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财政学8(税收经济效应).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287691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8(税收经济效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财政学8(税收经济效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财政学8(税收经济效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财政学8(税收经济效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财政学8(税收经济效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5/13,财政学,1,第八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2019/5/13,财政学,2, 本 章 主要内 容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 第三节 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第四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2019/5/13,财政学,3,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税收产生的经济效应,是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对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2019/5/13,财政学,4,一、税收的收入效应:,食品,B,D,O,C,衣物,A,P1,P2,I1,I2,税收的收入效应,

2、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和降低消费水平。,F1,F2,C2,C1,2019/5/13,财政学,5,结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1移至P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2019/5/13,财政学,6,二、税收的替代效应:,A,衣物,O,E,B,食品,I1,I2,P1,P2,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

3、少对征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商品替代征税商品。,F1,F2,C1,C2,2019/5/13,财政学,7,结论:由于政府对食品征税而对衣物不征税,改变了纳税人购买商品的选择,其最佳点由P1移至P2,这意味着纳税人减少了食品的购买量,从而改变了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也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下降。,2019/5/13,财政学,8,第二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税收对消费的影响 三、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四、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五、税收对投资的影响,2019/5/13,财政学,9,一、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

4、工具 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2019/5/13,财政学,10,1.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可理解为:由于纳税人可支配的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大用途。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效应就是减少消费。 2.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商品税的形式间接实现的。政府对某种商品征税后,当生产经营者意图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嫁消费者负担时,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改变这种商品与未被课税商品的比价关系,从而造成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减少对已税商品的购

5、买,相应增加对未被课税商品的购买量。,二、税收对消费的影响,2019/5/13,财政学,11,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如果仅对个人现实收入征税,对储蓄利息收入不征税,则由于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又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固定不变的假设前提,纳税人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等比例的减少现实的消费与储蓄,从而降低个人的储蓄水平。 2.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在对利息收入课税的情况下,税收降低了储蓄的收益水平,使储蓄相对于现实消费的“相对价格”提高。,三、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2019/5/13,财政学,12,四、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

6、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二)我国的实际情况,2019/5/13,财政学,13,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是由于征税促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2019/5/13,财政学,14,比例税对劳动供给的效应,闲暇,收 入,D,U2,U1,E3,E2,E1,C,Z,B,A,F,O,2019/5/13,财政学,15,结论:,税收对劳动产生的这两种效应,如果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

7、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促使人们增加工作;如果是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可能会选择闲暇替代劳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呈反方向运动,前者刺激人们更加努力工作,后者促使人们减少劳动供给。个人工作时间是减少还是增加,最终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2019/5/13,财政学,16,五、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一)税收影响投资的原理 (二)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三)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2019/5/13,财政学,17,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O,消费,投资,B,P 1,I 1,I 1,I 2,C1,C2,I2,P2,D,A,2019/5/13

8、,财政学,18,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0,消费,投资,B,E,P2,P1,I1,I2,C2,C1,I2,I1,A,2019/5/13,财政学,19,1.税收对投资总量的影响政府对投资收益征税,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收益,降低了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抑制了其进一步投资的意愿,从总体上讲,最终就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额。政府在运用税收对投资总量的调整中,既可以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再投资退税等方法。 2.税收对投资结构的影响在统一税制下,政府对不同投资项目征收相同的税收,此时,税收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不会引起投资的结构性变化,投资结构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而如果政府对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不同

9、的税收政策,那么,税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而且会影响其投资方向。引起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变化的税收政策可以体现为征税模式、税率的调整;也可以体现为征税依据、税收优惠的变更。,2019/5/13,财政学,20,一、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在总供求失衡时,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直接调节消费总量或投资总量,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均衡。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需求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财政支出的方式,减少民间消费,或削减企业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水平下降,消除通货膨胀,缓解过旺需求对供给的压力。

10、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政府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财政支出的方式,增加民间消费能力,促使企业增加投资,使总需求水平上升,防止通货紧缩,抑制经济衰退。,第三节 税收宏观作用机制,2019/5/13,财政学,21,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协调国民经济结构(或说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1.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对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确定较低税率,使这类商品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供应市场,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对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确定较高税率,将生产经营者获得收益的较大部分作为税收上缴政府财政,防止过高收益对社会资源流向的不合理诱导。2.税收促进地区结构

11、协调在税制的规定中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优惠照顾,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者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的预期收益,引导更多资源流向该地区。3.税收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协调税收对不同投资方式的制度规定不同会引起资本不同方向的流动。,二、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2019/5/13,财政学,22,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税收自动地或人为地进行逆向调节,减缓经济波幅,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经济调节机制。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税收随着纳税人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缩减纳税人的投资与消费能力,自动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过度扩张;当经济处于衰

12、退时期,税收随纳税人收入的减少而递减,从而增加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推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税收的“相机抉择”作用机制可以理解为: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可以人为的选择增加税收的抑制性政策来防止经济的过度膨胀。而由于不同税种、不同税制要素对经济作用的环节和层面是不同的,因而政策手段的选择可以有明确的针对性。,三、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2019/5/13,财政学,23,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对市场机制形成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进行的调节。税收在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就是将税前收入分布曲线向“绝对平均曲线”推进。其主要做法,如在个人所得税中采用累进税制的方式,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不征税

13、或少征税,从而使高低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税后所得差距缩小。再如,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生计费用扣除等的规定也可以提高其调节收入的有效性。,四、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2019/5/13,财政学,24,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增减引起的国民经济变化量与税收变化量之间的倍数作用。税收的变动会影响企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而企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又是影响投资和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增加税收,就会减少企业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其投资与消费的数量,并进而使整个社会的投资、消费总量萎缩。反之,亦然。而每一轮投资或消费又是下一轮收入的取得,这样,一轮一轮运转下去,初始一个单位收入的增减会使国民收入产生几倍于此的效

14、应。,五、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2019/5/13,财政学,25,第四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 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三、减税政策评析,供给学派代表人物:Arthur B Laffer,2019/5/13,财政学,26,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1.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2. 社会政策学派的观点 3. 凯恩斯学派的观点,2019/5/13,财政学,27,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一)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3.边际税率的高

15、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 (二)拉弗曲线,2019/5/13,财政学,28,E,税收收入,税率,B,C,D,O,A,2019/5/13,财政学,29,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 个重要条件,2019/5/13,财政学,30,样本国家宏观税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2019/5/13,财政学,31,三、减税政策评析(一)对供给学派税收主张的理论争议 (二)美国减税政策实例分析 减税政策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2019/5/13,财政学,32,本章小结,【关键词】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 “拉弗曲线”,2019/5/13,财政学,33,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 1、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 2、试述税收的替代效应。 3、试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试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5、试述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6、试述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7、说明“拉弗曲线”及其说明的原理。 8、评析减税政策。,2019/5/13,财政学,34,谢 谢 大 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