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治虚列支出之我见在最近几年的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笔者发现“ 虚列支出 ”已成 为预算执行部门和 单位较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单位预算收支的真实性,亟需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以解决。一、虚列支出的表现形式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四十八条和第五十条指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包干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平时按财政拨款数列报支出,清理结算收回拨款时,再冲销已列支出;未拨付的经费,原则上不得列报当年支出,若违反上述规定即为虚列支出。笔者通过审计发现, “虚列支出” 的表现 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将当年未支出的款项挂暂存款,形成“虚列支出” 。一些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年底将当年未支出的财政资金,转
2、入“暂存款” 科目,虚增当年财政支出数,形成 “虚列支出”。(二)会计报表虚报当年支出数,形成“虚列支出” 。 一些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年底将当年未支出的款项结转下年,但在会计报表中虚报为当年支出数,导致账表不符,形成“虚列支出” 。(三)虚报发票,将资金转到账外运行,形成“虚列支出” 。 一些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年底将当年未完成的项目投资额,用税务发票虚报支出数,将资金转到账外运行,形成“虚列支出” 。二、虚列支出的形成原因形成“虚列支出 ”的原因,笔者 认为既有主 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细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有意为之。一些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为了本部门本单位的
3、利益,违规做假账,填制不真实的会计报表,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用于弥补本单位行政经费不足及其他不合理支出。(二)财政部门考评机制所致。财政部门为及时全面实现当年预算,对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考评,年终决算时,对于当年未及时实现支出的部门和单位,下年度在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时,要削减其指标数量。为了在来年争取更多的资金,一些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对当年未支出的资金虚列报账。(三)开户银行故意延压存款。大量惠农资金的拨付,一般集中在每年的 12 月份,而开户银行为了完成存款任务,总是找各种借口故意延压存款,直到下年元月份才能实现资金向农户的拨付,预算执行单位不得已而虚列支出。(四)乡镇政府工作考
4、核习惯使然。多年来,由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乡镇政府对所属单位和村级组织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一般在春节放假之前考核总结并表彰,对村级组织相应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才能实现支出,而此时一般情况下已经到了次年的元月份,甚至是二月份,这一块资金在年终时都虚列报账。(五)个别项目施工进度迟缓。由于受天气及季节性气候条件制约,个别项目在冬季被迫停工,不能按期完成当年投资,为了使项目资金的拨付不受当年施工进度影响,项目实施单位不得已而虚列工程支出。三、虚列支出的危害“虚列支出” 作为一种 违规问题,呈现屡 查屡犯的特征,而且问题金额逐年增大,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如不及时遏制,将会酿成
5、不可预料的后果。(一)单位会计信息失真,误导决策者的财务分析。由于通过虚报发票、虚填报表等手段虚增单位当年财政支出,转入结余的支出数大于当年实际支出数,导致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单位的财政收支及结余情况,给单位领导层的财务分析提供不真实的财务数据,从而影响单位的重大财政收支及下年度预算等情况的决策。(二)大量资金滞留闲置,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由于虚报单位财政支出,而实际没有发生相关支出,将资金转到单位“暂存款” 科目,没有按规 定的时限要求和资 金用途投入相关领域和项目,致使大量资金滞留闲置于单位账面,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从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绩效,也极容易诱发财政资
6、金的损失浪费现象。(三)套取资金放置账外使用,为违法乱纪提供了方便。通过虚报发票等形式,将资金转到账外运行,公款私存,形成“小金库”,掌权者可任意支配,无所顾忌,主要为请客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送红包、乱发补助、补贴和奖金等提供资金来源,给少数违法乱纪者提供了方便,是诱发经济犯罪的导火索。四、根治虚列支出的对策根治“虚列支出 ”这一 顽症,是加强部门预 算管理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有效途径,是减少经济犯罪案件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监管的必然要求。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单位预算管理,真实准确核算财政收支情况。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要严格预
7、算约束,按照批准的单位预算,真实准确地核算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账工作。不得把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外,不得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年终决算各项数字应当以经核实的会计数字为准,不得以估计数字替代,不得弄虚作假。(二)建立健全考核考评机制,为及时实现财政支出提供制度保证。一是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监管,督促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及时兑付各项惠农资金,使其全面真实地实现当年财政支出;对由于客观原因当年确实不能实现支
8、出的财政资金,财政部门在年度决算时,根据具体情况批准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同时,不以此削减该单位下年度的预算指标。二是开户银行要正确处理及时兑付惠农资金与保证年度存款任务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完任务而故意延压惠农资金存款。要按照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的要求,及时将惠农资金拨付到农户账户,发放到农户手中。三是乡镇政府要改变工作考核机制,按照财政年度的时限要求,对所属单位和村级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在财政年度内实现对村级的转移支付补助支出,避免虚列报账现象的发生。(三)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如期完工。项目主管和实施单位要优化项目施工环境,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气候因素对项目建设的影响,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要求如期完工,在财政年度内全面实现项目支出。(四)加强审计监督,根治“虚列支出” 。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 ”功能,切实加强对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审查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发生,有关资料是否如实反映。对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的行为,要加大处理处罚力度,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移送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处分,彻底根治“虚列支出 ”这一顽症,切 实维护国家预算的法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