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粗线条与细功夫——听虞大明老师的习作教学课.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310422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粗线条与细功夫——听虞大明老师的习作教学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粗线条与细功夫——听虞大明老师的习作教学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粗线条与细功夫——听虞大明老师的习作教学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粗线条与细功夫——听虞大明老师的习作教学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粗线条”与“细功夫”习作指导与讲评浅谈丽水市实验学校 杨丽佳虞大明老师的阅读课听了许多,习作指导课还真没听到过。这次,有幸听到大明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让我欣喜万分。虞老师上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未来的 xx 。他凭借“神奇的画笔”图片和视频,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并让孩子们进行习作尝试。讲评后,虞老师出示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当作人写、作对比写、举个例子写”的好处。接着,插上了想象翅膀的孩子们,独立畅想和习作,最后生生交换习作,互相欣赏,全班同赏,修改习作。观这堂习作教学,看得出大明老师下了很大功夫。纵向看,从指导到写作到评改,环环紧扣,生动有效;横向看,图文并茂,范文引路,

2、点面结合,生动有趣。这真是一堂值得学习和鉴赏的习作教学课。听了大明老师的课,再加上自己平时对习作教学的一些思考,我对习作指导与讲评有了新认识,在此浅谈,以抛砖引玉。一、习作指导:粗线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指导时少讲精讲,对于习作教学的指导要进行粗线条式的略处理。首先,要控制习作指导的时间。在全国首届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全国小语会和青研中心给上作文指导课的老师规定的上课时间为二十分钟。时间短了,老师自然得想办法少讲。其次,要明白习作指导的目的。教师在

3、习作指导时,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拓宽习作的思路,因此,应淡化学生的习作意识,不宜在写法上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老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畅所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自然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最后,适当加强题材规范指导。即使是没有题材限制,没有写作方法的明确要求的作文,老师也要进行规范指导。比如,写人与记事区别在哪?童话的特点是什么?2“合理想象”是什么意思?在习作指导中,老师应起到“眼睛”的作用,为学生习作适当地引路,才有可能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二、习作讲评:细功夫如果说

4、指导课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那么讲评课将要解决“怎样写和如何提高”的问题。 “怎样写”是针对习作基础差的学生, “如何提高”是针对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习作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习作鉴赏能力和修改习作的习惯。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关键的过程,老师得花细功夫,才得出最佳成果。1、细评在习作指导中,过多地对写法进行指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习作中的问题都反映了出来。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暴露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弱点,并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教师在全面读学生作品时,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

5、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选好例子,与学生一起,加以细评,以便对下面的细改提供示范。那么,该评什么呢?(1)评主题是否符合习作要求。一篇习作的好差,首先的前提是符合习作要求,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不离题” 、 “不偏题” 。这得先纵观全文后,再得出结论,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最基本要求。(2)评表达是否规范。错别字、语病、添漏字等都属于此范畴。当指出这些语言表达不规范之处时,也是学生加强语言准确表达的最好时机。(3)评语言是否生动。如果说以上两条是细评的基础,那么这一条是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关键部分。老师得事先做足功夫,细品细思,引导学生将普通的语句用各种方法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在细品细评中,学生亲眼看着

6、一个普通的词语或句子一点一点地变成精彩靓丽的词句,内心的欣喜与顿悟不言而喻。因此,这样的品评,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细改改与评是不可分家的。在评的同时,改其实也在进行。但是细改,得分几个步骤。(1)范改:学生一般写完习作后,把笔往旁边一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习作中存在的不足,不知如何修改。此时,让学生从审题立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3集体讨论,积极思考,各抒已见,最后教师综合同学们意见运用恰当的符号当众修改。反复几次,学生就能悟出修改作文的路数,写作文时也就不会提笔千言,离题甚远。比如大明老师在习作指导的时候,便让学生朗读习作片段,积极引导其他同学一起修改,让孩子们明白了习作的问题

7、和修改的重点所在。(2)自改。在学生共同体验了修改习作的愉悦并领悟了修改方法之后,此时再读自己的习作,学生定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事物。一读使文通字顺,二读修改、充实内容运用范改时习得的方法,再反复诵读、评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内心要比最初完成初稿时更加激动和愉悦,因为此时学生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在修改习作,成就感不言而喻。(3)互改。当自改习作后,学生很难再发现习作中的缺点,无从下手。此时,旁观者清,让学生交换互改,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拿回自己的习作,看到同学提出的意见和表扬,心中定又一次得到震撼,水平又一次提以提升。3、细赏赏,同样是习作讲评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最受

8、学生欢迎的一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作文教学专家张化万老师在破解小学作文教学难的三剂良方一文中,提出“让儿童在习作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就是其中一剂重要的良方。而习作赏析的目的,除了品读好句段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习作成功的愉悦。每一个读自己习作的同学都会自豪,每一个听别人习作的同学都会津津有味。听完后,学生评析习作中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精彩的片段,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习作鉴赏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但是,在细赏的同时,还得注意两个“细赏面”的问题。第一个“细赏面”是指学生的面。一般来说,每个班都有一、两个习作水平特别高的同学。每次习作,这一、两个佼佼者总能拔得头筹。此

9、时的赏析切忌每次都选用这几个高才生的习作,一来忌助长高才生的虚荣、骄傲之心;二来忌打击其余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第二个“细赏面”是指习作的面。全文细赏当然是必要的,但是针对各种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某个亮点句子赏析,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欢喜。比如我在一片叶子的习作教学后,学生都写了关于叶子的作文,这次习作难就难在要从品叶子中感悟生活,但习作的亮点同时也在此。有几个同学对叶子的观察部分写得并不细致,但是却将感悟部分写得极为精彩,于是,我便省略其它内容,单挑选出十多位同学的精彩感4悟语句,美其名曰“六(4)班名言锦句” ,印成精彩句集发给学生细读感受。这样,扬长而避短,提高了欣赏的效率。而最兴奋的是全体同学,尤其是句子入选的同学,欣喜、自豪之感溢于言表。我想,经常这样做,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习作积极性的。为了达到讲评的效果,有时还可以进行两次讲评,第二次讲评着重看第一次讲评的问题是否解决,还有哪些不足。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在潜移默化地讲评中自然地找到了习作的钥匙。习作教学,永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如何更好地习作指导和讲评,也是习作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粗线条也好,细功夫也罢,无论何种方法,何种手段,只要我们把握儿童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习作的指导及讲评,定都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