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物理竞赛冠军必胜练习 (5).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297000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竞赛冠军必胜练习 (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竞赛冠军必胜练习 (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竞赛冠军必胜练习 (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竞赛冠军必胜练习 (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物初中物理竞赛练习 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1.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则抛出手的铅球在空气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是(A)受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C)受重力和惯性力作用; (D)不受任何力作用。2.如图 1 所示,有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 A、B、C,它们的底面积相同,盛上同一种液体并使液面在同一高度。若不计容器所受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都相同;(B)液体对桌面的压强相同,压力不同;(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都相同;(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压力不同。

2、3.如图 2 所示,在一个充满油的固定装置中,两端同时用大小相等的力去推原来静止的活塞。若活塞与容器壁的摩擦不计,则活塞将(A)向左移动; (B)向左移动;(C)保持静止; (D)上述说法都有可能。4.把在阳光下正在熔解的冰拿到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最全面的是(A)冰继续熔解; (B)冰停止熔解;(C)冰表面的水开始凝固; (D)上述现象都有可能。5.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B)绝缘体不能导电,也不能带电;(C)导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D)导体能够导电,但不能带电。6.如图 3 所示,在 A、B 两个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已知 R1=2

3、R2,通电后(A)A 中的水先沸腾;(B)B 中水先沸腾;(C)两容器中的水同时沸腾;(D)无法确定。二.选择项(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选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得 0 分。共 18 分)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快慢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平衡的原因。2.对于单位焦耳,下列各式正确的有(A)1 焦1 牛米; (B)1 焦1 瓦秒;(C)1 焦1 伏库; (D)1 焦1 安秒。3.在热传递过程中,关于热量、热能和温度变

4、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图 1图 2图 3物(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热量;(C)物体的热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D)物体放出热量,热能一定减小。4.有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60角入射,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与法线构成的平面逆时针方向旋转 50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20; (B)40; (C)100; (D)160。5.甲、乙两灯为钨丝白炽灯,将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里都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那么(A)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比乙灯大; (B)甲灯消耗的电能一定比乙灯多;(C)甲灯的电阻要比乙灯的电阻小; (D)甲灯

5、两端的电压要比乙灯两端的电压小。6.现有两灯 L1和 L2,它们的电阻分别用 R1和 R2表示,两端的电压分别用 U1和 U2表示,通过的电流强度分别用 I1和 I2表示。若 R1R2,则下列各关系式有可能成立的有(A)I1=I2,U 1U2,P 1P2; (B)I 1U2,P 1P2; (D)I 1U2,P 1f2。若把它们的主轴重合相互平行放置,并适当调节两块透镜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使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通过这两块透镜后仍为平行光束。这时该两块透镜中心间的距离为_。7.有甲、乙两个物体,已知甲物体的比热是乙物体的 2 倍,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 2/5。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

6、度之比为 t 甲 :t 乙 =_。8.如图 6 所示,M 为一块边长比为 3:1 的均匀矩形薄电阻合金片。若先将它按图 6(a)方联接在A、B 之间,测得 A、B 间的电阻为 R,然后将它按图 6(b)方式接在 C、D 之间,则 C、D 间的电阻值为_。物图 6 图 79.如图 7 所示,已知 R2=R4,R 5=5 欧,安培表 A1、A 2示数分别为 3安和 7 安。若 A、B 间的电压一定,且安培表的电阻不计,则 R5两端的电压为_伏。10.如图 8 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 P 向右移动时,安培表A 的示数将_,伏特表 V1的示数将_,伏特表 V2的示数将_。(填“增大” 、 “减少

7、”或“不变”)四.计算题(第 1 题 10 分,第 2 题 10 分,共 20 分)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将会发生热传递现象。若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当两物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它们的温度相同,且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现有三种不同的液体 A、B、C,它们的初温度分别为 15、25、35。当 A 和 B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温度为 21;当 B 和 C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温度为 32。求 A和 C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的平衡温度。2.如图 9 所示:电源电压 U=6 伏,R 1=R2=4 欧,R 3=2 欧。若安培表 A1和 A2的内阻忽略

8、不计,求安培表 A1和 A2的示数。图 8图 9物五.作图题(第 1 题 4 分,第 2 题 6 分,共 10 分)物体在透镜中成像的情况可以通过作图来确定。图 10(a)表示凸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图10(b)表示凹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图 10 中 A 表示物体的一个发光点,A表示发光点 A 的像;O 点表示透镜的中心,F 点表示透镜的焦点;符号表示凸透镜。符号 I 表示凹透镜,点划线表示主轴,光线表示由 A 发出的平行于主轴的一条光线,表示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表示通过凸透镜焦点(或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光线、分别表示了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通过多次实验和作图,我们可以归纳出发光点 A 发出的任何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后都将会聚于(或反方向延长相交于)像点 A。图 101.用透镜成像的作图法,作出图 11 中发光点 A 的像 A。图 11 图 122.图 12 中,A是发光点 A 通过透镜所成的像。试确定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用作图法确定透镜的位置(将透镜用符号画在图中)。若发光点 A 发出的某条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恰能通过B 点,试用作图法画出折射光线通过 B 的光路图。六.证明题(本题 10 分)一冰块内嵌着一木块,将它们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试证明:当冰全部熔解后,水面的高度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