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标点符号、课外阅读(学).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7262171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标点符号、课外阅读(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标点符号、课外阅读(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标点符号、课外阅读(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标点符号、课外阅读(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标点符号、课外阅读(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环球雅思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 年 级:五年 课 时 数:3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语文 学科教师:温南冰授课类型 C星 级 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标点符号、课外阅读知识梳理标点符号的用法表格名 称 符号 用 法 占格情况 举 例句 号 。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逗 号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顿 号 、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表示次序之后的停顿。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

2、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第一、第一、第三、 分 号 ;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冒 号 : 用来提示下文。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标号主要有下面四种:引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问 号 ? 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2 感叹号 ! 表示赞美、愤怒、惊奇等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

3、!死得可惜!” 引号 “”引用说话或文章晨一段文字。表示特指的词语或反语、讽刺。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白求恩大夫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战士们决心砸烂敌人的“乌龟壳”。 括号 ( )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一般不需要读出来。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

4、开头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简称“北京人” )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代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书名号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影片等名称。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我家今年订了浙江日报、参考消息、中国儿童报等五种报纸。 省略号 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未尽。表示声音断续。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我跺着脚大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你们将来”他的声音越

5、来越小。古老的钟声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破折号 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表示意思的转折。表示声音的延续。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间隔号 又叫音界号或分读号,主要用在略写的月份和日期,书 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个 “一二九” 沁园春雪3 名和篇名,诗体名(词牌名)和题目,某些民族的人名内各部分间,以及其它需要隔开的词语的正中间。字

6、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七律长征列子汤问连接号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事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号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一个浪线() ,一般用来连接相关的数字,表示数目的起止。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个字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韩愈(786824) “济南青岛”豪华列车。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个阶段。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2 片,一日 23 次。例题应用世界地图某日,一位德国朋友到我画室参观,当他看到我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时,竟高声地叫起来:“天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子的世界地图,是不是画错了?”我问他原

7、因。 “我所见的世界地图都是德国在中间,为什么你的地图却是中国居于中间呢?”他回答。 “我们最好也找一张美国的世界地图来看看。”我说。随即从书架上抽出一张美国出版的有关地理的书籍,并翻到世界地图的那一页。 “这就更奇怪了!为什么这张地图又是美国在中间呢?”他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 有的幅员狭小 有的广袤万里 有的遍地黄沙 有的一片沃壤 有的天寒地冻 有的四季如春 ( )每一个人都认为他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最为重要 并居于中心的位置 我说:“不过也确实如此,我们从自己的国家出发,绕世界一周之后,不又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吗?( )我们现在置身何处,( )来自祖国, 我们的眼睛

8、也总是以为自己的国家为中心哪!” 1给没有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尽管却 虽然但是 不论总是 如果那么 3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1)这个句子用了 的修辞方法。 (2)每个句子内的两个短句,结构 ,意思 。 (3)再续写一个性质、形式都和上面句子一样的句子。 4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国家放在世界地图的中间,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4 ; 。作者用这个现象说明的道理是: 。举一反三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_毛泽东对待自己的老师十分尊敬。 1959 年 6 月 25 日,毛泽东回到离别 32 年的故乡韶山关后,就请韶山的老人来吃饭。当毛泽东向他的毛老师敬酒时,毛禹诛老人说:“主

9、席敬酒,岂敢,岂敢?” 敬老尊贤 应该 应该 毛泽东同志(谦和 抱歉 谦让)地说 徐特立曾经在湖南第一师范从事教育工作,做过毛泽东的老师。20 年后,当徐特立过 60 岁生日时,身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领袖的毛泽东特地写信向他祝贺, 说 您是我 20 年前的先生 您现在仍是我的先生 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建国初,毛泽东刚进北京城,尽管政务繁忙,仍特地拍电报邀请身在地方的徐特立去北京会晤。徐老师到中南海后,毛泽东专门备了几样家乡菜为老师洗尘。席上,一碗湘笋,一碗青椒,这是两人都爱吃的。毛泽东(谦和 抱歉 谦让)道:“没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 上桌前,徐老对毛泽东说:“

10、您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毛泽东马上(谦和 抱歉 谦让)地说,“您应该坐上席。”硬是把徐老师让到上席。 几日后告别,毛泽东见徐老穿得还像当年那样简朴,更联想到徐老当年为革命牺牲爱子,就将自己的一件呢子大衣送给徐老,说是以表人子之心。徐老接衣在手,激动不已,老泪纵横。毛泽东拉着老师的手,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1给短文 2、3 自然段没有标点处加上标点。2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3找出短文的中心句,在下面画横线。4给短文分段,在段末用“”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_5本文第 2 自然段在叙述方式上属于_叙。6短文赞扬了毛泽东_。7给文章加

11、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强化训练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回乡日夜思念的家乡近在眼前了,可是我的心情好紧张。想到家乡那橙黄橙黄的稻浪、碧绿碧绿的河水,我的心恨不得马上飞到故里。遥想小时候在田坎边看大人们收割稻子四处飞溅的稻粒给人一种好充实的感觉回忆幼时在河边戏水玩耍与河里游荡的小鱼一起欢快地游弋着一切是那么的惬意想想现在,在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城市里的日子,和小时候的宁静清闲相比,可谓人间天上两重天。乡下小镇里( )也有车有人流,( )一切觉得是那么的自然,显得那么的恬静。质朴的乡民,淳朴的乡风,再加上清淡可口的饭菜,那样的生活赛过了神仙。都说“茶是故乡浓,月是故乡明”,在我心

12、里,家乡小镇里的一切都是从神话里搬来的,是天上的国度。( )说家乡是我向往的地方,那么家乡的生活( )是我向往的生活。在这繁忙的都市里,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我要怎样来寻找我的安静与祥和,自由与解脱呢?家乡,你好近,又好远啊!1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读文章,将下面的词语、短语补充完整。人声( )( ) ( )水马( ) ( )流不( )( )的乡民 ( )的乡风 ( )的饭菜( )的国度 ( )的生活 ( )的感觉4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5“在我心里,家乡小镇里的一切都是从神话里搬来的,是天上的国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_阅读乐园。最珍贵的废

13、书在我家的书架上有两本小学课本,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家庭妇女。( )在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着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 )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头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zhu)。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到学校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走了不久却又回来,把我拉到僻静处:“孩子,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的一字不识的家长。妈妈指着书说人家说了只要用这书准考上大学6 我着

14、急地问哪来的钱镯子妈妈说镯子换的我抢过书,掀开封面,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孩子,行吧?”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行,妈,行的。”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可是直到妈妈去世,我也没有告诉她真相,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1短文中有三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请你加上标点符号。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要就 虽然但是3短文已经用“”划分好了三个部分,请你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_第二部分:_第三部分:_4短文的题目叫最珍贵的废书,为什么说这两本书是“废书”?为什

15、么称“废书”是“最珍贵的”?_5“我”为什么永远也不愿让妈妈知道真相?_课外阅读我的房东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他拥有一幢价格 36 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 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个,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对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

16、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他做过鱼、肉、鸡、鸭等荤菜。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赞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住着 6 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7 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

17、捡起扔进垃圾桶。 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 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 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手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 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18、。 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拿不定主意。 (2)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2“他是个守财奴吗?”这句话在文中起 作用。 3“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结合划线词语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4“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注意划线的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房东先生是一个很富有的人,作者却又说他很贫穷,你是怎么理解的?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ji jng pn hn 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19、。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 m hu b ji。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女教师走到小道格8 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黏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

20、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根据第 1、4 自然段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ji jng pn hn m hu b ji ( ) ( ) 2第 7 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回答不超过 20 个字)3在第 8 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

21、的关联词。4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5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请用文字说明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课后作业天才少年比尔盖茨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 20 年里,魔术般地把 900 美元变成 139 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

22、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9 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 20 页,他却写了100 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地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他的读书

23、笔记中清楚地记着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妇孺皆知( ) 秃丘( ) 奢华( ) 不解之缘( )2“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说说“盖茨特征”指 的是: 。 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人生无乞丐朋友从外地办事回来,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至一个小站时,上来了两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

24、父子,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地摸索上车来,进而走到车厢中央。 当车子缓缓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 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一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的身旁,叫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

25、把头转向另一侧 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部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这么多的乞丐,连车上都有?” 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冷峻,他声音不大不小不紧也不慢地说: “阿姨, 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霎时间,所有冷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10 里掌声连成一片。 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二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

26、以完全没有施舍者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惹人注目”这个词中的“惹”是引起的意思。 ( ) (2)“冷峻”和“寒冷”中的“冷”都是“温度低”的意思。 ( ) (3)“盛情难却”和“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都是转折的意思。 ( ) 2“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的“他的意思”是指A他要给大家弹电子琴。 B他开始向大家“行乞”。 C他还要继续给大家唱歌。 D他要给大家拉一曲二胡。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中的“我”分别指的是谁? (1)朋友从外地办事回来,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 ) (2)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 ) (3)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 ( )4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