增。实际报名数当然不止于此。尽管所招收的新生已极具竞争力,到毕业时,往往只剩下 2 个班级。所以比起录取人数来,圣芳济的毕业生人数更少。 【注 13】【注 13】王寅清、柴芷湘:上海求学指南 ,1921 年版,第 50 至 51 页,57 至58、61、6
33、5 至 68、82 至 83、87 至 89、116 至 118 页。1905 年,学校首次派遣学生 4 名参加英国剑桥大学公开考试,即有 3 名获合格文凭。以 1910 年至 1934 年为例,25 年共计毕业生 426 名,平均每年 17 名。和年录取数对照,淘汰率约为 80%以上。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学生名额增至 740 人。1925 年,迁至蓬路(Boone Road) (今塘沽路)与乍浦路(Chapel Road)交界的一所洋房,其设施适合 350 名学生就读,不过,学校实际容纳了学生 750 人。 【同上注 13】1937 年,新分校行将落成,七七事变爆发,接着日本侵
34、略军在上海发动了 八一三事变,圣芳济书院中国部又以地处战区无法上课,又迁至孟德兰(Mandalay Load,即今上海图书馆对面的江阴路)及南京路女子中学两处上课, 1939 年 9 月迁至福煦路新址。后来,中国部需向当时日本军政府教育部门注册,改校名为“圣芳济中学” 。上海中西书院1882 年基督教传教士、美国监理会的林乐知在上海租界创办著名学校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of shanghai) 。林乐知的思想倾向于神学自由主义,持开放态度,希望通过文化教育和其它社会活动来的改造社会整体环境。他宣称办学目的是培养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人才,在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这两极之
35、间,完美和谐地实现平衡。19 世纪 70 年代,西方教会在华办学已有一定数量,据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资料,1877 年,西方教会在华学校已有 347 间,学生 5,917 名。尽管教会学校的学生不少,却多为流浪儿童,教学内容和社会影响力有限。林乐知认为,当时监理会属下的学校学生“来自最低下、最无希望的阶层” ,他希望创办一学生来自“最优秀和最有希望的阶层”的新式学校。在他的努力下,1882 年,采用双语教学的中西书院于上海创立,十分成功。上海中西书院第一次招生就有 400 多名(当时圣约翰书院只不过 70 名学生)
36、,第一分院亦称林华书院;不久又在上海开设了第二分院,主要由传教士授课。林乐知拟定的中西书院课程“悉照泰西书院”实际上就是美国学制。随后,林乐知向美国募捐,几年后购买了 35 亩土地,将两个分院合并,校址设在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的虹口(今昆山路景灵堂对面) 。学制定为 3 级 8 年制,先后学习识字、英语、历史、地理、代数、物理、化学、天文、力学等,普通班第 6 年就可毕业。如还愿意继续深造,再学习航海、测量、国际公法、人体生理、富国策等专业。20 世纪初,中国的海关、邮政、铁路以及实业界人才,大多数出自该校。林乐知的办学方针比较开明,学生甚至可以自由发表爱国演讲。1900 年,监理会决定将上海
37、中西书院和苏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 、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1896 年)合并,1911 年正式扩建为东吴大学,校址苏州天赐庄。林乐知为董事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东吴大学主楼命名为“林堂” 。上海中西书院并入东吴大学后,原有校舍改为东吴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注 14】【注 14】上海宗教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宗教志第五编基督教第三章“教育和出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年。天津中西书院1886 年(光绪十二年)美国公理会教士丁家立(Charles Daniel Tenney,18571930)于天津
38、租界创办,自任院长。校址在英租界达文波路(今建设路),学生几十名,并专门招收了一批官僚买办的子弟,如李鸿章的儿孙都曾在天津中西书院就读。丁家立自己是神学硕士,但他开办的中西书院并不带宗教色彩,是为当时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不带宗教色彩的学校。北洋西学学堂成立后,该校停办。所以天津中西书院虽然是新教徒丁家立为院长。却不能说是美国新教公理会主办的。丁家立的身世很独特。他在 1886 年辞去教会的职务,赴天津就任李鸿章的家庭英文教师,同时在天津设立中西书院,直到 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 。丁家立还曾兼任美国驻天津领事馆副领事,受聘任北洋西学学堂总教习,当时伍廷芳任该学堂头等学堂总办,蔡绍基为
39、二等学堂总办。1903 年(光绪廿九年)北洋西学学堂易名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 ,丁家立仍就任总教习。天津呑纳学院 北洋西学学堂1887 年,英籍德人德璀琳(Gustav Derting)召集外国商人,要求赞助投资创办大学并得到响应。他的设想得到李鸿章的赞同,并答应拨给他一块地方做校址。他们在天津德租界警察总部处后边建造了一座教学楼(日耳曼风格的楼房)校名为呑纳学院(Tenney College) ,亦称为天津博文书院,招收高层次的中国士人入学。1892 年,德璀琳聘请美国传教士、英皇家学院毕业的丁家立于呑纳学院中创办补习班,数年后这个班学生的知识均达到入学水平。1895 年 10 月 2
40、日,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禀奏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在盛宣怀和王文韶参与下,125 名新生入学呑纳学院,学院由此更名为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6 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是中国第一所命名为“大学堂”的高等学校,1900 年有了首批毕业生。义和团运动期间,八国联军入侵京津地区,北洋大学堂被德军占领,校舍受损,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一度被迫停办。丁家立亲赴柏林与德国政府交涉,获 5 万两海关银赔偿金,并以此赔款承建了北洋大学堂在西沽武库的校舍。至 1903 年(光绪二十九年)4 月北洋大学堂在西沽复课,招集前中西学堂及水师学堂旧生
41、数十人成班,均先入预科补习。1905 年暑假后,依成绩分为第三(相当于二年级) 、第四(相当于一年级)两班,入法律、土木工程或采矿冶金之专门正科肄业。丁家立担任总教习期间,在分科教学、课程编排、教材选用、教习延聘、学员招生、学堂管理等方面仿照美国著名大学标准,确保质量上乘,把北洋大学办成了“东方的康奈尔” ,凡毕业生皆可直接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院。1906年,袁世凯饬学堂会同津海关道遴选学生 35 名,派赴美国留学,其中 19 名学费是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三校提供;次年,又有法律科学生 11 人续派赴美留学。上述天津中西书院和呑纳学院(博文书院)都是天津租界的外国人跟中国洋务派合作
42、兴办的高等学校,并不带有基督教色彩。这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并应继续深入研讨的。天津成美学校天津成美学校于 1890 年创办,是天津市最早的学校之一(今汇文中学) ,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美以美会主办。创办者和第一任校长都是美国新教徒。校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荣安街。课程设置强调宗教知识和英文教学。校名初为“成美学堂” ,1913 年改称“成美中学校” ,兼招初、高中生。校训:勤,俭,诚,勇。1923 年改名为“天津汇文中学校” 。戏剧家、翻译家焦菊隐,医学家吴阶平,天津市前市委书记黄敬等人皆为该校毕业生。(附录:天津的教会中学还有:天津中西女中,美国卫理公会主办,校址南开区南门外大街 257 号;新
43、学中学,伦敦会主办,校址法租界海大道;法汉中学,天主教圣母文学会主办,校址老西开西宁道 10 号;工商附中,天主教法国耶稣会主办,校址马场道 143 号;西开中学,圣母文学会主办,校址西宁道 17 号西开总堂;圣功女中,圣母无染原罪会修女主办,校址马场道 125 号;圣路易学堂,圣母文学会主办,校址营口道今滨江医院地址;圣若瑟女校,方济各后学圣母传教修女会主办,校址山西路。 )上海中西女塾缘起:上海中西书院的成功,鼓舞了林乐知,促使他加紧创办一个只招收女学生的同类学校。1885 年,林乐知开始与同属监理会的女传教士海淑德合作,计划筹集经费 25,000美元,用以在中国举办女校,筹款方式的是发行
44、每股 10 美元的股票,需售出 2,500 股;如此办学计划,在同年 6 月的监理会女布道会议上首次得到呼应。经过多年筹备,1892 年,中西女塾(McTyeire School)在上海租界创办,校址位于外滩附近汉口路(今扬子饭店所在地) 。英文以 Mc.Tyeire(墨梯)命名,以纪念刚去世的大力赞助者墨梯主教。中西女塾刚开始的学制是十年制,包括从小学到中学的全部课程。后来实行 12 年学制即小学、初中、高中各 4 年。中西女塾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与管理特色,强调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促进学生在道德、智力和身体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其未
45、来的生活作准备。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亦称为“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学园。19 世纪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大学的分科过于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倡通才(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不同的学科多所认识,以至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到 20 世纪,通才(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主导方式。中西女塾的校训:LIVE,LOVE,GROW,“爱、生活、成长”和“积中发外,智圆行方”就体现了“通才教育”的主张,也就是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这两极之间完美和谐地实现平衡。在具体的课程上,中西女塾并不提倡某种专门的谋生技能
46、的培养,而是强调“中西并重”希望学生中西两学兼学并通,成为通才而非专才。鉴于教会学校普遍的只重视英语轻视国文的通病,中西女塾要求学生重视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要求愈来愈严格,校方规定“中西并重不宜偏枯” 。中西女塾(后来的上海市第三女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女子人才,代表人物有: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以及教育家俞庆棠、外交家龚澎、文学家张爱玲、钢琴家顾圣婴等,都曾在该校就读。圣玛利亚女塾1881 年 6 月,美国圣公会施主教将裨文女塾、文纪女塾合并,成立了圣玛利亚女塾(St. Marys Hall) 。首任校长为上海人黄素娥女士。新校舍建在万航渡路圣约翰书院校园后面,
47、建筑呈古希腊风格。此时的圣约翰书院和圣玛利亚女塾仅一墙之隔,然而除了星期日在教堂分座做礼拜之外,男女学生从不允许交谈。学校开始时招生 40 余人,以后每年陆续增加。1885 年女塾附设育婴堂(幼稚园) ,黄素娥兼管其事。1900 年,学校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仅有一名学生朱静贞毕业。1908 年添设师范科、图书馆。此后圣玛利亚女塾有较大发展,正式成立英文部、中文部和音乐部,学制定为 8 年。1920 年购买白利南路(今长宁路 1187 号凯旋路口)70 亩地建造新校舍。1923 年,圣玛利亚女塾迁入白利南路新校舍,并改名圣玛利亚女子中学(St.Marys School) ,招生对象多为中上等家庭
48、的女子。到 1929 年,学校共计有八年制毕业生 100 名,师范毕业生 17 名,初中毕业生 137 名,高中毕业生 145 名,中文特级毕业生 63 名,共计 462 名。这时的圣玛利亚女校,已经成为一所贵族女子学校,学校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除必修课外,还有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舞蹈表演等选修课,传授西方上层社会的礼仪、社交知识。每年学费是 84 银圆,相当于普通工人 8 个月的工资;专学西文的一年学费是 168 银圆,伙食、杂费尚且不包括在内。这样高的费用,普通人家显然是难以支持的。由此,圣玛利亚女中成为继中西女中后的上海第二所基督教高级女校。举足轻重的教会大学 三分天下有其二19 世纪 80 年代以来,教会大学(如圣约翰书院)的建立促使中国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使中国人自己举办的高等教育有章可循,教会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师资。在教会大学的影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