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政大夫刘汉儒沈丘县信访局退休干部,市、县文史研究员 刘庆同所谓资政大夫,辞源注释:“资政两种解释殿名:宋真宗建龙图阁,以阁之东序为资政殿。景德二年,王钦若罢参政,真宗特置资政殿学士以宠之,班次在翰林学士下,钦若不悦,真宗复以钦若为资政殿大学士,班次在翰林学士承旨之上。其后宰相罢职。多受此官。文散官。金置资政大夫为正三品文散官,元明改为正二品”。而资政大夫刘公汉儒怎样不平凡!一、初试锋芒刘汉儒系河南省沈邱县人,汉族,住原县城今老城镇,生于明嘉靖八年, (己丑年公元 1529 年)一个书香门第, (其父刘东,明宣德,十五年探花)自幼聪明好学,每考必第, 20 岁(嘉靖 28 年),经府试考中秀才
2、,25 岁(嘉靖 33 年),经乡试考中举人。27 岁经礼部举办的“礼闱”会试中贡生。据清乾隆十一年沈邱县志记载:“刘汉儒,字文卿,号宪吾,更号思鲁。 ”嘉靖己未(即嘉靖 38年)(1559 年)进士。三甲五十九名,时年三十岁。初仕河南滑县令,县志记载:“筮仕滑县令,廉介不阿,台省上循良第一。无何,丁内艰,滑人建祠俎豆焉。 ”即在滑县任县令期间,他作官廉洁,刚正,处事认真,一丝不苟,政务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把一个经济贫困的滑县搞得有声有色,政绩全省第一。在其母病故后返里,为母守孝,滑县民众为其建祠纪念。滑县重修县志记载:“刘汉儒,河南沈丘县人,进士。嘉靖三十九年令滑。明察果断,长于折狱。擢兵部
3、主事。以母忧去官”。这说明他是一位明察秋毫,处事持重果断,精于断案使人折服的县令,对每一案件均能作到公平、公正,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故滑人给他一很高的评价。后补浚县令,因政绩突出,又受浚民欢迎。明隆庆元年,公时年 38 岁,遇朝廷恩科武选,刘汉儒不但武功高强,而且兵法鞱略答辩如流,蒙主考首相高拱欣赏,随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浚县父老竭力挽留不住,浚人为其塑肖像祀之。这说明他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亲民爱民的好官,所以,人虽离去,乡民仍念念不忘。二、大显折狱之才隆庆三年(1569 年)调山西任按察司副使时, (时年 40 岁),在阅卷时,发现山西总兵失符验,让千户当替罪羊下狱,刘汉儒深知总兵是高
4、官,弹劾有一定难度,职责所在,为对朝廷负责,也要报打不平。在做好充分准备以卷中的破绽,再拿出确凿的证据后,上奏弹劾,县志记载:“山西总兵郭琥失符验,委之千户以塞责。狱成,公疑之,白之当道曰:“总兵例应亲代,郭琥不候代,而以敕,印付千户,新帅至,封管如故,罪不应坐千户,而坐琥。 ”即符验是朝廷给郭琥调遣军事的凭证,郭琥保管不善丢失,这是犯罪的行为,他把丢失符验的责任推卸给千户,让千户为其当替罪羊坐监狱,这是不公平的,他为千户抱打不平,经向上陈述,当时郭琥不服,千方辩解,经刘公一番质证,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郭不得不认输,结果将郭琥反坐下狱, 明神宗实录记载:“山西总兵郭琥以失落符验,降祖职一级”。这
5、时千户无罪释放,对刘公千恩万谢,于是“一时众心允服,风猷益振。 ”即上下无不赞佩叫好,而刘公的威望益高。三、大显军事才华著九边图说在任山西按察司副使,右参政时,县志记载:“课最,转上党、饬部伍,精器械,谨斥堠,广储蓄,以剪除强悍,培植善类为先。 ”所谓“课最”,即经上级考核他的成绩最佳,明万历初年调上党。上党在山西境内,处于边防要塞,必须加强军事管理。公莅任后,他先整顿部队,精良器械,布署岗哨。振作士气。在政治上,打击黑恶势力,为民作主,除霸安良,提倡作好人好事,鼓励农桑,使民安居乐业。实行以丰补歉,广储食粮,以备荒年和战时之需。经过一番整顿,面貌焕然一新,这样,使上党的军事政治又上一个台阶。
6、这时,奉命查阅边防,因那时明朝有北凶南倭之患呀!据明神宗记载:“洪武元年(1368 年)在明朝大军的进攻下,元朝统治者逃往塞外,散居于蒙古高原,他们不时侵扰明朝的北部边防,所以,从明代开国时期,北方的边患,便始终是国防的重心。为了抵御蒙古部族的侵犯,明初,在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防线上,设置了九个边防重镇,分别为辽东(今辽宁的辽阳)、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县)、榆林、蓟州(今河北蓟县)太原、宁夏、甘肃(今张掖)固原合称为“九边”。九个重镇都设在北方的边墙,即万里长城之内。其中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是北边的中坚。同时朱元璋又在长城以北设立了大宁卫(今凌源县境)开平卫(今蒙古多伦县),东胜卫
7、(在今蒙古呼和浩特东)三个军事重点,形成北边中坚部分的外围军事重镇,以防卫北边。各镇犄角相依,边防坚固”。明神宗,对边防警觉很高,唯恐边防疏漏,命刘汉儒同兵部侍郎王宗沐阅视边防重镇,他们驱驰数千里,实地查勘,由刘汉儒绘成军事地图,即如何在边塞九个重镇,以及长城以北的三个大卫,如何驻兵防御,那个重镇需要构筑什么工事,配置什么军种,一一逐条上陈,这就是著名的九边图说,首相张居正、神宗朱翊钧阅后,极为欣赏, “赐玺书褒嘉焉”。四、云中大显洞察力县志记载:“再丁外艰,服阕,补云中兵宪(云中,古郡名,原为战国地区,秦时置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以互市功,再蒙钦赏”, (时年 45 岁)公莅任后,先整顿
8、兵备,修筑新城堡,也称永安堡,工程从明乙亥(1575 年)三月开始,历经近两年,于万历四年(1576 年)十二月落成。这就加固了这一重镇的军事防御。此镇为明朝在蒙古边塞,军事位置异常重要。所谓新城堡,即云中修筑的一种军事防御工事,地处前沿,易守难攻。城赖以安全。经实地考察,他知道,蒙古缺少粮食、药材、布匹等,而我内地缺少马匹, (骑兵),他认为在此有必要有秩序的开放市场,与蒙古部族互通有无,从而减少边防摩擦,安定边防秩序。 明神宗记载:“互市,也是自古有之, 左传中就记载了春秋列国与夷狄部落之间的交换,这种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无论是货物交换、还是货币交易,它主要是一种经济贸易关系。但
9、是,有的中原王朝(特别是明朝),往往把互市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对于表示服从的各族各部,才与之互市,对敌对各族,各部则加以经济封锁和制裁,或以关闭市场相威胁,使之就范。因此,互市之中也反映了一种政治关系”。而这次在云中开放市场,议定为:“以二月终入贡, (蒙古先进贡后开市)五月初开市,期而不至,则绝之”。在蒙古俺答汗的要求下,市场设在要塞边外,市期定 1 月,延期可再议,开市之时,规定蒙古方面派兵 300 人,驻于塞外,明朝派兵 500 人,驻于市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俺答汗各部首领到市场监督自己的部属,明朝也派官员管理。价格由明朝定出马匹与其它牲畜的市价,然后由明朝方面以银两购马,也可“以布缯兼
10、予”, “以锅折马值”的贸易方式,无论是官市还是民市,在开市之前,明朝必须准备马的巨额银两,抚赏费以及充足的粮食、茶叶、纸张、医药、布、缎、铁锅和各种器物。对蒙古马匹也有规定:马以毛齿,腰身尺寸论值,分三等, “四岁以上,八岁以下,三尺六寸以上者为上等马,马价以“布缯兼予”,上马十二两, (给十两),中马十两(给八两),下马八两(给六两)”。民间以故衣杂货易马牛者,一棱布可易一羊,一布衣可易一皮袄,一牛易米豆石余, (十斗为一石)一羊易杂粮数斗,但严禁出售武器。互市圆满结束后,由明朝官员设宴招待各部族首领,向双方参与维护市场秩序的官兵发布奖赏。互市效果良好,市秩井然,获战马 700 余匹,以补
11、军事之需,牛羊无数,蒙方各部首领,以喜悦的心情满载而归。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此举既安定边防,又双方互利。上奏后,神宗朱翊钧大为欣赏,于是,又予玺书褒奖。这是刘公汉儒具有军事政治远见卓识的结果。五、平息浙江兵变由于刘汉儒历年政绩突出,得到首辅张居正和皇上朱翊钧的赏识,又将刘汉儒调浙江任按察司使。时年 53 岁,他工作有方,持法益坚,未久又升任浙江右布政使。万历十年(1582 年)二月浙江杭州发生兵变。据明史记载:“杭州有东西两大营兵,原来每名士兵每月饷银九钱,浙江巡抚吴善言奉诏减月饷三分之一,营兵马文英、刘廷用等纠营兵,投诉于巡按史张文熙,张文熙加以抚慰遣散。第二天,营兵又闹起来,将中承张,拥
12、郊外斩首,而后又拥入巡抚衙门,抓住吴善言,痛打一顿。张文熙率三司官吴宪及巡监御史孙旬等,多方劝解,士兵才放回吴善言。 ”这时“杭州以行保甲法,又发生民变。情势万分紧急,巡按御史张文熙奏报朝廷,首辅张居正调张佳胤,代替吴善言为浙江巡抚,兼右佥都御史,星夜兼程赶到杭州,而杭州乱兵正在城中抢掠,火光冲天”。这时,众官引避,唯刘汉儒挺身而出,陈说兵营,晓谕他们,闹则犯罪,兵服愿平乱民。当钦差张佳胤率兵星夜至此时,乱兵正在平乱民,张佳胤与刘汉儒协商后,刘汉儒携游击徐景星再次到东西两营,肯定他们悔悟之举是对的,以稳定军心。 “如果能够讨平乱民,可以赎兵乱之罪。这时诚惶诚恐的士兵们,正担心张巡抚加罪,于是个
13、个奋勇剿杀乱民,擒 150 余人,押至巡抚衙门,张佳胤下令斩首三分之一。借奖励之名,召马文英、刘廷用至巡抚衙门,随即予以逮捕,又密派徐景星捕捉为首的另外 7 名,九名兵变的祸首,一同被斩杀”。张佳胤、刘汉儒利用乱兵平乱民,又惩办首恶,遂在短时间内,迅速平定两乱,显示了刘汉儒临危不乱、处事果断的才华。未久,刘汉儒接任张佳胤之职,任浙江巡抚,左布政(从二品)杭州市民为感恩刘汉儒,在西湖处塑像以念其功。六、平息福建倭寇之乱明神宗记载:“从至元二年(1336 年)至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年)正是日本处于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当时在封建领主统治下,失意的武士,由于在国内没有政治和军事地位,便纠集一些奸人
14、,徒棍和无业游民,经常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骚扰和掠夺。因而,给中国沿海各省的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历史上将这些入侵的日本人,称之为“倭寇”。此后,至万历年间,日本又由南北朝的分裂,转入战国时期,严重的破坏了社会的生产。于是一些武士、浪人、商人便进一步组织成更强大的海盗集团,在中国沿海进行更大规模的掠夺骚扰。 ”嘉靖末年,虽经戚继光、俞大猷四年的艰苦抗倭胜利平息。这些倭寇侵略野心不死,万历 年,他们听说戚继光被调抗凶奴去了,便又在福建沿海卷土重来,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许多村庄“屠戮殆尽”,福建当局,抗击不力,沿海居民弃田携家纷纷外逃,田产荒芜,社会混乱,朝廷又调刘汉儒任福建左布政使。莅任后,经一
15、番策划,亲自组织和指挥军民,振作精神,抗击倭寇,号召军民爱国爱家,只有抗战,才有出路,于是,首先带领一支精锐部队趁日寇猖狂自大,不知所以,乘其不备,发起突然袭击,又在莆田、荔城等地一连几次胜仗,军威大振,军兵所向披靡,连战皆捷,不给倭寇喘息机会,痛快淋漓的将倭寇击败。刘公汉儒真不愧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之一代儒将、朝廷重臣。平息后, “责令诸司,按籍招抚,外逃之难民,付以田产,解决种植,使之安居乐业,对富商大贾,暗与日寇勾结进行走私贸易者,进行重罚和治罪。 ”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福建人民对他的恩德念念不忘。但刘汉儒终因操劳过度成疾,上表准奏返里休养。七、平缅酋之乱刘汉儒离闽在家修养之际,云南又
16、发生了“缅酋之乱”县志记载:“当事屡檄徵之”,即调刘公汉儒任云南左布政使,使其征讨治滇, (时年 57 岁),也就是说云南与缅甸接壤,境内之缅族酋长与缅甸勾结,引起战火,攻城掠地。这既是外敌侵略,又是云南境内民族矛盾激化,而战端挑起,军费物资又供不上,前方军事紧急,北方(抗凶)又誊不出手来,只有刘汉儒堪当此任,这时,值万历 14 年,自张居正去世后,朝政日趋腐败,中央财政又拿不出钱来。刘汉儒就是在国家危难之秋,带病赴任的。莅任后,先澄清情况;他一面组织军民抗战,一面清理财政。首先,让滇民明白,先有国,后有家,先拿起武器抗敌侵略,把缅贼赶出国境。是第一要务,也就是说攘外安内,双管齐下,境内缅族与
17、政府之间的矛盾或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可以坐下来谈判,和平解决,或文武兼施。方针大政确定后,县志记载:“沭帅以勋戚包揽乾没,为地大害。 ”看来财政问题,即是官宦,以及其亲属,贪贜枉法,侵吞财税,和霸占大片土地不纳银粮,并转嫁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负担。这是祸根、祸源,是民族矛盾以致激化的导火索。县志记载:“公清察本镇无粮地亩,勒令出租,不增赋而用足,上甚嘉之。 ”也就是说刘汉儒一方面整斥贪官,罚没赃款,以镇慑达官显贵,另一方面清察土地大户,凡未纳粮者,一律勒令补交银税,霸占良田一律退还原主,否则一律问罪,这样即解决军费不足,又鼓舞了士气,同时,又解决了缅族与政府之间与汉族之间的矛盾。晓喻前方将士,可立
18、功杀敌,服役的那些无地少地的士兵,不再为霸主逼租担忧,这样前线的官兵也安下心来,一心一意的抗击敌人,在这一策略的实施下,一面组织军民抗战,一面与部落首领或酋长谈判,采取以情安抚,以理分化、瓦解、孤立的策略,稳定民心,争取大多数,最终消灭敌人,将敌人赶出国境。从此断绝了境内外缅酋的联系,终于息战火宁边关,滇民拍手叫好。朝廷为此又给刘汉儒嘉奖。是呀!这是一场硬仗,既有军事的抗争,又有政治的斗争,既能镇慑贪官,又能深得民心。民众的负担公平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宽裕了,从而解决了云南的由“三乱”(军事涣散、政治腐败、财税匮乏)到“三治”, (即治军、治政、治财),此举将云南治理的井井有条,民众怎不欢呼,朝
19、廷怎不嘉奖!?为云南边陲的和平稳定奠定了长治久安的基础。八、清官退休一车书战火平息后,云南步入正规,社会相对稳定,市井繁荣。戊子年,即万历十六年(1588 年)开乡试,各州府县廪生,生员和增广生员,赴省考试。刘公汉儒亲临考场监试, “得士朱思明等四十五名”考中贡生。是时刘公汉儒己年逾花甲,在浙江、福建、云南都是国家临危受命,操劳艰辛,集劳成疾,经上表恩准致仕归里。县志记载:“公廉洁性成,不设城府。自筮仕迨宦成,橐中图书外无长物。 ”这时刘公汉儒己是朝廷的从二品大员,从任县令起,历官四十余载,退休时橐中除图书外,无其它珍贵之物,这说明他的一生心中装的只有国家和黎民百姓,显然真乃是两袖清风之高官,
20、万民颂扬的高官,堪称楷模的高官,给百姓留下的是万古不朽的遗爱。有建词、有塑肖像、有立丰碑长久纪念。县志记载:“居乡循循恭谨,遇大事一言立决,非其义毫发不敢干以私。 ”即退休后在家处事恭谨,虽高官仍不谋一毫发之私。又载:“癸巳历癸卯,比岁不登,公举廪余,周恤里人,至今诵之。 ”也就是说,明万历廿一年(1593)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 年),十年农业欠收,刘公汉儒将家中之余粮,赈济给穷苦人家不下万计。他这种富而不忘贫的精神,乡人怎不颂呢?九、恩荣褒奖1、加官晋级,县志记载:“壬寅(即万历三十年,公元 1602 年,)以覃恩晋正二品。 ”那么万历三十年,刘汉儒已经退休,皇上为什么又给他晋级升爵?经
21、查明史,这年是抗倭援朝,经过七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将日本侵略朝鲜战争胜利结束了。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回到日本海岛。明神宗将此作为国家庆典,对臣民进行奖赏,(这就叫覃恩)。这时,神宗又想起了他的重臣刘汉儒,在淅江、福建、云南给国家黎民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加之朝政腐败,农民造反,急需一位资 历 深 ,治 国 经 验 丰 富 的 重 臣 辅 佐 ,故 将 刘 汉儒 由 从 二 品 晋 升 为 正 二 品 ,任 都 察 院 左 都 御 史 (相 当 于 首 相 ),致 仕 后 享 受 宰 相 退 休 后 的 政 治 待 遇 。以 示 朝 廷 对 他 念 念 不 忘 。这 里 还 需 特 别 指 出 ,尽管明神
22、宗朱翊钧昏庸腐 败,但他对外患毫不含糊。头脑非常清醒,故他对刘汉儒靖边关除外患的丰功伟绩,是不会忘怀的,给刘汉儒的晋级升爵,调中央工作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给大臣们看的。这时,刘 汉 儒 己 年 逾 古 稀 ,因 一 生 操劳 过 重 ,身 体 一 直 欠 佳 ,终 因 病 ,寿 终 于 万 历 三 十 一 年 。(癸 卯 年 公历 1603 年 )享 年 74 岁 。县志还记载:“公殁后,值黄河溃决,大兴工役,沈丘屡荒,不以趋事,民病之。会公门生朱公思明者,为管河使,进沈丘夫役,讯公,众以逝告,因泣诉以邑中凋残之状。朱公念沈为公枌榆所在,遂怜而免其役。 ”沈人曰:“刘公既殁,仍受其赐,有如斯夫
23、!”意思是沈丘连年灾荒,无力服役,朱思明念及恩师家乡,便免役了。沈人怎不感谢啊!2、崇祯甲戌题准乡贤所谓乡贤,明清时,凡有品学兼优,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而刘汉儒又是一生功劳卓著之资政大夫,为乡梓造福非浅,逝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于理当然,经明思宗皇帝恩准,于崇祯甲戌年(即崇祯 7 年亦1634 年)准入乡贤祠春秋祭祀。万历末年还特为刘汉儒在原县城今老城西北三十华里,代埠口西,和尚庄东,建“增寿寺”以享民间香火。寺占地 10 余亩,分前中后三大殿,十分壮观。寺西临教场,东临养济院和垂钓矶,北临官街、太山庙,南与县城南,其四世侄孙刘御大夫的“十里长亭”、 “
24、乳香台”上之南山门,遥遥远映,构成沈丘又一胜景。清乾隆十一年沈邱县志记载:“重修增寿寺 按旧志,寺乃明乡贤方伯刘公之香火院也。止地十余亩,日久倾圮。康熙五十年(1676 年)其四世侄孙,内阁中书刘璐,请于总宪揆公,捐银六千六百两,于寺东买民宅地基门面七间,其地连旧基,南至大路,西至教场,东大路,北至太山庙界。惟东界不齐,自山门至东角门北社稷坛西界。二层东便门,北至大殿东过道门后墙,以养济院西为界。三层至过道后墙至揆公祠后墙,至官街为界。后层以任思扑房为界。建大佛殿五间,东西房各二间,殿后陡母阁三间。阁东揆公祠三间,西方丈三间,阁前东西客厅共六间。殿前东迦蓝殿三间,西祖师殿三间。对面天王殿五间,
25、东西房各二间,再外山门三间。殿东僧舍共一十四间。买有香火田三顷八十七亩五分四厘,坐落戴家埠口西,名董家庄。详见碑记。”这段记载,说明两个问题,寺建于明崇祯甲戌年,即崇祯七年(1634 年)规模占地十余亩,这是朝廷对重臣要员死后建祠享受民间香火之恩典,后因战乱日久乏修而倒塌,至康熙五十年,经其四世侄孙内阁中书刘璐与首辅捐银六千六百两,又给刘汉儒重修“增寿寺”并买香火田 387.54 亩,作寺之收入,以供僧人的生活保障和维修寺之经费之用。可见明清两代朝廷对刘汉儒真乃恩宠尤加。3、建“恩荣”功德旌表牌坊(略石坊篇己叙)4、神道(碑)这座神道(碑)座落在沈丘原县城,今老城北三里处,现商临路东侧,原古驛
26、道傍,接官亭处,民国年间有一大片约数十亩的遮天蔽日荫森粗大的柏树园林,很远就听到嗡嗡的风声,这就是刘汉儒的陵园,也称沈丘山东阳谷支刘氏的北刘坟。陵园的西侧,距陵墓百米处,驛道东侧路傍是“资政大夫大方伯浙江左布政神道”。 (碑)雄伟壮观,碑楼高 10 米,宽 2.50 米,远看似屋山模样。碑与陵墓之间有石人、石马、石象生,并排而立的神行道。人们一看就知道这座陵园非同寻常。当暑夏炎热时,人们常到此乘凉。那么什么叫神道?辞源注释:一、神妙不测的造化自然。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疏:“神道者,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然而然,谓之神道”。也指神明之道。
27、晋张载注:“协和神明之道,而天下太宁,皆谓初汉之盛时也。 ”二、神仙之术。后汉书八二下左慈传:“慈少有神道。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 ”三、墓道。意为神行的道路。何又书四二中山简王焉传,“大为修冡茔,开神道。 ”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 ”十、著书立说经查刘公生平所著多已失散,除所题碑记等见于沈丘县志外,仅存中医书一部 - 全幼对症 录-对症用药赋,隆庆六年(1572)正月,经漳州知府罗青霄集成为广嗣全书出版,今由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隆庆刊孤本影印。 附汀州府志所载五言绝句一首,题于福建左布政使任上: 普光岩岩壑真堪恋,频来愿未悭。 路迷萝薜合
28、,壁破桂松关。语鸟开僧定,香林导客还。 遥知今夜梦,面面是青山。综上述:刘汉儒是一位生性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高官,亲民爱民的好官,他作官,先作人,作人公而忘私,正气凛然,从而以正压邪。他初仕滑令,全省循良第一,滑志记载:“刘公明察果断,长于折狱, ”评价何等之高。故建祠塑像祀之。转山西按察使,不畏权势,报打不平,将手握大权的山西总兵,反坐下狱,在华北与凶奴交界的九个边防重镇之军事要塞,他视察后绘成国防地图,就如何军事布防详文解说,显示了他的军事才华,博得神宗极为欣赏,而玺书褒奖,在云中、大同开放市场与凶奴互市,显示了他的政治经济远见和卓识,他富有开拓精神,别人想不到的,他想到了,别人作不到的,
29、他作到了,朝廷怎不嘉奖!浙、闽、滇三省有乱,刘公临危赴任,皆由大乱到大治,既治标又治本,既未给人民增赋,又未向上要钱,负担公平了,财路拓宽了。人们怎不赞佩,怎不欢呼?!可刘公却累病了,从而致仕退休。大多高官退休时腰缠万贯,独刘公“橐中仅有图书,外无长物”。故他是作人的榜样,作官的楷模。这样的好官,黎民怎不感激,皇上怎能忘怀。民间建祠塑像,地方入“乡贤祠”,朝廷建“增寿寺”,逝后享受民间香火, 人虽去而精神犹存,我这里赋诗一首:刚正廉洁汉儒公, 治国方略蒙钦称。九边图说立高论, 边塞互市又立功。闽滇边陲起狼烟, 临危出任大治成。告老还乡一车书, 两袖清风世代颂。遗憾的是他的陵园毁于大轰大嗡年代,寺院毁于战乱, “恩荣”石坊和“神道(碑)”毁于 1958 年烧石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其实毁于无知,毁于激进,可惜呀,可惜!二 0 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