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共转性斜视有几种类型.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278883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转性斜视有几种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共转性斜视有几种类型共转性斜视(大开眼界注:又称共同性斜视),指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无障碍而发生眼位偏斜致双眼视轴分离者。其特征是在向各个不同方位注视或交替注视眼时,患眼斜视角度不变。按患眼视轴的偏斜方向可把共转性斜视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共转性外斜视、垂直性斜视 3 种类型。共转性斜视成因较为复杂,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婴幼儿期建立双眼单视的条件反射时,由于感觉或运动性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功能的形成。感觉性障碍主要指在双眼单视形成以前患有影响视功能的眼病,如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 、屈光间质混浊( 角膜云翳、先天性白内障等)、黄斑部病变及视神经病导致患眼视力低

2、下。在患儿运用注视运动形成双眼单视的过程中,因双眼成家清晰度的差别。大脑不能将患眼所视模糊物像与健眼所视之清晰物像融合为一体,患眼逐渐出现偏斜而致斜视。运动性障碍是由于先天性双眼眼外肌肌力不平衡,或肌肉止点偏离正常位置,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经传导障碍 l 使双眼不能协调同步运动致双眼视轴分离而致斜视。日久由于神经肌肉功能代偿虽然眼球运动功能恢复正常,但由于双眼单视功能没有建立,患眼仍处于偏斜位置。另外,在共转性斜视的形成过程中,调节集合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双眼看远处物体时,双眼晶状体呈扁平状态,两眼视轴平行向前,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此时无调节作用,双眼视轴平行向前亦无集合作用。但当责近

3、处目标时,为了物像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双眼晶状体要通过睫状肌收缩增加凸度和屈光力,同时双眼内转保持双眼注视同一目标,这种随晶状体增加屈光力而出现双眼内聚的现象称调节集合作用。这样在远视患儿,要清物体需要较常人更高度的调节,同时也就产生了过度的集合,日久患眼逐渐向内偏斜形成内斜视。而近视患儿因不太需要调节,就导致集合不足,日久患眼逐渐向外偏斜形成外斜视。因一眼视力低下而致双眼不能融像时,因婴幼儿期双眼集合较强多形成内斜,成人因集合力减弱多呈外斜状态。垂直性斜视为患眼向上方或下方偏斜,大多数垂直性斜视同时伴有水乎性斜视,其发生多与垂直作用肌轻度麻痹后日久转化形成,部分患者因垂直肌解剖结构异常所致。总之,共转性斜视指向任何方向注视时其眼位偏斜程度不变的一种斜视类型。其发生或因大脑高级中枢在形成双眼单视过程中遇到视觉障碍而产生的变异,或因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君统轻度麻痹,日久由眼外肌代偿功能的过强或减弱形成斜视而又具备共转性斜视的特征;临床以后者更为常见。按患眼偏斜的方向可将其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共转性外斜视、垂直性斜视三大类。另外根据其发病与调节集合的关系又可分为调节性斜视和非调节性斜视,根据斜视的出现时间可分为恒定性斜视和间歇性斜视,根据注视性质可分为单眼性与交替性斜视等。文章来源于汕头市大开眼界视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