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1【关键词】 .11.临床资料 12.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针刺腰痛点及推拿疗法 .22.1.1 针刺腰痛点 .22.2.2 推拿 .33.结果 43.1 疗效标准. .43.2 治疗结果 44.讨论 4参考文献 .61推拿配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黄小伟广州市越秀区康龙盲人按摩所摘要 目的: 观察腰痛点穴针刺配合推拿 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 73例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针刺腰痛点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腰痛点后配合推拿疗法;在治疗 1 周与 1 月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 1 周后,经过 Ridit 分析,二组有显著性的差异,两组间比较
2、,治疗组总有效率 94.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76.2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腰痛点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腰痛点 针刺 推拿 疗法 疗效 腰扭伤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 ”、 “岔气”,从中医病理分析是跌闪腰筋,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西医病理分析,急性腰扭伤多引起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等组织的撕裂伤,使部分肌腱、韧带纤维断裂,脊椎小关节错缝,滑膜嵌顿绞锁。损伤后局部软组织渗血,深部形成血肿,局部疼痛,肌肉痉挛。如不及时治疗,深部形成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粘连,致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局部肌肉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由急性腰扭伤转变成难以治愈的慢性腰痛腰部急性损伤包
3、括肌肉、韧带损伤及关节扭伤等,90%发生于腰骶部和骶髂关节。腰骶部为人体躯干连接下肢的桥梁,负重大,活动多,在运动中遭受外伤的机会也多,常见的损伤有腰肌拉伤、棘间韧带捩伤、小关节扭伤、小关节滑膜嵌顿或者轻度绞锁、骶髂关节扭伤。近年来运用腰痛穴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22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 2005 年 6 月至 2010 年 12 月就治于本所门诊的患者。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标准 1,符合标准者 73 例,随机分为二组,二组在男性 38 例。女性 35 例、年龄最大 78岁、年龄最小 15 岁,病情急、病程短,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
4、无显著性意义(P0.05)。1.1.1 诊断标准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腰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块,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弧度改变.2.治疗方法2.1 治疗组针刺腰痛点及推拿疗法2.1.1 针刺腰痛点 6【概说】腰痛点首见于,针灸学简编。因穴善治腰痛,故名腰痛点。别名威灵和精灵,为上肢部经外奇穴,是治疗腰痛之主穴要穴,临床多施以平补平泻法。【定位】在手背侧,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腕背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 2 个穴位。【取穴】于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所作水平线和第 2,
5、3 掌骨和第4,5 掌骨之间交点凹陷处取之。【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指伸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另一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腱与第四指伸肌腱之间。分布有桡神经的浅支和尺神经的手背支。【功用】舒筋通络,化瘀止痛。【主治病症】急性腰扭伤。3【针刺方法】患者取坐位,手放于桌上,掌心朝下,手指 自然 微屈。沿取穴标记垂直进针,浅刺 0.30.5 寸。得气后患者有酸胀感,手法以捻转为主,幅度由小到稍大,配合小幅度提插,以出现向上的传感为佳。针感强弱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刺激 12min 后嘱患者起身做各方向的腰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留针 30min,留针期间嘱患者继续活动,每5min 行
6、针 1 次,每日针 1 次。2.2.2 推拿()原则 舒筋跳络、活血散瘀,解痉镇痛。 ()施术部位 病变局部(腰部)及其压痛点。()主要手法 推、揉、振、动。()取穴 扭伤、人中、肾俞、痛点、大肠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仑等穴。()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十五到二十分钟为宜,手法刺激宜轻,穴位刺激宜重。 ()手法操作(分以下六个步骤) 按摩扭伤人中法 病人取仰卧位。术者用拇指点、揉、推、按对侧扭伤穴(阳池与曲池穴连线上四分之一处)到分钟;拇指或中指端压拨人中穴分钟左右。肌肉和筋膜损伤,应侧重刺激扭伤穴,韧带及小关节损伤,应侧重刺激人中穴。推揉分拨理筋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立于侧旁,
7、用双手掌或拇指由上而下( 分推数遍,双手 从内上向外下)做“八” 字形掌自上而下揉脊柱两侧腰肌(以骶棘肌为主)到遍,拇指在最痛点处揉、拨(每个痛点分钟)并顺其纤维方向推理筋肉数遍。 压振腰部痛点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双掌重叠放于痛点部位、随病人深呼吸向下垂直压振到次(呼气时压振、吸气时抬起)。 捏挤脊柱两侧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双手多指或手掌由下腰部至中胸部捏、挤脊柱两侧背肌到遍。按压俞穴动腰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双手拇指分别按压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同时嘱病人主动活动腰部。 屈膝屈髋动腰法 病人取仰卧位。术者双手拇指揉压阳陵泉、足三里穴零点五到分钟。而后做屈膝屈髋或回旋活动腰部。对
8、照组仅选用推拿治疗,治疗组为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先进行腰痛点4针刺治疗,再进行推拿治疗,1 次/d。一周为一疗程。3.结果3.1 疗效标准 1.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标准痊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3 个月内无复发。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活动时稍有不适。无效症状无改善。3.2 治疗结果表 1 两组疗效比较分析 73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353814(40.0)7(18.4)19(54.3)22(57.8)2(5.7)9(23.8)94.576.2两组疗效对比见表 1,治疗组总有效率 94.3,对照组总有效率
9、76.2,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讨论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临床腰痛的 12%以上 3。如金匮翼云:“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其脉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 ”医部全录说:“ 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 ”血证论说:“ 凡是疼痛,皆淤血凝滞之故也。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突然受暴力或用力过度及劳动姿势不当而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和关节囊、腰骶关节及骶髋关节的急性损伤。中医称之为“淤血腰痛” 。正如临证指南要案曰:“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经主气,脉主血” 因此,扭伤早期伤在
10、气分,局部以经络气滞为主,滞点当在阿是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脉受损,导致气滞血瘀,不得宣通,不通则痛而致阴阳失衡。治宜理气止痛,活血化淤,通调5督脉与膀胱经经气。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是以强刺激按摩为主,辅以刺激经络。因腰痛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而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行于背部。推拿疗法能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散瘀,解除痉挛,消肿镇痛,理筋正骨,达利关节,分离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伤病组织的修复,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揉法:术者以右手掌根紧贴在腰部压痛处做旋转按摩,由轻渐重,使力量达深部软组织约 5 分钟。点按:在按摩的基础上,术者用拇指指腹按压腰
11、部痛点,由轻渐重,使力量直达深部组织,按压时需有间歇性放松,使局部恢复血循环,以免加重损伤,即所谓的“ 压痛点强刺激法” 。提拿腰部诸肌:用双手拇指和其余四指腹对合用力,提拿方向与肌腹垂直。从腰 1 起至腰骶部臀大肌,由上而下、先轻后重、先健侧后患侧地进行。重点要放在腰椎棘突两侧骶棘肌和压痛最明显处。反复提拿约3min。推揉舒筋法:以掌根或小鱼际肌着力,在腰部病变部位作半环揉压。从上至下,先健侧后患侧,边揉边移动,使腰部皮肤感到微热为宜(约2min)。然后术者立于病员右侧,以右手掌根部和小鱼际肌处紧贴病员腰部皮肤,掌根用力,沿脊柱作鱼摆尾式推揉,由下而上,先健侧后患侧,重点放在患侧。反复推揉
12、812 次。斜搬腰法:患者侧卧,两手交叉于胸前,上侧肢体伸直,下侧肢体髋、膝屈曲,术者站于病员背后,一手握住病员手腕部,另一手拇、食二指紧紧抓住病员裤腰带,用掌根和小鱼际肌紧紧按住病员臀部,双手配合先轻轻晃动几下,使病员有思想准备,然后一手用力将患者肩部向后固定,另一手将臀部推向前方,此时可听到发自腰部的“咯嗒” 响声,这是手法成功的重要标志。震抖:患者原体位不变,双手抓握床头,全身肌肉放松。术者站于患者足后,双手握住患者双踝,用力牵拉震抖,将患者身体抖起呈波浪形,连续做 35 次。经过以上手法治疗有效后,患者腰部肌肉痉挛即可缓解,疼痛症状减轻。患者可站起做轻微的腰部活动。如患者疼痛症状仍十分
13、明显,可根据情况重复以上治疗手法。其治疗目的是通过消除局部水肿止痛、解除小6关节的紊乱而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患者康复后一定要加强腰部的柔韧性以及腰腹肌力量的练习,以免腰扭伤的复发。各种手法各有功效,若患者疼痛局限以点按为主,疼痛广泛则以弹拨、点揉为主,各种手法配合得当,效果更好。腰痛点穴的定位目前有两种 3.:一种是平衡针的腰痛点穴,位前额正中,在印堂穴于神穴连线的 1/2 处;一种为经外奇穴,手背侧侧,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一侧两穴,临床中常说的腰痛穴是后者。腰痛穴是对腰痛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外奇穴,虽不在十二经络的主干线上,但能通过其脉络和微细网络来疏通经络
14、,达到“通则不痛”治愈腰痛的目的。在临床中,我们先采用腰痛穴针刺治疗解除病人的肌肉痉挛,缓解剧烈疼痛,再通过一定的推拿手法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疼痛,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一定的斜板法对部分患者存在着滑膜嵌顿的小关节进行复位,解除滑膜嵌顿,使患者腰部的功能能够很快恢复 3 4.。从近期的疗效来看,腰痛穴针刺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法的成功率,能够更快地解除患者的痛苦,为推拿手法治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使患者较早的恢复腰部的功能;从远期的疗效来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对于腰扭伤患者的病情来讲,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的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4:201.2 张琴明,房 敏.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现状J .颈腰痛杂志,2003,24(4):248 250. 3 周文新.针灸推拿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82 284.4 邵宣,许竟斌,实用颈腰背痛学s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6,175 马惠芳,马文林,李瑞.腧穴临床应用集萃.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9:2286 高树忠.一针疗法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 :9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