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项目建设单位: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014 年 9 月项目名称: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 技术方案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长沙市玺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咨询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工咨甲 21120070005编制人员:李道进、贺昭和赵梦婕、姚卓弘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所做的修改说明方案修改意见:1、补充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资料、倪家湾河道治理的基本情况。已补充相应内容,相应内容见 12 页。2、核实工程量,说明区域划分的具体范围,据此分区明确废石的数量、性质,加强其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分析。13-14 页核实
2、了本技术方案的工程量,9 页补充了本工程与瑶岗仙白钨矿区露天采矿厂的相对位置,明确了废石的数量、性质,31 页细化了其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分析。3、细化施工方案,加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分析说明。以完善了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分析说明,详细见 35-36 页。4、平衡土石方量,根据施工进度对取、弃土量进行细化说明,细化覆土使用瑶岗仙矿露天开采区剥离土壤的可行性分析。已补充完善,详细见 31-32 页。5、应着重关注工程实施过程的二次污染问题,细化工程实施方案,针对性提出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的防范措施。已补充完善,详细见 35 页。6、按照恢复原生态系统的原则,补充论证植物选配等支撑内容。已补充完善,详细见 3
3、1 页。7、建议技术方案提出对工程进行环境监理,保证工程施工阶段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和“三同时”制度得到落实。已补充完善,详细见 37 页。目 录1.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11.1 项目实施的背景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3 本次治理方案的目的 51.4 本次治理方案的原则 51.5 与规划的符合性 61.5.1 与郴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相符性分析 61.5.2 与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 71.6 污染现状 81.6.1 项目位置 81.6.2 工程周边调查 92.项目实施方案 132.1 项目概况 132.2 项目实施方案 142.2.1 山体裂缝综合治理方
4、案 142.2.2 生态修复治理方案选择 152.2.3 A 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182.2.4 B 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222.2.5 C 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232.2.6 排水工程技术 282.2.7 恢复植被类型选择 302.2.8 土石方平衡 312.2.9 施工方式及效果图 332.2.10 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及风险防范问题 352.2.11 治理方案实施到位后的环境改善情况 372.3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382.3.1 废气 382.3.2 废水 392.3.3 噪声 392.3.4 固废. 402.4 二次污染及环境风险防范 403.项目概算和资金筹集 433.1 工
5、程投资估算 433.1.1 编制依据 433.1.2 编制说明. 433.2 资金筹措方案 463.3 资金筹措与保障. 464.项目效益分析 474.1 效益分析 474.1.1 环境效益分析 474.1.2 社会效益分析. 484.2 项目风险分析. 485.项目的组织实施 505.1 实施原则与步骤 505.2 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505.2.1 机构职能. 505.2.2 组织机构 515.3 项目建设的管理 525.4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26.总结论 531.项目背景和必要性1.1 项目实施的背景瑶岗仙镇是世界著名“钨都”,同时也是我国钨业的起源地,现有矿区面积 23.325平方公
6、里,是湖南省最大的黑钨精矿生产基地。矿区距 2014 年底将建成通车的厦蓉高速公路 17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矿山始采于 1914 年,现年采掘能力 40 余万吨,年产一级黑钨精矿 2500 余吨,综合回收伴生元素钼、铋、铜、锡、银、砷等。从 1950 年至今共为国家提供钨精矿 9 万余吨,为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地方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瑶岗仙钨矿田是世界上独特的同时蕴藏着黑钨矿床和白钨矿床的特大型矿田。裕新白钨多金属矿床所蕴藏的钨资源量居世界已探明白钨资源储量的第四位,共探获白钨金属量20 万吨,同时富含铜、锡、钼、铋、铅、锌、银等元素。公司将在优化结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
7、基础上,投资 6.7 亿元开发露天白钨矿床,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产白钨精矿 4500吨,钼金属 166 吨,铋金属 577 吨。对山体扰动所产生的滑坡、坍塌、裂缝等地质灾害是矿山开发中常遇见的问题。瑶岗仙矿区已有生产历史 100 余年,矿山开发长期扰动山体,且区域处于低压活动区,矿区山体已形成 2 条山体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矿区岩石、矿石裸露,植被已无法正常生长,岩石裸露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污染,山体崩塌、滑坡等现象也给周边居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滑坡、崩塌产生的大量矿石泥土裸露,通过雨水的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流失的泥土、矿石随雨水的冲刷进入滁水河造成江河淤塞。雨水与裸露的地表、矿石
8、接触后,含重金属的雨水流入东江湖,严重影响东江湖水质,并威胁到下游湘江流域广大居民饮用水安全。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加强东江湖水源涵养的需求东江湖是上世纪 80 年代因建设国家“六五”重点能源工程“东江水电站”拦河蓄水而成。湖泊水面 160km2,平均水深 51 米,最大水深 141 米,总库容 91.5 亿 m3,正常蓄水量 81.2 亿 m3,按蓄水量排名为全国淡水湖泊前十名。东江湖自 1986 年蓄水以来,充分发挥了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源地、湘江生态补水、防洪调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发电等综合功能,成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一是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源地。东江湖水质好、水量大,一
9、直是资兴市和郴州市约 120万人口优质稳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近年来,因湘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在枯水期经常出现严重缺水现象。据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在一般干旱年,长株潭三市缺水达 20 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占我省总人口 50%、经济总量 70%的湘江流域城市群对优质水源的渴求日益骤增,湖南省“十二五”规划把东江湖列为了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和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城市的生活饮用水第二水源地。东江湖作为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源地的战略地位日益彰显。二是湘江不可或缺的生态补水水源。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降雨偏少等因素影响,旱季湘
10、江枯水,长、株、潭等城市缺水已成为常态,造成停航、部分企业停产、甚至部分沿岸自来水厂取水困难等重大生态问题。为解决湘江下游工农业、航运和居民用水困难,2000 年以来,基本上每年都要为湘江进行补水,特别是 2003 年、2008 年、2009 年这些干旱年份,补水量分别达到 22.5 亿立方米、8.46 亿立方米、9 亿立方米。2011 年湘江流域再次出现较长时间的枯水情况,为确保供水安全,省防指紧急召开会议,要求东江湖要确保不小于每秒 150 立方米下泄流量为下游补充优质水。这意味着一天东江湖出库水量将超过 1300 万立方米,湘江长沙段水位可在原有基础上抬升近 1 米,水质在其原 IIII
11、V 类的基础上可直接提升为 II-III 类,满足湘江两岸城市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另外,近几年,湘江株洲、湘潭、衡阳几次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都是靠东江湖开闸放水稀释,才避免了下游城市“水荒”事故的发生。东江湖对维护整个湘江流域正常生态功能的作用举足轻重。湖南省防指一位资深专家指出,若没有东江湖生态补水作保障,湘江流域城市群在枯水期每年将损失百亿以上。三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之一。东江湖湿地是典型高山水库型人工湿地, 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对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货币化研究评估,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 105.7 亿元/年。瑶岗仙现有矿区裸露的地表被雨水冲刷后,地表径流与重金属混合流
12、入东江湖从而影响东江湖水质。且作为水源保护地,东江湖倪家段的河道清淤工程正在进行中,如若不对瑶岗仙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植被无法正常生长,而再次造成的水土流失会使得倪家湾河道的清淤工作“治标不治本”。、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要求由于长年累月的矿山开采,地质灾害和矿山开采对山体的扰动,以至于山体裸露,致使该区域的植被无法生长,以至于物种多样性降低;边坡失稳,经常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水土及养分流失,破坏了原有植被。边坡松软陡峭,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雨季易于滑坡和形成泥石流。在过去的几年里,矿山尝试了各种方法进行生态恢复,但由于恢复缺乏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恢复过程存在一定的盲
13、目性,加之矿山位于低压活动区,山体裂缝严重,其恢复效果不理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环境破坏、土地和矿产等资源短缺,这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矿区生态修复等研究成为矿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严重而不可避免的,但在采矿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减少各种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生态修复恢复其原貌,建立具有自恢复能力的、健康的生态系统。1.3 本次治理方案的目的本治理方案需对现有矿山的塌方、滑坡、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治理与防治措施,然后制造适应植物的生长环境,再种植当地的植物,恢复矿山原有样貌与当
14、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种植的植物能够长期生长。1.4 本次治理方案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工程各治理区域的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布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选用当地适生的植物品种,提高措施布设的适宜性。、景观协调的原则。本工程生态恢复措施的配置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做到“适地适树”“以人为本”,植物措施的配置应草、花、灌、乔合理搭配。、综合利用的原则。对本工程施工过程开挖的土石方,做到尽可能多的调运得以利用,以减少弃土弃渣占地产生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不新增污染、避免治理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带来的“二次污染”的原则,即方案的实施尽量不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治理过程中规避环境及
15、人员风险的原则,即地形条件,避免在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山体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经济实用、易于实施的原则,即根据现有生态破坏现状,提出的方案应投资最少,长期有效且实施过程中易于操作。1.5 与规划的符合性1.5.1 与郴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相符性分析郴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郴办字2012101 号)工作重点中提到以下内容:1、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进一步加强南岭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对境内湘江、赣江、珠江源头等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保护力度,启动实施环东江湖生态治理工程
16、,加快推进罗霄山脉郴州片区扶贫开发工程,建设以东江湖为中心,以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主要山系为骨架,以湘江、赣江、珠江支流为脉络的生态安全屏障。2、加快生态功能提质步伐。以三年城乡绿化攻坚为抓手,继续推进实施“绿城攻坚”、市城区森林景观建设以及主要交通干线造林绿化工程。启动实施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架区域绿化工程,矿山生态修复、黄土裸露地复绿治理以及“三难地”治理等生态脆弱区生态提质工程。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采取工程造林和人工促进自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稳定高水平森林覆盖率。3、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强化“禁伐”、“禁火”、“
17、禁荒”、“禁猎”、“禁牧”等措施,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捕滥猎生动物、乱垦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本工程属于工作重点中的【启动实施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架区域绿化工程,矿山生态修复、黄土裸露地复绿治理以及“三难地”治理等生态脆弱区生态提质工程】。1.5.2 与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于 2007 年底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省环保局于2008 年 4 月 18 日在长沙主持召开的技术审查会的审查,2009 年 6 月对该规划进行了修订,2011 年 1 月又补充完善了该规划,调整补充了“十二五”期间一批重点实施工程项目。以规划为指导,在东江湖全
18、流域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一是进行了生态保护功能区划,将东江湖一、二级保护区划为了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大力开展湖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生态产业。二是严把项目审批关,对新上项目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2008 年以来未上一个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项目。三是实施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项目建设。郴州市根据湘江上游国家级水土保持预保护湖南省东江水库项目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意见,投入 1800 万元开展了坡改梯项目,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根据生态移民规划制定了东江湖生态移民方案,三年来投入资金 1.2 亿、生态移民近 5000 人,直接减少了生态人为破坏;投入 3000 余万元开展了生态农业推广工程
19、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另外投入近 2 亿元开展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旅游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基础性环保生态项目得以实施建成,作用发挥日益彰显。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有效的减缓了周边对东江湖倪家湾水质的影响,防止东江湖水质受到污染,与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相符。1.6 污染现状1.6.1 项目位置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 1-1。图 1-1 项目地理位置图1.6.2 工程周边调查本地区的生态破坏严重区域分为 A、B、C 三个部分。根据实地勘察,A 区域位于瑶岗仙白钨矿区露天采矿厂西北面 1.4 公里,面积约为 16 万 m2,坡度为 75,裸露的废石为山体裂缝及滑坡产生
20、的山石约 3.2 万 m3。B 区域位于瑶岗仙白钨矿区露天采矿厂西面 1 公里,面积约为 9 万 m2,裸露的废石为矿山修建道路产生的废石,以及泥石流冲刷带来的山石约为 1.8 万 m3,坡度为 20。C 区域位于瑶岗仙白钨矿区露天采矿厂西面,下半部分与其紧邻着,面积约为 63 万 m2,裸露废石主要为山体滑坡产生的山石约为 8 万 m3,坡度为55。由于 A、B、C 区域的裸露废石为山体裂缝、滑坡、修建道路、及水土流失产生的废石,其中仅含有少量含重金属废石,所以本次需清理废石属于一般固废,堆存及转运过程中不会产生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域 A 和 C 已产生山体裂缝,山体裸露,岩石滑坡严重,生物多
21、样性较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已无法保证植被自然生长,若不进行生态修复,区域周边植被数量会持续下降,严重破坏区域生态平衡。C 区域东边为瑶岗仙白钨矿区露天采矿厂,露天采选面积约为 60 万 m2,目前采矿场的盘山公路正在修建中,采矿场可于 2014 年底动工。本工程方案实施区域见图 1-2。图 1-2 本工程方案实施区域1.6.3 东江湖库区滁水河倪家湾段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介绍倪家湾段河道治理区域为垅下废石坝到东江湖入湖口,总长度为 1.4km。该段河床淤积了上游冲刷下来的采矿废石和剥离的表土,不仅影响到河道的行洪能力,含重金属废石及表土经水溶淋浸出的废水直接影响到东江湖的水环境质量。东江湖
22、库区滁水河倪家湾段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将地表水与含重金属的废石及细沙分离,使其不再产生含重金属的淋滤水,避免影响东江湖水质。同时,对筛分出来的具有一定资源回收价值的细砂石送至怡鑫银矿有限公司进行资源回收;大块的废石作为下游水质净化库的筑坝材料。倪家湾段尾砂成分分析见下表。序号 元素 5 公分以下砂石成分 5 公分以上砂石成分1 Pb 0.0242 0.02092 As 0.142 0.08273 Al 7.336 6.084 Si 29.34 35.995 Fe 2.891 1.5786 K 3.471 3.3257 Mg 1.03 0.6968 Ca 1.36 0.7929 O 43.5
23、48.610 F 1.4 1.211 Na 0.321 0.41212 P 0.054 0.03713 S 0.297 0.12514 Ti 0.258 0.14415 Cr 0.02 0.01116 Mn 0.154 0.15317 Rb 0.0534 0.051518 Ba 0.052 0.02319 W 0.15 0.043220 Bi 0.0164 0.00421 Zr 0.0077 0.007422 Cu 0.0372 0.025623 Zn 0.0464 0.01972.项目实施方案2.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及实施单位项目名称: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单位:湖南瑶岗仙矿业有
24、限责任公司(2)、实施单位概况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宜章县瑶岗仙镇东江湖附近,矿区面积 23.325 平方公里,瑶岗仙钨矿 1914 年正式开采,先后经历了民营(租赁)、官办(收买)和解放接管(国营)三个阶段,是我国钨业的起源地,也是湖南省最大的黑钨精矿生产基地。目前采矿规模达到 40 万吨/年,年产一级黑钨精矿 2500 余吨。(3)、项目工程量本治理区域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体边坡,总面积为 0.88km2。其工程量见表 2-1。表 2-1 项目工程量区域 项目单位数量原始边坡清理工程 m2 160000坡面覆网(钢丝)工程 m2 160000岩石喷播绿化工程 m2 160000A 区
25、域覆布防晒保墒工程 m2 160000原始边坡清理工程 m2 90000道路整治工程 m 300排水沟整治工程 m 300人工植被绿化工程 m2 90000B 区域覆布防晒保墒工程 m2 90000续表 2-1 项目工程量区域 项目单位数量原始边坡清理工程 m2 210000坡面覆网(钢丝)工程 m2 210000岩石喷播绿化工程 m2 210000C 区域上半部覆布防晒保墒工程 m2 210000原始边坡清理工程 m2 420000削坡工程 m3 210000坡面覆网(塑料)工程 m2 420000种子喷播绿化工程 m2 420000覆布防晒保墒工程 m2 420000C 区域下半部挡土墙工
26、程 m 3502.2 项目实施方案本次治理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先将矿山的塌方、滑坡、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治理,再将山区裸露的地表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然后制造适应植物的生长环境,再种植当地的植物,恢复矿山原有样貌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种植的植物能够长期生长。2.2.1 山体裂缝综合治理方案对山体扰动所产生的滑坡、坍塌、裂缝等地质灾害是矿山开发中常遇见的问题。瑶岗仙矿区已有生产历史 100 余年,矿山开发长期扰动山体,且区域处于低压活动区,矿区山体已形成 2 条山体裂缝。山体裂缝位于地市险峻的高陡地段,坡度平均 60左右,上部为陡峭的峭壁,中部为陡坡,向下逐渐过渡为缓坡,斜坡相对高差 200-300m,
27、裂缝展布方向与斜坡走向基本一致。山体裂缝如处治不及时或措施不妥当,由于高边坡的临空面高而陡,在外界因素触发下,容易形成岩土层向临空面松弛、滑移。为防止山体下滑加剧,首先应对山体裂缝进行填塞封闭处理。先在裂缝处挖槽,深 50 cm,左右宽 30 cm,然后采用小而细的沙壤土或石渣填塞裂缝至槽底,后用三七灰或砼土填压槽口,填压后需整平地表,防止雨水汇集于裂缝处。2.2.2 生态修复治理方案选择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需生态修复治理的四个区域边坡角度差异过大,因此边坡植被恢复技术选择应根据不同区域环境条件,针对不同边坡坡度进行选择。主要边坡防护方法如下:(1) 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包括人工撒草籽、满铺草皮、
28、铺花格草皮和人工栽植灌木等。该方法主要适于小面积、坡度缓的土质或砂土类边坡。(2) 植生带这是一种将植物种子夹在多层无纺土工织物或天然纤维垫中直接密贴在边坡表面进行快速绿化的方法。该方法适合于坡度较缓、坡表平整的土质或砂土类边坡。目前该方法在我国北方边坡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应用较广,但在南方应用较少。(3) 液压喷播液压喷播是通过液压喷播机将草坪植物种子、肥料、木质纤维、稳定剂(如乳化沥青、聚醋酸乙烯乳液等) 、染色剂和水的混合液均匀洒布在边坡上来进行绿化的技术。该方法适合于大面积土质或砂土类边坡,对于土石混合边坡也可使用。(4) 网袋工程这是一种将植物种子、肥料、土壤混装在纤维网或金
29、属网袋中,然后固定在边坡表面上进行绿化的方法。适合于土石边坡和岩质边坡。(5) 框格工程这是一种圬工防护措施与生态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它采取在边坡上砌筑、装配一定形状的混凝土(或其它具有一定强度的工程材料) 框格 ,然后在框格内堆填土或土袋来进行绿化。适合于坡度较陡的土质和易风化的岩质边坡。(6) 客土种子喷播工程采用湿式喷枪,通过压缩空气将植物种子、肥料、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洒布在边坡表面上,形成 13 cm 厚的植被层 ,再在上面洒布一层乳化沥青或铺设无纺布以减少雨水冲刷并延缓土壤中水分的挥发。适合于各类土壤成分少、土壤硬度高的挖方边坡。(7) 厚层基材喷播采用砂浆喷枪,通过压缩空气将植物种
30、子、土壤、有机质基材、水、粘结剂(水泥并加PH 缓冲剂,或合成树脂) 等的混合物喷射并粘结在边坡表面,形成 310 cm 厚的有机质植被层。该方法一般多与金属网张拉工程组合施工。该方法适合于各类岩质边坡。(8) OH 液植草护坡该技术是通过专用机械,将新型化工产品 0H 液等与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和草籽一起喷洒于坡面,使之在极短时间内硬化,而将边坡表土固结成弹性固体薄膜,达到植草初期边坡防护目的,36 个月后其弹性固体薄膜开始逐渐分解,此时草种已发芽、生长成熟,根深叶茂的植物已能独立起到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该方法适用于贫瘠的土质边坡和风化严重的岩石边坡。(9) 植被型多孔混凝土护坡该技术的研
31、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是在多孔混凝土的孔隙中填入种籽、保水剂、有机质和肥料等的混合物,然后浇水促使植物发芽。该方法适用于风化岩石、坚硬岩石边坡,经适当简化也可用在土质边坡或平地。针对不同边坡坡度,主要恢复技术选择如下:、对边坡坡度小于 30的采石迹地,采用客土法进行植被恢复。、边坡坡度大于 30而小于 45的,采用爆破造林、或改造成台阶状造林、或采用植生袋复绿。、边坡坡度在 4560的,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削坡处理,采用水泥网格进行生态环境修复。、边坡坡度在 60 80的采石场陡峭岩壁,采用种植槽( 爆破开槽填土苗木移栽)技术。也可以在石壁上沿着等高线安装种植构筑槽板,在板
32、槽内填入营养土,栽植乔灌藤等容器苗。并辅以草本种子的撒播,通过肥水养护形成稳定的乔、灌、藤、草植被。、边坡坡度为 8090的采石场陡峭岩壁,采用粘合剂和混合植绿种子配方,对岩石喷播绿化。、边坡基本为垂直的岩面,创面高度低于 15m,采用藤本植物攀援或垂悬绿化,攀援植物主要有爬山虎、薜荔、络石等,垂悬植物主要有葛藤等,创面高度高于 15m 时可同时采用藤本植物攀援和垂悬绿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工程治理区域 A 和 C 顶部已有山体裂缝,且坡度较大,A 区域及 C 区域顶部采用粘合剂和混合植绿种子配方,对岩石喷播绿化,C 区域中下部采用削坡种子喷播进行生态环境修复;B 区域采用传统人工植被护坡技
33、术进行修复。2.2.3 A 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生态恢复技术选择A 区域面积为 16 万 m2,坡度为 75,由于 A 区域海拔相对较高且山体上方的陡峭部分已产生山体裂缝,岩石裸露,山体滑坡现象严重,已无植被覆盖。针对 A 区域特殊地质环境及现状,本工程拟采用岩石边坡客土喷播技术进行植被修复,需对滑坡产生的废石进行清运,再进行植被修复。 施工工艺流程岩石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施工技术,是一项适合在贫瘠土及石质边坡上进行植被建植的新技术。该技术是将客土、纤维、粘合剂、保水剂、稳定剂、长效缓释性肥料和种子等按一定比例配合,加入专用设备客土喷播机中充分混合搅拌后,通过空气压缩机和喷射泵输送,在喷枪口
34、与水混合后喷射到预先固定铁丝网上的坡面上,形成所需的基材厚度。从而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水、风侵蚀,牢固透气,与自然土相类似或更好的多孔稳定结构。从而实现永久固坡和美化环境目的。岩石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施工工艺流程:边坡开挖清理边坡钻孔安装锚杆、注浆固定植生带铺设、固定镀锌铁丝网配制客土材料、材料搅拌客土喷播覆盖无纺布养护管理。清理边坡对较松动的岩石坡面,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清理坡面浮石、浮土等,遇上凹凸不平的硬质岩石坡面,采用风凿进行施工。做到处理后的坡面倾斜一致、平整、无大的石头突出与其它杂物存在,使其有利于基材和岩石表面的自然结合。钻孔按照设计图布置的锚孔位置,先放样再钻孔。其主锚杆长度为
35、80 cm,直径 16mm,次锚杆长度 60cm,直径 12mm。坡顶和平台上面用主锚杆,横向间隔 1m 布置,对于坡顶和平台不稳固或风化严重的地方,要加密锚杆的数量,以保证良好的锚固铁丝网的作用,保证工程质量。坡体上面采取主次锚杆间隔放置,首先按纵横间距 2m 放点,确定主锚杆钻孔位置,再在相邻的主锚杆之间中点上插补次锚杆。采用电钻钻孔,钻孔方向尽量与坡面垂直,以起到良好的牢固铁丝网的效果。如果坡体条件允许,也可用人工按锚孔放样的位置直接打进锚杆。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 25mm 以上。安装锚杆、注浆在钻孔处安装锚杆,锚杆应伸出坡面长度为 7cm 左右,能起到良好的牢固铁丝网的效果。锚杆钻孔
36、内人工注浆时要求饱满,防止浆液溢流在坡面,施工完毕注意检查坡面,将不慎泼洒在坡面上的浆液等杂物清理干净。锚杆注浆后,在砂浆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锚杆。 固定植生带根据坡面的具体情况,设置植生带,确定其间距。纵向每间距 2m,横向布置 1 条植生带,植生带是由土工布、木糠、细沙肥料组成,主要起蓄水和提供长期肥效,缓解岩石边坡在干旱时期草坪生长的缺水缺肥问题。植生带直径 6cm8cm,同时起到保持镀锌铁丝网与坡面的距离在 4cm6cm。铺设、固定镀锌铁丝网沿坡面自上而下放卷,铺设镀锌铁丝网,并将网张拉,连接紧,相邻两卷镀锌网每隔30cm 分别用绑扎铁丝连接固定,坡顶铺设宽度不小于 50cm,
37、网间搭接不小于 15 cm。在坡底应有 20cm 的镀锌铁丝网埋置于平台填土中。铺设时拉紧网,铺平顺后,将网挂在锚杆上,为使施工工艺简单化,提高工效,锚杆与镀锌铁丝网间用 2.0 mm 镀锌扎丝绑扎。镀锌铁丝网处于客土喷播厚度的 2/3 高处位置,凹陷的部位用木块支撑,以使镀锌铁丝网与坡面的距离保持 3cm7cm,网与网之间搭接宽度为 15cm。完工后,要严格检查镀锌铁丝网与锚杆连接的牢固性,确保网与坡面形成稳固的整体。配制客土材料、种子选择,材料搅拌植物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也有相应的要求。一般来说,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过疏、过密,或团粒结构差,都会影响植物生长。因此,在
38、客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时尽量使用当地肥土或熟土。本工程种子选择根据工程所在地气候、地质以及水文条件,主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将采用狗尾草、蕨类等草本植物种子。客土材料主要由岩石绿化料、当地土、有机肥、木质纤维、锯末等经过搅拌混合而成,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2min。其中当地土经粉碎风干,并和泥炭土、锯末及有机肥须经过筛选,筛网孔尺寸为小于 10mm。客土喷播客土喷播前浇水湿润坡面,埋设控制喷播厚度的标志。选用专用客土喷播机,设备就位后,调节输送泵压力、出风量,使过筛腐殖土、木质纤维、泥炭土、缓释营养肥、粘合剂、保水剂及种子(其中种子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具体的坡面、坡体和气候做出调整)等混合材料用喷播
39、机充分搅拌,通过空气压缩机和喷射泵输送,在喷枪口与水混合后喷射到预先固定铁丝网上的坡面上,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自上而下分二次实施喷播,第一次喷播厚 3cm7cm,待客土稳定后(10min20min),再喷播第二次(加入草种,喷附厚度 3cm)至设计厚度,喷射应尽可能从上面进行,凹凸部分及死角部位要喷射充分,其中镀锌铁丝网上要保证有 3cm5cm 的基材,施工时要根据边坡的岩性破碎、岩质坚硬程度,合理调整喷射厚度,保证有机基材能提供种子生长所需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在喷附基质时喷口应与喷面垂线呈 1015夹角,喷嘴可沿螺旋形轨迹运动;喷手应随时根据喷出基质干湿状况及与坡面附着情况及时调整水量并使之
40、稳定在最佳水量附近,以防止基质含水量出现很大波动,保证基质潮湿但不流淌。 覆盖无纺布在喷播完成后盖上无纺布,以减少因强降水量造成对种子的冲刷,同时也减少边坡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进一步改善种子的发芽、生长环境。30d45d 后待草苗长到一定高度时揭布。由于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高速公路粗放型管理的灌木种及草种,成坪后一般不需要人工养护管理,若天气长期持续干旱则应适当予以浇水养护。 养护管理在工地气温高时,为保持基质的水分,防止幼芽和幼苗被高温灼伤,在不降雨的日子里,每天用高压喷雾器,喷雾润湿基质 2cm。喷雾时控制好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和移动速度,喷水应均匀,水量要小,要注意避免喷水形成水流
41、,造成坡面径流,冲走基质和种子。定期喷施高效肥和农药,促进苗木生长和预防病虫害。2.2.4 B 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生态恢复技术选择B 区域的矿区道路、排水格局混乱,本次治理工程首先分区防治,将治理区域与道路及排水基础设施分开,规范化建设道路与排水通道,再将需要修复区域进行治理。由于 B区域的地形较为平坦,本次工程将现有废石清理干净,并规划好道路与排水路径后,可采用传统人工植被技术进行生态修复治理。 施工工艺流程作业面清理清除作业面杂物及松动岩块,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进行修整,使之呈弧形,尽可能将作业面平整,以利于人工播种施工,同时增加作业面绿化效果。播种人工植被技术是通过人工简单播撒草
42、种或者种植小型灌木的一种传统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角度不大、坡度较缓且适宜植被生长的土质边坡防护工程。当坡面较陡时,可将将边坡整成台阶状。B 区域土地清理后,在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上首先在坡上铺一层厚度为 1020cm 的种植土,耙松土表面,均匀撒布护坡草籽或种植小型灌木。根据施工作业面土壤或岩面性质、当地气候条件、施工季节,并结合各种植物生长特性选择植物的种子,并增加当地类似地貌作业面上的乡土树种种子,使次生植被在今后的数年内逐渐与自然生态植被融合。覆盖为保证多雨季节,植物种子生根前免受雨水冲刷;寒冷季节,植物种子和幼苗免受冻伤害;以及正常施工季节的保温保湿。要求播种后采用无纺布覆盖,其目
43、的一是预防成型后的作业面被雨冲刷;二是可保温保湿,促进植物的生长。当草苗长到 68cm 或 45 片真叶时揭掉无纺布,揭之前应适当练苗,然后逐步揭布,注意不要在大晴天猛然揭布,并要及时喷灌水。养护管理植物种子从出芽至幼苗期间,必须浇水养护,保持土壤湿润。从开始坚持每天早晨浇一次水(炎热夏季早晚各浇水一次),浇水时应将水滴雾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雾化喷头),随后随植物的生长可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并根据降水情况调整。在草坪草逐渐生长过程中,对其适时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施肥坚持“多次少量”的原则。播种完成后一个月,应全面检查植草生长情况,对生长明显不均匀的位置予以补播。2.2.5 C 区域生态修复治理
44、方案 生态恢复技术选择C 区域面积为 63 万 m2,山体地势陡峭其坡度为 55,由于需修复的地区高度差距较大,本次治理方案将 C 区域分为上下两个部分。2-1 C 区域上、下部分分区上半部分由于地势高,坡度大,且被破坏的区域为岩石裸露,本工程需对 C 区域上方的滑坡废石进行清运后,采用与 A 区域同样的岩石边坡客土喷播技术进行植被修复。C 区域下半部分地势相对较低坡度相对上半部较为平缓,且被破坏的区域为地表裸露与表层土壤遭到破坏,可对废石进行清运后,采用塑料网固定后使用液压种子喷播技术进行植被修复。 施工工艺流程清理边坡对较松动的岩石坡面,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清理坡面浮石、浮土等,遇上凹凸不平的
45、硬质岩石坡面,采用风凿进行施工,对坡体进行整治,将坡面削为方形,在坡顶部适当进行平缓削坡,削坡的坡比应缓于 1:1(45),使坡体更加稳固减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在坡顶部适当进行平缓削坡,削坡的坡比应缓于 1:1(45),使坡体更加稳固减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图 2-2 削坡阶梯形式边坡钻孔按照设计图布置的锚孔位置,先放样再钻孔。其锚杆长度为 80 cm,直径 16mm,次锚杆长度 60cm,直径 12mm。坡顶和平台上面用主锚杆,横向间隔 1m 布置,对于坡顶和平台不稳固或风化严重的地方,要加密锚杆的数量,以保证良好的锚固铁丝网的作用,保证工程质量。坡体上面采取主次锚
46、杆间隔放置,首先按纵横间距 2m 放点,确定主锚杆钻孔位置,再在相邻的主锚杆之间中点上插补次锚杆。采用电钻钻孔,钻孔方向尽量与坡面垂直,以起到良好的牢固铁丝网的效果。如果坡体条件允许,也可用人工按锚孔放样的位置直接打进锚杆。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 25mm 以上。安装锚杆、注浆在钻孔处安装锚杆,锚杆应伸出坡面长度为 7cm 左右,能起到良好的牢固铁丝网的效果。锚杆钻孔内人工注浆时要求饱满,防止浆液溢流在坡面,施工完毕注意检查坡面,将不慎泼洒在坡面上的浆液等杂物清理干净。锚杆注浆后,在砂浆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锚杆。 固定植生带根据坡面的具体情况,设置植生带,确定其间距。纵向每间距 2m,
47、横向布置 1 条植生带,植生带是由土工布、木糠、细沙肥料组成,主要起蓄水和提供长期肥效,缓解岩石边坡在干旱时期草坪生长的缺水缺肥问题。植生带直径 6cm8cm,同时起到保持镀锌铁丝网与坡面的距离在 4cm6cm。铺设、固定塑料网沿坡面自上而下放卷,铺设塑料网,并将网张拉,连接紧,相邻两卷塑料网每隔 30cm分别用绑扎铁丝连接固定,坡顶铺设宽度不小于 50cm,网间搭接不小于 15 cm。在坡底应有 20cm 的塑料网埋置于平台填土中。铺设时拉紧网,铺平顺后,将网挂在锚杆上,为使施工工艺简单化,提高工效,锚杆与塑料网间用 2.0 mm 镀锌扎丝绑扎。塑料网处于种子喷播厚度的 2/3 高处位置,凹
48、陷的部位用木块支撑,以使塑料网与坡面的距离保持3cm7cm,网与网之间搭接宽度为 15cm。完工后,要严格检查塑料网与锚杆连接的牢固性,确保网与坡面形成稳固的整体。液压种子喷播液压种子喷播技术是以水为载体,用水力实现喷敷式播种的过程。它须采用专用的喷播机械,将加在搅拌箱水中的草种、肥料和养生材料等用喷射泵通过管路和喷枪以足够高的压力喷敷在土壤表面,形成松软而稳定的养生履盖层(喷播层) ,在适宜的条件下草种便会很快萌芽和生长。喷播施工时,要求按一定的程序,将水、草种、肥料、天然木纤维、保水剂、粘合剂、染色剂等材料定量地加入喷播机的搅拌料箱中,在搅拌器工作时,边加水边加料,待物料搅拌均匀后,通过机
49、械的喷射系统,将均质粘稠的混合物喷敷在绿化施工的坡面上,形成覆盖草种养生的喷播层。这种将播种、施肥、浇水和养生结合在一起的种子喷播施工方法,不但施工效率高、播种均匀,而且最大的特点是能在人工很难或无法接近的地带实现绿化施工作业。覆盖无纺布在喷播完成后盖上无纺布,以减少因强降水量造成对种子的冲刷,同时也减少边坡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进一步改善种子的发芽、生长环境。30d45d 后待草苗长到一定高度时揭布。由于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高速公路粗放型管理的灌木种及草种,成坪后一般不需要人工养护管理,若天气长期持续干旱则应适当予以浇水养护。养护管理在工地气温高时,为保持基质的水分,防止幼芽和幼苗被高温灼伤,在不降雨的日子里,每天用高压喷雾器,喷雾润湿基质 2cm。喷雾时控制好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和移动速度,喷水应均匀,水量要小,要注意避免喷水形成水流,造成坡面径流,冲走基质和种子。定期喷施高效肥和农药,促进苗木生长和预防病虫害。修建挡土墙为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需在山体下方修建挡土墙。建设的石料强度应在 M30 以上,块径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