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国历史上通货膨胀.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309529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历史上通货膨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国历史上通货膨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国历史上通货膨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国历史上通货膨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国历史上通货膨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从政治斗争的旋涡中摆脱出来,却惊讶地发现,国民经济几乎滑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拯救濒危的国民经济,复苏整个国家,从持续落后的状态迎头赶上来,实际是早在 1973 年,政府制定经济十年发展纲要时,就要求到 1985 年,新建和续建相当于过去 28 年总和的 120 个大型建设工程,并使钢产量达到 6000 万吨,粮食产量达到 4000 万吨。1978 年,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年初见成效,十五年大见成效”的口号,实际上脱离了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现状,从意念上来了一次“洋跃进”。由于基建投资规模膨胀,农副产品价格提高,国家不得不对职工进行价格补贴,1979-1980 两年

2、,财政赤字都达 170 亿以上,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 130 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1980 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 1978 年增长 63.3%,大大超过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 16.6%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 37.3%的幅度,自然引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使商品价上涨率达到波峰的 6%,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政府刚刚抑制了这次通货膨胀的副作用。但到 1986 年后,由于政策调整,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又使潜在的经济危机以通货膨胀的形式再度爆发。“通货膨胀”与国内货币发行量、

3、经济发展速度、投资增长速度、财政收支和居民收入增长等经济指标关系密切。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通货膨胀”的成因就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在 19841987 年,货币供应量(MO)的增长相当于 19791983 年货币增加量的 2.91 倍,1987 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4 亿元,比 1983 年增加 925 亿元,增幅为 174%。这是因为工资改革,职称评定,和随之而来的基本建设投资的大规模升温,和乡镇企业以银行信贷形式大批上马,导致了市场对货币的大量需求。而国民经济的实际产值和货币发行总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额的事实,必然产生负面的社会效应。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

4、掩盖了货币量的虚增,应对了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却导致了一轮新的通货膨胀。1988 年 3 月,上海率先调整了 280 种国民经济必须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 80%,价格平均上涨 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石油等化工产品。人们惊恐于“物价天天上涨,工资年年不动”的现实,面对突然的商品稀缺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改革,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抢购风。随着粮油涨价的消息的传播,平民百姓开始大量抢购粮油本本上原来积存的粮油。使许多粮站为之告库存已罄尽,越发引来了更大的恐慌。接着,人们又挤兑银行存款,去抢购用得着或者要备用的日用百货。家用电器。人们感到:银

5、行存款一天天贬值,物价一天天在涨,明天的东西比今天的贵,那迟买不如早买,甚至商品质量差也在所不惜。而改革开放初就存在了的皮包公司和各类投机分子,利用涨价和物资稀缺,用从各种途径搞来的批条、指标,转手倒买倒卖紧俏物资,浑水摸鱼,迅速暴富。以至使民怨沸腾,从城市到乡村,处处抢购成风。普通家用电器供不应求,连库存的破烂都被抢购一空。原来 3000 元的日野摩托,已经卖到 10000 元,还是买不到。至于彩电,无论好坏,干脆绝迹了。汽油奇缺,许多企业的客货车也因为缺油,几乎跑不动了。刚刚评定职称,提了几十元工资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到这时,收益的增加,已经完全被飞涨的物价抵销了。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

6、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以来 40 年,上涨的最高纪录,达到 18.5%,当年财政价格补贴高达 319.6 亿元,商品供求差额为2731. 3 亿元。中共中央不得不召开会议,将来年的工作重心,放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但纷乱的经济秩序和无序的市场,以及耳闻目睹的官僚的贪污腐败,和利用价格的剪刀差,凭借权势得来的批条和指标,无须经营,仅仅皮包中转让,就一夜暴富的公子小姐,种种发迹之秘,人们的心里开始郁积因不公和不平的怒火,文革十二年后,社会矛盾第一次上升到一触即发的地步。这实际上就是翌年政治动乱的起因。19921993 年,由于市场改革,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的商品

7、的限制,允许其以溢价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指导价格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形势重新高定了价格。这种改革方案,因为提前泄密,引发了国内又一次抢购风潮。为了弥补差价,提高职工价格补贴标准,以及再度提升工资,和企业为应对自主经营的新经济形势,争上项目,南下,外出投资,政府官员和企业上层以各类考察和学习引进的形式频频出国,动用有限的外汇储备大量购进各种机械设备和舶来高档商品,一再地扩大了银行信贷规模。地方政府大搞开发区开发和用信贷大规摸开发房地产业。开发过热,项目虚增,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 40%。为了维持正常经营,许多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

8、,都不得不靠三角债来维持局面。许多不法商人趁火打劫,靠诈骗,非法集资,信托手段套取国家,企业,民众个人手中待销的物资商品和寻求投资回报的资金。中国社会普遍地出现了诚信危机,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均达到 35%以上,直接导致当期或稍后时期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引发“通货膨胀”。1993 年,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为 13.2%,通货膨胀高峰在 1994 年,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1.7%,物价上涨率分别为 13.2%、21.7%、14.8%。自颁布企业破产法后,经过 1995-1997 年的剧烈震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许多一窝蜂上马,未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市场发展方向,盲目跟风和低水平质量生产的中小企业、乡

9、镇企业都破产了。那些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经营不当,或在盲目的引进开发中耗尽有限的流动资金,负债累累的大中企业,和上层主管贪污腐败,卷资外逃的这些企业也破产或被重组兼并了。银行呆坏账剧增,随着下岗分流和房产私有化政策,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收费政策,和医疗改革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政策的推行,城镇劳动阶层耗尽了一生的积蓄,除了政策优惠的现有住房外,未必购得起一套商品住宅。拿出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二未必应付得了急剧上升的教育经费的投资和医疗费用的开支。因此,消费水平持续下降。使通货紧缩的阴影在 1998 年、1999 年和 2002 年反复出现。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1998 年全国货币净投放

10、1026 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 11204 亿元,分别是 1978 年的 60 倍和 52 倍。1999 年 10 月 1 日,首先发行了 100 元纸币;2000 年 10 月 16 日发行了 20 元等币;2001 年 9 月 1 日,发行了 50 元、央行一方面为了满足发展的市场和经济,加大了货币的发行量;一方面以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消弭了这几年通货膨胀的阴影。但同时也使国家财政赤字递增。发改委专家马晓河指出:我国正在由某一方面的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由于产能过剩,内需不旺,中国产品被迫出口,又导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马晓河举例说:中国人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提供了

11、一双鞋子,可见鞋的产能过剩多少。2006 年 11 月 23 日,央行副行长苏宁也表示,中国最终消费占 GDP 比重已从上世纪 80 年代超过 62%下降到 2005 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 1991 年的 48.8%下降到 2005 年的 38.2%,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中国居民的消费率是 38.2%,世界平均消费率是 78%79%。在占居民人口总数 20%的富人实际占有着 80%的国家财富的情况下,近几年收入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富人的收益上。工资的增加也主要表现在国家机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垄断企业的员工身上。所以,国家统计局的平均收入增长和家庭消费支出比率仅能代表一个平均数字,而不能

12、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因住房,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等不得不支出和贮备有限的工资收入的大部,而只能以三分之一以下的工资收入维持日常用度的普通民众,从 2005 年就被动地招架着轮番而来的涨价风潮。从电费,自来水费,燃气费,公共交通费,其他能源费,物业费到巨额的房价。今春以来的食品和近期生活其他必需品的上涨。已经大大增加了民生消费在劳工阶层收入中的比例。使他们不得不靠降低生活水准,减少消费来应对这种难堪的经济局面。所以财政部门拉动国内消费,加紧回笼货币的预期将一再落空。央行不得不依靠加息。来平抑物价。储蓄存款利息税税率由 20%调整为 5%,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18 日起上调 0.18 个百

13、分点两率调动,说明国家正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应对目前的经济形势。至少,有关方面已经认识到我国正面临通货膨胀到目前为止,以瓜果著称的、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的重工业基地,甘肃省会兰州,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价又上涨 14%,(根据自我新房,去、今两年的价格对比),粮食普遍增殖 10%,番茄涨价 300%,(1.2 元与 0.30 元对比,以下相同)马铃薯涨价 130%,辣椒涨价一倍,猪肉截止今天,最高 13 元,最低 11元,平均每斤 12 元,涨价也到 100%。所有食品包括方便面,香油,鸡蛋,上涨率都超过了 15%。普通百姓,此类消费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即令食品类平均涨价为 50%的话,消费

14、支出在整个收入中的上涨比例也超过了 17.7%,而不是统计局的 4。4%。虽然,农民从农作物的涨价中似乎获得了收益,但是,扣除水费、农药,化肥和其他农资的涨价基数,再加上因为气温升高,干旱和暴雨成灾带来的损失,大多数地区农民的这种收益已经化为乌有。实际上,通货膨胀已经由隐形逐渐显形。国家如果不能以有力措施平抑物价,制止近期出现的价格上涨的连动效应,那市场的价格体系将面临着极度的混乱。垄断企业以外的其他工农业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有限的工资增长(事实是大多数这样的经济实体,没有能力,或因管理不上档次,开支增大不屑于为员工涨工资),将会被持续增长的物价相抵销。那整个国家将由于收入的不公,普通老百姓生

15、活质量的持续下降,使和谐社会的建设出现不协和的噪音。何况,国际金融形势并不有利于我国。从 2006 年开始,始终坚挺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逐渐升值,其趋势已不可阻挡。人民币自汇率改革以来升值了5%,现在的状况是有可能 2007 年一年就要升值 5%,相当于前 10 多年的升值总幅度。随着外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和股票市场。一再缩水的外币将对我国的外汇储备和金融市场构成重大的威胁,由索罗斯进行金融、期货投机,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那样的危险将降临到我国。那时,通货膨胀将会无情地吞蚀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那将不是危言耸听。细数中国三次通胀 目前无需对 CPI 过敏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 7 月份 CPI 数据让

16、人吓了一跳:居然高达 5.6%,创下自1997 年 2 月以来的 10 年新高,也大大超过了此前经济学家们的普遍预期。一时之间, “通货膨胀”成了主要财经媒体的热议话题。那么,通货膨胀真的来了吗?放在建国以来中国经济成长历史的大背景下比较,目前的物价上涨水平究竟高不高呢?事实上,稍微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自 1949 年建国以来,中国经历的物价上涨次数可能已经多的数不清了,即使是短期内的快速物价上涨,即所谓的恶性通货膨胀,中国也经历了若干次了。在 1979 年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许多商品凭票供应,因此价格相对稳定,当时即使有通货膨胀也不没有对普通人生活产生太大影响。建国以来三

17、次通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 1980 年,1988 年和 1994 年。1980 年出现通货膨胀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中国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济建设百废俱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由于当时基建投资规模膨胀,农副产品价格提高,国家不得不对职工进行价格补贴,1979-1980 两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都达到 170 亿以上。因此,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 130 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1980 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 1978 年增长 63.3%,大大超过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 16.6%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 37.3%的幅度,自然引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

18、商品价格上涨率达到 6%,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这一次通货膨胀过后,政府压缩了基本建设投资,开始收缩银根,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物价的措施,通货膨胀逐渐得到控制。1986 年,中国开始推行工资改革,并放开了部分商品的价格管制,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又使潜在的经济危机以通货膨胀的形式再度爆发。1988 年 3 月,上海率先调整了 280 种国民经济必需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 80%,价格平均上涨 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石油等化工产品。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 年,零售物价指数的涨幅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达到 18.5%,

19、当年财政价格补贴高达 319.6 亿元,商品供求差额为 2731. 3 亿元。为了这次通货膨胀,中国将第二年的工作重心放到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和治理后,物价上涨的势头逐渐得到控制,通货膨胀阴云消散。但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供需矛盾再次显现出来。1992 年-1993 年,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的商品的限制,允许其以溢价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指导价格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形势重新高定了价格。这次价格改革在国内又引发一次抢购风潮,许多地方都出现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一些地方政府

20、开始大搞开发区建设,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业。开发过热,项目虚增,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 40%。为了维持正常经营,许多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都不得不靠三角债来维持局面。中国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均达到 35%以上,直接导致当时或稍后时期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引发通货膨胀。1993 年,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为 13.2%,通货膨胀高峰在 1994 年,通胀率达到 21.7%。这一轮物价上涨一直持续到 1996 年底,但是,到了 1997 年中国经济却出现了一个以前从没遇到过的问题:通货紧缩,许多商品的价格不涨反跌。出现这一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推出了三项比较的重大的政策:住房商品化和房产私有化;高中和高

21、等教育开始普遍收费;医疗系统推进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这三大政策变化大大增加了中国居民的支出负担,导致消费水平持续下降。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降低利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2004 年末。在主要工业国家连续多年实行超低利率政策的背景下,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开始出现,并最终影响到中国。2004 年 10 月 29 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 10 年来的第一次加息。这次加息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物价上涨。本轮物价上涨不同于以往与以往不同的是,2004 年以后出现的物价上涨并不是由于供需关系紧张引起,而是因为流通领域的货币供应过多。在许多商品领域,中国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生产过剩和供应过

22、剩。因此,这轮物价上涨在本质上有别与前几次的通货膨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价格上涨幅度还没有达到造成消费者普遍心理恐慌的严重程度。从经济发展周期来看,我国经济近六年来获得了连续的高速增长,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繁荣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按经济规律来说,即使出现较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也可以看作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必然伴随物和价格矫正效应。因此,面对高达 5.6%的 CPI,中国完全可以泰然处之。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比较分析我国目前由于存在农产品价格历史偏低、劳动力报酬占比低、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等因素,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能性较大 从 2007 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居高不下,7 月份以来

23、,CPI 连续保持在 5%以上的高位。作为判断是否存在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依据。有专家认为,5%的 CPI 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数字。CPI 在 5%以内比较正常,是绿灯区;CPI 在 5%到 9%之间,属于温和通胀,是黄灯区;9%以上属于严重的通胀,是红灯区。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 1980 年、1984-1985 年、1987-1989 年、1993-1995 年。我们将比较分析几次通货膨胀的特点,以期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历次通货膨胀概述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多次通货膨胀各有特点,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

24、治理,历次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是: 1980 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 1980 年通胀达到 6%。后来我国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表现为国务院在 1980 年 12 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1984-1985 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

25、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表现为从 1984 年 11 月到1985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1987-1989 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 1984-1985 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 年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此期间,1988 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 40 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物价的上涨和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

26、社会问题。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中央迅即做出反应,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于是 1989 年 11 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 3 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使用大力度的调整措施。 1993-1995 年的通货膨胀表现为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起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的混乱。有人形象地总结为 “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

27、金融秩序混乱)。此次通胀的治理以 1993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 16 条措施为起点,经过 3 年的治理,到 1996 年我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历次通货膨胀的特点 从以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次通货膨胀的表现、治理措施等情况来看,其具有的特点为: 通货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高速增长往往带来通货膨胀,在 1980 年以来增长率超过 11%的年份里,通货膨胀都很严重。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大。 历次通胀均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我国历次通胀都伴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二者总是相伴而来,如在 1994 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素中,首当其冲就

28、是农产品价格。1994 年农产品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 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 33%。 通货膨胀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普遍上升。如 1988 年 3 月,上海调整了 280种国民经济必需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 30%,最高者达到 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油等产品。物价急剧上涨,大米的价格几乎是一夜之间,从 0.15 元涨到 0.8 元,长涨了 6 倍。基本生活资料的快速上涨极大地冲击了国人的心理防线,抢购风潮随之而来,所有的商店都在排队。 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须采用组合政策。通过对历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来看,单一货币政策效果未

29、必良好,需结合其他政策。如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熨平”周期波动,并把财政政策的重点放在优化结构上,把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调控总量上,才能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我国历次的治理也是在逐渐结合各类宏观调控政策。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政策 当前随着我国农产品(以猪肉为代表)的物价上涨,2007 年的 CPI 高居不下,这与我国更深一步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分工有密切关系。而从世界范围看,物价上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7 年 10 月份美国 CPI 涨幅达到 3.5%,10 月份欧元区 CPI 涨幅达到 2.6%,比前一个月上升 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超过欧洲央行 2

30、%的预期目标。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物价快速上涨,俄罗斯、南非、阿根廷、越南 CPI 超过 8%。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 年,全球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了 9.8%,其中,中低收入国家食品价格上涨了 9.7%。2007 年一季度,全球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 11.6%,其中,中低收入国家上涨了 8.7%。应该说,全球的通胀压力都在增大。同时,全球经济的普遍增长使世界市场的资金以高速的速度累积,资产价格上涨,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危险。对于参与到国际经济的中国,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为达到稳定物价,货币政策必然采取加息等措施。 通货膨胀有两种:一种是需求拉动,即增发货币促使

31、总需求扩张,超过了流通的正常需要,在没有价格管制的条件下就使物价上升;一种是成本推动,即垄断或改革的因素提高了成本,在需求旺盛的时候企业可以提高售价向市场释放,在需求紧缩的时候无法释放,就成为企业亏损。物价的上升,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主要原因是需求拉动,下降阶段是成本推动。我国目前主要为第二类因素的推动作用较大。 我国目前由于存在农产品价格历史偏低、劳动力报酬占比低、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等因素,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能性较大。农产品价格由于历史价格较低,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许多产品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严重低估。对于劳动力报酬占比低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写的 2

32、007 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研究表明,从 1990-2005 年,劳动者报酬占 GDP 比例下降了 12%,目前中国劳动力的报酬大约为总产出价值的 53.4%,远远低于美国的 75%。而随着全球性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资源性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快速上升,加大了我国诸多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此,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及通货膨胀的类型,政府采取了多种经济政策进行治理,在 2007 年央行已经十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 14.5%,创 20 余年历史新高。 2007 年 11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

33、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明年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因此,国家将进一步采取宏观货币与财政政策,包括:扩大加息力度,尽快缓解严重负利率状况;加大力度抑制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货膨胀的源头,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等,各种组合治理措施也即将出台。 作者供职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刘自敏 来源/金融界我国 1992 年和 2003 年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摘要:1992 年的通货膨胀和 2003 年的通货膨胀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但其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调控方式、方法却不尽相同

34、。通过对这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便于我们根据通货膨胀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通货膨胀表现形式的异同 (一) 经济增长率 1992 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我国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举扭转了自 1989 年以来低速徘徊的局面。在 199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9.3%的基础上,1992 年经济增长率越过两位数,达到 14.2%;1993 年经济增长再次加速,第一季度为 15.1%,第二季度为16.4%。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四“热”,即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紧”,即交通运输紧张、能源

35、紧张、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即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日趋紧张,形势非常严峻。政府被迫于 1993 年 6 月实施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以使超过潜在增长率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 随着 1998 年以来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实施和世界经济的回暖,进入2003 年,我国经济结束了多年来“七上八下”的增长格局,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 9.9%,由于受“非典”疫情的影响,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降为 6.8%,第三季度恢复为 9.1%,第四季度高达 9.9%,全年经济增长为 9.3%,为 1998 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粮食

36、生产相对不足,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紧张等瓶颈约束和资源约束现象,表明经济增长已接近潜在增长率上限(10%)。中央政府审时度势,见微知著,于 2003 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就在经济一再“被调控”的背景下,2004 年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又分别高达9.8%和 9.7%,全年为 9.5%,经济增长过快已成事实。 (二) 物价上涨率 伴随着经济的过快增长,从 1992 年 10 月份开始,物价上涨幅度逐月加快。1993 年 1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8.4%,3 月开始突破两位数,5 月份为12.5%,其中 35 个大中城市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同比上升 19.5%

37、。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13%,农村上涨 11.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4.7%。物价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投资需求过大,使得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的。15 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31%,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 43%,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建设项目造价大幅度提高,导致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1.2%,严重影响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27.2%,以及居民消费价格大幅度上涨,使部分职工和离退休人员难以承受。1994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24.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 21.7%

38、,创下建国以来的最高记录,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已威胁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社会稳定。 2003 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涨 1.2%和-0.1%,2004 年则分别上涨 3.9%和 2.8%;价格先行指标上涨加快,2003 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 2.3%和4.8%,2004 年进一步上涨 6.1%和 11.4%。生活资料价格指数同比只上涨了0.6%,粮食和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 20.7%和 7.2%。经济运行已进入轻度通货膨胀区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危及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 城镇登记失业

39、率 在 1992 年通货膨胀时期,1993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6%,到经济“软着陆”的 1996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由 1993年的 0.074 上升到 1996 年的 0.135,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提高。2003 年全国城镇就业增加 859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3%。2004 年城镇新增就业 980 万人,登记失业人数为 827 万人,登记失业率为 4.2%。就业弹性系数由 2003 年的 0.103 下降到 2004 年的 0.101,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 综上所述,1992 年通货膨胀期间,经济增长率 19921

40、995 年分别为14.2%、13.5%、12.6%和 10.5%,均超过潜在增长率 810%的上限。CPI 上涨率分别是 6.4%、14.7%、24.1%、17.1%,均超过 15%区间的上限。这表明我国当时已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比较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 56%,就业压力并不大。虽然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上升,两者关系仍和菲利蒲斯曲线相一致,但就业弹性系数提高了。2003 年开始的通货膨胀却不同,20032004 年经济增长率接近 10%的上限,分别为9.3%和 9.5%,物价上涨率仍在 15%的运行区间,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是轻度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和失业

41、率成反向变动,但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了。二、 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异同 (一) 经济发展阶段 19921995 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市场经济建立的初期,当时我们仍处在短缺经济时代,社会有效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很大,通货膨胀率高,引发经济全面过热。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走出短缺经济后,绝大部分商品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不大,导致 2003 年以来物价上涨率仍在 5%之内,没有出现全面的大幅度的物价上涨。经济增长率仍没突破 10%,经济生活并未出现全面过热而只是局部过热。 (二)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投资和消费的“双膨胀”是引发 1992 年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42、1991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突破了 1988 年以来低速增长的局面,迅速增长到 23.9%,然后一路攀升,1992 年为 44.4%,1993 年为 61.8%。投资的增长由国有经济投资和非国有经济投资双向拉动(见表 1),直接导致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扬。同时,投资需求带动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增长率由 1991 年的 13.2%上升到 1992 年的 20.78%,1994 年达到消费增长的高峰 32.7%(见表 2)。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扩张,而有效供给又不能相应跟进,拉大了社会总供需缺口,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商品价格飞速上涨,通货膨胀由此而来。 2003 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过

43、大的投资需求引起的,消费处于低迷的状态。在 2002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9%的基础上,2003 年继续增加到27.2%。到 2004 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 50%,创同期建国以来之最,其中中央项目投资仅增长 12.1%,而地方投资增长却高达 64.9%。2004 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在 2003 年增长 27.2%的基础上,增幅达 43%,创历史新高。即使扣除一季度投资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也高达35.5%。而在 1993 年经济过热时,扣除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也只有 35.2%。这就是说,2004 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

44、增幅已经超过 1993 年经济过热时期的水平。与上次不同的是,在投资需求膨胀的同时,消费需求却没有相应的启动起来,消费增长率从 2001 年开始一路下滑(见表 2),出现“投资热、消费冷”的局面。 (三) 农业丰歉 在我国,农业丰歉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凡是农业生产丰收的年份,经济就平稳运行,物价就保持稳定;反之,经济就波动,物价就上涨。上次通货膨胀前期物价上涨较猛,固然反映出社会总需求较多地大于社会总供给,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总供求的不合理。突出表现是粮食、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导致粮价、菜价首先上涨,接着与粮、菜有关的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带动整个物价水平大幅上涨。粮食和副食品价格

45、的上升,成为物价上涨的“领头羊”。1994 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 21.7%,食品价格上涨的比重就在 70%以上。 1999 年以来,由于退耕政策的实行、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和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到 2003 年,已从 1998年的 17 亿亩降为 14.9 亿亩,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跌破了有关专家提出的粮食播种面积不得低于 16 亿亩的警戒线。2003 年粮食产量跌破 9000 亿斤,为8600 亿斤,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最低点,比产量最高的 1998 年减少了 16%左右。粮食产量的下降导致 2003 年粮食价格上升 20.2%,200

46、4 年由于粮食价格的上升推动 CIP 上升 1.7 个百分点。(四) 净出口和外汇储备 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在上次通货膨胀期间,外贸顺差较小,净出口并没有对物价上涨起什么作用。外贸顺差 1992 年只有 43.5 亿美元,1993 年逆差为 122 美元,到 1996 年外贸顺差为 122.4 亿美元。外汇储备数额也不大,由此而增加的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不会对物价上涨造成什么影响,到 1996 年底才超过 1000 亿美元,而这年经济实现“软着陆”。尤其是物价上涨最严重的 1994 年,外汇储备年底仅 500 亿美元(见表 3)。 2003 年开始的通货

47、膨胀却不同。进入 21 世纪,我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外需的拉动,外贸依存度在 70%以上,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逐年上升,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迅速增加,推动了物价的上涨。贸易顺差激增,主要是因为国内各种产品大量过剩,国内企业不得不在国外找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价格仍有小幅上涨,意味着我国经济并非全面过热,而是结构性过热。 (五) 通货膨胀前的经济环境与经济政策 1992 年通货膨胀之前,我国经济萎靡不振,处于三年紧缩性宏观调控之中。随着宏观调控方向的逆转,紧缩政策的放松,经济立即进入全面过热的阶段。1992 年经济增长率突破两位数,高达 14.2%,RPI1993 年达 13.25 和

48、1994 年达21.7%(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四个高峰,也是建国以来物价上涨的最高峰),经济已难以为继,不得不进行被动的调整。 2003 年通货膨胀之前,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困扰,经济持续低迷,政府从 1998 年连续 6 年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拉动经济增长。2003 年,经济增长加速,全年增长 9.1%(尚未超过 10%的增长上限),物价上涨压力显现,部分行业投资过热。政府主动调控,未雨绸缪,以防止经济“大起”导致“大落”。 三、宏观调控方式和方法的异同 (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 针对 1992 年开始的通货膨胀,政府从 1993 年下半年着手实施适度从紧

49、的财政货币政策,并以货币政策为主。这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政府却采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面对的都是通货膨胀,政策选择的宏观调控政策类型却不同。 1. 经济冷热程度的差异。上次宏观调控,政府面对的是经济的全面过热。从 1992 年开始,经济增长率超过 10%,物价上涨越过两位数,投资和消费双膨胀,社会总需求严重大于社会总供给。有鉴于此,政府必须采取紧缩型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使过热的经济降温。但又加上“适度”二字,力求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既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避免了以往经济发展大起之后的大落现象。这次宏观调控开始时,经济只是局部过热或者是过热的苗头,政府及时实行宏观政策从扩张型到稳健型的转向,防患于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稳健型政策也就具有了“紧缩”的含义。 2. 调控时的经济体制基础差异。上次通货膨胀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短缺经济时代,经济波动剧烈。市场机制刚刚建立,内在稳定器的作用较弱,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措施。这次通货膨胀发生在 21 世纪初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短缺经济结束,市场机制较为成熟,内在稳定器作用明显,政府干预力度应该降低。这是实行稳健政策而非紧缩政策的原因。 (二)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投资和消费的“双膨胀”是引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