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理学课堂知识汇总第一节 心理世界【教学重点】1.明确心理现象区别于其它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特殊性;2.把握心理的实质;3. 理解心理和行为的关系。【教学难点】心理的实质【学时分配】2 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导入】:你对心理学了解多少? 做梦用多长时间?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里,莱桑德尔说真正的爱情是“简单”而又“短暂”的,像做梦一样。梦真的来去一瞬间吗?你认为做一个梦所用的时间是一秒钟的几分之一;几秒钟;一两分钟;若干分钟;几个小时。 牛奶一样多吗? 五岁的瑶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过去。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她看到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
2、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溜溜地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里转回到坛子里。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瑶瑶可能的回答是:瓶子里的多;坛子里的多;一样多。 哪一种决定风险大?一群朋友准备把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在赛马会上花掉。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做出全组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的赌金,最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的赌金。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更慎重;更冒险;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险。 不用自己计算,在 5
3、秒钟之内给出这个式子的估计答案:12345678=40320一、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在我们的周围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万物的复苏衍生,生命的千姿百态,优雅动听的音乐,浩如烟海的知识,迥异多样的风土人情,翻江倒海的七情六欲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感知它们,体验它们,理解它们。正是这些奇妙的现象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在这些现象中,心理现象是最复杂、最难理解却又最神奇的现象,恩格斯曾誉之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的确,一方面,心理现象与物理、化学、生理等其它现象一样,其发生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因果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推断我们应该而且能够对各种
4、心理现象进行了解,但另一2方面,心理现象和其它宇宙现象相比又有其特殊之处,从宏观世界的天体运转到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从剧烈变化的地壳运动到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于科学仪器直接的去观察,并作出精确的预测。而心理现象却不一样,它是表现于内的,是看不见、摸不到、听不着的,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别人在想什么,更不能准确地预测别人下一步该怎样行动,这是因为,一方面,影响心理现象的原因非常多,也非常复杂,某一个看似简单的心理现象往往有很多因素综合起作用,另一方面,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和效应又是多种多样的,同是愤怒,既可能表现为咬牙切齿、怒发冲冠,也可能表现为脸色苍白、双腿哆嗦,更可能表现为沉默
5、不语、蓄势待发。而且,心理的外在表现和真实的心理活动往往表现出不一致的倾向。因此,如何正确、科学地认识心理现象,即对心理实质的理解问题,是科学心理学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诸如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它的产生依赖于什么条件,它来源于何处等。这些问题既涉及到根本的哲学观点,又涉及到现代科学研究的许多成果。专栏 1.1:说谎者如此动作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家艾克曼研究说谎心理和生理学已有多年。他认为没有一个能测知谎言的万全之策,不过说谎的人会有下列动作:1、 双唇紧闭2、 微笑但不牵动眼睛周围肌肉3、 悲伤时,前额缺乏感情4、 面部同一表情持续 10 秒钟以上5、 脸上神情一闪即逝,超过思
6、想速度6、 应可明确迅速答复问题时却犹豫不决思索假答案的信号包括谈话时眼神游移、段落间停顿、重复说话内容、脸部和身体都缺乏生气。二、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也就是说,人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这一结论今天看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它的得出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关注人类自身的心理现象了,但古代人们所关注的心理现象是隶属于哲学层面的,即等同于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或灵魂。恩格斯说过:“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
7、特殊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 ”与这种形神分离的古代唯心论相对立,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身体的一种机能。我国古代的荀况就提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 。南北朝时的范缜更进一步提出“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 ,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但古代绝大多数唯物的形神论思想家都认为心理是由心脏(甚至五脏)产生的,因此在我国的汉语中,几乎所有与意识有关的词的偏旁都为“忄”或“心”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心理对脑的依存性。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素问提出:“诸髓者,皆属于脑”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清代著
8、名医生王清任根据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疾病的临床观察,否定了古代的“心脏说” ,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同时,他还细心观察了婴儿大脑的发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这说明在我国已较早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确立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认识。在古代西方,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也存在唯物论和唯心论之争,从德谟克利特到柏3拉图,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都对人的心理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解释。19 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解剖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对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1861 年,法国医生布洛卡曾报导过两具癫痫死者的尸体解剖结果,病人都是右侧瘫痪,并患有严重的运动性失语症病人的发音器官完整无损,功能正常
9、,他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从尸体解剖中布洛卡发现,病人左额叶部位的组织有严重病变,据此他推测语言运动应该由这个部位控制。以后,这个脑区就被命名为布洛卡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得出心理产生的器官是大脑而不是心脏。1871 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威尔尼克发现大脑额叶的额上回后部损伤的病人,虽然能听懂音乐,但听不懂语言,以后这个脑区就被命名为威尔尼克区,这个部位被确认为“言语听觉中枢” ,属于这个中枢的病症称为“听觉失语症” 。现代科学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光是语言,几乎所有的心理现象尤其是人类的高级心理现象都是由大脑控制的,尽管在大脑的工作机制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10、(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不是凭空产生的,无论是间接的心理活动还是直接的心理活动,总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素材。大脑类似“加工厂” ,客观现实是“原材料” ,如果没有“原材料” , “加工厂”就无法生产出任何“产品” ,即各种心理现象。客观现实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的则是人生存的周围环境,即人的现实社会生活条件。任何心理现象,即使是最复杂的智慧活动,离开了客观现实这片沃土,只能是空中楼阁。甚至头脑中虚构的神话和鬼神等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荒诞的形象,不管它如何超脱现实,但构成它的原始材料还是来自客观现实。正如恩格斯
11、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还体现在对生存环境的依存性上,其有力的佐证就是“狼孩事件” 。(三)人的心理反映的主体性特点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生存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的主观状况。首先,作为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是“物的复写、摄影、模写、镜像” (列宁语)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像过程。但人脑中形成的事物映像和它所反映的事物虽然其内容很相象,但其性质
12、是不同的,正如同我们在镜子里见到自己的形象不是我们自身一样。其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主体的内部特点而折射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在具体的人身上发生的,每一个人在生理遗传、需要动机、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发展成熟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由于其内部特点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反映都可能不同。譬如,对于“夕阳”的反映,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惆怅、伤感的情调;革命家叶剑英却写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佳句,表现出老当益壮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是半杯水,有人会发出“怎么只有半杯呢?”的感叹,而有人
13、却说:“还好,尚有半杯可饮。 ”第三,人的心理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反映。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象镜子反映物象那样消极、被动,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积极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体现在心理反映现实的选择性上。同是两个学生,一个文科生,一个理科生,进到同一个书店,文科生更关注与文科有关的书籍,而理科生更关注与理科有关的书籍。同一课堂,不同学生的注意中心也不一样,有些学生对课堂中的视觉刺激感兴趣,如老师的着装、教态、板4书等,而有些学生可能对听觉刺激更敏感,如对老师说的话历历在目,而不大记得起老师当时穿了什么衣服。心理反映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人的意识性上。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人
14、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活动,意识到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和行为,并且有目的的根据现实需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教学案例: 印度狼孩卡玛拉 卡玛拉,女, 1912 年生于印度,当年被狼叼走,与狼一起生活了八年。 1920 年她在加尔各答东北山地被人发现,从狼窝里抓回送到附近一个孤儿院,由辛格牧师夫妇抚养。刚进孤儿院的头一年,卡玛拉只有狼的习性而没有人的心理,她不会说话,不会思考,用四肢行走,昼伏夜行,睡觉也是一副狼相。卡玛拉常半夜起来在室内外游荡,寻找食物,想要逃跑时,像狼一样嚎叫,吃饭、喝水都是在地上舐食。她愿意与
15、猫、狗、羊等动物一起玩,不让别人给她穿衣服,不愿与小孩接近。尽管她每天与人生活在一起,但心理发展极慢,智力低下。 第二年,卡玛拉能用双膝行走,能靠椅子站立,能用双手拿东西吃,对抚养她的辛格夫人能叫“妈”。经过三年多她才和逐步适应人的生活,能够自己站起,让人给她穿衣报,用摇头表示“不”。辛格夫人外出回来,她能表示高兴。入院四年她才能摇摇晃晃地直立行走,早饭时能说“饭”这个词,这时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一岁半的孩子。入院六年时,她能说出 30 个单词,与别人交往时有了一定的感情,智力达到两岁半的水平。 第七年,卡玛拉已基本上改变了狼的习性,能与一般孩子生活在一起,能说出 45 个单词,能用三言两语表达简
16、单的意思,能够唱简单的歌。她开始注意穿着,不穿好衣服不出屋,有了羞耻心。她能自觉地到鸡窝去拣蛋,受到表扬就非常高兴。第九年 (17 岁 ) ,当她因尿毒症死去时,智力只有三岁半的水平。思考题:1 解释: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试列提纲简述之。3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第二节 科学心理学【教学重点】1.了解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把握科学心理学的三大任务;3.比较几种主要研究方法的特点。【教学难点】1.理解心理学的科学性;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比较。【学时分配】2 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一词的英文写法为“
17、psychology”,是由古希腊文的“psyche”和“logos”二5字合成的。 “psyche”原本的含义是“生命” 、 “灵魂”或“精神” ,后来被解释为“心灵” ;“logos”的含义是“讲述” 、 “研究”或“解说” 。 “psyche”和“logos”合起来就是“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或研究” 。这可以说是心理学的最早定义。但长期以来,心理学隶属于哲学范畴。直到 19 世纪后期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以来,心理学才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而与其它学科区别开来。具体来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8、讨论。(一)个体心理心理学上所说的个体是指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即个体心理活动形成及其表现的共同的一般过程;个性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活动特性和倾向性上的差异。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认知过程也称为认识过程,它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称为信息加工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个性心理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特征。它是
19、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个性心理包括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二)个体行为前已述及,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但人的心理是发生在人的头脑内部的,是看不见、摸不到、听不着的,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和度量。但由于任何心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外部表现,所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和描述使我们有可能探讨其内部的心理活动。因此,心理学也应该研究个体的行为。人的心理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人之所以哭,是因为受到了打击或失去了所爱的人或事物而产生了悲伤心理;人之所以笑,是因为他在工作中受到表扬或做了一件好事而产生了快乐心理。当然
20、,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人的行为也非常复杂。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构成。有些行为很简单,例如,手碰到烫热的火会马上缩回来,光线刺激眼睛会引起眼睑关闭,而有些行为却很复杂,它包含有许多复杂的成分,如驾驶汽车、写字、体操等。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同一刺激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刺激也可引起相同的反应。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有时也叫研究行为的科学。(三)社会心理人是社会的人,他不可能一个人独来独往,他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当中,与他人和社会发生种种联系,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21、如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团体由个人构成,但它不是个人特征的简单相加,一个团体一旦形成,就具有个体不具备的心理和特征。因此,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心理,也要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二、心理学研究的研究任务(一)描述和测量心理学是一门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来间接研究内部心理过程的学科,它的最基本任务是在质上和量上来确定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的具体事实,即要解决“是什么(what) ”的问题。每一种心理现象我们都可以在质上和量上规定其具体事实,并通过描述和测量了解其本来面目。例如对“幸福”的体验,每个人都希望幸福,但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和感受又6是大不相同的。某个人拥有显赫的地位,优裕的生活条件,
22、完美的家庭,别人会觉得他很幸福, 。但他自己可能并不这样认为,相反,他觉得自己活的很累,很辛苦,丝毫没有幸福的感受。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对这种“主观幸福感”在质上和量上确定一些具体事实,如幸福应从哪几个维度进行分析,这几个维度的组合就表现为幸福的质的特点,而表示每种维度的分数的高低就是幸福的量的特点。通过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测验法等收集上述几个维度的相关资料,就可以对“幸福”这一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和测量。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和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一步,如果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进行描述和测量,也就不能进行控制和预测,心理学的研究也就失去其真正的价值。(二)解释和说明心理学研究不
23、能只限于对心理事实的描述和测量,而应当从描述和测量中探求其规律,即解决”为什么(why)”的问题。当某一种心理事实的发生具有相应的条件时,就必然会出现这种心理事实;而当没有出现该条件时,这种心理事实就不会出现,那么我们就说这种心理事实合乎规律的发生,而且它是由该相应的条件导致的。当然,导致心理事实的条件或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心理现象的规律也有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对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过程的解释和说明可以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四个层面进行探究。例如,差生学习成绩不良,其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大脑内部缺乏某一种物质,引起认知功能失调,从而出现某方面学习障碍(如阅读困难或语言障碍) ;心理上,对
24、学习和学校有恐惧感,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动机或对学习持有错误看法;行为上,其学习行为(即使是一点点进步)没有受到过老师和家长的奖励和鼓励,或没有下更大的工夫去学习;社会文化方面,学校学习风气不好,教师对差生存在歧视,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如好学生和差学生分编为不同班级)等。心理学家通过对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初步形成一定的假设,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证明假设,最终形成与事实相符的科学理论。(三)预测和控制任何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实践。心理学研究不仅要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对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更重要的是它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能够进行预测和控制,即解决“怎样做(ho
25、w)”的问题。这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最大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例如,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性格与其童年期的经历(尤其是不良经验)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预测,童年期具有相似经历的人成年以后可能更具有相似的性格,据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减少或避免对孩子施加不良刺激,以免造成内心创伤而形成不良性格。同样,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学生的一般智力、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就能更准确地预测这个学生在校学业成绩的表现,并且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该学生的在校学业成绩。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地观察记录以了解其
26、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一种方法,又称自然观察法。观察法通常是由于无法对被观察者进行控制,或者由于控制会影响其实际行为的表现或有碍于伦理道德而采用的。观察法可以借助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也可以借助于现代的观察设备,如录音、录象、监视器等进行。观察法有不同的种类。按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行为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按观察的周期长短,可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但不管哪种观察方法,都有一个前提:即被观察者不知道有人在观察他们,他们的行为必须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否则,观察结果就会失真。(二)测验法7测验法是指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人的智力、性格、气质、态度、兴趣、动机等心理品质的方法。按测
27、验的人数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每年的高考就属于成就测验。任何一个心理测验都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程度,即运用同一量表多次测量同一心理品质而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如运用同一智力量表对某一学生分两次对其智力进行施测,如得到的智商分别为 70和 110,那么这个智力量表的信度是值得怀疑的,它有可能把一个智力较高的人测为智力偏下者,也有可能把一个智力不是很高的人测为智力偏上者。效度是指测验量表的有效性程度,通俗的讲,即一个量表能不能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来。例如,尺子是用来
28、测量长度的,秤是用来测量重量的,如果用一把尺子来测量一个人的体重,显然是不行的。同样,用智力量表来测量一个人的人格,其有效性很差,即效度很低。信度和效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也比较高。(三)调查法调查法是指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从而了解其心理状况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以用来了解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民族、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机体变量,也可以了解他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理解、看法、态度、信念、期望、兴趣以及行为等反应变量。根据具体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研究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研究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分为
29、两种: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口头调查即访谈法或晤谈法,是调查者根据事先拟订好的访谈提纲向被调查者提问,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者随时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或其它行为反应。书面调查即问卷法,是调查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设计问卷让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回答问题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发放问卷的方式可以是邮寄,也可以是集体发放或个人发放。(四)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或某些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或反应变量,其他所有除自变量之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或干
30、扰变量,它是在实验中需要排除或保持恒定的变量。上述三类变量是心理实验中的基本变量。实验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所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多种条件(或变量)中,使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只是有组织地操纵一个条件(有时也要操纵几个条件)使其变化,观察、记录、测定与其相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虽然某个条件变化了,但看不到心理现象的变化,则那个条件就不是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规定的重要因素。一次变化一个条件,逐次重复上述的操作,把那个现象产生的条件搞清楚,进而再有组织地变化多个条件,搞清各个条件所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条件与心理现象的函数关系就明确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也就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观察。思考题:1
31、.解释:自我,行为,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观察法,晤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自然实验。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试列提纲简述之。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4.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85.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6.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教学重点】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2.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诞生时间和基本观点;3.目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不同心理学流派的比较【学时分配】2 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
32、轻的科学。正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指出的: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的确,从心理学思想存在的历史看,心理学有一长远的过去,但是古代的心理学思想都包含于哲学思想体系中,对人的心理或意识的研究,长期以来隶属于哲学的范畴。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则是 19 世纪 70年代末期的事。心理学诞生 100 多年来,由于不同心理学家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持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流派,心理学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一、构造主义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事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该实验
33、室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中出来,同时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的诞生。其代表人物除冯特之外,还有他的忠实的弟子铁钦纳。构造主义从经验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世界都是有经验构成的,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物理学和心理学都是如此,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心理的构造或结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实验内省法是指让被试报告自己在变化的实验条件下的心理活动,然后由心理学家考察被试经验中所引起的变化。构造主义强烈反对以前哲学范畴中研究心理现象的纯思辨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科学中类似于物理学、化学的元素分析法。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意
34、识的科学。直接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心理元素如何合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他认为,人的意识经验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基本元素构成的。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包括声音、光线、味道等经验,它们是由当时环境的物理对象引起的。意象是观念的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感情是情绪的元素,表现在爱、恨、忧愁等经验中。冯特在其所建立的实验室中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时间、联想等心理过程进行了研究。二、机能主义20 世纪初当构造主义在注重科学精神的德国的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当时资本主义9迅速发展的美国却兴起了另一个与之抗衡的心理学
35、思想流派机能主义。代表人物有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等。与构造主义学派的观点相反,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机能或功能,而不应研究心理的结构,正如机能主义的奠基人詹姆士所说:“意识和其他一切机能一样,似也应有一种功用而才进化的若说它没有功用,那就万难令人相信了。 ”因此,必须从与现实的关系上来研究心理和意识的作用和特点。他们强烈地反对构造主义脱离现实生活的元素分析,他们认为,心理或意识的根本作用是适应,是有机体生活中的许多表现中的一种表现,所以心理学必须研究意识如何发生和发挥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机能主义承认实验内省法的价值和合理性,但同时认为可以客观观察法作为补充,而且可以通过对人的活动
36、产品的研究来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三、行为主义20 世纪初,正当构造主义学派和机能主义学派在一系列心理学基本问题上争论不休时,在美国出现了另外一个影响更大的学派行为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913 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心理学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正式举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从此,行为主义占据心理学主导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而且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行为主义认为,以前的心理学各派别都研究意识,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其实心理、意识是和灵魂一样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假设,本身是不可琢磨、不能证实的,因而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无法对其进行可重复的、客观的研究。它主张心理
37、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行为,而较简单的动物行为比复杂的人类行为更具有根本性。华生坚决反对冯特心理学的意识和内省这两个基本概念,认为“心理学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的关系的时机似乎已经到来” ,传统的心理学中的意识、感觉、知觉、意志、表象等一大堆无用的概念应彻底加以摒弃,而代之以刺激、反应、习惯形成、习惯联合等概念。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刺激和反应构成的,心理学的研究就是要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在已知刺激之后,能预测将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而当已知反应后,能够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因此他提出了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规律的基本公式:刺激反应(SR) 。在研
38、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反对主观性很强的内省法,主张采用客观的能够直接观察到刺激和反应的方法,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等。华生试图通过这些方法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而且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加以预测和控制的。从本质上说,华生是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他曾经说过一段广为引用的名言:“假设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自己设置的环境里进行培养,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管他们的才能、天资、本能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他曾经
39、使用条件反射法塑造了一个 11 个月男孩的恐惧行为。四、完形心理学几乎与行为主义诞生的同时,1912 年,在德国产生了另一个心理学派别,被称为“完形心理学”或“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其代表人物是魏特墨、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为“完形” 、 “格式” 、 “结构” 、 “整体”等。该学派主张,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是不合理的,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 。10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征和意义,而且,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制约着部分
40、的性质和意义。他们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并把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称之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如目前关于知觉研究中的很多规律都是格式塔规律,关于学习和思维活动,格式塔学派提出了著名的“顿悟”理论。这些观点和研究成果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五、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也称为“心理分析” ,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如果说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完形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异常行为的研究。同以前的传统心理学主要研究意
41、识现象和内容不同,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他还认为,人的无意识心理在支配个体的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意识强大的多,而且其心理过程要比意识的心理过程复杂的多。弗洛伊德通过长期的大量的精神病治疗实践发现,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验及其导致的心理冲突是精神疾病产生的根源,精神分析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如梦的分析、自由联想等)发现被压抑在精神病人潜意识里的这些创伤性经验,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弗洛伊德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家,但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成为当时乃至心理学历史上颇具特色的治疗技术和理论体系,成为影响 20 世纪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42、对哲学、文学、宗教、艺术、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都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他所提出的一些概念如潜意识、自我等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曾写道:“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甚至有人将弗洛伊德看作是和爱因斯坦、马克思齐名的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三位思想巨人。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的。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常被人称为是“第三势力”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
43、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割裂开来加以分析。他们批评精神分析学派单纯地以精神病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只研究由零碎的、片面的反应构成的行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人看作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失掉了人的最重要特性。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都具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潜能,教育的作用就是提供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以促进每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中,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其核心概念。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意味着在所有方面尽可能地实现人的自由。一个自我实现者能够认清现实,并保持与现实的关系,能够自发、单
44、纯地欣赏自然和生活,自主而不依赖于环境,能够发展与他人的深刻关系,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和非敌意的对世俗的幽默感,富有创造性和非遵奉主义,有较多的高峰体验。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的基本方面是自由,自我实现的人希望成为并且应该(必须)成为自由的人。人本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则以创立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而闻名于世。他所提出的“患者中心”心理治疗方法成为心理治疗的重要理论,其所倡导的建立与患者的密切关系、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思想成为现代心理咨询和治疗共同遵循的理念。七、认知心理学11认知心理学是 20 世纪 50 年代伴随着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
45、为,1967 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与其它学派不同的是,认知心理学派不是由某一个心理学家提出来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所谓认知,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言语等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家坚信,要想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单纯地了解刺激和反应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了解其内部心理活动,而且,一个人的内部认知过程是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的。他们将人脑和计算机进行模拟,认为计算机和人脑在加工信息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可以通
46、过研究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原理来了解人脑这个“黑箱”是如何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的。现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方法,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认知心理学家相信,这些研究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心理过程,而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从而促进计算机科学的进步。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脑科学等相结合,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科学家们相信,只有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工作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如认知、情绪、语言、意识和无意识等)的特点,从
47、而更有效地为人类自身服务。可以预见,在 21 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思考题:1.学完本章之后,对“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2.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3.思考一下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小视窗 心理学是科学吗?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提出:心理学真的是一门科学吗?即使是现在,还是有一些人认为心理学不是化学、物理学或生物学那种通常意义上的科学。这些看法主要源于对科学这个词的误解。一些人认为科学指的是特定领域的研究,比如,化学或物理学,也只有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际上,科学指的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普遍的途径:运用某种方法、连同几个关键的标准。这些方法主要
48、包括系统观察和直接观察。关键的标准包括:客观性(对信息的选取是取决于信息本身而不是个体的偏好) 、准确性(尽可能仔细和精确地搜集信息)和经得起检验(任何结论的接受都是在一次次的检验之后,并排除了所有的不一致) 。由此可见,这些方法和标准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任何特定的领域。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于很大范围的课题。在确定一个领域是否是科学时,关键在于:这个领域是否运用科学的方法并满足科学的标准?只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就可以视为科学,否则,它就不可以被看作是科学。总之,是方法和标准,而不是研究的课题决定了某一学科是否是科学。参照上面的标准,心理学是科学吗?我的答案是“是”!在研究行为和认知过程中,心理学
49、家主要依赖科学方法并且严密遵循上述标准,因此,最合适的是把心理学定义为“行为和认知过程的科学” 。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当然和那些传统以及现代科学不同,但是它们所采用的方法是相似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资料来源:ROBERT A.BARON. Essentials of Psychology12参考阅读书目:1. 崔丽娟等著(2002):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贝里曼等著(2000):心理学与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 荆其诚主编(1991):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4. 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 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 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 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7. 威 廉 卡 尔 文 著 , 杨 雄 里 、 梁 培 基 译 ( 1996) : 大 脑 如 何 思 维 智 力 演 化 的 今 昔 。 上 海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8. 托马斯 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