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中西方的建筑差异.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255084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西方的建筑差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中西方的建筑差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中西方的建筑差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代中西方的建筑差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中西方的建筑差异【摘要】 古代世界建筑笼统地可分为七个体系,分别为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古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等。这种多彩的建筑体系,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精巧的木质建筑结构 庭院式的组群建筑布局 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写意化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建筑理念,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大放异彩。欧洲,同样以自己在各个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在世界人们的眼前,发出璀璨的光辉。虽然中西古代的建筑风格有所异同,但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

2、,可见出中西方各自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差异性和优越性。【关键词】中西方建筑差异;古代;材料;建筑布局;建筑理念;一、中国:木结构的精髓 以至高无上的君权为统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建筑最大特点是大量的采用木结构体系。这是完全别于西方古建筑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要的艺术形态。从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是多么钟情于朱红色或者是深褐色的大梁木柱。北京故宫的朱红木柱给人有深宫大气的感觉,园林别苑里凉亭建筑的木柱又给人有一种清澈明朗的快意。这种柱子以它特有的质地和按照古人的审美趣味所涂上的颜色,与周围的建筑和园林的互相衬托、互补,形成一种完美无限的意境,重于突显和谐之美,难怪古人能

3、够吟诵出如此之多的空前绝后的诗歌。中国古人显示出来的那种“诗情画意”很大原因是来自其独特的建筑与情景的相融。木寄予了中国人深厚的感情。由于中国古人选择了木结构体系来建造宫殿、房屋大宅,所以就必然派生出一种特别的建筑形态大屋顶。相比西方建筑的大穹顶,中国的大屋顶更富有线条美。由于用木料构成的屋顶部分在房屋的总体型中就相对地显得大些,这种富有体形硕大特点的大屋顶,还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屋顶是曲面形的。硕大的屋顶,经过曲面、线面、曲线的处理,显得不那么沉重和笨拙,再加上一些装饰,这样的大屋顶甚至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情趣的一个部分。 “我们从两千年前汉墓穴出土的明器上就可以看到当时房屋上的曲线,从

4、以后留存下来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建筑上,都可见这种曲面形的房屋,从城市到乡间,从宫殿、陵墓、石棉、寺庙到住宅、民房都是这样” 。这种曲线美驱除了直线的僵硬,使屋顶与木柱、石墙和谐地结合,增加了其美的内容。如此庞大的屋顶当然需要承托的构件。中国的工匠采用了一种名叫斗拱的小木块构件。 “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可以看到有一层用零碎小块木料拼成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坊上,支挑着申出的屋檐,这种构件称为斗拱,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 1。 这种斗拱有支挑申出的屋檐的功能,但建造者选择运用斗拱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装饰,后来更成为了一种建筑等级高低的标志。木成了中国古

5、代建筑的主要材料,古人赋予了木一种建筑理念,把木的精髓注入了建筑物,而从木系结构的建筑里又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虽然现代人都沉溺于欧洲的那种石森林的建筑,但人们不时还表现出对本国古建筑那种典雅气息的向往。二、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中国哲学传统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 易传提出天人协调,其象传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又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节制自然须合它自己的法则,辅助自然应适度,效法自然的造化功能而不过分,并用以成就万物而无欠缺,都是人对自然既进取又维护,适度而和谐,不同又必互动而变化。崇尚自然的思想在中国建筑中首先表现为中国人特殊的审美情趣。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

6、,虽然一方面是基于人性的尺度,但与崇尚自然的思想也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山水园林设计中,这种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酷爱名山大川,常常把怡情山水之间与净化人格联系起来,营造山水建筑时总是主动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深山古寺虽然围墙内部建筑势态各异相向,外部则总是趋于平静,故称深山“藏”古寺, “托体同山阿” 。主体建筑往往建在距山顶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尺度一般也不大,若建筑用地不平坦,建筑则依山就势建成台阶状。这就与欧洲城堡在情趣上是向背的。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是帮助人们选择更好的视点来欣赏自然,并非是炫耀人工技巧 2。对自然的崇拜还使中国人渴望将自然引入个人生活之中,以模仿自然山水为原则的中国园林就

7、是因借这种思想而产生的。人们将自然界中的山石树木池塘与建筑结合在一起,将天南地北、春夏秋冬,各时各地的风景人为巧妙地组织起来,以达到宛似天成的意境。曲折的池岸、弯曲的小径,用石头堆砌的峰、峦、涧、谷和自由多变的组织方式是中国园林常用的手法。 三、写意思维 入世人生中国主要建筑大多是宫殿,供活着的君主居住。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不是高耸如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的、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让人产生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 中

8、国传统建筑的构图体现了简洁实用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如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以后),使这个本应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 3。而西方古典建筑为了强调神的权威或者为了体现人定胜天的气概,将塔楼、柱廊建造的高耸入云,远离人的尺度,震慑人的心灵。 四、飞升的艺术修饰 多样的观察视野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 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

9、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 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例如屋脊可以增加华丽的吻兽和雕饰;屋瓦可以用灰色陶土瓦、彩色琉璃瓦以至镏金铜瓦;曲线可以有陡有缓,出檐可以有短有长,更可以做出 2 层檐、3 层檐;也可以运用穿插、勾连和披搭方式组合出许多种式样;还可以增加天窗、封火山墙,上下、左右、前后形式也可以不同。建筑的等级、性格和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屋顶的体量、形式、色彩、装饰、质地上表现出来的。 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 使简单规格的单座建筑富有不同的个性,在室

10、内主要是依靠灵活多变的空间处理。例如一座普通的三五间小殿堂,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可以成为府邸的大门,寺观的主殿,衙署的正堂,园林的轩馆,住宅的居室,兵士的值房等内容完全不同的建筑。 室内空间处理主要依靠灵活的空间分隔,即在整齐的柱网中间用板壁、扇(碧沙橱) 、帐幔和各种形式的花罩、飞罩、博古架隔出大小不一的空间,有的还在室内部分上空增加阁楼、回廊,把空间竖向分隔为多层。再加以不同的装饰和家具陈设,就使得建筑的性格更加鲜明。另外,天花、藻井、彩画、匾联、佛龛、壁藏、栅栏、字画、灯具、幡幢、炉鼎等,在创造室内空间艺术中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绚丽的色彩 中国建筑用色大胆、强烈。绚丽的色彩和彩画,首先

11、是建筑等级和内容的表现手段。屋顶的色彩最重要,黄色(尤其是明黄)琉璃瓦屋顶最尊贵,是帝王和帝王特准的建筑(如孔庙)所专用,宫殿内的建筑,除极个别特殊要求的以外,不论大小,一律用黄琉璃瓦。宫殿以下,坛庙、王府、寺观按等级用黄绿混合 (剪边) 、绿色、绿灰混合;民居等级最低,只能用灰色陶瓦。主要建筑的殿身、墙身都用红色,次要建筑的木结构可用绿色,民居、园林杂用红、绿、棕、黑等色。梁枋、斗拱、椽头多绘彩画,色调以青、绿为主,间以金、红、黑等色,以用金、用龙的多少有无来区分等级。 清官式建筑以金龙合玺为最荣贵,雄黄玉最低。民居一般不画彩画,或只在梁枋交界处画“箍头” 。园林建筑彩画最自由,可画人物、山

12、水、花鸟题材。台基一般为砖石本色,重要建筑用白色大理石。色彩和彩画还反映了民族的审美观,首先是多样寓于统一。一组建筑的色彩,不论多么复杂华丽,总有一个基调,如宫殿以红、黄暖色为主,天坛以蓝、白冷色为主,园林以灰、绿、棕色为主。其次是对比寓于和谐。因为基调是统一的,所以总的效果是和谐的;虽然许多互补色、对比色同处一座建筑中,对比相当强烈,但它们只使和谐的基调更加丰富悦目,而不会干扰或取代基调。最后是艺术表现寓于内容要求。例如宫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强烈;依次为坛庙、陵墓、庙宇,色彩的强烈程度也递减而下;民 居最普通,色彩也最简单。 形式美的艺术修饰与观察法则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很成熟的艺术体系,

13、因此也有一整套成熟的艺术修饰与观察法则,其中包括有视觉心理要求的一般法则,也有民族审美心理要求的特殊法则,但迄今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从现象上看,大体上有以下三个方面:对称与均衡。 环境和大组群(如宫城、名胜风景等) ,多为立轴型的多向均衡;一般组群多为镜面型的纵轴对称;园林则两者结合。 序列与节奏。凡是构成序列转换的一般法则,如起承转合,通达屏障,抑扬顿挫,虚实相间等,都有所使用。节奏则单座建筑规则划一,群体变化幅度较大。 对比与微差。很重视造型中的对比关系,形、色、质都有对比,但对比寓于统一。同时也很重视造型中的微差变化,如屋项的曲线,屋身的侧脚、生起,构件端部的砍削,彩画的退晕等,都有符

14、合视觉心理的细微差别。五、欧洲古代建筑风格特色:东西方对待自然有不同态度,西方的叫作机械的自然主义,中国的叫作有机的自然主义。中国人把自然看成是有生命的运动的整体,人可以与之沟通,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同体,这叫机体哲学,也叫生命哲学,把宇宙看成是变化无穷、生生不已的东西。因此中国人重视生命、重视后代,不需要一个外在的上帝就能感到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机械的自然主义是把自然看成是一个机械的工具加以运用,意义的来源是一个超越的主体,即上帝。这与西方的神学是相辅相成的。人生的意义并不来自机械的自然,自然只是可以加以掌握的一个机械的工具。笛卡尔说得很清楚,他把人看成是灵魂,把动物看成是没有灵魂的。他说狗象钟一

15、样,不过是构成更复杂些而已。西方现代的行为科学甚至把人也看成是复杂的机械。这都对西方的建筑理念产生影响。西方古典建筑则比较重视几何构图、强调建筑的雄伟绮丽。如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医院庄严豪华,却有近半病房是兼作走廊的大统间,院极大如检阅场,在前院陈列巨锚,俨然海军博物馆。又如欧洲教堂一般极尽高大深遂之能事,远非人的尺度。再如中世纪连排式商店公会及市井住宅,多狭长又无天井,山面窗小,内部使用非常不便,而山墙雕饰彩绘丰富,重在从外观赏。 六、结束语: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不可能脱离传统的影响,建筑师应发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自觉推动建筑传统的延续发展。然而,继承建筑传统绝不是沿袭某些固定的建筑式样,而应注重对其深层文化思想的诠释。在对古代中西方优秀的建筑文化吸收、交融、创新的基础上,中国建筑文化才会充满活力、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1 中国地理学会编.地理学发展方略和理论建设世纪之初的回顾与展望 M.商务印书馆,2004:106.2 陈尔寿.地理教育与地理国情.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1-92.3 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