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提升及优秀分享,门窗施工质量提升,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结构施工质量提升,防空、裂质量提升,第三部分,砌筑施工质量提升,第二部分,质量推手样板引路制度,第五部分,优秀分享,第六部分,结构施工质量提升,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对拉螺杆采用多伞形卡固定,伞形卡之间存在间隙,降低固定强度。较好做法:强度较大单伞形卡固定,保证固定强度。,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墙梁结合部形成受力断面,结合部易出现错台现象。较好做法:墙梁结合部采用梁侧木方压过模板拼缝位置,保证受力刚度。梁测木方采用定型模具加固,保证上侧木方受力刚度。,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
2、內排架无扫地杆,內排架无有效抗变形能力。较好做法:离楼板1520cm设置双向扫地杆,强化內排架抗变形能力。,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顶板次龙骨平放且间距较大,模板易变形。较好做法:顶板次龙骨木方全部立方,次龙骨间距不大于30cm。,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层高2.9m范围内侧采用四道水平杆加固,剪力墙模板受力刚度不足。较好做法:层高2900mm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29003200mm的墙柱必须设6排,自下而上第一排螺杆离地200mm,一、二排间距450mm,二、三排间距450mm,最上道距顶板300mm,其余均分,模板根部应
3、进行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拉螺栓距阴角200mm。,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梁底使用木方进行应力传递,传递到临边立杆上,刚度不满足要求,易造成梁下弯变形。较好做法:梁底使用钢管 进行压力传递,保证足够的刚度把应力传递给梁侧边的两根立杆上,保证脚手架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墙、柱根部模板和地面缝隙过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形成漏浆,浇筑完成后,现浇结构易形成烂根。较好做法:在楼面施工结束后,在墙、柱根部弹墙、柱身线,按照所留线条进行木条订裝,在底部木条上再进行墙、柱身线压线订裝二层木条,后期模板安装底部进行压缝安装,保证根部无
4、漏浆,避免后期烂根。,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板底木方较乱,搭接部位无主木方进行支撑,造成此部位形成受力真空部位,无有效支撑力,易造成板底变形。较好做法:合理进行板底支撑木方的排版,保证次木方间距不大于30CM。,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施工用钢模堆放杂乱,未按照规范要求堆放,影响钢模质量,间接造成现浇面成型质量存在缺陷。较好做法:首先,在施工现场钢模存放区域应该专门设置,其次钢模存放应该竖向放置,设置专门的钢模摆放支架,保证不破坏钢模的整体性。,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钢模施工中,梁和墙交接部位采用泡沫板、模板进行
5、混凝土浇筑封堵,易形成施工冷缝、断面,影响后期结构安全。较好做法:在此部位建议采用钢丝瓦片进行封堵,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钢模施工中,大钢模和阴阳角模固定采用伞形卡进行固定,不能达到固定要求,且固定间距过大,易造成阴阳角部变形。较好做法:大钢模和阴阳角模部位的连接固定应采用配套的固定连接件,保证连接刚度满足要求,保证现浇结构的成型质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扣件排架:楼板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00mm,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00mm,且顶杆扣件须进行力矩检测。,木方背楞墙板体系:采用45mm*90mm木方;中心间距150mm
6、,木方必须立放。,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对拉螺栓:外墙、电梯间、斜屋面板采用三段内置式对拉螺栓,提高防渗隔音性能。,当梁高550mm时,与墙柱交接处须另设对拉螺杆,间距500mm。,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内外墙柱斜撑: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斜拉间距2000 mm ,距墙柱边500 mm。楼板上安装固定件作为斜支撑底部固定,另一端分别支顶在墙的第二、五道水平钢管上。,内外墙柱斜撑:可采用单边斜撑,但须设置长拉丝,进行拉顶结合,保证砼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移位、倾斜。,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墙柱模板下口:采用调平压脚板,保证不漏浆。,墙柱模板下口:在楼板收光质量一般,不
7、平整的情况下,可采用双层看脚板,保证不漏浆。,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降板处侧模1:卫生间、阳台降板150mm时,采用定制钢模或定制木方吊模支撑。,降板处侧模2:降板150 mm时,降板部位侧模采用固定钢模。固定侧模必须设置对拉螺栓限位夹具或定型内撑固定。,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砌筑施工质量提升,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窗台压顶未伸入墙体,与砌体形成断面。该部位后期易出现八字裂缝且存在冷缝渗漏隐患。较好做法:在砌筑达到窗台板标高后支模浇筑窗台板,厚度不小于10cm,伸入墙体不小于20cm,避免后期出现开裂及渗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
8、做法:窗台板工序倒置,采用预留口进行后期浇筑,浇筑较难密实,存在渗漏隐患。较好做法:在砌筑达到窗台板标高后支模浇筑窗台板,厚度不小于10cm,伸入墙体不小于20cm,避免后期出现开裂及渗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构造柱采用穿透墙体固定模板,破坏砌体结构稳定。较好做法:构造柱内设置对拉螺杆固定模板,避免破坏墙体,抹灰施工前对螺杆洞进行封堵。,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斜顶砖组砌不密实,斜顶角度过大,较长墙体斜顶采用同向方式组砌,后期该部位易开裂。较好做法:斜顶砖应组砌密实,角度宜为4560度,当墙体较长时应采用倒八字双向砌筑,中间部位采用成品
9、三角块放置。,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页岩空心砖直接组砌,根部未设置实心板材或素砼反坎。较好做法:空心砌体及轻质填充材料应在根部砌筑不少于3皮实心板材或湿区需浇筑砼反坎。,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反坎二次浇筑前,楼板面未凿毛,反坎内垃圾未清理,浇筑后易出现施工冷缝。较好做法:反坎浇筑前楼板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洒水湿润,充分振捣,提升反坎成型质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湿区管线及等电位破坏砼反坎,存在渗漏隐患。较好做法:水电管线及设备等电位直接预埋于砼反坎,避免二次破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
10、法:构造柱与砌体交接面未设置马牙槎,降低构造柱抗震、抗裂性能。较好做法:构造柱马牙槎采取先退后进,隔皮进退,构造柱拉结筋按每50cm高度进行留置、拉结筋进入砌体内长度为500mm。,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门预制过梁搭接长度较短,稳定性不足。较好做法:因尺寸限制,门过梁搭接长度不足20cm可采用现浇结构,确保门过梁稳定性。,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砌块之间灰缝大小不一,且饱满度不满足要求,形成瞎缝、通缝,后期易造成墙体空鼓。较好做法:加强砌筑施工管理,保证灰缝无瞎缝、通缝,提高砌筑质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砌筑
11、洞口未按照要求进行预制块留置,后期进行窗扇安装易造成墙体开裂破坏,且窗扇稳定性不满足要求。较好做法:在砌筑墙体时设置预制块,上下两块离端部不小于20CM,中间预制块距离不大于60CM,确保窗扇安装固定满足设计要求。,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大于30预留洞口未设置混凝土过梁,预留洞口稳定性不足,易导致墙体开裂。较好做法:大于30cm洞口设置混凝土过梁。,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100、120墙体如有管线可设置构造柱,管线从构造柱内引上,避免后期墙体开槽破话前提结构。,门边短垛砌体墙组砌难度较大,且后期易开裂变形,为提高短垛稳定性可采用现浇结构替代。,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
12、因页岩烧结砖较脆,开槽易破坏墙体,定制专用穿管页岩砖,避免墙体后期开槽。,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砌筑完成后,定期进行灰缝养护,避免水泥砂浆收缩导致灰缝开裂。,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加气砼砌块设置有效防雨覆盖,控制加气砼砌块含水率,避免加气砼砌块含水率过高导致后期抹灰面开裂。,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场地内设置加气砼砌块集中加工区,避免楼层切割到粉尘污染。,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场地内加气砼砌块搬运使用专门车辆进行运输,避免施工现场二次倒运对加气块的破坏,降低了材料破损率。,抹灰空鼓、开裂成因分析,模板脱模采用油性脱模剂,混凝土表面过于光滑,附着力较差造成抹灰面空鼓开裂。 砌
13、体组砌及构造方式不合理,砌体沉降导致抹灰面空鼓/开裂。 不同材料交界处未进行挂网处理,或挂网方式不合理,导致空裂。 多管线开槽面不封堵或封堵方式不合理,导致抹灰面空裂。 抹灰前混凝土、蒸压砌体未喷浆拉毛或喷浆附着力较差。 抹灰砂浆拌制随意,无有效保证砂浆强度。 随意添加砂浆外加剂,降低砂浆强度。 一次性抹灰厚度过厚(超过12mm)或分层抹灰工序的间隔时间不足(少于12小时),抹面上墙的砂浆滑移,抹灰层就极易出现呈水平走向的下垂裂缝,使得墙面抹灰层出现空鼓; 抹灰完成面未及时养护,无有效保水措施。 10、抹灰面后开槽安装管线,封堵方式不合理。,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
14、法分享,木模表面采用机油或溶剂型脱模剂,造成抹灰面过于光滑或表面残留油渣,附着力较差,导致抹灰面空裂。,成因分析,优秀做法,非清水混凝土脱模应采用水性脱模剂, 控制拆模时间,即保证混凝土成型质 量,又保证混凝土附着力,降低后期 空裂风险。,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斜顶砖组砌不密实,斜顶角度过大,较长墙体斜顶采用同向方式组砌,后期该部位易开裂。,斜顶砖应组砌密实,角度宜为4560度,当墙体较长时应采用倒八字双向砌筑,中间部位采用成品三角块放置。,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构造柱与砌体交接面未设置马牙槎,降低构造柱抗震、抗裂性能。,构造柱马牙槎采取
15、先退后进,隔皮进退,留槎长度不小于6cm,构造柱拉结筋按每50cm高度进行留置、拉结筋进入砌体内长度为500mm。,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门边短垛砌体墙组砌难度较大,且后期易开裂变形,为提高短垛稳定性可采用现浇结构替代,每30cm植筋加固 。,门边短垛墙采用水泥砖组砌,无咬砌,短垛混凝土无植筋,抗裂性能差。,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不同材料交接处未进行挂网处理;镀锌网直接采用水泥砂浆粘贴,镀锌网起拱 且抗裂强度不足。,混凝土、烧结砖采用保温钉固定镀锌网,砂加气采用水泥钉固定,固定时镀锌网平整不起拱。,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
16、优秀做法,粉刷前线管开槽未封堵,线管与砌体无固定,抗裂能力较差。,管线安装完成后应采用固定卡或水泥钉进行线管固定。粉刷前对管线开槽及时进行封堵,单、双线管开槽可采用抗裂砂浆进行封堵,三线管及以上应采用细石砼加微膨胀剂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后采用镀锌钢丝网进行加加固处理。,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线管开槽深度不足,线管固定后超出砌筑面,抹灰面此处为薄弱部位,易造成该部位开裂。,严格控制线管开槽深度,10mm槽深20mm,槽宽20mm槽宽60mm。避免开槽过深破坏墙体,开槽过小封堵 难以密实。,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混凝土喷浆饱满度不足,强度较差,
17、存在较多喷浆剥落,降低附着力,易导致抹灰空裂。,严格控制水泥、胶、水配合比,在结构面、 蒸压砌体表面喷浆饱满无露底现象,加 强底层会与结构面附着力。,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粉刷砂浆拌制随意,无固定投料比例, 砂浆含沙量过高,搅拌不均匀。,明确粉刷砂浆配合比,设置有效计量设施, 严格控制投料比,每批次设置一组砂浆试 块送至第三方单位抗压检测,大面粉刷施 工,每两小时做一次砂浆投料比记录。,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使用砂浆王等国家命令禁止砂浆添加剂, 降低水泥砂浆强度,易造成抹灰面空裂、 起砂。,严格按实验室配比单确定砂浆投料,比,禁止使用砂浆
18、王等国家命令禁止使用 添加剂,保证水泥砂浆强度。,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抹灰一次成活,单次粉刷厚度过后,导 水泥砂浆流坠,造成抹灰面龟裂。,严格控制一次抹灰厚度和抹灰间隔时间 ,单层抹灰厚度宜控制在1.2cm以内, 抹灰间隔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考虑管 理有效性,建议底糙灰与面层隔天粉刷。,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抹灰完成后养护及保水措施,炎热干燥 天气易造成抹灰面空裂。,炎热干燥天气需每四小时对抹灰面洒水养护,持续时间控制一周在为宜,也可采用赛力特保水剂,养护时间可设置为每两天一次。,行业防空鼓、开裂优秀做法分享,成因分析,优秀做法,抹灰
19、前管线应完全安装完成,尽量避免抹灰面后开槽,导致抹灰面开裂;若确需后开槽需严格控制开槽深度和封堵工艺。 抹灰面后开槽深度应控制在管线距抹灰面超过2cm,封堵砂浆需添加微膨胀剂,封堵分两次完成,间隔时间应应大于12小时。,抹灰面后开槽,应封堵方式不合理极易 产生空鼓、开裂。,提升门窗施工质量优秀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窗框与墙体之间缝隙未进行塞缝即进行抹灰收口,造成窗框与墙体间缝隙难以嵌填密实,增加渗漏风险。较好做法:窗框与结构间间隙,在抹灰收口前采用发泡剂嵌填密室,并且发泡剂在固化前采用专用工具压入,避免刀切破坏发泡剂表面致密结构。,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
20、:窗框缠绕的保护膜抹灰时未进行清除。较好做法:窗框与结构接触面不设保护膜,窗框其他部位设置双层保护膜供抹灰及涂饰完成后拆除,避免门窗塞缝前未及时清理导致后期渗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窗框型材接缝高低差明显。较好做法:窗框型材拼装时,接缝高低差控制较好,无明显接缝高低差。,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窗框型材拼缝宽度控制不严,缝隙明显。较好做法:窗框型材拼装时,拼缝宽度控制较好,观感质量好。,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门窗安装完成后,无成品保护措施,窗框划痕、玻璃破损时有发生。较好做法:门窗安装完成后,成品保护措施较完善,至交付时再去除成品保护措施。,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错误做法:门窗安装完成后,无成品保护措施,窗框、玻璃污染严重。较好做法:窗框设置双层保护膜,抹灰完成后清除外层深色保护膜,涂饰完成清理内层浅色保护膜,玻璃粘贴PE薄膜保护,避免施工过程对窗框造成破坏、污染。,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较好做法:窗框斜向靠墙放置,避免水平放置导致窗框变形,型材拼接处保护胶带完整。,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较好做法:窗外侧设置js防水涂膜,防水翻过窗边20cm,压主框5mm。,质量推手样板引路制度,优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