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和开对策.doc

上传人:dcs1276 文档编号:7252965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开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和开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和开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和开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和开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浙江萤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修改稿)萤石又名氟石,是一种非金属矿物,主要成份为 CaF2,是工业上提取氟元素的主要来源,没有萤石就没有氟化工。萤石是一种战略物资,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冶金、炼铝、玻璃、陶瓷、水泥、尤其是一种唯一用于制取氢氟酸的矿物资源。氢氟酸是氟化工业的基础原料,氟化工产品以其耐化学性、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独特的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军工、航天航空、化工、机械等领域。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应用领域扩展到电子、建筑、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日用化工品等新领域。同时,萤石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氟化工业的不断发展,萤石资源的消耗也在

2、加速。因此,萤石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一、萤石资源的分布和生产状况(一)世界萤石资源的分布和生产萤石资源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已探明储量分布在 40 多个国家,南非、墨西哥、中国和蒙古萤石储量列世界前 4 位(见表 1),我国基础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量的 1/4,探明可开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约占世界总量的 1/10,产量居世界之首,约占世界总量的 1/2。截至 2008年底,世界萤石储量 2.3 亿吨,基础储量 4.7 亿吨(但实际可能大大超过这个数量) 。表 1 世界萤石储量和基础储量 单位:万吨国家或地区 储量 基础储量世界合计 2300

3、0 47000南 非 4100 8000墨西哥 3200 4000中 国 2100 11000蒙 古 1200 1600西班牙 600 800纳米比亚 300 500肯 尼 亚 200 300美 国 600摩 洛 哥2俄 罗 斯 1800其他国家合计 11000 18000资料来源:美国地调局矿产品概要)2009据美国地勘局报导,从 1996 年到 2002 年,世界萤石生产量(矿物量)分别为 410.8 万吨、419.2 万吨、430 万吨、451 万吨、453 万吨和 453 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 2.2%。表 2: 2001年 、 2002年 世 界 萤 石 产 量 、 储 量 和 基

4、础 储 量 ( 矿 物 量 ) 单 位 : 万 吨国家和地区 2001 年产量 2002 年产量 储量 基础储量美 国 600中 国 245 245 2100 11000墨 西 哥 63.5 64.0 3200 4000南 非 28.6 24 4100 8000蒙 古 20 20 1200 1600俄 罗 斯 19 19 1800西 班 牙 13 13 600 800法 国 11 11 1000 1400肯 尼 亚 10.8 9.5 200 300纳米比亚 83 86 300 500意 大 利 4.5 5.0 600 700其 它 22 24 10000 17000合 计 453 453 23

5、300 47000由表可见,一些萤石资源储量较大的国家,它们的产量不过几十万吨,而我国由于大量开采,萤石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 50%以上。(二)我国的萤石资源和生产我国是世界上萤石矿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 2007 年底全国查明资源储量为 16002.56 万吨。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内蒙古、江西、云南、安徽等省区,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7.84%、12.2%、10.38%、6.96%、3.63%和 1.68% 。6 省区总的查明资源储量 13232.6 万吨,占全国总量的 82.69% , 2008 年底,全国萤石查明3资源储量为 17195.70 吨,比上年增加 1193.13 万吨。1、

6、查明的资源储量已利用状况截止 2007 年底,查明的萤石资源已利用矿区的储量为 11499.78 万吨,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总数的 83.18% ,说明我国查明的萤石资源矿区绝大部分已开发利用。全国查明资源储量已利用矿区主要集中在湖南(7122.79万吨) 、浙江(1941.1 万吨) 、云南(524.4 万吨) 、江西(409.92 万吨) 、广西(275.82 万吨) 、广东(264.84 万吨)等,上述 6 省区占全国的83.55% 。2、产量与消费量据国土资源部2007 年中国矿产资源年报 ,2007 年全国萤石原矿产量 739.93 万吨,比上年增加 199.11 万吨,按矿物量计为

7、320 万吨,主要生产省份为: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内蒙古、湖南、广东等省区。我国萤石(按矿物量计)的国内氟化行业市场需求量约为 235?万吨,消费结构:钢铁工业 90 万吨,占 38.3% ,化学工业 100?万吨,占 42.55% ,水泥玻璃工业 45 万吨,占 19.15% ,2007 年我国萤石出口量为 53.55万吨(矿物量) ,总消费量约 290 万吨,比上年增长 12.57% 。2000 年2009 年萤石消费量估计 (单位:万吨)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215 220 300 265 270 280 3

8、00 330 350 3402000 年到 2009 年国内的萤石消费量(包括萤石出口量)在逐年增加,目前每年在 300 万吨以上,主要消费在钢铁工业(氟化钙含量 97以下)和(氟化钙含量 97以上,用于生产氢氟酸)两方面,钢铁上在 100 万吨左右,氟化工上在 160 万吨左右,出口约 60 万吨,其他 20 约万吨,我国4的萤石资源消耗太快。二、我省萤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一)我省萤石矿产的开采和资源储量我省萤石矿产资源丰富,萤石矿产开采历史较早,1917 年在浙江新昌武义一带就有当地农民进行少量开采,其后开采范围不断扩大,至 1930年就有 21 个县开采萤石,最高年产量达 1.2 万吨

9、。1938 年日军占领我省,大肆掠夺我省的萤石矿产,到 1945 年被日本掠夺的萤石超过 45 万吨。全国解放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萤石的需求大幅度增长,1950 年 4 月浙江成立了氟矿办事处,武义、永康一带采矿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最大的萤石生产基地,随着经济发展,萤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萤石生产量不断扩大,至 1985 年萤石开采矿山达 300 多个,年产块精矿与精矿粉 120 万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前期达到高峰,1999 年开始回落,2000 年萤石产量为 99.6 万吨,2001 年为 92.52 万吨,其主要原因是资源储量减少,一些矿山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如浙江最大的萤石生

10、产企业东风萤石公司于2000 年关闭。由于萤石矿山长期存在的无规划、无控制开采,消耗了大量的萤石资源,据粗略测算,近五十年,浙江萤石矿产开采累计消耗资源超过 1 亿吨。大量开采的结果,使得浙江的萤石资源储量急剧下降,作为全国重要的氟化工生产基地的浙江,面临后续资源不足的危险。由此,引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副省长叶荣宝的高度重视,批示要求省计委与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研究解决好萤石矿产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发展问题。省国土资源厅为保障氟化工业的资源供给,于 2001 年编制了浙江省萤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对萤石矿产的开采采取了调控措施,挖掘资5源潜力,加强资源调查和矿产勘查,建立资源保护区,遏制了

11、无序开采的现状。2006 年省国土资源厅又编制并实施了浙江省萤石采选准入条件(试行) ,提高了萤石矿采选企业进入的门槛,其后随着地勘经费投入的增加,省内各地质队相继发现一批新的萤石矿点,形成了遂昌黄沙腰、常山蕉坑坞、江山甘坞口、兰溪柏社、云和石塘、临安新桥、泰顺前坪仔等新的大中型萤石基地,但由于历年开采量过大,使得浙江的萤石资源储量一直在 2000 万吨上下徘徊(见表 3) ,近几年还呈下降的趋势。表 3 20002009 年浙江省萤石资源储量统计表 (萤石或 CaF2 万吨)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萤石资源储量

12、2221.4 2220.4 2155 2073 1995.9 2009 2099.2 1981.9 1886.6 1792.9(二)我省萤石生产的现状和需求我省萤石资源的开采量、消耗量及萤石制品产量均占全国的 1/4 以上,是全国重要的萤石开采和生产基地。但我省的萤石矿山生产规模偏小,以小型矿山为主,2000 年全省 368 个萤石矿山中,年生产规模小于 1 万吨(矿石量)的矿山达 350 个,大于 10 万吨的 1 个;2004 年 145 个萤石矿山中,年生产规模小于 1 万吨的 122 个, 2-5 万吨的仅 10 个;2007 年122 个萤石矿山中年生产规模小于 1 万吨的 98 个

13、。2001 年以来每年萤石生产总量均在 100 万吨左右,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 年有三分之一的萤石矿山停产,萤石产量下降(详见表 4) 。我省萤石矿山开采方式目前以地下为主,平硐或竖(斜)井开拓,采矿方法主要为空场采矿法,地下开采矿山平均回采率达 75%,损失率 20%左右,贫化率 10%-15%。萤石矿山企业大多以出售原矿为主,部分生产规模较大的建有选矿厂,另外在萤石矿山比较集中的地区建有独立的萤石选矿厂。据 2000 年统计,6全省萤石选矿厂达 74 家,其中独立选矿厂为 33 家。选矿厂规模一般较小,大部分选矿厂日处理矿石量小于 100 吨,选矿厂的选矿回收率大部分达 80%以

14、上,其尾矿品位为 10%-15%。表 4 20012009 年浙江省萤石矿产生产总量(矿石量)统计表 (万吨)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萤石矿产量 90.52 105.36 105.85 81.37 79.11 90.01 92.24 81.75 65.55我省萤石的消费主要是氟化工、钢铁企业和外贸出口,以萤石的资源优势为依托,我省的氟化工产量占全国总量的 1/3 以上。浙江巨化集团公司是国内主要的氟化工产品生产基地,金华市依托萤石资源也已建成一批氟化工企业。据调查,20052009 年间,全省氢氟酸生产能力在 20.924.

15、6 万吨/年之间,最高是 2007 年;氢氟酸产量在 19.421.9 万吨之间波动。2009 年氢氟酸生产能力为 22.5 万吨,出口 7.7 万吨。酸级萤石粉(CaF 2含量在 97%以上)用量达 50.4 万吨,其中省内生产 41.2 万吨。浙江省近五年氢氟酸生产和萤石消耗情况2005 2006 2007 2008 2009氢氟酸产量(万吨) 19.4 21.8 23.1 22.3 21.9氢氟酸出口量(万吨) 8.9 10 10.9 9.1 7.7消耗萤石量(万吨) 44.5 46.8 50.4 51.6 50.4据有关部门预测 2010 年将消耗萤石精矿粉 51 万吨,按每吨精矿粉需

16、原矿 2.7 吨测算,一年需消耗萤石矿石量 137.7 万吨。据调查省冶金企业,每年需冶金级萤石(CaF 2含量 90%以上)约 10 万7吨,按每吨冶金级萤石需原矿石 2.5 吨测算,则全省每年需萤石矿石量 25万吨。据海关统计,2008 年我国出口萤石产品 65.75 万吨,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西和我省,预测我省 2010 年萤石产品出口约 10 万吨,按每吨萤石产品(CaF 2含量在 80%左右)需原矿 2.2 吨测算,全省年需萤石矿石量 22 万吨。根据以上测算,2010 年我省萤石资源的需求量约为 185 万吨(估计2010 年萤石资源实际需求量可能要低于这个数) 。三、我省萤

17、石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高强度地开采,萤石资源保有储量消耗过快,加上开发布局不合理,开采技术落后,萤石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萤石资源勘查滞后,后续的可采资源难以满足对萤石资源的需求经过建国 60 年来的开采,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高强度开采,萤石资源储量消耗过快,探明的萤石资源储量已大部分进行开发,保有储量逐年减少,新增储量不足。其主要原因是萤石地质勘查工作滞后,国家投入的勘查经费严重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与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尚未发挥有效的作用,找矿难度不断增加,新增的萤石资源储量有限。近年来不断培育地质市场,萤石资源勘查发展较快,也查明

18、了一批可供开发的矿产地,但由于地质勘查周期长,风险大,大部分的勘查项目还在进行中,仅少数的勘查项目提交了成果,新增萤石储量也难以满足开采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我省尚有 169 个商业性萤石勘查项目还在进行中,勘查面积达 1187 平方公里,计划投入资金约 1.4 亿元。这些勘查项目的完成可望提供一批可供开采的矿产地,缓解萤石资源保有储量不断下降的8矛盾。(二)萤石采选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资源浪费严重我省萤石矿山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小,开采方式粗放。多数小矿山建矿时资源家底不清,建矿无设计,开采无计划,加上采选技术、工艺、装备落后,造成盲目开采,采富弃贫、污染环境等现象较为普遍,资源浪费严重。

19、据统计,2000 年对全省 45 个萤石矿山调查,只有 37 个矿山在建矿前开展了正规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交了储量报告,其余的矿山仅作了地质简测报告。大部分萤石矿山资源回收率低,回采率不到 60%,贫化率达20%以上,资源综合回收率只有 40%50%。近几年来加强了对萤石矿山的管理,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有了明显的提高,开采回采率可达 75%,选矿回收率 80%,尾矿品位降至 10%15%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三)消费结构不合理,优矿不能得到优用萤石由于 CaF2含量的差距,其利用价值大不一样,经洗选后 CaF2含量达到 97%以上的精矿粉主要用于附加值较高的氟化工原料,而水泥、玻璃、陶

20、瓷等建材使用的是低品位的碎屑矿,而我国铁和电解铝等冶金使用的都是 CaF280%以上块精矿。2009 年我省氟化工消费量占总消费的 65%左右,主要用于制造氢氟酸,而发达国家氟化工用量占总消费量的 85%的水平。由此,我省应积极改变萤石消费结构,实现优矿优用,扩大粉精矿产出比例,集中用于氟化工产业,提高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四)萤石原矿及初级加工产品出口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长期以来,萤石外贸出口均占较大的比重,且出口的多为优质块精矿和萤石加工的初级产品氢氟酸,但氢氟酸是萤石资源加工利用中价值最低的产品,虽然我国在 2001 年开始实行萤石出口配额许可制度以来,萤石出口总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出口量

21、还是过大。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我国出口萤石矿 120 万吨,氢氟酸 1.7 万吨;2004 年出口萤石矿 83.72万吨,氢氟酸 6.9 万吨;2005 年出口氢氟酸 9 万吨;2008 年出口萤石矿965.75 万吨,其中含 CaF297%以上的 57.45 万吨,占 87.4%。我省的萤石矿出口近几年保持在 20 万吨左右,2009 年我省出口氢氟酸 7.7 万吨,按 5吨多萤石生产 1 吨氢氟酸计算,消耗萤石约 40 万吨。萤石矿的大量出口不但加剧了我省萤石资源的消耗,同时也把采选及加工对环境的污染留在省内。(五)萤石采选及加工对环境的污染还不能得到有效防治萤石采选及加工产生大量的

22、废石、尾矿及废水,这些废弃物大部分大多未能得到有效处置,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萤石开采矿山中的矿坑水和萤石选厂的选矿废水,其氟离子(F -)含量大多超标,未加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水体的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四、萤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省对萤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采取的措施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萤石资源消耗过快,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及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98 年,由浙江省地质矿产厅牵头,省计经委、省石化厅、省冶金行业办公室、省建材工业总公司等单位参与,省科委立项,经广泛深入调研和相关资料搜集,编写了浙江省萤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 。该研究成果提出“牢固

23、树立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观念;强化资源规划,建立萤石矿规划区;加强萤石矿勘查,建立保护基金;建立萤石资源耗竭补偿机制;建立萤石资源战略储备政策;加强萤石管理,健全开采、流通秩序;发展萤石深加工工业,使萤石矿在深加工中增值;着重保护萤石资源和生态环境。 ”等八个方面的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建议。2001 年,省国土资源厅在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的10基础上,鉴于萤石资源在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与作用,专项编制了浙江省萤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该规划提出:实施总量控制、建立战略储备,在萤石资源分布范围内,实行禁止开采,限制开采和允许开采的分区管理制度;加强萤石资源勘查力度,公益

24、性、商益性勘查同步推进;萤石采选等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供给,发展贸易;提高萤石资源利用率等五个方面的措施,对萤石资源实施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2005 年,省国土资源厅为进一步规范萤石资源开发秩序,促进矿山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组织了技术、经济方面的有关专家,开展萤石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编写了浙江省萤石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该研究成果,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以提高萤石采选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对萤石资源的勘查、设计、生产、环保等四个环节,从勘查程度、采选设计规范性、技术人员匹配度、基础设施完备性

25、、生产台帐制度化、回采率控制、低品位矿利用、选矿回收率、尾矿利用、矿山土地占用、废水循环利用、植被破坏面积、矿山地质灾害等十大项具体评价指标,建立了萤石采选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对萤石矿山、选矿企业在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办法,也是我省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萤石资源具体的措施。2006 年,省国土资源厅、发改委、经贸委、安监局和环保局等五个相关部门,以浙江省萤石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为基础,制定了浙江省萤石采选准入条件(试行) ,并于 2006 年 2 月 1日正式实施。从此,浙江萤石矿山建设和选矿建厂有了统一的标准。11从 1999 年至 2006 年,在这约七年间,省国

26、土资源厅与相关职能部门,就我省优势矿产资源萤石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发展的轨迹,从一般原则规定到具体办法,从宏观调控管理至微观的实施制度。应该说,针对萤石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具备了一套基本完备的政策措施。2010 年 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 了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对耐火粘土萤石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 (国办发20101号) ,紧接着(2010 年 2 月 24 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 7个部(总局)委根据国务院对萤石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的要求,发布了萤石行业准入标准 (工联原201087 号) 。无论是省,还是中央所确立的萤石资源政策措施,为这次政

27、策研究奠定了基础,有了准绳和依据。(二) 以往策措施的作用和不足自 1998 年2006 年,省国土资源厅对萤石资源提出一系列的保护与开发措施,对全省的萤石资源的有序开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措施和执行中还存在不足之处。1、关于萤石资源战略储备浙江省萤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 (浙江省地质矿产厅,1998 年 8 月) ,提出了萤石资源战略储备,2001 年浙江省萤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国土资源厅)针对浙江省可利用优质萤石资源面临紧张的局面,为保障浙江氟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实行萤石矿区的资源储量储备,并明确规定常山县蕉坑坞、遂昌县黄沙腰等数个大型萤石矿区实行

28、资源保护(矿产地资源储量储备) 。但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矿业权的商业化运作,萤石矿区查明一个,矿业权有偿出让一个,经本次调研发现,时至今日,近年来,勘查的矿区矿业权(探矿12权、采矿权)都掌握在相关企业(集团)手中,也就是说,企业只要符合萤石矿山开采准入条件,他们愿意什么时候开采就什么时候开采。主动权不掌控在政府(矿政管理)部门手中。资源的战略储备没有得以有效的实施,全省萤石的资源储量仍在下降。2、关于编制实施萤石资源规划2001 年省国土资源厅编制实施了浙江省萤石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012005 年) ,该规划在全省萤石矿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尤为显著成效的是:加强了资

29、源勘查,在不长的五年时间里,利用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勘查资金,查明了常山、遂昌、江山、兰溪等县(市)内 6 个大中型矿床,缓解了浙江省萤石后备资源紧缺的局面,使矿山后续开发的有序接替有了一定的资源保障;规范了矿山开采秩序,控制了矿山数量和开采总量,遏制了大矿小开,乱采乱挖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局面;规划的编制在矿政管理行为中, “依法行政、依规(划)办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个规划的时限为 2005 年,其后没有再编制萤石资源专项规划,使得萤石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缺乏规划指导和保障。3、关于浙江省萤石采选准入条件(试行) 的实施该准入条件是对萤石资源规划的深化、细化和具体化,是控制开采总量

30、,减少矿山数量的具体办法;它在规范萤石资源开发秩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对新建矿山的建设标准严格把关,又是对在采矿山的考核标准。但该准入条件实施尚有不足的方面,主要是未按“条件”的规定,对在采矿山开展必要的定期监督检查,更谈不上将监督检查的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134、关于浙江省萤石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该研究成果,旨在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对萤石矿山和选矿厂在采选水平上进行综合考评的标准,但是该成果仅仅是为浙江省萤石采选准入条件(试行) 的制定提供依据,没有按评价指标对萤石采选企业进行考核评定。(三)浙江萤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浙江

31、萤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研究须把握三项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对策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适度开展萤石资源的公益性勘查,建立资源战略储备矿产资源的战略储量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既要满足当代的市场需求,又要为子孙后代留有足够的资源。战略储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矿产品的储备,如日本矿产资源十分贫乏,以成品矿石储备;一种是矿产地的资源储量储备,即经勘查,查明的资源储量,政府予以封存,不准有偿出让采矿权,开发利用。我们提出的对萤石资源战略储备当属此类。所谓“适度开

32、展公益性勘查,建立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其一,就全省截止 2009 年底,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约 3651.855万吨,按照国家标准的年开采量(2010 年核准数)180 万吨计,按回采率1470%测算,能满足 13.5 年的需求。作为战略资源储备,一般要能保障 30-50 年的需求现有的储量未能满足战略储备的要求。而且,目前各矿产地的矿业权都控制在民营企业手里,政府没有储备基地。从保证萤石资源安全的战略高度,需要有资源储量储备。其二,适度勘查,鉴于目前萤石保有资源储量虽尚不构成危机,相比金属矿产要好得多,因此,在全省大力加强有资源潜力的金属矿产勘查的同时,为了萤石的战略储备

33、,应当进行适度勘查。其三,公益性勘查,自 1999 年后,矿产资源勘查由公益性与商业性两种分体运行。公益性勘查是由国家投资进行风险性勘查,勘查阶段在普查,确定矿区有无工业价值,有工业价值的矿区就可掌控在国家手里,这就是资源储量基地,一旦资源紧缺,政府就可以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形式将储备基地的矿业权投放市场,投资方取得矿业权后,进一步勘查获取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储量,建矿投产,满足市场需求。适度开展公益性萤石勘查,是建立资源储备基地的有效途径。2、严格执行两个“标准” ,强化在采矿山的考核两个“标准”即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萤石行业准入标准 (工联原20108

34、7 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发改委、安监局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浙江省萤石采选准入条件(试行) (浙土资发20063 号) ,两个“标准”涉及面和要求基本相同,各有互补。两个“标准”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萤石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萤石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措施,但应该看到,萤石采选企业坚持标准比进入“门槛”难得多,因此,必须强化对在采矿山(含选厂)定期监督检查与考核。考核15应以浙江省萤石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四个方面十三项评判指标为标准进行定期检查、验收评定(打分) ,以此确保我省萤石资源开发的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3、加强矿山地质工作,开展老矿山

35、“探边摸底” ,增加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浙江省萤石资源分布广,矿山多,开采历史悠久,19701980 年期间开发的老矿山多数资源接近枯竭,面临闭坑境地。由于多数矿山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矿区资源家底不十分清楚,有的矿区主矿体深部或周边尚存有另星小矿体,应该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开展“探边摸底”工作,新增保有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这是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具体体现。虽然矿山地质工作是企业行为,但矿政管理部门应加以引导、鼓励老矿山开展“探边摸底”工作,这是一项服务基层工作的体现。4、开展新一轮萤石资源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6、条件下加强矿业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资源的具体措施。萤石属国家战略矿产资源,既是浙江省优势矿产资源,又是浙江主导产业-氟化学工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因此,有必要开展新一轮萤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萤石资源规划,必须把握以下要点:以资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基础,合理建立规划分区,重点建好勘查资源储备区和开采区;严格控制矿山数量,有效调控开采总量,按照国土资源部年度开采量的配额指标来确定矿山数量,并将配额指标落实到生产矿山;部署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在采矿山重在创建绿色矿山,闭坑矿山重在治理。165、依靠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难选矿石的利用和尾砂的二次开发萤石

37、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要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 “开源”是通过加强地质勘查,增加新的矿产地;“节流”是要充分利用、节约利用资源。而在当前“节流”显得更为紧迫。充分利用资源、节约利用资源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约占全省资源储量 1/3 的贫矿和难选矿的开发利用;二是老矿山和选厂遗弃的贫矿渣与尾矿的二次开发利用,以武义为例,这一类资源,CaF 2品位在 20%左右的大约有 500 万吨,则全省数量可观。据了解,武义县神农浮选厂利用鸡舍湾矿区的难选矿石、20%品位的矿渣和尾砂,采用选矿新工艺,选出一、二级品的粉精矿,其最终尾砂品位低于 5%以下,而且在北京建材研究院的支持研发下,采用尾砂和水泥合理配比,生产

38、出混凝土砌块建筑用砖,实现了矿尽其用,发展了循环经济。神农浮选厂的实践,证明了萤石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是可行的。萤石资源的二次开发,应提到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建议:二次开发立项论证与研究-调查废弃资源分布数量与质量-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实验室小试和工厂性中试-总结成果逐步推广。同时,对资源二次开发的工矿企业,政府应给予优惠政策,以此鼓励工矿企业的资源二次开发积极性。6、加大技术投入,调整氟化工产品结构,提高萤石资源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我国是世界萤石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现在已是世界最大的氟化工初级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我国的氢氟酸、氟化铝、F22 制冷剂、聚四氟乙烯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39、已由萤石出口国逐渐转17变成萤石和基础氟化工产品、含氟中间体的出口大国,但我国并不是氟化工生产强国,氟化工产品产值仅占世界的 20%左右,与美、日、欧相比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氟化工整体技术水平低,主要产品为氢氟酸,近年突发的聚四氟乙烯(PTFE)发展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但仍以低档次的普通料为主,技术含量高的可熔融 PTFE、氟橡酸、聚偏氟乙烯(PVDF)产量很小,仍需国外进口,含氟精细化工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由此每吨萤石资源创造的价值要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要加大氟化工的深度开发研究,加大技术投入,调整氟化工产品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氟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萤石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更大的经济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