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4隐姓埋名三十年.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289190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隐姓埋名三十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4隐姓埋名三十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4隐姓埋名三十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4隐姓埋名三十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4隐姓埋名三十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 s 版五年级下册24.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目标:1认识“撤”等 5 个生字,学会 12 个生字,积累“渺小”等词语。2学习课文,了解王承书在隐姓埋名的三十年间为祖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体会王承书热爱祖国、淡薄名利的精神。3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启迪学生淡薄名利,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有关的词语。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条理,理解“隐姓埋名”的不容易,以及王承书“隐姓埋名”的坚定和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搜集王承书的资料。2. 再读课文,

2、边读边想:(1)谁隐姓埋名三十年?(2)这个人为什么要隐姓埋名三十年?(3)这三十年的时间里这个人都做了什么?(4)课文主要写了王承书的那些事迹?二、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2引导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王承书资料。3指生汇报上面提出的问题。三、课堂小结1.展示资料,了解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世界风云变幻,新中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做出了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l957 年 ll 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南部诞生(它的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钱学森出任首任院长。集中力量办大事,协同作战显威力。60 年代初,中国

3、人自己研制的战略火箭发射成功,独立自主的火箭事业有了腾飞的基础。而我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更是震惊了全世界。2教师小结:为了这一天,多少技术难关,多少繁杂工序,多步个拼搏的日日夜夜!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功勋榜上,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王承书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为此隐姓埋名三十年是多么不容易啊!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1.教师板书“隐姓埋名”,全班读一读。2指名说说“隐姓埋名”的意思。(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3教师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深入文本 品读感悟1默读课文,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2教师导读: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找看哪些语句让我们感

4、受到了隐姓埋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一)读一至三自然段3指名反馈: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隐姓埋名的哪些不易?(得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得放弃一切名利;得放弃一切学术待遇和荣誉。)4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读出隐姓埋名之难,以及作者刘壬承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5教师小结:同学们,王承书隐姓埋名,意味着她要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弃一切学术待遇和荣誉、放弃一切名利。面对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要她隐姓埋名的请求,王承书是如何做出答复的?6学生读文,画出来。7指名反馈,教师出示句子。“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8指名说说“不假思索”的意思

5、。(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9指导学生读“我愿意!”三个字。(读出王承书的不假思索和坚定)(二)读四至八自然段1教师启发:同学们,作为当时已经闻名于世的王承书,她已经拥有了极高的荣誉和名利,她为什么这么坚定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呢?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一问题。3指名反馈。(因为她热爱祖国,淡薄名利)4教师:为了证实王承书对祖国的热爱,对名利的藐视,课文为我们回忆了一件感人的事情。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五至八自然段。5指名反馈:作者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新中国成立,王承书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难关,和丈夫一起回到祖国,为中国科学院工作。)6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王

6、承书冲破了哪些难关?(自身:放弃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外界:特务的跟踪、美国的非法传讯、威逼利诱。)7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件事情中感受到当时的王承书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指名反馈: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现在祖国需要我,我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三)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九至十五自然段。1指名反馈: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她都了什么呢?(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的技术,并刻苦攻克难关,提炼出了高纯度的浓缩铀。)2教师小结:二十年,隐姓埋名就为一件事: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的技术。请同学们再读这部分内容,画出令你有感触的语句,读一读,再把自己的感触写在旁边。3集体反馈,交

7、流感触。“从事这项工作一切要重新开始。这需要极大的牺牲自我的极大勇气!但王承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感触要点:热爱祖国,为了祖国毫不犹豫地准备着牺牲自己的一切;敢于挑战困难)“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感触要点:热爱祖国,淡薄名利,默默奉献)“为了获取精确数据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感触要点:工作繁重,但她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地奉献着、奋斗着)三、拓展延伸 主题升华1教师小结:王承书的牺牲和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绩,1964 年l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颢原子弹爆炸成功了!2教师指名反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激动、喜悦、自豪、兴奋、到处是鲜花和掌声)3教师导读:可此时,作为功臣的王承书只能静静地、默默地感受着这一切。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第十七自然段。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突出对王承书的敬佩和赞叹)5教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王承书说什么呢?四、积少成多 学以致用1.教师总结:同学们,王承书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十年,直到逝世前,人们才知道她的名字和丰功伟业。但是,王承书这个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2背诵让你感动的段落。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