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气管哮喘长期用药类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其是慢性、终生性疾病,即使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慢性支气管炎症和重构依然存在。因此,支气管需要长期治疗。支气管哮喘目前尚无法治愈,目前的治疗目的是期望达到哮喘控制;最少或没有慢性症状,包括夜间症状;最少或偶尔急性加重;无需急诊就医;2 受体激动剂的需求量最少或没有;日常活动即运动不受限制;呼吸流量峰值(PEF)日间变异率10mg/L)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偶可刺激呼吸中枢,茶碱中毒还可能导致癫痫甚至死亡。发热、妊娠、抗结核药物
2、、肝脏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和用西咪替丁、雄激素和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都可能增加中度风险,所以须监测茶碱浓度。4 吸入性长效 2 受体激动剂 吸入性 2 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能舒张气道平滑肌,增强纤毛上皮的清洁能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脱粒和释放介质,作用可持续 12 小时以上。随吸入与口服作用相当或更强,但吸入性的全身不良反应(心律失常、骨骼肌震颤、低钾血症等)更少。5 口服长效 2 受体激动剂 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缓释剂型,以及班布特罗,与其他 2 受体激动剂机制相同,用于控制哮喘夜间症状。当吸入标准剂量的激素不能充分控制夜间症状时,可加用口
3、服长效 2 受体激动剂辅助治疗。不良反应包括心悸、焦虑、骨骼肌震颤,与茶碱合用可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6 白三烯调节剂 新型哮喘治疗药,包括半光氨酰白三烯受体(孟鲁斯特、潘卡斯特和扎路斯特)和 5-酯氧酶抑制剂(齐留通),可舒张支气管,减轻变应原、运动和吸入二氧化硫引发的支气管气道痉挛,减轻咳嗽等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效果不如低剂量吸入性激素。对重度哮喘患者,白三烯调节剂作为辅助治疗能减少吸入皮质激素用量,有助改善哮喘控制。某些阿司匹林哮喘患者对白三烯反应良好。白三烯调节剂耐受性良好,但可引起 ChurgStrauss 综合症,齐留通可能引起肝脏损害。第二代抗组胺药物(H1
4、受体拮抗剂) 主要包括阿伐司丁、阿斯咪唑、氮卓司丁、西替利嗪、依巴司丁、酮替酚、氯雷他定、咪唑司丁和特非那丁等,有一定的抑制变态反应作用,可用于治疗伴发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不良反应是嗜睡,尤其在起始治疗阶段;阿司咪唑和特非那丁可能引发严重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酮替酚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其他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 包括曲尼斯特、瑞吡斯特、他扎斯特、奥扎格雷、氨来占诺和异丁司特等,能抑制肥大细胞激活,阻断变态反应炎性介质合成,或作为炎性介质拮抗剂,可用于轻中度变应性哮喘。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减少全身激素用量疗法 为免疫调节剂和某些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醋竹内酯霉素、甲氨碟呤、环孢菌素和胶体金。用于口服激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重症哮喘患者。该类治疗总体收益很小,不良反应率相对高。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IT) 针对变应性疾病特有的病因治疗,许多国家推荐治疗哮喘在内的变应性疾病,给药方式主要为皮下注射。SIT 适用于严格控制变应原环境接触,以及吸入皮质激素等仍不能满意控制的哮喘患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小范围一过性风团红斑和大面积痛性迟发过敏反应。全身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和严重哮喘急性发作,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重度持续哮喘患者在接受 SIT 前都必须评估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