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老年心理健康讲座2012-8-26.ppt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7258379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心理健康讲座2012-8-26.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老年心理健康讲座2012-8-26.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老年心理健康讲座2012-8-26.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老年心理健康讲座2012-8-26.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老年心理健康讲座2012-8-26.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年人心理与人格特点及应对,华北石油精神康复医院 黄敬 ,主要内容,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应对思路 老年人心理、人格特点的相关研究 咨询中的真实个案引起的思考 老年人如何应对变化(平和、坚韧) 老年人怎样才能活得幸福,中国老龄化趋势,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人口老龄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

2、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老龄化的地域分布,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 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

3、.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安徽(11.18%)等11个省市。,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 (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 )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压力越来越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 (目前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8.6张/千人,发达国家为50-70张)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应对思路,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产业 加强对老龄社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

4、,中国的养儿防老传统: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身前 孔子:“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身后,生活就是一种体验,离开了对老年人心理的理解,我们就不能够真正解决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解决老年问题,不仅需要政策的配合和全社会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老年人的心理出发,找到那些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并从操作这些因素入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困境,中国士大夫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难适应去社会化的身份) 哲学家罗素认为人的成长要遇到三方面的矛盾: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二是人与人的矛盾,三是人与自己的矛盾。 人

5、类的四个终极命题:死亡、自由、孤独、人生的意义 老年人的丧失感:了解、预测和控制生活的能力逐步下降,无助。(内部与外部),19世纪的三个老人,列夫.托尔斯泰( 1828 1910 ),以82岁高龄离家出走,因感染肺炎而死在偏僻的小火车站 川端康成(18991972)1972年4月12日,73岁高龄的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死是最高的艺术,死就是生 ” 欧内斯特海明威 (18981961 年) “我可以被杀死,但是不会被击败” ,宁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要留着残破的身躯听天由命,步入人生的秋冬,你将在秋天感伤当叶子从树上不断地掉落, 枝桠光秃秃地瑟缩在凛冽的北风中, 而残冬的阳光不再使

6、人觉得温暖时, 你将年复一年地逐渐老去 海明威川流不息的筵席 ,问题: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年轻人 老年人成就 健康能力 家庭关系 友谊自尊 理解激情 温和的情感关注,老年人的人格特点,1.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产生的不安、焦虑 2.能力下降产生的保守、退缩(银行卡) 3.交往减少造成的孤独 4.把握不住现状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 5.偏执与僵化(身体与心理、行为三个层面),老年人需要应对的变化,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 面临的自身的变化 家庭成员的变化 感受科学技术的变化,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生活方式的冲突 价值体系的多元化与信仰的冲突 社会诚信体系的脆化与安全感的冲突 日趋僵化的

7、思维模式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社会难以匹配个案:68岁的老人投资风波(螳臂挡车的悲壮与夸父追日的感想) 反省: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另一种直面真实人生的勇敢,心理治疗:把外部的事变为内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再认:看到是什么?,了解:新的领域,到达你大脑中的视觉信息并没有任何的改变,所改变的只是图形的结构,从而造成所体验到的意义和所表达的行为发生了变化。(选择性构建、重构认知) 乔布斯“专门”的力量 “四两能够拨动千斤”是因为千斤已经积累到了变化的前一秒(郭美美事件),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

8、的连锁反应,面临的自身的变化,生理特征:老年化、生理的健康、体质的脆弱性 心理特征: 精神健康,节制,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自尊与 依赖 具体表现:记忆力减退 、感知觉迟钝 、思维与想象的弱化 、情感的张力弱化,面对家庭成员的变化,父母老去或离世 孩子渐大要求各方面的独立(界限啃老与被啃的心理动力) 婚姻家庭的维系(夫妻、子女、祖孙)一个50岁女儿与76岁父亲的故事(家庭是相互依存的系统),感受科学技术的变化,既定知识的破碎,思维疆界得以不断突破。(被动的感受)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放下经验、放下习惯铸就的舒适、踏实,何其痛苦。(内在的感受)神经科学家盖瑞-斯莫尔把自出生就生活在短信、互联网、家庭数

9、码影院的世界里的孩子称数字原住民,而老人则是“不可救药”的数字的移民(难以融入现实的感受),失望感强烈:艾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就指出,当人生步入老年的时候,存在着自我完善与绝望的冲突他们会回顾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事件,如果他们在先前的各个阶段能够成功地对待生活提出的问题,他们就会产生人生的完美感;相反,如果他们在回顾以往的岁月时感到自己失去了许多机会,选错了方向,就会后悔莫及,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他们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萎靡不振。,Langer和Rodin关于老年人控制感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以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为被试,通过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主性,来研究控制感的影响。在研究开始的时候,老人院的主任

10、做了一个演讲,告诉老年人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起更大的责任,之后安排了两个任务:一是让他们决定在一周内的哪两个晚上放电影,二是让他们照看一盆花木。另外还设了对照组:讲话中没有提高控制感的成分。结果证明控制感对身心健康都很重要,在18个月之后,实验组的死亡率为1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0。,Richard Schulz 对自主控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他让大学生在两个月内去访问这些老人,在增加控制感的一组里,由老人决定何时访问以及时间长短,而另一组则由大学生自己决定。结果两个月之后,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快乐,并且医疗服务需求少。几个月之后,Schulz再次回到那个老人院,研究这种控制感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结果

11、令研究者大吃一惊:在实验中有控制感的那一组老人,在试验结束以后,随着大学生的离开,他们的控制感也消失了,这些控制感被剥夺以后,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变得更为糟糕。,启示,与对照组相比,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意志都瓦解了,因而死亡率很高。这个结果的启示意义:短暂的控制感提升反而对个体健康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不可诱发控制感之后又剥夺之。真实个案:两位73岁住在7楼的老人,老年人控制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老年人对生活的控制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生活的评价。那些拥有更高内控的老年人,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评价都较高。因此,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在这一方面采取一些可以提高老年人控制感的措施,以使老

12、人能够更好地生活。 曾子与父亲:赋予选择的权利,其他研究,Neal krause(2000):Role-Specific Feelings of Control and Mortality.(Psychology and Aging) 老年人的角色感对身体健康很重要,角色感包括作为父母的角色,作为祖父母的角色,以及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的角色感会促使老年人身体健康。拥有这些角色感的老年人会尽可能少地从事不健康的行为。 故事:67岁的妈妈、妈妈的面条,任何应对呢?,平和的心态面对坚韧的方式应对寻找成长的坐标:一是时代的坐标(社会大背景)二是与别人比,我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横向)三是自己内心的坐标(纵向

13、),人生的三个维度(时间、空间、社会变革),高峰体验,低潮体验,1944,1984,2011,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A 最亲近的人,离不开的人 B 尊重和爱你的人 C 尊重你的人,A,B,C,平和、坚韧,修辞学 平:1不倾斜、2使平、3安定、安静、4经常的。 和:相安,协调。【引申义】平静、不猛烈:和平1、没有战争的状态。2、温和,不猛烈。和气态度温和。坚:1结实,硬,不容易破坏。2坚固的东西和阵地。 韧:柔软又结实,不易折断,跟“脆”相对。,平和、坚韧,心理学平和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与人相处态度温和,相安,协调。与己使之安定、安静。平静、不猛烈。且经常性的。古人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韧

14、是一种行为模式。抵御外来的侵入,结实,强硬,不容易破坏。承受内在的压力,柔软又结实,不易折断。坚守并坚固的自己内在的东西和阵地。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平和、坚韧的另一面,现象之一:日本大地震,国人去超市哄抢购盐。 我们原本就端着满满一盆焦虑之水,稍加压力,便会随即溢出。谣言的迅速传播,源于我们多年来累计的焦虑和不安全、不信任感。注意谣言之源:不安、偏见与反社会,平和、坚韧的另一面,现象之二:近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称“网络围观”。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与新浪网,对1758人进行一项在线调查显示,84.7%受访者确认”网络围观“现象普遍。,老年人怎样才活得幸福?,完善自

15、己的人格 敞开心胸,倾吐心事 寻求社会支持 增强控制感和自我效能 用联系和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增加弹性),认识自我:只有先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学会归因: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适当的宣泄:量力而行、不卑不亢完善自己: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变化用坚韧的态度面对困难关心他人和社会:融入,关于对待老人的建议,建立多通道的、非语言的关注 做好接纳老人的各种变化的准备(认同) 关注老人的细节需要 给予适度的照顾(不多不少) 温和持久的情感关注(专门的力量) 适当提要求,表达需要(增加价值感),“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每个人都会老(没有例外,除非你活得不够长),共勉:做人的风范,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摘自往事并不如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