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12005 年各类重大气象灾害1991 年1991 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年总降雨量均在 1275.3 毫米以下,比常年偏少 25%以上,其中连城、上杭、漳平、永定年降水量为历史最少。据 6 月 8 日旱情高峰期统计,全市受旱面积达 82.14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 40.7%;水力发电量较上年减少 2 亿千瓦时;林业生产深受其害,造林成活率比 1990 年降低 30%,全市有 73.4 公顷树苗被晒死,容器苗死亡 1476 万袋。森林火灾频发,1991 年发生火灾 137 起,过火面积 1178.03 公顷,比上年增加 51%,尤其是 6 月起森林火灾直线上升,下半年过火面积较上年同
2、期增加 211%。为抗御干旱,于 6 月 8-30 日, 7 月 31 日至 8 月 20 日在 6 个县(市)21 个点用高炮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炮弹1737 发,受益面积达 1 万多平方公里,人工增雨总量达 10330.27万吨。1991 年 7 月 19 日,受 9101 号台风影响,造成局部洪涝灾害。全市 7 个县(市)26 个乡(镇)220 个村 41433 户受灾,倒房 122间,损坏民房 6807 间,伤 3 人,农作物 12890 公顷,粮食减产1.71995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 1647.5 万元。1991 年 12 月 26 日,受强寒潮侵袭,出现全市性大雪,是1975
3、 年后最大的一次降雪,北部的松毛岭积雪达 50 多厘米,持续数天后溶化;连城 12 月 29 日极端最低气温达-7.2,为建站以来的最低值。该次降雪前气温异常偏高,突然急剧降温,冷暖悬殊,热带鱼类、蔬菜、烤烟等冻害严重。1991 年 11 月永定高陂乡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受害面积 1500亩。地区行署领导、县五套班子和各个部门领导、机关厂矿干部职工,还有部队指战员 2100 人次上山救火。1992 年1992 年,全市共出现 50 场暴雨,造成较大暴雨洪涝灾害的有4 次,分别出现在 3 月下旬、4 月 21 日、5 月 16 日和 6 月 17 日。3 月下旬全市出现连续性大雨至暴雨过程,3 月
4、 26 日发生历史上初春少遇的洪涝,全市 105 个乡(镇)受灾,死亡 15 人,伤 4 人,房屋倒塌 3810 间,牲畜漂失和死亡 3980 头,稻田受害 13754.5 公顷,其中成灾 7073.1 公顷。4 月 21 日,本市除北部外,其余均发生暴雨洪涝,据武平、上杭、新罗、漳平 4 个县(市、区)统计,有 25 个乡(镇)受灾,漳龙线铁路易家邦村地段塌方,中断运行十多小时,死亡 4 人,伤 1 人。5 月 17 日,新罗、武平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死亡 2 人,伤 2 人。6 月 16-17 日,受南海北上的云团和中低层西南气流、切变共同影响,连城、长汀发生暴雨洪涝,有 20 个乡(镇)2
5、70 个村受灾,死亡 9 人,伤 24 人。1992 年 3 月 16-29 日,长汀、连城、武平、上杭 4 个县出现“倒春寒” ,全市烂种达 488.85 吨,其中长汀 3 月 17-31 日的 15天中有 14 天日平均气温低于 12的天气,该县烂种 272.74 吨,占总播种量的 23%。1992 年 11 月 26 日 18 时 47 分,在连城县赖源乡发生 MS=5.0级地震,震中位置:东经 117.0,北纬 25.5,震源深度 8 公里,这次地震序列从 1992 年 11 月 22 日发生的 2.1 级地震起,至 1993年 2 月 26 日的 2.6 级地震止,历时 96 天,共
6、发生大小地震 33 次。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立即派出现场工作队,进行认真细致的地震宏观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本次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微观震中南6 公里左右,烈度度区面积 200 平方公里,V 度区面积 2300 平方公里,但未造成人员死亡,共有 243 人受轻伤,49 人受重伤,总的经济损失为 6725 万元。这次地震发生后,地区行署十分重视,由于当时龙岩地区还没有专门的地震工作机构,黄小晶专员就及时召集各有关部门领导,到龙岩地震台了解震情、灾情和地震趋势情况,并解决了地震部门急需的工作设备和经费。1993 年1993 年出现人员伤亡或造成较大损失的暴雨洪涝灾害有 3 次,分别出现在:4 月 27-
7、29 日、6 月 2-9 日、 6 月 15 日。4 月 27-29日长汀出现 3 天连续性暴雨,造成洪水灾害,该县 11 个乡(镇)78 个村受灾,死亡 3 人。6 月 2-9 日全市有 123 个乡(镇)45090户受灾,因灾造成死亡 19 人,失踪 2 人,伤 19 人,直接经济损失约 1.1656 亿元。1993 年春季强对流天气频发,3 月 14 日、4 月 16 日、4 月 23日、4 月 25 日、4 月 28 日出现雹灾,受灾较严重的有:3 月 14 日,新罗、上杭遭受冰雹袭击,部分民房、烤烟、果树、烤房等受损;4 月 25 日傍晚,长汀、连城、武平部分乡(镇)遭受冰雹雷雨大风
8、袭击,部分民房、农作物、水利设施、果树等损失严重,其中长汀县直接经济损失为 176 万元。1993 年 3 月 17-21 日,武平、上杭、永定 3 县出现“倒春寒”天气,其中上杭正处于春播高峰期,烂种达 152.4 吨,为当年受春寒危害最严重的县。1993 年 1 月 14 日,本市受北方强冷空气侵袭,自北而南先后出现降温、降雪天气,全市均达寒潮标准,并持续 5 天雨雪天气,北部山区积雪深度 20 厘米,持续 18 天才全部溶化,雨雪停止后又持续 10 天以上的霜冻天气。该段出现多日雪霜天气,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对冬种作物、果树和热带鱼类造成严重冻害,交通运输也受到影响,通信和输电线路被雪压断
9、。1994 年1994 年是暴雨洪涝灾害较重的一年,较大的洪水有 5 次:5月 2-3 日,漳平发生洪涝灾害,118 个村受灾,死 4 人,伤 25 人,直接经济损失 5692.74 万元。5 月 26-27 日,新罗区 6 个乡(镇)发生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330 万元。6 月 15-18 日新罗、漳平再次出现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0 万元。1994 年 3 月 13-19 日,长汀、连城、武平、上杭 4 县出现低温阴雨达 6 天或以上,全市早稻烂种烂秧面积达 154.4 公顷,其中上杭受灾达 93.3 公顷,武平 59 公顷。1994 年 4 月 20-25 日,武平
10、、上杭、长汀、连城 4 县的 25 个乡(镇)先后 8 次遭冰雹(或雷雨大风)袭击,受灾最严重的是4 月 22 日出现在上杭的中都、下都、庐丰、兰溪、茶地、稔田等乡(镇)38 个自然村的降雹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 842 万元。1995 年1995 年,全市 7 地次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北部重于南部,其中以连城县 6 月 16-17 日洪灾最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8487.08万元。7 月 31 日全市有 85 个乡(镇)479 个行政村受灾,房屋倒塌 569 间,农作物受害面积 11571 公顷,伤 8 人,死亡 4 人,直接经济损失 14863.45 万元。1995 年,本市西、北部共发生
11、4 次冰雹灾害,以 4 月 10 日发生在武平县的冰雹灾害最为严重。本次强对流引起的冰雹大风,又伴大暴雨,洪水成灾,该县 17 个乡(镇)3372 户 15365 人受灾,受伤 18 人,死亡 2 人,直接经济损失 400 万元。1996 年1996 年是龙岩市自建国后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年份之一,全市共发生洪灾 5 地次。早春暴雨频发,3 月 29-31 日新罗、永定、漳平出现洪涝灾害。6 月 21 日长汀、连城暴雨致洪,直接经济损失 714 万元;8 月 1-2 日,受 9608 号台风影响,全市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4700 万元。8 月 7-8 日,9610 号热带风暴在厦
12、门沿海减弱后的低压云团向西移动,造成本市“96.8.8”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全市 5 个县(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暴雨、特大暴雨天气。其中,永定 7-9 日连续 3 天出现大暴雨、长汀 8 日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任意 10 个小时雨量达 399.8 毫米) ,全市有6 个县(市、区)112 个乡(镇) 、982 个行政村 117.1 万人受灾,成灾人口 73.3 万人,受洪水围困 24.4 万人,紧急转移 7.46 万人,乡(镇)所在地进水的有 57 个,死亡 242 人,失踪 230 人,受伤2000 千余人,倒塌房屋 17.46 万间,有 3 万户 13 万人无家可归,毁坏水利工程 1.5 万
13、处,影响灌溉面积 33 千公顷,受灾面积达 82 千公顷,畜牧水产、交通、邮电通信等遭受严重破坏,全市直接经济损失 28.908 亿元。8 月 24 日傍晚,永定县合溪乡的部分村出现 3个小时雨量近百毫米的短时大暴雨,瞬时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农作物、房屋、交通通信等遭受严重损失,使该乡继“88”洪灾后再受新灾,直接经济损失 1000 多万元。1996 年春,频频出现春寒和“倒春寒”天气:3 月 9 日,受强冷空气侵袭,全市出现连续 6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 12低温阴雨天气;3 月 18 日,再次受冷空气影响,长汀日平均气温12持续时间达 9 天;4 月初长汀、连城、新罗、漳平 4 县(市、区
14、)再度出现“倒春寒”天气。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烂种达 636吨,尤以长汀最为严重,烂种达 512.4 吨。1996 年 2 月 19 日,受强冷空气侵袭,全市除新罗区外均达寒潮标准,本市西、北部受害最严重。该次寒潮影响持续达 10 天之久,温度低,冰冻达 10-20 厘米,形成的冻雨和冰冻使竹木重荷负压折枝垂伏,损失严重。供电和通信线路之害更是首当其冲,据供电护线工人目击,连城的山峰 35 千伏输电线路,截面 120 平方毫米的导线上结成 30 多毫米的冰柱,致使输电和通信中断和倒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 69 个乡(镇)受灾,民房倒塌 211 间,农作物受害 9900 公顷,果树受灾 858
15、.7 公顷,连城县有 146.7 公顷的马尾松和 240 公顷的木荷因移植不久全被冻死,上杭县有 4个电站因供电线路损坏无法供电,受伤 16 人,牲畜冻死 669 头,全市经济损失达 5.1972 亿元。1997 年1997 年是限内 15 年中冰雹灾害较为严重的一年,其中 11 月25 日长汀县部分乡(镇)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冰雹。4 月 2 日16 时 15 分左右,长汀、上杭、连城等 3 县 11 个乡(镇)56 个村遭受冰雹、雷雨大风袭击,冰雹最大直径 3 厘米,降雹时间约 30分钟,以长汀、上杭的灾情为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 1860.6 万元。11 月 25 日,长汀的
16、馆前、新桥、童坊、庵杰等乡(镇)出现秋季罕见的冰雹天气,冰雹直径 8-10 厘米,持续十几分钟,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 4150 万元,其中馆前镇受灾最重,直接经济损失达 2000 多万元。1998 年1998 年,本市有 5 地次不同程度的洪灾,分别出现在 3 月 9日、5 月 4 日、6 月 2-3 日、6 月 4 日、8 月 5-6 日,尤以武平 3月 9 日洪灾和连城县 6 月 4 日洪灾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 985 万元、493.7 万元。8 月 5-6 日受 9802 号强热带风暴外围云系的影响,长汀、新罗、永定、漳平出现暴雨,全市受灾人口2.14 万人,被洪水冲走
17、1 人,直接经济损失 4321 万元。1998 年是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损失较严重的年份。2 月 14日,连城县莒溪、庙前、新泉遭受冰雹、龙卷风的袭击,降雹持续 15 分钟,最大直径为 12 厘米,由于降雹密度大、范围广,2123 户 10684 人受灾,成灾户 831 户 4127 人,107 人因灾受伤,856 人被迫转移安置,倒塌房屋 36 间,损坏房屋 8745 间,直接经济损失达 2174 万元。2 月 17-20 日,新罗、永定、上杭、漳平的部分乡(镇)遭受冰雹暴雨袭击,冰雹直径为 4-10 厘米,据不完全统计,仅上杭、漳平 2 县(市)就有 16 个乡(镇)155 个行政村 41
18、94 户近 20 万人受灾,其中成灾 63 万人,被洪水冲走 1 人,受伤 10 人,13 家水泥厂库存水泥受淹,农作物、水利、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 7498.6 万元。1999 年1999 年出现冬春连旱,1 月 24 日至 3 月 8 日,武平、上杭、永定、长汀、新罗连旱日数达 37-43 天,过程雨量小于等于 4 毫米,达中旱标准。旱情从 3 月 9 日开始解除。1999 年,本市发生 2 次较大的洪涝灾害,分别出现在 5 月24-26 日和 7 月 27-28 日。5 月 24-26 日,长汀、连城、武平、新罗、永定先后出现 7 场次暴雨以上降水,由于降水集
19、中、强度大,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市受灾 55 个乡(镇) ,受灾人口 23.25 万人,房屋、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遭受严重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 1.2296 亿元。此次洪涝灾害长汀受灾最为严重。7 月 27-28日,受 9905 号热带风暴减弱后的低压云团影响,连城、漳平、永定等县(市)33 个乡(镇)236 个村遭受洪灾,因灾死亡 5 人,全市经济损失达 5976 万元。1999 年 12 月 17-23 日,全市出现寒潮天气过程,过程降温达9.6-12.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1 -8.0 ,其中长汀、上杭、永定为建站以来的最低值。受其影响,全市果树、蔬菜、花卉、苗木等遭受严重损失,
20、其中长汀、新罗直接经济损失达 8320 万元。2000 年2000 年 8 月 25 日,受当年第 10 号台风影响,全市普降大暴雨,致使武平平川河发生 50 年一遇洪水,城区受淹面积达 12,平均水深 1 米,东留乡黄坊村倒房 123 户 2000 间;新罗白沙镇营斗村倒房 145 户 2450 间。全市受灾人口 96.16 万人,死亡 35 人,直接经济损失 10.97 亿元,其中水利设施损失 3.25 亿元。面对可能随台风到来的暴雨,8 月 23 日省、市、县分别召开了防抗 10 号台风电视电话会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两次发出关于落实防抗措施和切实抓好当前防洪抢险抗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全
21、市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市、县、乡(镇)主要领导都亲自部署、组织防洪救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三天内五次到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指挥全市抗洪抢险,并分别深入到重灾区和重点部位,亲自组织指挥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广大水利和防汛责任人台风来临前即奔赴水库、水闸,江河堤防等各类水利工程,昼夜坚守岗位,按防洪预案做好防台抢险工作。25 日上午市防汛指挥部紧急调度 14 名武警官兵和 2 艘橡皮艇,前往武平成功解救该县平川镇七坊村被洪水围困的 200 多名群众;武平防汛指挥部紧急调度公安干警、武警官兵 50 人和 2 艘橡皮艇、救生衣解救了东留黄坊村被困群众;25 日晚,新罗区防办接到新罗区白
22、砂镇营斗村受灾严重,群众被水围困的消息后,紧急组织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镇干部 80 多人赶赴现场,解救被水围困的村民。2001 年2001 年有 3 次冰雹灾害,出现时间分别为:3 月 25 日、4 月29 日、5 月 7 日。3 月 25 日,武平、上杭 2 县 7 个乡(镇)的 33个村上午 8 时左右开始遭受冰雹、大风袭击,降雹持续时间 10-30分钟,冰雹大的如鸡蛋,大部分如花生大小,并伴有强雷击、大风和短时暴雨,上杭庐丰乡丰乐村一妇女遭雷击死亡,武平象洞乡沾阳村还出现龙卷风。4 月 29 日 16-17 时,长汀县童坊、新桥等乡(镇)降雹约十几分钟,折合经济损失 300 多万元。5
23、月 7 日下午 4-6 时,长汀、连城、新罗的部分乡(镇)遭受冰雹、雷雨大风的袭击,其中长汀的涂坊、南山、三洲、河田和连城的朋口、宣和、莒溪、赖源、曲溪等乡(镇)灾情特别严重,两县直接经济损失近 2900 万元。此外,5 月 7 日 17 时 10-50 分,龙岩市区内狂风大作,市体育中心观礼台顶棚钢板被掀掉。2002 年2002 年上半年,全市气温明显偏高,雨量偏少 3-5 成,大部分县(市)3-4 月降水为历史同期最少(漳平除外) ,永定 5-6 月前汛期雨量仅 261.9 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少,从 2 月 9 日-6 月 9日各地不断闹旱,春旱严重。据市防汛办 5 月 8 日不完全统计:
24、全市 7 个县(市、区)受旱较严重的有 65 个乡(镇) ,农作物受旱面积达 127.76 万亩、其中重旱 52.11 万亩、绝收 1.89 万亩,因旱不能插秧面积 3.58 万亩,插下的早稻又受旱的有 38.02 万亩,中稻田无水溶田的有 16 万亩,旱粮作物受旱 6.55 万亩。水产养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8000 万元。各类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不少水库接近死水位或空库,全市因旱造成饮水困难的有 3.8 万人和 11.3万头大牲畜。1-6 月,全市发生森林火灾 118 起,过火面积 2182.4公顷,受害森林面积 1522.1 公顷,同时严重影响植树造林,错过季节,成活率低。同年 4 月 24
25、 日、5 月 9-11 日、14-16 日分别在永定、武平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 1.75 亿立方米,缓解旱情。2002 年 6 月 17-18 日、8 月 10-11 日,暴雨洪水过程造成局部洪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 6 县(市、区)60 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洪灾总损失为 4445 万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损失 1772万元,以 6 月 17-18 日暴雨洪涝灾害最为严重。2002 年 12 月 26-27 日,强冷空气南侵,全市气温骤降,48小时降温幅度 8.9-10.6,过程极端最低气温-1.2-2.1,27日,全市日平均气温 0.4(长汀)-4.1(新罗) ,再次出现全市
26、性寒潮天气。26-27 日长汀、连城普降大到暴雪,其余县(市、区)的部分乡(镇)也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连城积雪深度 3-10 厘米,长汀平均积雪深度 9 厘米,最大积雪深度 15 厘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漳平市北部的赤水、双洋、新桥、吾祠、灵地等乡(镇)积雪达 10-15 厘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 22549.7 万元。2003 年2003 年本市共出现 32 场暴雨以上降水过程,其中前汛期占18 场、后汛期 9 场, “4.13”、 “5.1617” 、 “6.1314” 、“9.2021”4 次暴雨过程均造成局部洪涝灾害。据统计,全市全年洪灾不同程度受灾乡镇 86
27、个,受灾人口 21.5 万人,倒塌房屋800 间,因灾死亡 3 人(武平桃溪山体滑波倒房) ,农作物受灾面积 24.8 千公顷,损坏输电线路 12.8 公里,损坏堤防 17 处,冲毁灌溉设施 101 处,直接经济损失 1.23 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损失 3878 万元。2003 年 6 月 28 日,雨季结束后至 8 月下旬,本市各县(市、区)日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龙岩境内大部分山泉水干枯,多条小支流断流,水库水位剧降,十多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干涸,森林火灾频发,部分地方出现人饮困难,全市经济总损失达 7.446 亿元。2004
28、 年2004 年本市雨水偏少,尤其雨季显著偏少,后汛期台风降水少,加之受前期干旱的持续影响(2003 年发生夏秋冬连旱及 2004年春雨偏少、各地断断续续出现旱兆或春小旱等) ,造成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水力发电受到极大影响,缺水缺电,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据市防汛办统计,全年各类水库蓄水量多在 70以下,各时段蓄水量较常年偏少2040。全市有 59 座小型水库阶段性干涸。因河流来水量持续偏少,全市大小水电站均出率不足,水力发电企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电力不足,全市出现夏秋季节供电紧张,从 6 月 22 日至10 月 1 日实施限电 3 个多月,总限电 1.85 亿度,全市
29、因限电造成工业生产损失 6.5 亿元。2004 年 3 月 1 日上午,上杭县东南部局地出现短时冰雹、雷雨大风。据蓝溪烟草站反映:上午 8 时 30 分至 9 时,蓝溪镇有 4个村先后两次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约 2 厘米,共造成 8000 亩烤烟、5000 亩疏菜、7000 亩果树受灾,损失 5.5 万元。4 月 23 日,长汀出现飑线、大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导致部分房屋、烟叶、果树等遭受重大损失,据农业局统计,全县经济损失达 852.3万元。6 月 3 日 17 时 30 分至 20 时,连城局部出现大暴雨,其中曲溪乡罗胜村雨量达 92 毫米,1 小时降雨量达 81 毫米,短时大暴雨引
30、发山洪及河水猛涨,出现较重灾情,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经济损失 750 万元,其中农林牧渔经济损失 256 万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经济损失 188 万元;水利、水电工程和设施经济损失 185 万元;房屋损坏及倒塌以及其他经济损失 129 万元。6 月 27-29 日,漳平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天气,多家厂矿企业的计算机、生产设备与空调、彩电等电器遭雷击,受损约 40 万元。8 月 1-5 日,上杭、永定、新罗、漳平等县(市、区)多次出现局地性的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据上杭县反映:8 月 3 日下午 6 时左右,太拔乡太拔村先后两次(约十五分钟内)出现短时冰雹,冰雹最大直径约 1 厘米,共造成 6350 亩农
31、作物受灾,0.5 万亩成灾,经济损失 40 万元。8 月 11 日,受 14 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时的外围环流影响,武平县中山镇、永定县城关和高陂镇等地出现飑线过境,雷雨交加,狂风大作,出现强雷雨大风,中山镇许多民房瓦片被吹或全部被掀掉,房屋受损严重。11 月 10 日下午,上杭、新罗、漳平等县(市、区)的部分乡镇出现短时冰雹、雷雨大风。据上杭县反映:10 日下午 3 时 1030 分蛟洋乡、古田镇等共十几个村庄先后出现短时冰雹,冰雹最大直径约 4.5 厘米,造成烟后稻 500 多亩绝收,部分房屋瓦片受损。据漳平市反映:菁城、和平、西元三个乡镇 15 个行政村遭冰雹、大雨袭击,受灾面积共
32、9929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5416.3 万余元。2004 年 12 月 23 日2005 年 1 月 3 日,受高空槽东移和北方强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影响,本市出现一次较强寒潮过程。12 月 23 日起(南部 27 日起)气温呈持续下降趋势,过程降温幅度达1316,最低气温达-6.0-1.7 (创本市 2000 年以来最低值) 。12 月 28 日、30 日长汀、连城及南部的局部出现小雨夹雪或冰粒,31 日全市转为晴冷天气,早晨有霜和结冰。此次寒潮过程,对我市冬季农作物、花果苗木等造成严重冻害。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仅农作物冻害损失达 4418 万元。同时,霜冻和结冰天气对交通运输安全、电力通
33、讯设施等也造成较不利影响。2005 年2005 年 5 月 9 日,本市中南部暴雨、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全市 5 个县(市、区)63 个乡(镇)9.7 万人受灾,死亡 2 人,直接经济损失 0.7038 亿元2005 年 5 月 14-15 日,本市大部分县(市、区)受暴雨袭击,死亡 1 人,失踪 4 人,受伤 47 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0 万元。2005 年 6 月 2 日,全市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受灾较严重的是武平、上杭、永定、新罗等县(区) 。据不完全统计,仅上杭、永定 2 个县直接经济损失达 2400 万元。2005 年 6 月 22-23 日,全市出现连续性大到暴雨、局部大暴
34、雨的强降水过程,引发新罗、永定、上杭、长汀、漳平等县(市、区)部分洪涝,全市多处出现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损失严重。全市 7 个县(区、市)119 个乡镇 35.1 万人受灾,死亡 1人,受轻伤 1 人,总经济损失 2.79 亿元。2005 年 8 月 13-14 日,受 10 号强热带风暴“珊瑚”在广东汕头市沿海登陆及登陆后中心从本市西部附近梅州经过的影响,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新罗等地引发山洪爆发、江河水位暴涨、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严重毁损,全市出现严重灾情。据统计,全市 7 个县(市、区)的 116 个乡(镇)128.5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 12.1
35、 亿元。2005 年 9 月 1-3 日,受 13 号台风“泰利”造成暴雨洪涝灾害,本市七县(市、区)101 个乡镇 23.65 万人受灾,紧急转移 12595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2.234 亿元。2005 年 10 月 2-4 日,受 19 号“龙王”外围及登陆减弱后中心从龙岩经过的影响,漳平、新罗、永定及连城东部普降暴雨、部分乡镇出现大暴雨,全市 7 个县(市、区)、71 个乡(镇) 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 10.02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 1.8196 亿元。2005 年 2 月 17-21 日,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受寒潮侵袭,出现较严重低温霜冻天气,冬季农作物、花果苗木等造成较严重冻
36、害。据市农技站反映,新罗、漳平早播的立春秧有 200 多亩受冻;全市部分冬春种蔬菜被冻死冻伤,总体表现为蔬菜育苗推迟半个月左右;刚处于开花结果期的果树(如桃、枇杷等)受冻影响较大。2005 年 2 月 26 日-3 月 7 日,全市维持 8-10 天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天气,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霜冻结冰天气,春种作物尤其是烤烟、蔬菜和果树等造成严重冻害。据市烟草公司统计,全市大田烟苗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3000 万元以上。2005 年 3 月 22 日 14 时 15 分至 16 时,本市大部分县(市、区)先后遭受飑线袭击,其中新罗、漳平瞬间最大风力达 10-11级,全市 92 个乡镇 44.8
37、 万人受灾,死亡 2 人,直接经济损失 4.1亿元,其中农业经济直接损失 1.8 亿元。2005 年 5 月 1 日下午,漳平、长汀出现雷雨大风天气,武平、上杭、永定等县的部分乡镇遭受冰雹袭击,冰雹持续影响时间 10-20 分钟,最大直径达 3 厘米。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杭稔田 11 个村受灾烤烟面积达 3795 亩,其中绝收面积达 2550 亩,房屋屋顶瓦面受损面积达 3550 平方米。另外,太湖村因高压电线被大风刮倒当场电死耕牛一头;大燕村因大风吹倒大树,压毁烤烟房 4 座,受损面积近 1000 平方米。永定县湖雷镇石坑村遭受冰雹袭击,造成全村 130 多亩烤烟全部绝收,损失近 10 万元。
38、2005 年 5 月 2 日凌晨,长汀出现局部冰雹,5 月 3 日下午新罗出现飑线、长汀出现雷雨大风和局部冰雹。长汀县古城、馆前、庵杰、大同、新桥、红山等乡镇遭受雷雨大风和短时冰雹袭击,造成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县烤烟受灾面积 6891 亩,其中绝收 2205 亩;民房倒塌 17 户、54 间,受损 1643 户、3956 间;冲毁渠道 18 处、河岸 18 处、坡头 3 座;公路路面受损 12 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100 多万元,无人员伤亡。2005 年 5 月 5 日中午前后开始,飑线雷雨大风再次自西向东横扫全市大部分乡镇,新罗、上杭、武平、长汀、连城、漳平等许多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39、其中上杭、武平和漳平较为严重,造成大量民房受损,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全市受灾人口 6.4 万人,死亡3 人,民房、农作物、水利设施、公路等受损严重,全市直接经济损失 1.2 亿元。2005 年 5 月 12 日 19-21 时,长汀濯田、河田两个乡镇受雷雨大风、冰雹等袭击,受灾严重。濯田受灾三个村:桐目、矿头、杨赤,烤烟受灾 1776 亩(绝收 653 亩) ,烤房损坏 33 座;早稻中稻受灾 231 亩(绝收 85 亩) ,其他经济作物受灾 100 亩;部分民房不同程度损坏,倒塌一栋,直接经济损失 159 万元。河田镇受灾 7 个村,分布在南塘至红畲一线,烤烟受灾 2050 亩(绝收 1050亩) ;房屋倒塌 780 平方米,受灾人口 3.8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8 万元。2005 年 7 月 25 日 15 时许,受大陆高压环流东侧的偏北气流影响,本市永定县抚市镇鹊坪村遭受局地强雷雨袭击,女村民姜某当时在一空旷平地收晒稻谷遭雷击不幸身亡。同时,85 户民房受损,其中 16 户重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 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