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人机工程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doc

  • 上传人:jw66tk88
  • 文档编号:7261957
  • 上传时间:2019-05-11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3.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机工程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doc
    资源描述:

    1、文号:GB 38691997 颁布单位: 颁布时间:1998-1-1 生效时间:1998-1-1 前 言本标准是 GB 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修订版。GB 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在我国已执行多年,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受劳动部委托对原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进行修订。本修改标准比 GB 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1)把作业时间和单项动作能量消耗比较客观地合理地统一协调起来,能比较如实地反映工时较长、单项作业动作耗能较少的行业工种的全日体力劳动强度,同时亦兼顾到工时较短、单项作业动作耗能较多的行业工种的

    2、劳动强度,因而基本上克服了以往长期存在的“轻工业不轻,重工业不重”的行业工种之间分级定额不合理现象的问题。(2)体现了体力劳动的体态、姿势和方式,提出了体力作业方式系数,这比笼统地提所谓体力劳动进了一大步。(3)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是本标准的重要特色之一。与旧的体力劳动分级标准相比较,修改后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深化,但任何一个标准都决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标准法规需要不断完善,适时修改。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尊永、金书香

    3、、李天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划分原则和级别。本标准适用于体力劳动作业,是劳动安全卫生和管理的依据。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能量代谢率 energy metabolic rate(M)某工种劳动日内各类活动和休息的能量消耗的平均值,单位为 kJ/minm2。2.2 劳动时间率 working time rate(T)工作日内纯劳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2.3 体力劳动性别系数 sex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S)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引起男女性别不同所致的不同生理反应,使用了性别系数。男性系数

    4、为 1,女性系数为 1.3。2.4 体力劳动方式系数 way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W)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引起人体不同的生理反应,使用了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方式系数为 1、扛方式系数为 0.40、推/拉方式系数为 0.05。2.5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intensity index of physical work(I)用于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指数大,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小。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表 1)。表 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附录 A(标准的附录)能量代谢率、劳动时

    5、间率和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A1 平均能量代谢率 M 计算方法根据工时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按表 A1 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单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计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劳动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时间,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inm2)。单项劳动能量代谢率测定表(表 A1)。表 A1 能量代谢率测定表每分钟肺通气量 3.07.3L 时采用式(A2)计算。lgM0.0945x-0.53794 (A2)式中:M能量代谢率,kJ/minm2;x单位体表面积气体体积,L/minm2。每分钟

    6、肺通气量 8.030.9L 时采用式(A3)计算。lg(13.26-M)1.1648-0.0125x(A3)式中:M能量代谢率,kJ/minm2;x单位体表面积气体体积,L/minm2。每分钟肺通气量 7.38.0L 时采用式(A2)和(A3)的平均值。A2 劳动时间率 T 计算方法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 23 名,按表 A2 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应连续记录 3 天(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应另选正常生产日,重新测定记录),取平均值,求出劳动时间率(T)。表 A2 工时记录表A3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计算方法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见式(A5):ITMSW10(A5)式中:I体力劳动强度指数;T劳动时间率,;M8h 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inm2;S性别系数:男性1,女性1.3;W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1,扛0.40,推/拉0.05;10计算常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机工程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2619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