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生态伦理学 伦理学衍生出的边缘学科,生态学与伦理学的结合,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伦理学的定义 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道德联合体的范畴 道德关怀的对象 自然的价值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内容 自然的价值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生态伦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人类面临的五大社会问题,冲击整个上层建筑(思想意识,道德标准,宗教观念,哲学) 人类社会的五大问题 道德危机 从思想意识层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道德对象 *有苦乐感觉的动物 P.Singer(澳大利亚哲学家) *一切动物 T.Regan
2、(北卡罗莱州州立大学) *一切生命体 P.W.Taylor(布鲁克林学院哲学家) *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 A.Nass, J.B.Callicott (威斯康辛大学哲学家) *地球整体及其系统中相互联系的各种存在物 -H.Rolstom(科罗拉多大学哲学家) *包括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全人类 J.Passmom(澳大利亚哲学家) 生态伦理学的孕育 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 Jeremy Benthan 英国文学家 John.lawrence 英国思想家 H.S.Solt 美国哲学家 John.mair 美国语言学家 Edward P.Evans 德国生物学家,哲学家 Haekel 生态伦理学的创立 20世
3、纪 40年代 法国思想家 ,医生Albert.Scheizer ,获 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代表作品 敬畏生命 在获奖大会上的演说词 当前的世界和平问题 :反对危害人类及其他生命的战争与核试验,反对用生命做试验 同时代 -美国科学家 Aldo.Leopold 大地伦理学 敬畏生命 伦理观 生命的神圣性 所有生命是休戚与共的整体,应该是道德关怀的对象 敬畏生命 -道德的基本原则,善与恶的本质界定 敬畏生命 文化的民族,道德的民族 敬畏生命 人道的新含义 敬畏生命 平等友善,反对以生命形态论价值的高与低 道德评价的绝对标准 保持,完善和促进生命 毁灭,蹂躏和阻碍生命 敬畏生命 伦理观 敬畏生命 伦理学具有神秘主义的宗教特性 无限的生命意志显示为造物主的意志 敬畏生命 -促成基督教的革新,提倡博爱与和谐的精神 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新思想 地球是一个有生命过程,各生命休戚与共 善待生命作为人类道德的基本原则 生命具有存在价值,无高低贵贱之分 人是道德的主体,对一切生命负有责任 善待一切生命是 “ 人道 ” 的完整表现 敬畏生命 伦理观面临的挑战 社会的物质要求超过精神方面的要求 在人类战争和宗族,宗教与民族纠纷等重大社会问题面前显得惨白无力 自然界中的竞争,适者生存,自然淘汰 商业经济社会对生态伦理道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