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轨供电系统 第4章 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电气工程系 黄小红,第4章 杂散电流腐蚀防护,一. 杂散电流(迷流)腐蚀概念 以走行轨为回流通路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由于走行轨不可能完全绝缘于道床结构,钢轨不可避免地向道床及其它结构泄漏电流,这种电流就是杂散电流,也称为地中迷流。 杂散电流对土建结构钢筋、设备金属外壳及其它地下金属管线产生的电化学腐蚀,即杂散电流腐蚀,也叫做迷流腐蚀。,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二. 杂散电流的产生 杂散电流可用以下形式说明。,电位差-在回流轨中电流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回流轨与地之间形成了电位差,泄漏电流,即杂散电流,随着线路运营时间的延长,运营环境逐步恶化,泄
2、漏电阻值还将逐步减小,杂散电流增大,回流轨对地的电位与牵引变电所供电距离、牵引电流大小及回流轨纵向电阻大小直接相关。,过渡电阻-回流轨与轨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电阻,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三. 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 电化学腐蚀 杂散电流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其反应过程称为阳极反应过程。介质中的物质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其反应过程称为阴极反应过程。 把进行电子传导的金属导体与进行离子传导的电解质相接触的界面称为电极系,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的接合称为e-i接合。,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三. 杂散电
3、流的腐蚀机理 城轨杂散电流腐蚀机理 走行轨和金属管线均为电子导体,地面为离子导体,电子在A和D点流出,金属导体与地面组成e-i界面为阳极。电流在C点和F点流入,则地面与金属导体组成的i-e界面为阴极。 A、B、C和D、E、F分别构成了两个串联的电解电池。,电池:A 钢轨(阳极区)B道床、土壤C金属管线(阴极区),电池:D金属管线(阳极区)E土壤、道床F钢轨(阴极区),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三. 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 城轨杂散电流腐蚀机理 当杂散电流由两个阳极区走行轨(A)和金属管线(D)流出时,都会发生失掉电子的氧化反应,该部位的金属(Fe)就会遭到腐蚀。,4-1 杂散电流产生、
4、腐蚀机理及危害,三. 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 城轨杂散电流腐蚀机理 当金属铁(Fe)周围的介质是酸性电解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析氢腐蚀;,阳极: 阴极:,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三. 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 城轨杂散电流腐蚀机理 当金属铁(Fe)周围的介质是碱性电解质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吸氧腐蚀。,阳极: 阴极:,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三. 杂散电流腐蚀特点及危害 腐蚀特点 腐蚀激烈。 金属的腐蚀量满足法拉第定律:如,铁的K =2.8910-17kg/C,1A的直流电流通过1年,由于电解引起的金属损失为:北京地铁实测值可达220326A,P 电腐蚀损失重量(kg)
5、K 电化当量(kg/C) I 流出金属的电流(A) t 电流通过的时间(s),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三. 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 腐蚀特点 腐蚀集中于局部位置。 有防腐层时,往往集中于防腐层的缺陷部位。,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三. 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 杂散电流的危害 走行轨及其附件的腐蚀。 钢筋混凝土金属结构物的腐蚀。 周围埋地管线的腐蚀。 杂散电流流入电气接地装置,引起某些设备无法正常工作。,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四. 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 基本假设 轨道对地的过渡电阻是均布的; 走行轨的电阻是均布的; 地下的金属构件纵向电阻是均布的; 金属构件向大
6、地的漏电忽略不计; 其它杂散电流源的干扰忽略不计; 双边供电时,两侧电源特性相同。,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四. 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 单边供电杂散电流分布,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r 牵引网阻抗() R 走行轨单位阻抗(/km) Rg 走行轨对地电阻率( km) I 牵引电流(A),四. 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 双边供电杂散电流分布,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四. 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 双边供电杂散电流分布,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四. 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 双边供电杂散电流分布,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四. 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 双边
7、供电杂散电流分布 牵引变电所负极附近的轨道电位为负的最大值,此处杂散电流从埋地金属结构流出,埋地金属结构为阳极,受杂散电流腐蚀最严重。列车下部的走行轨为正的最大值,杂散电流从走行轨流出,走行轨为阳极,埋地金属为阴极,此处走行轨受杂散电流腐蚀最严重。 牵引电流的大小对走行轨电位有影响,牵引电流越大,走行轨对地电位越高,杂散电流也越大。 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增加,在牵引电流不变的情况下,走轨对地电位和杂散电流也随之增加。,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四. 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 双边供电杂散电流分布 轨地过渡电阻对杂散电流的分布影响很大,过渡电阻越小,杂散电流强度越大,过渡电阻越大,杂散电流
8、强度越小。 走行轨纵向电阻对走行轨电位影响较大,走行轨纵向电阻增加,走行轨纵向电位成比例增加,走行轨对地电位增加,杂散电流也增加。 埋地金属结构的纵向电阻对走行轨电位和杂散电流的影响较小。,4-1 杂散电流产生、腐蚀机理及危害,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防” 源控法 杂散电流经验估算公式 单边供电:单边供电(变电所附近走行轨接地):,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I 列车牵引电流(A) R 走行轨纵向电阻(/km) Rg走行对地过渡电阻(km) L 牵引所与开车之间距离(km),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防” 源控法 杂散电流经验估算公式 双边供电:,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
9、段,I 列车牵引电流(A) R 走行轨纵向电阻(/km) Rg走行对地过渡电阻(km) L 牵引所与开车之间距离(km),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防” 源控法 杂散电流防护方法 合理设置牵引变电所 杂散电流与列车到牵引变电所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越长,杂散电流越大。在满足供电负荷、供电质量等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牵引变电所的数量和位置,尽量使牵引变电所均匀布置。,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防” 源控法 杂散电流防护方法 牵引网采用双边供电 在牵引网制式、牵引变电所间距以及走轨电阻值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双边供电比采用单边供电,其牵引电流
10、值减小近一倍,杂散电流值仅为单边供电的1/4。,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防” 源控法 杂散电流防护方法 加强走行轨对地绝缘 走行轨对地绝缘水平越好,则杂散电流的值越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轨地过渡电阻值的降低是产生杂散电流的最主要原因。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中规定:新建线路的走行轨与区间主体结构之间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小于15km,对于运行线路不应小于3 km。,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防” 源控法 杂散电流防护方法 加强走行轨对地绝缘 走行轨下设置绝缘垫。单块绝缘垫电阻不小于108。 走行轨对地保持一定间隙。道
11、床面至走行轨底面的间隙不小于30mm。 道床排水沟设置。( ) 宜将道床排水沟设在道床两侧,并保证排水通畅。,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防” 源控法 杂散电流防护方法 加强走行轨对地绝缘 道床混凝土的设置。 为有效防止杂散电流对主体结构钢筋进行腐蚀,杂散电流道床收集网钢筋与走行轨之间需要进行绝缘处理,混凝土层需要一定的厚度。 保持牵引回流通路顺畅。,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防” 源控法 杂散电流防护方法 加强走行轨对地绝缘 重视日常运营维护。 必须定期清扫线路,清除粉尘、油污、脏物、沙土等,保持走行轨绝缘水平良好。
12、及时消除道床积水,保持道床处于清洁干燥状态。 根据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的报警信息,及时处理线路异常现象。,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排” 排流法 排流法概念 只有当杂散电流从走行轨或钢筋等金属管线流出时才会对其产生腐蚀,而杂散电流流出的区域集中在牵引变电所附近。若在牵引变电所处将结构钢筋或其他可能受到杂散电流腐蚀的金属与走行轨或牵引变电所负母排相连,由于杂散电流总是走电阻最小的通路,这样杂散电流就直接流回至牵引变电所,大大减少了杂散电流从钢筋再扩散至混凝土的可能,减少了杂散电流流出钢筋的电化学反应。,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13、 “排” 排流法 排流法概念 排流法存在不足,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手段。当牵引变电所负母排通过排流柜与道床收集网钢筋电气连通后,原来负母排的负电位因钳制作用而接近零电位,使得两座牵引变电间的走行轨对地电位成倍增加,两牵引变电所间几乎全成为阳极区,除牵引变电所附近钢筋腐蚀减少外,其他区域钢筋以及走行轨腐蚀将更严重。,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排” 排流法 排流法概念 排流法可分为:直接排流法、极性排流法和强制排流法。目前以极性排流法为主。,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排” 排流法 收集网的设置 收集由走轨泄漏出的杂散电流,并通
14、过收集网将杂散电流引导至牵引变电所的负极,防止杂散电流过多地流向主体结构钢筋和其它金属导体。 在整体道床内铺设钢筋网并进行电气连接,以便杂散电流由道床流回牵引变电所提供一个良好的电气回路,可利用道床本身的钢筋作为杂散电流收集网。,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排” 排流法 排流柜 设置:当采取排流法进行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时,一般在正线牵引变电所内设置杂散电流排流柜,排流柜的一端通过电缆与牵引变电所负极柜相连,另一端与收集网的排流端子相连接。,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排” 排流法 排流柜 工作原理:(以下图进行说明),4-2
15、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排” 排流法 排流柜 投运: 排流柜在线路开通时应安装到位,但并不一定投运。 只有当监测到道床收集网钢筋极化电位值超过设定值时,才投运,作为一种应急手段。 若监测到钢筋极化电位严重超标,则需断开排流通道,加强轨道维护,提高走行轨对地过渡电阻,减少对收集网及结构金属的腐蚀。,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一. 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排” 排流法 排流柜 功能: 单向极性排流。 自动调节排流电流值。 自动监测记录收集网的排流电流值。 具有与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功能。,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
16、电流监测相关原理 杂散电流的腐蚀程度是由结构钢筋表面向周围泄露的电流密度来确定的。一般无法直接对杂散电流进行测量,通常采用间接方法(结构钢筋极化电位偏移值)来反映杂散电流对结构钢筋的腐蚀情况。,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相关原理 参比电极 在地下或隧道壁上装设参比电极,作为测量其它电位参数的依据。 选型:电位长期稳定,不易极化,寿命长,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目前,城轨工程中多选用氧化钼参比电极。,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相关原理 参比电极 设置:一般设置在以下地点 地下车站两端进出站信号机附近的道床
17、和隧道处。 牵引变电的上、下行轨道负回流点附近。 对于特殊地段,如越江段、大区间,需增设参比电极。 一般为站台至区间方向200m处。,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相关原理 参比电极 参比电极的电位本身会发生漂移,需要及时修正,以保证结构钢筋极化电位的测量精确性。修正的方法为:列车停运时,在没有杂散电流干扰情况下,测量出的结构钢筋对参比电极的电位作为参比电极的本体电位。,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相关原理 结构钢筋极化电位 杂散电流腐蚀程度是以其引起的结构钢筋极化电位偏移值来确定的。CJJ49-92地铁
18、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规定:对于地铁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钢筋,极化电位30分钟内的正向偏移平均值不得超过0.5V。,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原理 结构钢筋极化电位 测量原理:,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原理 道床钢筋极化电位 走行轨纵向电阻 走行轨对地电位,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方式 利用排流柜进行监测 排流柜安装在牵引变电所内,所采集的数据是回流点处的数据。 判据不合理:回流点钢筋极化电位小于0.5V,并不能确保两牵引变电所间所有结构钢筋极化
19、电位均小于0.5V。 功能单一:只能反映回流点的杂散电流情况,不能反映全线路的杂散电流分布情况及危害程度。,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方式 分散式杂散电流监测,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方式 集中式杂散电流监测,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二. 杂散电流的监测手段 杂散电流监测方式 分布式杂散电流监测,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三. 相关问题说明 牵引变电所负极接地时杂散电流分布情况 正常情况下杂散电流分布及走行轨对地电位,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单边,双边,三. 相关
20、问题说明 牵引变电所负极接地时杂散电流分布情况 牵引变电所负极接地时杂散电流分布及走行轨对地电位,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单边,双边,三. 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排流法 由以上分析知,排流法存在不足,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手段。两牵引变电所间几乎全成为阳极区,除牵引变电所附近钢筋腐蚀减少外,其他区域钢筋以及走行轨腐蚀将更严重。,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三. 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钢轨电位限制器 由于某些故障,如接触网与走行轨发生金属接触短路,直流设备发生框架泄露等,或走行轨不明原因电位升高,列车停靠站台,乘客进出车厢,易受到电击危险。安装电位限制器解决此安全隐患。 安装情况:目前在城
21、市轨道交通车站,一般设置一台钢轨电位限制器。当走行轨出现高电位时自动将其接地,以免危及人身安全。,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三. 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钢轨电位限制器 工作原理:,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三. 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钢轨电位限制器 电位限制器动作,相当于牵引变电所负极接地,将导致杂散电流腐蚀程度加重。 动作条件:走行轨电位升高;车站站台有停靠车辆。 电位越限器安装存在一些争议。治标不治本(以钢轨限制器解决走行轨不明原因的电位升高,保障人身安全问题);经常误动作;将牵引变电所负极直接接地,充当排流柜;经常出现烧毁现象(加限流电阻后钢轨电位降不下来)。,4-2 杂散电
22、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三. 相关问题说明 图纸 附图纸专题资源网提供了更多相关图纸,4-2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对各专业的要求 对牵引供电专业的要求 合理设置牵引变电所,之间距离不宜过长。 正线牵引网采取双边供电方式。 停车场或车辆段设置独立运行的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负极回流电缆应具有足够的截面,并与回流轨焊接牢固,接头电阻不应超过1m长的轨道电阻值。 所有车站以及区间适当位置的上、下行回流轨之间设置均流线将上下线回流轨并联起来。 直流开关柜、整流柜、负极柜等直流牵引供电设备均要绝缘安装。,4-3 杂散电流防护对专业的要求,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对各专业的要求 对轨道专业
23、的要求 正线走行轨尽量采用60kg/m钢轨。 新建线路钢轨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5km。 正线(回流轨)道岔之间应使用绝缘铜芯电缆。 电气化与非电气化轨道之间设绝缘分段。 整体道床内设置杂散电流收集网。 牵引变电所回流点附近,设道床钢筋收集网排流端子。,4-3 杂散电流防护对专业的要求,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对各专业的要求 对主体结构的要求 主体结构的防水层,必须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防水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不小于108 m。 地下车站、隧道应有畅通的排水设施。 隧道结构钢筋纵向焊接成杂散电流监测网。 等等。,4-3 杂散电流防护对专业的要求,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对各专业的要求 对各种电缆、金属管线
24、的要求 除牵引供电电缆及信号轨道电路电缆外,其他所有金属管线不应与钢轨有电气连接。 进出车站的金属管线需要加装绝缘短管。 车站及区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线等均应采取绝缘安装,与主体结构绝缘。 沿线通信信号设备绝缘安装。 等等。,4-3 杂散电流防护对专业的要求,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对各专业的要求 对运营管理的要求 除日常运营维护外,加强杂散电流监测。 如果监测到排流柜电流异常增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能是由回流系统出现电气导通“断点”或“集中泄露点”引起,就及时排查。 根据监测情况检查测量走行轨对结构钢筋过渡电阻、走行轨对道床钢筋过渡电阻、金属管线接头。,4-3 杂散电流防护对专
25、业的要求,一、截面大小确定原则保证钢筋的极化电位降小于规定的标准值。由此原则计算杂散电流收集网的纵向电阻,结合收集网的纵向长度反推出收集网总的截面积。,4-4 收集网截面计算,二、截面大小计算 杂散电流收集网纵向压降计算公式(经验)提供求解RSCN的依据,4-4 收集网截面计算,Vg1 收集网的纵向电压降(V) L 收集网长度(km) RS1 走行轨单位电阻(/km) RSCN 收集网单位电阻(/km) RS1-SCN 轨道与收集网间的绝缘电阻(km) Ih1 高峰小时最大牵引电流 (正常双边) (A),二、截面大小计算 杂散电流收集网横截面积,4-4 收集网截面计算, 杂散电流收集网钢筋的电阻率(mm2/km) S 杂散电流收集网总横截面积(mm2),二、截面大小计算 钢筋数量,4-4 收集网截面计算,n 钢筋数量(根) S1 单个钢筋截面面积(mm2),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