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静脉足泵在预防糖尿病足中的应用研究江苏省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21006)耿荣娟 沈 培 崔 芳 蔡可英摘要 目的:积极干预,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方法:对糖尿病研究所的随访病历进行筛查,选择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病历 60名:Wagner 级别是 0级;彩超检查无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年龄分段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一般预防措施,试验组在使用一般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动静脉足泵,每次 20分钟,每天 2次进行干预。同时观察:足部皮肤的完整性、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踝臂压力指数、足指脉氧、足底压力感觉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干预前后的比较,以上观察项目,部分出现
2、显著性差异。结论:动静脉足泵对预防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 动静脉足泵 预防 糖尿病足Key Words Arteriovenous pump Prevention Diabetic foot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农村患者明显增多,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并发率也明显升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负担,DF 作为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高出 15倍40 倍,截肢率高达 40%。在老年人中的危险性更高。但如果能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3、,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使用动静脉足泵预防 DF的探讨予以介绍。1 临床资料1.1 于 2007年 1月至 2008年 6月从糖尿病研究所选择符合条件Wagner 分级为 0级;彩超检查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60名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年龄分段随机化法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0名。1.2 一般情况 60 例病人中,男 41例,女 19例。年龄最小 43岁,最大 75岁,平均年龄 59.3岁;病程 10年25 年;空腹血糖 7.61 mmol/L1.71 mmol/L,餐后 2 h血糖 11.54 mmol/L3.60 mmol/L,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平均年龄和病程无显著差异。2
4、 方法2.1 患者取平卧位,肢体平放。将 LBTK-M-I 1000动静脉脉冲气压治疗仪(动静脉泵)加压气囊固定在足底部,接通电源,调节压力及静息旋钮,压力一般控制在 60120mmHg左右,足底脉冲间隔时间设定为 20s,每次 20min,每日 2次。下肢水肿较重者,应注意调整压力至病人感觉舒适为宜。静息时间的长短视病情而定。连续干预一个月。2.2 观察和记录的内容2.2.1 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一次:病人足部皮肤完整性、皮肤颜色、双足足背动脉搏动、手指式脉氧仪测量足拇指动脉血氧饱和度。2.2.2 每周测量记录足部皮肤温度一次,采用瑞士 Piccolo多功能表面人体温度测定仪,测量前让病人休
5、息 5 min10 min,室温(2230)病人取仰卧位,双下肢放平,脱去双足袜子,用数字温度计分别测量双足 4点温度(足背、足弓、足根、前掌),计算双足同一部位的温度差。2.2.3 每周测量并记录一次:肱动脉血压、足背动脉血压,同时用足背动脉血压/肱动脉血压,计算踝臂压力指数(ABI)。2.2.4 每周测量并记录一次:10 克单丝法(SWM)测试足底九区压力感觉,使用尼龙单丝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5.07/10 g,垂直接触受试点(共九点),用力压 12 s,施力大小(10g)刚好使尼龙丝弯曲,询问受试者感觉,能感觉到为正常,感觉不到即为异常,记录点区。
6、2.2.5 每两周超声检查观察有无静脉血栓形成。注意相对固定测量人员、病人肢体和时间。3 结果 将试验组干预前、后的观测数据以及同期内对照组的观测数据和内容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见表 1。表 1 试验组干预前后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段观测内容比较试验组 对照组干预前(例) 干预后(例)P 一月前(例) 一月后(例)紫绀足 20 15 2 6 3 0.01 11 12 ABI 0.01 11 11 足指脉氧 0.01 6 6 深静脉血栓形成 0 0 0 1 足部皮肤破损 0 0 0 04 讨论4.1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足部血液供应:DM 病人由于糖蛋白沉着于血管内皮下而引起的血管基膜增厚和粥样硬化
7、,导致中小动脉到微循环的供血障碍,造成肢体远端-足部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足部皮温和足趾脉氧下降,现出紫绀足。动静脉足泵完全模仿人体“生理性足泵”的方式,只绑脚,不绑腿,操作简便易行,患者易接受,医生无顾忌,足底脉冲压力可调,对于不同病情的病人可以调节不同的脉冲压力,对于肢体敏感者可以选择低档压力值。足底脉冲间隔时间最小设定为 20s,有利于血液快速回流至心脏,从而有利于消除下肢消肿,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增加足部血液供应,提高足部皮肤温度和指脉氧,改善或消除紫绀足。4.2 显著提高外周动脉血流量,有利于改善神经的营养:DM 患者由于血糖升高、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原因,常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导
8、致病人感知觉异常,从而易发生受伤和感染,而中小动脉到微循环的供血障碍,致周围神经的营养不良,常加重周围神经的功能障碍,增加糖尿病足发生的机率。足背动脉搏动、ABI 等反映足部血液供应情况,足底压力感觉测试能较准确的发现神经异常。动静脉足泵利用足底脉冲技术原理,快速充气可使静脉内血液形成高速的脉冲血流,使血液快速回流至心脏,能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并保持较好的血液回流频率。有增加动脉灌注功能,有效改善足部血液供应,有利于改善神经营养。研究显示,采取动静脉足泵等综合措施预防,对5 个点区异常的重度的缺血和神经营养不良者,效果甚微。4.3 提高动静脉血回流速度,延缓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
9、糖及脂代谢紊乱等因素继而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和抗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均有利于血栓形成。当糖尿病患者发生 DKA或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时,在脱水、低血压及循环功能不全等条件下,血流缓慢、血黏度及血液凝固性进一步增加,故极易发生静脉血栓。动静脉足泵模仿“生理性足泵”,通过采用输送脉冲压力气体冲击足底的方式,来较大幅度提高动静脉血回流速度,显著提高外周动脉血流量,而且脉冲技术不会对静脉瓣膜造成损害,是一种安全无创式的物理抗凝治疗,有利于延缓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 本研究的局限性 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ABI 指数等与个体的基础代谢率、每天的运动量等机体状况有关,在
10、实际观测中未做到严格控制居室的温度,未将患者的基础代谢、活动量等影响因素纳入研究,试验组干预前后的比较的客观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意愿参加动静脉足泵干预的患者往往是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落实方面依从性较好的,所以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时,不能完全排除一般预防措施实施依从性方面的影响。参考文献1陈雁西,俞光荣.动静脉泵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现状与展望.中华创伤杂志,2005;21(4) 2.于秀丽,孙永美.足底泵在防止截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临床报道,2005;2(2)3.国春荣.1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7) 4.张小群,范丽凤,于
11、阿英.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的教育实施与效果评价.现代护理,2006;12(9) 5.1 GardnerAM,Fox RH. The venous pump othe human foot preliminary report. BristoMedicoMed Chir J,1983.986.DelisKT, NicolaidesAN, Wolfe JH, eta.lImprovingwalking ability and ankle brachialpressure indices in symptomatic peripheralvascular diseasewith intermittent pneumaticfoot compression: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studywith one-yearfollow up. J VascSurg,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