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胡奇,程旗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骨科 江津区 402260目的:探讨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自 2009 年 6 月-2011 年 2 月我院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 82 例,术后 6 小时内开始使用利伐沙班 10mg,口服,每日 1 次,应用 10 天。血管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结果 82 例患者未发现 DVT。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天 VT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为髓部骨折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1。自 2009 年6 月一 2011 年 2 月我院 82 例患者应
2、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髋关节置换 82 例,其中股骨颈骨折 54 例;股骨头坏死 16 例;骨性髋关节炎例 12。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6 例,全髋关节置术 66 例。男性 48例,女性 34 例;年龄 4090 岁,平均 67 岁。全身麻醉 42 例,硬膜外麻醉 12例,腰麻+ 硬膜外麻醉 30 例。1.2 方法 术后 6 小时内开始使用利伐沙斑 10mg,口服,每日 1 次,应用10 天。术后 12 天血管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2 结果82 例患者术后 12 天血管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深静脉,均
3、未发现有血栓形成。3 讨论从 ACCP 第 8 版指南可以看出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深静脉栓塞的总发生率为46%60%,近端发生率 23%30%1。根据国内文献资料中国骨科大手术后DVT 发生率与西方国家接近 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未采用预防方法的 525 例中达 22.5%,采用预防方法的 541 例中达 8.2%,发生率减少 64%3-4。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为 DVT 的 3 大致病因素。本病 82 例患者均为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多为老年人,患肢肌张力降低,改变血流动力学后,下肢血液回流减慢;创伤后可使血小板数增高,血中凝血因子含量增多而抗凝因子活性降低,导致高凝状态;关节
4、置换手术过程中刺激、牵拉或扭曲使下肢静脉常发生变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膜下层及胶原蛋白可激活血小板释放多种生物工程活性物质,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栓。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以抗凝药物为主 3。利伐沙斑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抑制因子 Xa 的口服药物,通过抑制因子 Xa 可以中断凝血瀑布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 3,通常我们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围手术期应用是安全而有效的。根据 RECOD 的研究表明,与常用的低分子肝素相比,利伐沙斑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V
5、TE)及重大 VTE 的发生率:应用低分子肝素 VTE 发生率为 9.3%,应用利伐沙斑 VTE 发生率为 2.0%;应用低分子肝素重大 VTE 发生率为 5.1%,应用利伐沙斑重大 VTE 发生率为0.6%2-3。利伐沙斑的大出血率非常低与低分子肝素大出血率相当 3。同时在 2009 年制定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中指出出院后 VET 风险持续存在,特别是在手术后应延长至 2835 天 4。与低分子肝素相比利伐沙斑为口服剂型,减少患者皮下注射的痛苦,便于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利于患者接受。参考文献1 杨刚,吕厚山,高健,等.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膝关节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
6、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0,1:25-272 陈怡琳,施仲伟.抗凝新药利伐沙斑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5):810-8133 徐从高.血栓性疾病诊治进展.低分子肝素和水蛭素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0,40(21):43-454 Turpie AGG.Presented at the 9th Congress of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thopacdics and TraumatologyM,nice,France,2008:29作者:胡奇,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骨科,402260通讯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大同路 69 号电话:13368044488简介胡奇,男,汉族,1966 年 2 月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区,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从事骨科创伤、矫形、骨病、显微外科、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和脊柱外科等工作 20 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