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学情分析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进入学习情境,是有趣的,并能和学生已有经验对消化酶的了解结合起来。要先提出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代谢是课标明确提出的一级主题,细胞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但对催化剂的作用比较熟悉,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可以介绍几种无机催化剂的作用,让学生说出无机催化剂催化的特点和条件,然后让学生思考生命活动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状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2、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由此引入酶的学习。既然学生们知道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就让学生通过比较实验来认识酶的催化作用以及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数字,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做实验时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三、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四、教学难点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五、课时
3、安排2 课时六、教学准备制作 ppt、准备实验药品以及器材七、教学过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人体的很多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哪里呢?是的,来自我们的食物。那么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我们的体内要经过哪些复杂的作用才能供我们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所利用呢?对了,要经过消化、吸收作用。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复习一下我们初中学习过的消化是什么。【复习】1、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做。2、物理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这叫。3、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液、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这叫。【引入】
4、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实验,讲解斯帕让虬尼的实验,并且播放动画视频。)【讨论】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3.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板书】一、酶的作用和本质细胞代谢: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演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教师边做边让学生完成 “讨论”。或者在课件上面演示实验,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学生注意观察。【讨论】1、2 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5、2、不能。3、说明 FeCl3中的 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质量分数为 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 1 滴 质量分数为 3.5%的氯化铁溶液 1 滴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 无机催化剂:Fe 3+Fe3+的相对数量:25 万4、4 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 3 号试管快得多。说明过氧化氢酶比 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板书】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催化
6、效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效率更高。【板书】酶的本质【阅读】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回答,教师提示。【讨论】1、.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2、提示: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特别强调生物体或细胞的作用;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争论促使后人把对酶的研究的目标集中在他们争论的焦点上,使科学研究更加有的放矢。3、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
7、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4、萨姆纳历时 9 年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将酶提纯出来。成功属于不畏艰苦的人。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等。二、酶的特性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等。【问题】以“本节聚焦”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讲解】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同点:(1)改变化
8、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 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 (3)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不同点:(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2)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3)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4)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5)反应条件的温和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 pH 条件下进行;(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板书】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探究
9、】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师做实验,学生边观察便得出酶的作用条件。 )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讲解】影响酶作用的因素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改变研究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 值、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其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
10、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几乎不再改变。(3)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 pH 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个 pH 时活力最大,这个 pH 称为这种酶的最适 pH。(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激活剂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激活剂大致分两类:无机离子和小分子化合物。(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抑制剂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变性。抑制剂作用机制分两种: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小结】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十、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