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色五味入五脏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把五色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而在人体则以五脏为中心,五色、五味皆与五脏相配属。大家熟知的五种颜色(绿、红、黄、白、黑),各入不同的脏腑,各有不同的作用。绿色属木,是肝之苗;红色属火,是心之苗;黄色属土,是脾之苗;白色属金,是肺之苗;黑色属水,是肾之苗。以大家常吃的绿豆、红豆、黄豆、白豆、黑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
2、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另外,食物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与脏腑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所以,平时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
3、,做到五味调和。 由此可见,五色五味对应人体不同的脏腑,根据身体的状况需求,对应增补是很有必要的。另转:肝和肝脏的差别还比较小。肝胆相照,肝和胆互为表里。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是说肝有大脑的“ 谋虑”功能,这好象没有道理。“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是说肝和天地之东风与五行的“木”属于同一类,
4、还与五色之青、五味之酸、五音之呼同属于 “木”。“ 肝主目”是说肝之阴精上养眼目,红眼睛、眼睑炎等病是肝火上炎,可用清肝火的方法治 疗。“肝生筋,筋生心” 指出了心肝两脏的关系,肝生心,用五行来记就是“木生火”。关于五行的概念和实际意义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论述。“在志为怒。怒 伤肝,悲胜怒”是 说肝与五种情志的关系是“ 与怒相连”的,“大动肝火”这个成语是常人都有体会的,所以怒伤肝大家都不否定。肝之病一般有肝阴虚、血虚肝,肝阳上亢、肝火炽盛,肝气郁 结,肝 风内动等。“风气通于肝” 。肝与足厥阴肝经贯通,在三阴经中属阴中之阴。心包含心脏,但两者在概念和结构上相差很大。心血来潮,中医 认为“心主血
5、”,心包括以心脏为核心的心血管系统。但是,孔子说“心之官则思”,古人早就认为心是思想的器官。凡是描述思维和情感的成语都是与心关联的,例如:心想事成、心有灵犀、痛心疾首,三心二意,良心谴责,伤心欲绝,潜心研究。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说明心在五脏之中是南面而坐居君主之位,是最重要的,人的精神和意识是心发出的。现在中国的法律仍然以心脏的死亡作为人死亡的标志。因此,我 认为中医的“心”应该包含解剖学上的心脏及其血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大脑小脑等中枢神经系统,但不包括脊髓。内经论及脑的就只有一句“脑为髓之海”。脊髓应该包括在肾中,因为“ 肾主骨”。“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
6、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心与南方和热归于一类,五行属“火”,与味苦色红、五音之 “徵”、五志之喜相关联。“ 喜伤心”,因大喜过望而猝死的报道不在少数,三国名将赵云也是因大喜而笑死的。“ 心生血,血生脾”,不要以为内经认为血是心“ 产生出来的 ”。中医 认为,五谷入胃经脾之“运化” 而成气血,然后布输到全身的。血是化出来的,不是生出来的!余云岫批判内经说什么“ 木怎么会生酸?心怎么会生血?” 其谬在于误解此 “生”字也!古人再
7、愚蠢,总不会傻到“ 酸生肝苦生心”吧?酸乃身外之物,肝乃体内之器,如何互相生产啊?“心生血,血生脾”,倒可以理解 为五行相生中的“火生土”,即心生脾也。还有“肝生筋,筋生心 ”,以及后面的“ 脾生肉,肉生肺”等等,都应该这样理解而不生矛盾。“心主舌”, “在窍为舌” ,“舌为心之苗”,所以通过观舌可以了解心的动态。但心乃君主之官,故也能反映其他四脏的动静,由此发展成内容极其丰富的舌诊理论,成为千百年来屡试屡验行之有效的望闻问切之望诊的重要内容。心的病变主要有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火炽盛,痰迷心窍,心阳暴脱等。脾的概念和脾脏那是大相径庭了。现代医学认为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脏在胚胎
8、早期曾是一个造血器官,人在出生后脾脏只产生淋巴细胞,不生成其他血细胞。我 怀疑古人根本就不知道有个脾脏。中医认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和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脾就是消化器官。西医的脾脏不属于消化系统,因此,脾 脏不属于脾。所以中医的脾应该是一个与胃相对应的抽象的主消化之脏。“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脾对应四时之长夏(农历六月),地之中央,六淫之湿气,归类五行之“土” 。又与甘味、黄色、
9、 “宫”音、“ 思”虑属同一类。脾主肌肉,脾胃虚弱则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脾开窍于口,口唇生疮一定是脾胃郁热(或者阴虚生内热)。内经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内经早期的经文中还没有“长夏” 名称,但四时生五气寒暑燥湿风,但五运行的思想已经有了。“长夏”一词是后面加入的,以对应东南西北中,五气和五脏。“ 长夏”对应万物生长化收藏之“化”,它的意思是变化,就生物而言,意味着成熟。脾对应的天时为“长夏”,其 时天气暴雨地面潮湿,人常患“脾为湿困”之疾。脾主运化,脾喜燥 恶湿,脾 为湿困则运化失灵,便生泄泻。脾居中央,它将水谷转化为精气, 转运到其余四脏和四肢百骸
10、。肺和肺脏的功能最为接近。中医的肺还包括气管、支气管、喉与鼻,即是以肺脏为核心的呼吸系统。“天气通于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肺与秋天西方和燥气同归于一类,五行属“金”,它也与辛味、白色、“商”和“ 忧”伤属同一类。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所以初感风寒只要发汗即愈,打抗生素没有用的。其实人的皮肤也和天气相通,如果皮肤长时间不透气就会得皮肤疾病,这就是肺合皮毛的证明。 忧伤肺,大家知道,
11、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小小年纪就是死于肺病。金生水,肺气要下 传到肾。例如老年性慢性哮喘乃肺气虚弱,母病累及子(脏), 长期哮喘会累及肾,造成 “肾不纳气”, 为肺肾两虚之病了。肾和肾脏的概念那就天差地别了。“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肾与北方寒气一样五行属水。肾主骨髓,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 肾” ,注 1根者,源也。应该说是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
12、肺输血, 肾生血。肾乃先天之本,胃为后天之本。五谷入于胃,经脾之运化为水谷之精微,上输于肺,金生水,肺把后天之精 输送到肾。肾藏精,肾为水府,精水结合而生成血液。所以与骨髓造血并行不悖。肾藏精,那么什么是精呢?“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与生俱来的原始的生命物质。即“生之来,谓之精” (灵枢本神)。后天之精就是上面所说的水谷之精微物质,它是由饮食转化而来。人体内的物质分为精、气、血、津四大类。(中医学教材这么说,我认为“ 气”不属于物质,至少五脏之气不是物质,而是指五脏的功能。气 为阳,精血津为阴;功能
13、为阳,物质为阴。)津液是人体内的液态物质,清者 为津,如淋巴液,唾液,各种消化液胃液胆汁等都是津。浊者为液,如鼻涕眼泪,尿液等 则为液,聚液为痰。精是对生命的存在和活动起重要作用的不可缺少的精华物质。男子的精液是使生命延续到子代的精,肾上腺素,脑垂体分泌的激素,性腺分泌的荷 尔蒙素,各种消化酶,还有有待于今后的现代医学去发现的新的重要物质,这些都是“精”!。含量甚微但作用颇巨,这是精的特点。 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是废液排出体外的出口。所以说肾是水之藏,主管着人体水液的循 环。总上所说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的肾应该包括肾脏和排泄系统(不包括膀
14、胱)、生殖系统(不包括子宫),内分泌系统。西医医院有个科室叫泌尿生殖科,倒是和中医的肾很相吻合的。结论中医之五脏非西医之五脏,中医之五脏非解剖之五脏,中医之五脏乃四时的五脏,中医的五脏是以某藏器为标志的一个气运系统,是我们的祖先以“法天地“的原则以人体的生理功能为标准而分类概括的五个子系统。中西医五脏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不能用西医关于五脏的知识去思考中医涉及五脏的言论,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误区。既然“中医之五脏非解剖之五脏”,反中医人士余云岫等以“不符合解剖学“为根据去批判和否定内经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必须指出,我的观点是不符合现行的高等学校中医学教材的,教材在叙述时还是首先讲五脏的形状位置。这就造成了用西医五脏知识去思考中医论及五脏的思维定势,从而产生许多理解的误区。我的中医五脏观会招惹中医西医人士双方的反对,我期待言有据的理论性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