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actors Affecting Drug Response,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 Pharmaceutical Factors,机体方面的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内容提要,教学基本要求,2.1在掌握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上理解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2.2熟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 Pharmaceutical Factors,1. 药物剂型 2.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1)药代动力学性药物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香豆素类血浆蛋白结合 出血;药物代谢的诱导和抑制引起。 (2)药效动力学性药物相互作用: 生理性拮抗和协同咖啡因+催眠药兴奋或镇
2、静作用 受体水平的拮抗和协同阻滞剂+Adr 高血压危象 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三环类抑制CA再摄取 Adr升压作用,机体方面的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小儿的药物代谢清除率较高 小儿对药物较敏感 发育阶段,易受药物影响,老年的器官功能降低 对药物敏感性增高,1. 年龄AGE,药物反应和药物代谢酶活性有性别差异,酒精在女性代谢较男性慢(女性更易发生中毒反应; 女性对特非那定(terfenadine,抗组胺药)的心脏毒性更敏感,雌、孕激素抑制药物代谢女性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多比男性弱,如女性利眠宁T1/2为男性的2倍,2. 性别GENDER,影响分布容积,影响清除率,3. 体重SIZE
3、/ OBESITY,降低肾脏血流量/GFR 减少肾排泄,4. 疾病DISEASE,肾脏疾病:影响 PK,肝脏疾病:影响 PK,肝实质损伤 酶活性降低 肝组织结构紊乱 血流量改变,药理学 效应,安慰剂 绝对效应,非特异性药物作用,非特异性医疗效应,自然恢复,无治疗,安 慰 剂,总 效 应,5. 安慰剂Placebo effects,源于医患关系、治疗手段和医生对病人的心理影响 30%以上有效率:疼痛、焦虑、心绞痛和心衰的控制等 30%不良反应率:头晕、乏力、恶心、腹痛、腹泻、白细胞等,致敏反应:药物性变态反应 耐受性:机体对药物反应性 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特异质反应Variation in response,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基因多态性影响药物的效应和代谢,7. 遗传GENETIC 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