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四字经 许多古今名人、学者、医学家都有很强的保健意识,注重养生之道,大多数得享高寿。他们常把自己这方面的体验归纳、概括为精炼的语句,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颇具借鉴价值。现荟萃手边资料中带“四”的经验之谈,供读者朋友参考,希望能起到启迪作用。 四勿:食勿言,寝勿语,色勿迷,饮勿醉。 四乐:运动乐,读书乐,旅游乐,交友乐。 四讲:讲道德,讲素质,讲保养,讲营养。 四曰:曰寡欲,曰慎怒,曰法时,曰却病。 四多:多步行,多欢笑,多饮水,多动脑。 四远:远攀比,远牢骚,远悔恨,远愤怒。 四忘:忘年龄,忘名利,忘怨仇,忘疾病。 四不:饮不过多,食不过饱,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四要:要节饮食,要慎风寒,要
2、惜精神,要戒嗔怒。 四伴:以书为伴,以艺为伴,以友为伴,以游为伴。 四气:志气、正气、才气、勇气。 四吃:吃得粗,吃得苦,吃得亏,吃得消。 四当: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四贪:少年不贪玩,青年不贪色,壮年不贪乐,老年不贪得。 四过:饮食不过饱,枕头不过高,衣被不过厚,服药不过量。 四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懒觉睡少。 四养: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四坚持:坚持多运动,坚持少吃药,坚持乐观情绪,坚持规律生活。 四妄:耳无妄听,目无妄顾,口无妄言,心无妄虑。 四心:常存安静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悦心,常存安乐心。解读古人
3、饮食养生的四字饮食勿偏“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 ”食宜清淡“味薄神魂自安” ;饮食要 “去肥浓,节酸咸”;“ 薄滋味养血气”。饮食有时“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 ;“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食味调和,百病不生。 ”适温而食“食宜温暖,不可寒冷” ;“食饮者,热勿灼灼,寒勿沧沧。 ”食要限量“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 ;“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 ”食宜缓细“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滋养肝脏;脾胃易于消化,不致吞食噎咳。 ”进食专心“食不语,寝不言” 。有利于胃纳消化。怒后勿食“人之当食,须去烦恼” ;“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良好的精神状态于保健有大益。选食宜慎“诸肉臭败者勿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煮肉不变色者不可食。 ”餐后保健“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而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 ” 养生四字经饮食宜节,切勿偏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粗细均衡,品种庞杂;适度运动,贵在坚持。 三餐定量,加些点心;写作看报,勤于用脑。 戒烟限酒,少糖控盐;冷水洗脸,热水烫脚。 四时饮水,常吃水果;早晚刷牙,经常叩齿。 爱好广泛,精神乐观;生活充实,心情愉悦。 淡泊名利,广交朋友;以德养生,乐于助人。定期检查,外病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