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家乡绥德,绥德简介,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下游。地理坐标东径 11004。东邻吴堡,西接子洲,南连清涧,北靠米脂,东北与佳县接壤,东南以黄河为界与山西省柳林县隔河相望。县境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51.8公里,总面积1848平方公里。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607.81287米,相对高差679.2米。,绥德地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中游地区,历史悠久,建置较早。在陕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等诸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据境内出土众多的仰绍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考证,距今约五、六千年之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绥德”之名始于北朝,取“绥民以德”之意。上古绥德为五龙氏地。夏商为雍
2、州地。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魏及秦设上郡。汉沿秦置,楚王项羽曾改上郡为翟国。三国两晋时为并州地。北朝至隋唐曾分别设魏平、政和、上县、安宁、龙泉县,并置绥州、安宁郡、雕阴郡。五代十国至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先后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西夏占据。宋元符二年(1099)改设绥德军,辖领城、寨、关、堡33个。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绥德军为绥德州,辖米脂、清涧、义合等8县。明洪武初于绥德州增设延绥镇,辖领延安、绥德、东胜、庆阳4个卫。清雍正三年(1725)改绥德州为直隶州。,辛亥革命之后,1913年废州设绥德县。1935年,国民党在绥德县设立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绥德、清涧、吴
3、堡、延川、延长、安塞、安定、保安、肤施9县。1935年1月12日,遵照中共陕北特委指示,成立了绥德县革命委员会。同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改为绥德县苏维埃政府,同国民党地方政权并存。国共两党合作后,共商划国统区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5县为警备区,在县城设立警备区司令部。1937年10月,八路军率部驻防绥德。1940年2月29日,绥德全县解放,建立了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5月,改设陕西省绥德专员公署,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子长、延川8县。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员公署,从此绥德县隶属榆林专员公署。2000年7月,改属榆林市。,绥德县行政区划,随着历史
4、的变迁和管理体制的改变历径多次演变更替,现辖20个乡(镇),661个自然村,14个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35万多人。 绥德古城缘岩依阜,县城偎依于二郎山和疏属山的缓坡之间。无定河、大理河绕城南流。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素有“天下名州”之誉。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十一五”时期,GZ20高速公路、太中铁路将全线贯通,榆绥高速公路、西包铁路复线开工并建成,区域铁路网络绥德枢纽站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绥德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二是资源优势。在盐岩资源方面,据地质资料表明,绥德县位于陕北石盐矿床的中心地带,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9.8%;在天然气资源方面,通过实地勘探证明,绥德县境内
5、储藏着天然气资源;在焦煤资源方面,测算出绥德河底和佳县螅镇一带预测资源量为21.57亿吨。 三是人文优势。绥德是陕北地区唯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是民歌三十里铺的故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秧歌之乡”、“民歌之乡”、“唢呐之乡”、“石雕之乡”。境内民风淳朴,黄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文物遗存丰富,尤以出土的500多块东汉画像石在全国享有盛名,陕北民歌、石雕、唢呐等优秀民间艺术精彩绝伦、独一无二,文化产业“黄土地艺术团”、“绥德汉唢呐团”多次赴省内外演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红色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与周边省、市旅游景点成点成线,开发前景十分可观。,绥德天下第一楼,(天下名州),绥德小吃,我的初中
6、,我的高中,绥德秧歌,绥德历史文化,绥德其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据绥德县志:绥德“金州名,本后魏绥州,宋为绥德城,金升为州,因城旧名也。”清道光二十八年,江士松手书“天下名州”四个大字,每字1.5丈,宽1丈,故后名“天下名州”。 隋末唐初元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设上郡,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改绥州。1913年复设绥德县。,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绥德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陕北中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根据境内出土文物的推断,在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定居,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大量的人类在这里生息,遍布于境内的龙山文化遗址(土语米面场)充分说明这一点。 上古为五龙
7、氏地(人皇之后,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兄弟五人乘龙上下曰五龙氏。) 夏、商为雍州之地(禹分天下为九州,雍为其一。),周为荒服之地(周天子划侯国为甸、候、宾、要、荒五服戎狄为荒服,见史记匈奴传)。 春秋先为赤翟(狄)、白翟共居之地,后只居白翟(见史记匈奴传、春秋、史记晋世冢)。 战国属魏上郡。(见史记匈奴传)。后上郡归秦(见史记秦本记)。后属赵为肤施(见史记赵世冢史记正义)再后又属秦仍为上郡(见史记秦本记、史记赵世冢)。 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始皇帝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上郡为其中之一。今绥德为上郡(见括地志、元和志、寰宇记、广韵、通鉴辑览等)。上郡辖肤施、高奴、雕阴、阳周等县(肤施城
8、在今县城,一说城东之义合,另一说城东南之铁骑坪),值得一提的是,此处为秦公子扶苏自尽和埋葬之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改上郡为翟国,由其所分之翟王董翳管领,翟国都于高奴。 汉统一全国后,沿袭秦制。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翟国地归汉,汉仍置上郡、肤施县。上郡治肤施统领肤施、独乐、阳周、白土、奢延、高奴等二十三县(见汉书地理志)。 新莽时,改上郡为增山,增山领上陵广信、积粟、卑顺等十四城。 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增山复为上郡,隶并州。治肤施。上郡领肤施、白土、奢延、雕阴、定阳、高奴等十城(见后汉书郡国五)。 汉永初五年(111年)零羌占上郡地,上郡治所遂徒于衙(今白水),永建四年(12
9、9年)上郡归旧土。永和五年(140年)冻羌侵上郡地,上锦治所徙居夏阳(今韩城)。中平元年(184年)前后,羌胡大掠上郡,上郡郡治又徒迁(见后汉书顺帝记)、晋书地理志。 建安十八年(213年)上郡改入冀州管(见晋书地理志)。 晋初隶并州,无建置,有时仍曰上郡。永安年(304年)后,匈奴、羌氏不断占领,故较荒乱。 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后,入大夏赫连勃勃之吴儿城。(见元和志。吴儿城在今四十铺附近,一说在城西二十五里吴儿砭一带)。 北魏(386-534),拓拨氏建魏,实行州、郡、县制。在今县东界设政和县,县东部属之。今县西则属魏平县(治所在今子洲县老君殿一带)。政和县与魏平县均属东夏州之朔方郡
10、。(见魏书地形志、陕西地理沿革)。 西魏(535-556)的行政建制因循北魏。因局面混乱,废设无常。废帝元年(552年)在今县城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在今县东(义合一带),设安宁县,县东南(崔家湾或河底)设安人县。绥州辖三郡:安宁郡、安政郡和抚宁郡。安宁郡辖六县:上县、安宁县、安人县、绥德县、延陵县、城中县。此期三级并置,上县既是州治又为郡治。(见隋书地理志元和志、陕西地理沿革。)隋书地理志元和志、陕西地理沿革。),北周(557-581),仍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另在县东部置义良县。绥州领四郡:安宁郡、安政郡、绥德郡、抚宁郡。安宁郡领七县:上县、安宁县、良乡县、安人县、绥德县、延陵县、城中县。
11、(见隋书地理志元和志、陕西地理沿革。) 隋(581-618)初实行州、县两级地方行政制度,不久改绥州为上州,三年(607)撤消上州设立雕阴郡。开皇三年改安人县为吉万县。大业元年撤安宁县、吉万县、义良县,并入上县。雕阴郡领十一县:上县、绥德县、延福县、大斌县、儒林县、开疆县、抚宁县、真乡县、开光县、银城县、城平县。大业十三年(617)梁师都称帝,今县城属梁国。(隋书地理志) 唐(618-907)实行道、州、县虚三级的行政制度(因道是监察区域,不是真正的一级行政区域,故称虚三级)。唐初今县地梁师都占据,唐武德三年(620)于延州丰林县侨置绥州,六年绥州徒置延川县,七年又迁于魏平县贞观二年(682)
12、灭梁师都,绥州迁回上县。天宝元年改上县为龙泉县。绥州隶属关内道,领辖五县:城平县。 五代十国(907-960)实行以州统县的二级制。今县地仍设绥州和龙泉县但政局动荡,归属变化频繁,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占据(见五代史职官考、太平寰宇记)。 北宋(690-1127)初设道,又改道为路,路下设府、州、军,在府、州、军下设县。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今绥德县地被西夏占据。治平四年(1067)后渐次收复,熙宁二年(1069)置绥德城,隶延州。元丰七年(1084)又把延州的米脂寨、义合寨、浮图寨、怀宁寨、顺安寨、绥平寨等六寨改属绥德城。元符二年(1099)改设绥德军,隶永兴军路,辖清涧城,
13、临夏城和米脂寨、克戎寨、白草寨、顺安寨、永宁寨、开光寨等等。 元(1271-1368)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制度。今县地归绥德州直辖。绥德隶属陕西等处中书省之延安路,辖领清涧县、米脂县(见元史地理志、陕西地理沿革) 明(1368-1644)实行承宣布政使司(省)、府、州、县四级制,今绥德县地仍为绥德州。洪武十年(1377)五月撤消,后又复设,隶延安府,领米脂县,洪武七年(1374)至十三年曾领佳县、吴堡县,明初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曾领清涧县。洪武初置延绥镇(明边陲要地,九大重镇之一)。洪武六年(1373)设绥德卫(军事机构)。延绥镇初领神木道、榆林道、靖边道、以及绥德卫、庆阳卫、延安
14、卫、榆林卫共十二营堡三十六城堡。绥德卫辖百户所五十个。成化九年(1473)延绥镇移治榆林(见明史地理志、明统一志、陕西地理沿革)。,清代(1664-1911)的行政制度是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四级制。清初今县地仍为绥德州,隶领关系未变。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辖领米脂县、清涧县。雍正九年(1731)神木倒改为分巡延绥廊道,移驻绥德,辖延安府、绥德州。十三年有增领吴堡县。乾隆二十五年(1760)延绥廊道移驻榆林。(见陕西省通志、陕西地理沿革) 民国(1312-1949)初设省、道、县,后设省、专署、县。民国二年(1913)废州设绥德县,隶属榆林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撤消道制
15、,绥德县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在绥德县城设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统管绥德、吴堡、清涧、延川、延长、安定(今子长县)、安塞、肤施(今延安)、保安(今志丹县)。1940年二月绥德县解放,在绥德西部双湖峪成立绥西办事处,管理苗家坪、双湖峪、周家街等联保。又在绥德县城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绥德分区),隶属陕甘宁边区,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五县。1944年元月绥德分区增辖新成立的子州县。1948年七月绥德分区又增辖横山县、镇川县。1949年5月绥德分区改属陕北行政公署(驻地延安)。 1950年5月,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绥德分区专员公署(绥德专区),隶属陕西省,辖绥
16、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州、子长、延川等八县。1956年10月绥德专区撤消,绥德县划属榆林专区。1956年12月清涧、子州、吴堡三县并归绥德县,1961年10月划出。1969年榆林分区专员公署(榆林专区)改称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榆林地区),绥德县属之,一直至今。,走西口文化故事“米脂婆姨绥德的汉”,米脂婆姨绥德的汉的故事,陕北的梁峁纵横,植被不多,满眼皆是黄土,望之苍茫而悠远,但是在米脂与绥德之间,不论男女,个个高挑匀称,男的健壮,女的窈窕。绥德县志称吕布是绥德人,米脂县志称貂蝉是米脂人,到底是不是,这年代太久远了,谁也弄不清楚,但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话却流传下来了。奇怪的是后世称得上
17、汉子的李自成不出在绥德偏偏生于米脂,而米脂自从貂蝉之后,著名的美女一个也没有了。 米脂与绥德古来即是汉胡厮杀的战场,因此这儿五胡杂处,各民族的通婚,使得这儿的人看起来要比别处的人健壮而优美。男人健壮,女人优美,那这儿该是人间天堂,大家都其乐融融了,但情况却不是这样,原因是这儿太贫瘠。黄土高原太高了,干旱少雨,一亩谷子就产百十斤小米,梁峁坡脑上不是鲜翠的绿色,多是耐旱的野草干巴巴的叶子,这些野草也长得稀稀拉拉的,远没有其它地方的茂盛。因为贫穷,这儿的男人为了求生,就要走西口,所谓走西口,是指到银川平原或内蒙的河套一带去,那儿相对陕北要富庶的多。不过走西口的男人发财回来的不多,将命丢在外面的不少,
18、但是在家乡实在混不下去了,走西口总还能给人一丝希望,于是穷人家的男孩子往往从小就立下志向,去西口发大财,发了大财回来就用石头箍窑洞,箍好了窑洞就买最好的毛驴,然后给这毛驴头上拴上红绸带,叫上吹唢呐的人,浩浩荡荡亲朋好友都叫上,去将小妹妹迎娶回家。 于是这儿走西口的人流源源不断,在沟汊间破窑洞里居住的穷汉子们,头上包着白羊肚手巾,披件破棉袄,就气昂昂的去走西口了。他们临走时自然要向妻子或者心上人告别,女人们伤心这生离死别的凄惨,走西口的歌也就到处传唱开了。,“ 绥德的汉”为什么和“米脂的婆姨”齐名呢?,到绥德去看一看就知道了。绥德自古为“天下名州”,地处陕北腹地,是大理河和无定河交汇之处,也是太(原)银(川)公路和西(安)包 (头)公路交汇之处,为陕北交通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名州出名人,名州的人聪明、勤劳、俭朴、坚韧不拔。名州的汉子更是出名。高大、膘悍、英俊的绥德汉,颇有北方阳刚之气。南宋名将韩世忠,绥德人,抗金英雄,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解除兵权。他曾替岳飞鸣冤,面诘秦桧。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李子洲,也是绥德人,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绥德男子,不仅长得英俊,而且能文能武,多才多艺,他们创造了石狮艺术,把石头变成金,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敢于走南闯北,善于发财致富,建家立业。所以,“绥德的汉”与“米脂的婆姨”并驾齐驱,驰名天下。,谢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