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计1-8章.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309363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1-8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统计1-8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统计1-8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统计1-8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统计1-8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A. + B. - B.2.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A. + B. -A.3.概率的取值一定在 01 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A. + B. -B.4.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A. + B. -A5.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A. + B. -B.6.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A. + B. -A.7.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A. + B. -B.8.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A. + B. -A9.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A. + B. -A.10.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

2、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A. + B. -A11.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A. + B. -A.12.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A. + B. -B.13.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A. + B. -A.14.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A. + B. -A. 15.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A A. + B. -16.若以舒张压90mmHg 为高血压 ,调查某地 1000 人中有多少个高血压患者, 这是_C_ 。 a计量资料 b还不能决

3、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 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17. 2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 9 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下表。A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治疗前 115 110 129 110 116 109 109 102 104治疗后 116 90 108 92 90 110 87 120 91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a计量资料 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 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18.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 Aa计量资料 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 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

4、数资料 e等级资料 19.统计一批肝炎病人的住院天数是_。 Aa计量资料 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 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20.某项新手术方法的成功与失败例数是_。 Ca计量资料 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 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21.一批按贫血儿童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检查记录分类的资料是_E_。 a计量资料 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 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22.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个体是_D_。 a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 b全部零售食品

5、的卫生情况c某种零售食品的卫生情况 d该地区每个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e该地区的部分零售食品店23.要了解某班 40 名学生的卫生统计学成绩,则统计指标为_C_。a每个学生的成绩 b部分学生的成绩c学生成绩的平均分 d某一学生的成绩为 85 分 e以上都对24.调查某医院医生的工作状况,医生一天内上班的时间是_A_。a变量 b总体 c个体 d变量值 e统计指标25.研究某厂职工的月收入(元)时得到如下资料:700、600、900 等,这是指_C_ 。 a变量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e指标值26.下面的变量中哪个是离散变量_A_ 。 a在校学生人数 b粮食产量c身高 d年龄 e体重27.下面

6、的变量中哪个是连续变量_C_ 。a在校学生人数 b职工人数c身高 d企业生产设备数 e患病人数28.下面的变量中哪个是分类变量_B_ 。a在校学生人数 b学生性别c学生年龄 d学生学习成绩 e学生视力29.治疗结果分为有效和无效的资料,严格说来属于_A_。a等级或计数均可 b计数资料 c计量资料 d等级或计量均可 e计数或计量均可30.概率等于 1 的事件称为_B_ 。 a小概率事件 b必然事件c不可能事件 d或然事件 e互斥事件31.所谓对称分布是指集中位置在正中,左右两侧频数相等。 AA. + B. -32.频数表的组距必须取等距。 BA. + B. -33.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都是客观存在

7、的,因此对一个资料描述必须同时考虑这两方面。 AA. + B. -34.不论资料呈什么分布,用算术均数和中位数表示它们的平均水平都一样合理。 BA. + B. -35.一组变量值,位于正中间的那一个数的数值,称为中位数。 BA. + B. -36.不论资料呈什么分布,用算术均数和中位数表示它们的平均水平都一样合理。 BA. + B. -37.百分位数适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因此在选用描述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时,应首选百分位数。 BA. + B. -38.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的资料,宜选用中位数来描述其平均水平。 AA. + B. -39.标准差不会是负数。 AA. + B. -40.比较同组人群

8、的身高和体重变异度大小宜采用变异系数。 AA. + B. -41.一组观察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位次居中的观察值,称为中位数。 AA. + B. -42.因标准差能综合反映各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故在描述资料的变异度大小时,应首选标准差。 BA. + B. -43.变异系数就是均数与方差的比值。 BA. + B. -44.正态分布的标准差总是比均数小。 BA. + B. -45.对于正态分布的资料,若同时计算算术均数和中位数,二者的值相等。 A. + B. -46.正态曲线的位置由标准差决定。BA. + B. -47.在制定参考值范围的研究中,正常人是指任何一点小病都没有的人。 BA. +

9、B. -48.正态分布资料中用均数加减 1.96 倍标准差制定出正常值范围后,不在这个范围内的人一定是病人。BA. + B. - 49.偏态分布的资料也可以用均数加减 1.96 倍标准差的方法来估计正常值范围。 BA. + B. -50.若正常人与病人的某项指标重叠,制定正常值范围时,确定任何界值,其漏诊率和误诊率都是不可避免的。 AA. + B. -51.平均数是表示一群性质相同变量值的_C_ 指标。 a离散趋势 b变化范围c集中趋势 d频数分布 e平均变化水平52.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性质相同的变量值的_A_ 指标。a离散趋势 b变化范围c集中趋势 d频数分布 e观察值间相差的大小53.为描述

10、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频数分布,应知道的指标是_D_。a算术均数和中位数 b算术均数和几何均数c算术均数、中位数和变异系数 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 e以上都不是54.两组资料的标准差相等,则_C_ 。a它们的均数也相等 b它们的均数必不等c它们的均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d它们的均数互为倒数e它们的均数呈倍数关系55.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的资料应计算_以表示其平均水平。a算术均数 b中位数c几何均数 d众数 e调和均数56.用频数表计算中位数时_C_ 。 a要求组距相等 b要求组距不等c组距相等或不相等都可以 d组距呈倍数增加 e组距呈倍数减少.57.一组观察值,如果每个值都增加或减少一个不为 0

11、的常数,则_C_。 a均数改变,几何均数不变 b均数改变,中位数不变c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改变 d均数不变,几何均数和中位数改变e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不变58.编制频数表,在确定组距时_D_ 。 a常取最大值的 1/10 取整作组距 b常取最小值的 1/10 取整作组距c常取极差的 1/10 取整作组距 d极差除以组数取整作组距e以上都不对59.对样本含量为 7 的某资料,计算中位数时,其值为_D_。 a位次为(n+1)/2 的观察值 b位次为 n/2 的观察值 c位次为(n+1)/2 与位次为 n/2 的观察值之和的一半d将观察值从小到大排列后,位次为(n+1)/2 的观察值 e以上

12、都不对60.某人算得资料的 s=3.4,可认为_C_ 。a变量值都是负数 b变量值负的比正的多c计算有错 d变量值一个比一个小 e变量值多数为 061.关于变异系数,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C_ 。a变异系数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b变异系数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c变异系数没有单位 d变异系数是均数与标准差的相对比e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中位数的相对比62.标准正态分布是指 _A_ 正态分布。 a=0 =1 b=1 =0 c=0 任意 d 任意 =1 e 以上都不对 64.在正态分布资料中, 95%的双侧正常值范围常用 _A_表示。 a bP2.5P97.5c dP5 eP5P9565.资料呈

13、正态分布, 则 95%单侧正常值范围上限为 _C_。 a bP95c dP5 eP2.5P97.5 66.用百分位数法确定正常值范围, 适用于_E_资料。 a分布不对称或不知分布 b正态分布c大样本资料 d小样本资料 e以上都对 67.资料呈偏态分布, 90%双侧正常值范围为 _D_。 a b cP2.5P97.5 dP5P95 e0P90 68.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 90% 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 z 的范围是_A_ 。a1.645 到+1.645 b到+1.645c到+2.282 d1.282 到+1.282 e1.96 到 +1.9669.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小于的变量值有_A_。

14、 a2.5% b95% c97.5% d100% e5%70.对于偏态分布资料且过高才有临床意义, 95%单侧正常值范围宜用_C_表示。 aP5 bP5 cP95 dP95 e P5P9571.某病病人的某项指标高于正常人,但有部分重叠,为控制漏诊率应当考虑 _B_。 a提高参考值上限值 b降低参考值上限值 c提高参考值下限值 d降低参考值下限值 e以上都不对72.某区一年内死亡 200 人,其中 16 人因癌症死亡,癌症死亡率为 8% 。 BA. + B. -73.调查显示某地省级医院的肺癌病死率高于基层医院,因此可认为省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不如基层医院。 BA. + B. -74.调查 100

15、 名“皮痒”病人,发现他们中 98%常用 XX 牌蚊香,可能这种蚊香是引起“皮痒”的原因。 BA. + B. -75.某人用某种新药治疗 5 例胃溃疡患者,其中有 4 例好转,1 例无效,该新药的有效率为80% 。 BA. + B. - 76.算 A 县 1950 年全年天花发病率: 1950 年天花新发病人数/1950 年 A 县平均人口数。 BA. + B. -77.某地某人群 1981 年及 1982 年 12 月为 1,000 人,35 岁以上者进行血压普查,1981 年发现高血压者 50 人,1982 年为 54 人,其中 42 人为在 1981 年亦系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可计算发病率

16、为 12/1000。 AA. + B. -78.总和生育率是指每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子女数。 BA. + B. -79.病死率高的疾病死亡率一定也高。 BA. + B. -80.随机抽取两样本,可以凭率或构成比的大小直接下结论。 BA. + B. -81.生育率与人口性别构成无关,与年龄构成也无关。 BA.+ B. -82.相对比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两个指标的性质必须相同。 BA. + B. -83.医学人口统计的资料来源于人口普查。 BA. + B. -84.在计算某病分年龄段的发病率时,某一年龄段发病率的改变会引起其他年龄段的发病率发生相应改变。 BA. + B. -85.死因顺位下降的疾病,

17、死亡率也可以是升高的。 AA. + B. -86.据下表资料,哪一种说法正确_A_ 。 年龄(岁) =20 21 31 41 51 合计例数 3 7 23 57 10 100a100 例肺癌病人中以 4150 岁所占比重最大 b4150 岁易发肺癌c小于 20 岁的人不易患肺癌d资料不具可比性,无法作比较 e以上都不是87. _D_ ,可以用死亡率估计发病率。a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b死亡率较高的疾病c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d病死率接近 1 的疾病 e患病率较高的疾病88.某厂全厂职工不同年龄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如下表,据此可认为_D _。年龄(岁) 人数 发病数 发病率(%)35 67 8 10.

18、945 53 11 20.7合计 120 19 15.8a年龄越大呼吸系统发病率越高 b两组来自不同的年龄,不具可比性c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d该厂工人呼吸系统发病率 45 岁组高于 35 岁组 e以上都不对89.患病率不可能_C_。a=100% b100% d=0% e0%90.抽样调查某地 515 岁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 21.2%和19.1%,可认为_D_。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 b调查有误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 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91.相对比是 A,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两个指标要求_C_。a性质必须相同 b性质必须不同c性

19、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性质最好相同 e以上都不对92.某医院的资料,计算了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_B_。a发病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 e患病率.93.某地某年的总和生育率反映该地 D 。a平均每千现有妇女的生育总数 b育龄妇女实际的生育率水平c平均每千育龄妇女的已生育数 d育龄妇女标化了的生育水平e平均每千妇女实际生育数94.总生育率是指_C_。a活产数对总人口数之比 b活产数对总妇女数之比c活产数对育龄妇女数之比 d活产数对已婚育龄妇女数之比e活产数对已出生婴儿数95.成年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 10 倍,该指标为_A_ 。a相对比 b构成比 c流行率 d发病率 e以上都不对

20、96.老年人口系数增加,可使_B_ 。a粗死亡率下降 b粗死亡率增加c婴儿死亡率下降 d婴儿死亡率增加 e以上都不对97.一个地区某病死因顺位提前则说明_C_ 。a该病死亡数增多 b该病死亡率增高c该病死因构成比增大 d该病患病率增高 e以上都不对98.某地 1982 年平均人口数为 100,000,该地防疫站收到 1982 年发病的菌痢传报卡 323 张,剔除重复,实际报告的菌痢病人为 260 人,在此 260 人中有 3 人发病 2 次,则该地菌痢的报告发病率为_D_。a323/10 万 b260/10 万 c326/10 万 d263/10 万 e257/10 万99.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

21、和组合表。 AA. + B. -100.每张统计表都应该有标题、标目、线条、数字、文字说明和备注。 BA. + B. -101.制作统计表,线条不宜过多,但必要时也可以有竖线及斜线。 BA. + B. -102.一张好的统计表能够说明多个中心内容,这是因为它能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有很高的表达效率。 BA. + B. - 103.统计表中,有时纵标目或横标目之上可以有总标目。 AA. + B. -104.有时为了统计图的美观,条图的纵横尺度可以不从 0 开始。 BA. + B. -105.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方图均可用于连续性资料。 AA. + B. -107.直方图横轴上的组距不等时必须将其化

22、为等距。 AA. + B. -108.散点图只适用于有相关关系的资料。 BA. + B. -109.统计表的标题一般写在表的下方,统计图的标题一般写在图的上方。 BA. + B. -110.构成比资料可以画圆图。 AA. + B. -111.表示某中学高三年级 10 个班学生近视比例的比较,应画线图。 BA. + B. -112.半对数线图可以描述和比较事物的发展变化的相对速度。 AA. + B. -113.描述 300 人肺活量与身高关系可画散点图。 AA. + B. - 114.用统计图比较某医院 8 年来流行性乙脑及肺结核两种传染病的住院病人死亡的变化趋势宜选_C_。 a条图 b圆图 c

23、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115.欲比较人体血汞与发汞含量的关系宜选用_E_。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116.纵坐标必须从 0 开始,并标明 0 点的是_A_ 。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117.欲描述某县五岁以下儿童近三年来各年的死亡人数,可绘制_A_。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118. 要看某地近十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最好绘制_C_。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119.要表示体重与体表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绘制_E_。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120.欲比较甲乙两县 2006 年的婴儿

24、死亡率,最好选择绘制_A_。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121.某医院欲描述其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宜绘制_B_。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122.统计表中资料暂缺时,其空缺处用_B_ 表示。a “-” b “” c “0” d “?” e什么也不写 123.统计表中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字表示,同一指标_C_要对齐。a最后一位数字 b最前一位数字 c小数点 d中间一位数字 e倒数第三位数字124.条图适用于_C_。a构成比资料 b连续性资料 c相互独立的资料 d双变量资料 e地区性资料125.线图适用于_B_。a构成比资料 b连续性资料 c相互独立的资料 d双

25、变量资料 e地区性资料126.圆图适用于_A_。a构成比资料 b连续性资料 c相互独立的资料 d双变量资料 e地区性资料127.散点图适用于_D_。a构成比资料 b连续性资料 c相互独立的资料 d双变量资料 e地区性资料128.直方图适用于_E_。a构成比资料 b连续性资料 c相互独立的资料 d双变量资料 e数值变量的频数表资料129.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减少抽样误差,所以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BA. + B. -130.无论资料呈什么分布,总体均数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BA. + B. -131.评价某人的某项指标是否正常,所用的范围是 BA. + B. -132. 的意义为 100 个总体均数

26、中有 95 个落在此范围。 BA. + B. -133. t 检验时,当 tt0.05(v) ,P0.05,就证明两总体均数相同。 BA. + B. -134. 假设检验中,II 型错误的定义为“接受无效假设时所犯的错误 ”。 BA. + B. -135.拒绝 H0 时,P 值越小越好,接受 H0 时,P 值越大越好。 AA. + B. -136.同一资料作假设检验,单侧更易得到有差别的结论,所以应选用单侧检验。 BA. + B. -137. t 检验可用于同一批对象的身高和体重均数差异的比较。 BA. + B. -138.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方差齐性,但与正态分布相比略

27、有偏离,样本含量都较大,因此仍可作 t 检验。 AA. + B. -139. 在配对 t 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用药后数据与用药后数据减用药前数据,所得到的结论相同。 AA. + B. - 140. 在 t 检验中,两样本差别有意义时,统计上认为它们分别代表的两总体均数不同。 AA. + B. -141. 因为有两类错误的存在,所以不能凭假设检验的结果下结论。 BA. + B. -142. 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比较,当 P0.01 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 0.01。 AA. + B. -143. 配对资料也可以用成组 t 检验处理,但这样做降低了统计效率。 AA.

28、+ B. -144.关于 t 分布和 z 分布的关系,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C 。at 分布和 z 分布都是单峰对称分布 bt 分布和 z 分布的均数都为零ct 分布和 z 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或 t 和 z 的界值)都与自由度有关d当样本含量较大时,t 分布趋于 z 分布ez 分布是一条与自由度无关的曲线,而 t 分布是一簇与自由度有关的曲线145.当 相同时,t 值和 z 值的关系是 B 。a| t | z | b| t | z | c| t | | z | d| t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z | et 和 z 没有关系146.为调查某地成年男子 RBC 数,随机抽取 100 名成年男子,

29、其均数为 4.81012/L,标准差为 0.421012/L,则该地 95%成年男子 RBC 数落在的范围是 A 。a4.81.960.42 b c4.81.6450.42 d4.81.960.42 e147.为调查某地成年男子 RBC 数,随机抽取 100 名成年男子,其均数为 4.81012/L,标准差为 0.421012/L,则该地 95%成年男子 RBC 均数落在的范围是 B 。a4.81.960.42 b4.7821.6c4.81.6450.42 d4.81.960.42 e148.某地 100 名健康人某生理指标的 95%可信区间为 4.624.94,那么其 95%正常值范围近似为

30、 z 均取 2) A 。a4.7820.8 b4.7821.6c4.7820.08 d4.7820.16 e以上都不是149.作两样本均数的 t 检验,当差别有统计意义时, t 值越大则 C 。a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c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说两样本均数不同e以上都不对150. t 检验中,tt0.05(v) ,P0.05,拒绝检验假设,其依据是 B 。a原假设本身是人为的,应该拒绝 b若认为原假设成立,正确的可能性很小c原假设成立是完全荒谬的 d计算结果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e原假设不可能成立151.比较两药疗效时,若 C ,可作单侧检验。a已知 A 药与 B 药

31、均有效 b不知 A 药好还是 B 药好c已知 A 药不会优于 B 药 d已知 A 药与 B 药差不多好e不知 A 药和 B 药是否有效152.两样本均数的 t 检验, B 。a要求两组均数相近 b要求两组方差齐性c对均数和方差没有要求 d要求均数和方差相近 e对资料没有要求153.甲地正常成年男子 Hb 均数为 14.5 克,标准差为 1.20 克,从该地随机抽取 10 名正常成年男子,其 Hb 均数为 12.8 克,标准差为 2.25 克。又从乙地随机抽取 15 名正常成年男子,其 Hb 均数为 16.8 克,标准差为 1.85 克。推断 16.8 克与 14.5 克代表的总体有无差别,选用

32、的方法是 A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b配对 t 检验c成组 t 检验 dz 检验 e无法比较154. 甲地正常成年男子 Hb 均数为 14.5 克,标准差为 1.20 克,从该地随机抽取10 名正常成年男子,其 Hb 均数为 12.8 克,标准差为 2.25 克。又从乙地随机抽取 15名正常成年男子,其 Hb 均数为 16.8 克,标准差为 1.85 克。推断断 16.8 克与 12.8克代表的总体有无差别,选用的方法是 C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b配对 t 检验c成组 t 检验 dz 检验 e无法比较155.关于检验假设,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a检

33、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定 b检验假设是对样本作的某种假定c检验假设包括零假设和无效假设 d检验假设是希望被拒绝的假设e检验假设是被证明的假设156.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如 P0.05,则下面哪个结论正确? B a两总体均数相同 b两总体均数不同c两样本均数相同 d两样本均数不同 e以上都不正确157.作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当方差不齐时,下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D a作变量变换 b作检验c作秩和检验 d仍作 t 检验 e不能作 t 检验158. 对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要进行两样本的比较, D 。a可直接用 t 检验 b只能用其它检验方法c可用检验 d将数据取对数后,用 t 检验 e用

34、 z 检验159. 两独立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可用 t 检验,也可以用方差分析。 AA. + B. -160.表示全部观察值的变异度的统计指标是 MS 组间。 BA. + B. -161.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组总体方差是否不同。 BA. + B. -162.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若 PF0.05(v) ,P0.5 时c当总体率 0.05(v) ,可认为各组总体率都不相同。-231. 三个工厂门诊疾病构成比作比较时,不可作检验。- 232. 三行四列的表作检验允许有一个 10.05(1) ,可认为两样本率不同。- 234. x2 值表示的是实际数和理论数的符合程度。 +235. N60 理

35、论数均大于 5 的四格表,对两个率差别作假设检验,也可用确切概率法。+ 236. 对三个地区血型构成(A 、B、O、AB 型) ,作抽样调查后比较,若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 大于 1 且 n40,可用检验,也可用确切概率法。+ 237. 四格表作确切概率法时,理论数不能小于 1。- 238. 下述资料作配对 22 列联表检验的分析后回答两种诊断中哪一种方法较好。-临床诊断病理诊断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合计恶性肿瘤 15 40 55良性肿瘤 20 15 35合计 35 55 90239. 对资料进行 22 列联表检验,在计算值时,用四格表的一般公式和校正公式求得的结果是一样的。-240.进行三个率差别

36、的检验,当 P(0.01) ,另一个(0.05) ,可认为_c_。a前者两个的百分数相差大 b后者两个的百分数相差大c前者更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 d后者更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e 尚不能下结论251. 三行四列的表进行检验当有 5 个格子的 15 bn40 cT1 d15 且 n40255.拟合优度检验是一种_a_检验。a判定某事物的频数分布是否符合某一理论分布b检验两种频数分布哪一种更符合二项分布c检验两种频数分布哪一种更符合正态分布d推断两个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e推断两个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别. 256.Fisher 精确检验法的适用条件是 e_。aT5 bn40 cTt0.05,n ,

37、 可认为_A_。a两个总体均数不同 b两个总体均数相同 c两个样本均数不同 d两个样本均数相同 e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26. 若比较云南丽江市和大理市抽样调查的健康成年男子血清胆固醇的平均含量,可采用_B_。a.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b.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c. 配对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d. 以上都可以 e. 以上都不对327. 当组数等于 2 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 t 检验结果相同。 AA. + B.-328. 多个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F F0.05, ,可认为各组均数都不相同。 BA. + B. -329. 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可用成

38、组 t 检验。BA. + B. -330. 方差分析可用于推断两个及以上样本均数之间有无差异。 BA. + B. -331. 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各样本均数之间有无差别。 BA. + B. -332.析因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可分析资料数据的主效应、单独效应和交互效应。AA. + B. -333. 进行 4 个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若 P0.05,则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之间有差别,但不能认为 4 个样本均数彼此之间都有差别。BA. + B. -334.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处理组 F 值的计算公式为_C_。 aMS 区组/ MS 误差 bMS 区组/ MS 处理 cMS 处理/ MS 误差

39、dMS 处理/ MS 区组 eMS 误差/ MS 处理335.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将总变异分为_B_。a组间变异、组内变异两部分 b处理、区组、误差三部分c抽样、系统、随机测量三部分 d标准差、标准误两部分e以上说法都不对336. 以下方法中哪项可用于方差齐性检验_D_ 。aSNK- q 检验法 bLSD-t 检验法 cBonfferoni 法dBartlett c2 检验法 e以上都不对337. 抗体滴度资料、疾病潜伏期、食品、蔬菜、水果中农药的残留量等资料,转换成正态分布时适合的方法为_C_。a平方根转换 b三角函数转换 c对数转换d平方根反正弦转换 e以上都不对338. 服从 P

40、oisson 分布的资料转换成正态分布时适用的方法 _B_。a平方根反正弦转换 b平方根转换 c倒数转换d三角函数转换 e对数转换339. 所有二项分布的资料,均可以用 pzsp 估计其可信区间。 BA. + B. -340. 在二项分布资料中,二项分布的总体均数为。 AA. + B. -341. 所有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均属二项分布。 BA. + B. -342. 两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最好用二项分布法计算概率。 BA. + B. -343. Poisson 分布的均数等于其方差。 AA. + B. -344. 一般情况下商场空气中细菌的分布可看作 Poisson 分布。 AA. + B. -345. Poisson 分布的阳性数具有均数、相对数的含义。 AA. + B. -346. 所有发生任何罕见现象的次数均可视为 Poisson 分布。 BA. + B. -347. 一般实际资料中,血铅含量分布属于_C_ 。a 二项分布 b Poisson 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 d 正态分布 e以上都不对348. 一般正常人群中血清胆固醇含量分布属于_D_。a 二项分布 b Poisson 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 d 正态分布 e以上都不对349. 一般医院的医疗事故发生次数分布属于_B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